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贵公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城部队只要避开这些火炮的攻击正面,这些火炮也就不成其威胁了。当然了,也不能说这些火炮没用,他们至少使得敌方不能把城门当做攻击目标。毕竟现在农民军也有火炮。用来轰击城门,再坚固的城门也抗不了多少轮。不过农民军的火炮口径都比较小,三、六磅居多,八磅都很少。

一方面是因为此时官军大部分也是使用这类火炮,他们现在只能从官军手中抢,当然也就只能使用这样的火炮。另一方面则是运输的问题,口径越大,重量也就越大,运输起来也就越麻烦,这与他们的流动作战的战术要求不符。就算是他们获得了大口径的火炮,通常也会将其融化,制成其他兵器。

其实这也是合兴泰给这些府城装备红衣大炮的原因之一。这样就算是城没守住,敌方也没办法把这些单门重达两千多斤的火炮搬走。这些火炮也就不会变成助纣为虐的帮手。就像是现在张献忠等人眼馋这些火炮,但真要是得到了。他们也只能是一边捂着胸口,一边把它们融化掉制成其他兵器。这样他们还能算是发一笔小财,毕竟一门火炮就是几千斤,能打造不少兵器了。要知道他们中大部分人现在还拿着木枪之类的武器哪。

不过小口径火炮虽然运输使用都挺方便,但其不但威力比大口径火炮小得多,而且射程也要近得多。这样一来,他们攻城的时候火炮就派不上用场了,只能是冲上去肉搏。不过现在庐州府的武备可比前几年强多了。不但刀剑弓箭充足,而且还有瓜雷为辅。所以连攻了好几天,农民军连城头都没上去两回。这还是因为守军不知道要守多长时间,所以在瓜雷的使用上不敢太大手大脚。

另外,现在江南地区的世家大户们基本上都加入了永和,这样一来,大家之间也算是有了共同利益,配合上就少了许多猜疑和顾忌。再加上他们都知道农民军要是攻进城了,首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大户,所以都自发地组织壮丁协助官军守城。而且他们还筹钱给守军作军资,这样守军们的战力也提高了不少。因此张献忠他们攻了好几天都没得手。

现在庐州城攻守双方算是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僵局,不过陆卫的抵达立刻打破了这个僵局。

庐州城离码头区有近三十里的距离,而且张献忠他们也不认为湖上会有官军的援军前来。此前他们攻击各个府县时,对守军们来说算得上援军的也就是跟在他们身后追击的官军了。因此他们把大部分哨探都放到了西北方和北方,少数放到了东方,而处于南方的巢湖直接被无视了。

因此陆卫们上岸没有遇到一点儿阻拦,而且他们还从当地村民那里得知了此时府城正在被攻击的消息。现在江南地区的田地大部分都加入了永和农场,当地的农户不是进了农场做工,就是去了工坊做工,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所以这里的普通百姓们对农民军没有什么认同感。像现在庐州府被围攻,还有不少百姓赶了一百多里地跑到其他府县报官的。

农民军(或者现在叫流民军更合适)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做的事儿就是“收集”粮草,这是没办法的事,他们整天到处流窜,不事生产,不“收集”kao什么活?当然了,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对各地的世家大户动手。不过这并不是他们心地好,而是因为这年头儿没有几个百姓家里会有很多余粮。像北方地区的百姓甚至都在以野菜树皮度日了。要不怎么能叫贫民百姓不是。

要知道流民军只是一群流民或逃兵,没有学过八项注意什么的。所以也不可能能做到对百姓们秋毫无犯。天大地大吃饱肚子最大,自己都吃不饱,谁还会去管老百姓的死活。特别是这次流民军攻入南直隶后,发现这里的百姓家里都有不少余粮。而世家大户们又大多搬进了城里,在没进城以前他们无法像以前一样吃大户。因此也就把主意打到了普通百姓身上。

如果仅仅只是收集粮草也就罢了,毕竟老百姓历来都是弱势群体,在万不得已以前都是百般忍耐。可是流民军说白了就是一群有着强大武力的文盲加暴徒,知书达理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现在只服从欲望的支配。生存的欲望,淫欲的欲望,钱财的欲望。这么多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对这些欲望的放纵。

因此在收集粮草的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抢劫、强jian这些丑恶的事件。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事件越来越多。所以当地的百姓们对流民军的态度从不认同直接转变为了反感,他们迫切希望官军能够尽快击败这些流民军。

就像是码头附近这个村子,村民们在看到镇江水师(水师中的江舟、小船不适合在海上航行,所以没有参加合兴泰的移民活动。他们本来对此还满腹怨气,在合兴泰让他们帮着运送卖给各个府县的武器装备后,一个个脸上都笑成花了。)搭载的陆卫部队出现在湖面上时,不是去向农民军通风报信,而是集合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准备帮着卸船。

当然了,其实此时北方的官军比流民军还不如。他们根本不管什么流民军、百姓、世家大户,只要是被他们看到的。轻则被刮下几层皮,重则身首异处。他们简直比瘟疫还要可怕,整村甚至全镇的人被其屠戮一空,都是很平常的事儿。所以几年以前合兴泰就明文规定各府县不得向北方官军提供武备支持。要不就真是助纣为虐了。

可以肯定,如果是北边的官军来了,这里的百姓肯定又会希望流民军能够获得胜利了。不过这次庐州府是幸运的,来支援他们的是合兴泰的陆卫部队。他们虽然也没有学过八项注意,不过他们有着严明的纪律。而且他们所有人至少都学过简单的读书识字,虽然还算不上知书达理,但至少同野蛮暴虐无缘,所以他们很快就赢得了当地百姓们的好感。

二十几里路。而且还有混泥土浇筑的马路,所以陆卫只花了半个小时就达到了庐州城外。此时流民军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攻城,张献忠等人已经决定今天再拿不下来就另外寻找一个目标。不过他们现在发现这里比陕西、河南有油水多了,所以决定继续在南直隶晃荡。

张献忠几人还在为下一个目标应该选择哪儿时,接到报告说南边来了一支军队,看旗号是官军,不过军服跟以前见过的官军又不相同。等到他们听到说对方只有几千人,还有许多马车时,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无怪乎他们这么高兴。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有十万多人,之前遇到几万人的官军也所向披靡。现在对方只有五千人,在他们眼中只是一盘菜而已。只不过这支有着马车的官军是一盘回锅肉,而不是以前那些素炒白菜。几个流民军将领差点儿为争夺去迎战这支官军的“肥差”而打起来。最后还是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获得了这个“肥差”。

孙可望这次派出了自己全部的精锐部队。一来希望能够迅速击败这支官军,以此彰显自己的领军能力;二来也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缴获官军的物资。跟官军打了这么多年,他们对官军逃跑的本事很是佩服。当然了,其实他们这门功夫练得也不差,只是近几年他们很少再使了。

既然是精锐,当然也就有骑兵,只是数量上不多,只有五百多人。这还是因为他是张献忠的义子,手下才有这么多骑兵。其余的六千多人也都配有铁制兵器,军官们还有皮甲等防具。从装备上来说比许多官军都要强得多。而且年纪都不大,全都是青壮。在以前的多次战斗中都表现得很好。

虽然农民军大都是文盲,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积累战斗经验,要不怎么说战场才是最好的训练场哪。就像这次,孙可望就没有让手下乱哄哄地往上冲,而是先让步兵缓步逼近,骑兵则等步兵逼近到一定距离后才斜cha向陆卫的侧翼。

然后两边一起发起冲锋,通常情况下官军这时候就会发生骚动,因为保证正面就不能挡住侧翼,挡住侧翼就不能顶住正面。毕竟他们正面的人数就比官军多了。而五百多骑所产生的冲击力也不是一个五千人的军阵可以轻易消化的。

可惜这次他们面对的军队不是他们以前遇到过的官军,而陆卫的战法更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些陆卫队员至少都有两三年的军龄了,不管是训练还是装备,都不是流民军所能比拟的。双方的战斗意志更是相差巨大。面对着逐渐逼近的流民军,陆卫队员们眼中只有坚定。

由于流民军骑兵数量少(当然,这是相对于女真人和蒙古人来说的。就此事的大明官军来说,流民军此事的骑兵数量也不算少了),所以陆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