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孙木匠以前做过水车,所以这次这个小型水车只用了十天就做好了。在河里进行架设的时候赵永泰就在旁边看着。毕竟这个东西虽然不大,但是对以后的计划实行影响很大。
当看到安装完成之后的小水车以远高于其他木轴水车的转速转起来后,赵永泰的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让孙木匠他们在这里看着,自己飞快地坐车回家将父亲拉了过来。
“泰儿,你这是要带我去干嘛?爹还有一大堆事要做哪。”赵崇贤被儿子匆匆忙忙拉了出来,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爹,给你看样好东西。比炭笔好很多的东西。到了,下车。”“你看这个!”赵永泰下了车指着那个小水车说道。
“这不是个水车吗?就是小了点,有什么用?”赵崇贤看着眼前这个小水车很疑惑。
“你没发现它有什么不同吗?”赵永泰满脸期待的问道。
“除了小点儿,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啊。”赵崇贤边嘀咕边仔细观察着,看儿子兴奋的样子这个水车应该是有什么不一样的。
“这个”赵崇贤无意中扫了一眼远处的大水车,终于发现了这架小水车的不同,它比其它水车转得快了很多。“这个是怎么做成的?”
“哈哈!看出来了吧。我们回去再说。你们把它拆回去。”说完,又拉着父亲上了马车往回走。
“爹,你觉得照这样做个大的怎么样?”赵永泰满心高兴的问道。
“嗯,也行,这样磨面粉的速度快不少。多做几个家里可以考虑开个粮行。”赵崇贤想了想说道。看他的神情好像真是在考虑要不要加开一家粮行。
听到父亲的话赵永泰绝倒:“您就没想过用它做点儿其它的?”
“其它的?对,再加上米粉,南方人都喜欢吃米粉、米线什么的。”说着,赵崇贤笑了起来,看来真准备开个粮行了。
赵永泰直接瘫倒在车厢里。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神宗朱翊钧卒于弘德殿,年五十八,在位四十八年。九月初一,光宗朱常洛病逝,在位一月。九月初六,朱由校登基,是为熹宗,时年十五岁。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四章 水力机械
在老爷子的书房里,赵永泰终于道出了他的计划。
“你是说用那种水车可以改进家里的搅车、缫丝机?”赵崇贤听到儿子的话一脸的震惊,拿手摸了摸儿子的额头。老爷子也很惊奇,不过还是稳住了,没有再去摸孙子的额头:咱家就一个孙子,可别出什么事啊。
等老爷子们心情平复了一些后,赵永泰才接着说道:“它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转动,所以用水车来带动很有可能啊,而且转动通过一些机构改变后也可以变成推拉等运动方式,这样纺织机也可以改进了。用一台水车可以带动好几台机器,这样省下了人力可以专心的做其它操作,还能提高丝和布的质量。”
听着赵永泰的话,两个大人觉得也有点儿道理,不过还是很吃惊于一个五岁的孩童能说出这番话:以前知道这小家伙很聪明,但是聪明到这种程度是不是有点太吓人了。
看到爷爷和父亲半天都不说话,赵永泰说:“你们既然不相信那就算了,我用自己的钱做,做成了你们到时候再花钱买好了。”说完就往外走。
“哎!泰儿,先别走嘛,我们支持你做。”老爷子看孙子生气了,决定还是支持一下,一个水车也花不了多少钱。“不过先做一个,有效果再增加怎么样。”
“好吧,没做出来之前你们也不会相信的。不过我还要一架搅车和一架缫丝机。”赵永泰决定先从简单的开始。毕竟自己之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
看着孙子出了门,老爷子说道:“儿子,泰儿今年有多大?”
“爹,你年年给他庆生,你还不知道他多大吗!”听到老爷子的话,赵崇贤也有点郁闷。
“我是奇怪泰儿他这么小怎么会这些东西?家里好像也没人会这些东西啊?”老爷子有点感慨,有点疑惑。
“可能是他自己琢磨的吧。泰儿从小就聪敏,又爱问问题,又喜欢到处跑。”赵崇贤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理由。不管怎么说也只能这样自己安慰自己了。家里就这么一个,而且他也没做什么坏事,虽然有些行为有点奇怪。
得到老爷子和父亲的支持后,赵永泰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在家里做水车,以及了解两种机器的构造,琢磨怎么进行改进。连课业也很少上了。何氏听了夫君的解释,对此事也表示沉默。
在小水车试车的时候赵永泰就发现了轴承精度还不够,所以这次特别吩咐张铁匠做的时候仔细一些,宁可慢一点,也要保证精度。毕竟精度不够带动不了机器,甚至有可能损坏机器。
大水车历时3个月才完成,主要是合格的轴承制作太慢。再加上赵永泰将搅车和缫丝机改成了齿轮传动,需要的轴承就更多了。幸亏赵家有好几个铁匠,而且现在铁匠也没什么活。在少爷的重奖下,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老爷子和父亲在水车旁的屋子里看到两架机器真的被水车带着转动起来后,眼睛睁得老大。并不是这件事难以相信,而是这件事是在自己家五岁大的孩子主持下完成的,而且看起来运行良好。
“赵祥啊!赶紧找几个工匠来试一下。”回过神来的老爷子压着激动的心情吩咐道。
“是,老爷。”答应了一声,赵祥赶紧出去安排。
“泰儿,它真的能行?它们真的是你改的?”赵崇贤看着眼前的一切感觉还是有点不可思议。
听到老爹的话,赵永泰翻了一个白眼。这个老爹,到现在还不肯面对现实,难道有个很聪明的儿子是件很难接受的事吗?“当然是我做的,不信你可以问他们啊!”赵永泰一指周围的张铁匠、孙木匠他们,一脸的骄傲。周围的人赶紧送上一堆奉承话。话说这么聪明的小孩子还真没见过,自家还大一些的小子现在还整天只知道玩哪。
“泰儿,那你建这么大的的屋子是还要再放几台机器吗?”老爷子恢复得比较快,已经开始仔细观察起来。
“是啊,这一台水车可以带动十架机器左右。等试用结果出来了就可以接着改其它的了。不过到时候要把这两种机器分开放,免得棉絮污染到丝线。”听到孙子的话,老爷子点点头。
工匠很快就来了,因为抽丝还要用热水,所以先试用了搅车。
看到两个工匠都差点赶不上装料速度,老爷子们脸上笑开了花。这两个工匠以前是一个搅动一个装料的,脱籽儿的速度比这个水力的慢很多。
随后试用缫丝机。一个工匠就能同时抽二三十根丝,这还是她们不熟的缘故。而且机器转速恒定,抽出的生丝品相都很好。
这时老爷子的眼睛已经笑得看不到了:现在家里的绸缎产量就是局限在生丝的产量。有了这种水力缫丝机,家里的绸缎产量马上就能上一个台阶。而且如果孙子能将纺织机也改造出来,那家里的布庄生意就可以扩大好几倍。成本还能降低很多。
一通打赏后,严令大家保密。两个缫丝户留下来继续抽丝,并留下几个家丁看守,其余人就回家了。
在东院书房里,祖孙三代坐在一起讨论着。五岁的赵永泰也像个小大人似的坐在椅子上,看得老爷子和他爹一阵好笑。小家伙还没有椅子腿高,但是就不让抱,只能把他抱到椅子上。
“泰儿,你刚才说一台水车可以带十台缫丝机,是吗?”看到小永泰点点头继续说道:“那一台水车要多久才能完成?也要三个月?”他们毕竟也在关注着水车的进度,虽然了解得并不是很细致。
“这台水车用了三个月,主要是轴承制作太慢,用手工锤制出合格的轴承很慢,而且一不小心就要重新来过。所以我计划第二台水车用来带动锻压机,成型精度会比手工高很多,速度也快很多。以后制作水车就会很快了”听了爷爷的疑问,赵永泰解释道。
“那为什么不用这台水车直接装锻压机?”虽然还不是很明白锻压机是什么,但既然关系到主要部件的生产,父亲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因为力量不够。这台水车只是钢轴的,但转轮还是木质的。水车转动产生的力量对于锻压钢件来说还太小。所以第二台水车我准备用全钢的,或者转轮用铁的。再拦河筑坝提高水位。这样才能产程足够的力量来锻造钢件。”看到长辈们面露难色,赶紧加了一句:“不用在灵江上筑坝,在其它河上筑坝就行了。而且全钢的水车能带动更多的机器,像这样的缫丝机至少40台。”水力缫丝机它们只是诱饵,锻压机才是关键,所以赵永泰努力地诱惑着。
听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