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时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朗朗读书声传遍寰宇,浩然之气荡涤诸天,漫天神佛为之动容,天下万民为之有感,天地褒奖,普天同庆,瑞霭云光,遍布诸天。

……

不提洪荒各处仙佛被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浩大气势所惊动,纷纷下界传道,欲要窥伺大道之玄机,求永生之秘法。

话说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

一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

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

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

家将、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

老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

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

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

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

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周敬王二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

周敬王四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

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

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聃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

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离开周王朝洛邑不远,但见四野一片荒凉。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断,田园荒芜,枯草瑟瑟。田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有的马还拖着大肚子艰难地尾追其后。

目睹此景,老聃叹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适可而止,恬淡为上。胜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则国乱家破矣。”

话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关尹正欲下关查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

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

关尹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

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老子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

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子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

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亦早闻你大名,特来拜会。”

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

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

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

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关尹得之,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却说关尹拜老子为师,辞官随老子沿秦岭终南山神仙路西行,昼行夜宿,不几日来到将军山下。

只见此处祥云缭绕,四季如春,溪流纵横,鱼翔浅底,百鸟争鸣,龙飞凤舞,牡丹竞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

老子抬头望时,只见一巨石十分奇异,如有人形,豹头环眼,铁面虬鬓,一手执剑,一手执扇,五蝠飞舞,正气浩然,不尽叹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欲观其妙,常有也”

此法微言大义,乃无上道经《道德经》。

顽石点头,感应成精,日后吐纳云气,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

……

且说老子与伊喜结草阿福泉,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讲道,发现终南捷径后清凉山讲经,楼观台炼丹,铸南山铁案,享南山之寿,是谓道教之祖庭,钟馗之故里,天下第一福地也。

关尹修道楼观台,乃是楼观一脉祖师。

老子骑青牛而出函谷关,来到迦毗罗卫国,隐匿云端,观照皇室。

正文第四百零一章老子化胡多宝入释

圣人老聃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驾临化外之地——天竺。

其地风俗大异于中土,好香料,裹长袍,缀满金银饰物,音乐殊异,舞姿曼妙,妙不可言。

正如同中土周王朝倾颓、诸侯倾轧一般,天竺国此时也是四分五裂,大小国家足足有十六个之多。

“无量天尊此地合该圣贤出世,教化一方,上应天数,下恤万灵,了结因果,清净解脱,大善!”

老聃斜倚在青牛背上,眸中两道金光熠熠,观照天竺气数。从座下拿过风火蒲团,一抖,一个人滚了出来。

只见其面容清瘦,满带风霜之色,倒是骨骼清秀,道气盎然,头顶白虹直贯虚空,吞吐云气,浩大博广。

“弟子拜见大师伯,愿大师伯万寿无疆”

老聃抚摸着三尺垂须,满面容光,言道:“你可知道水无常态,地无常势?当初你师尊不尊誓言,擅自摆恶阵阻挡西岐仁义之师,累及门下,最后悲惨收场。当真是可悲可叹,你气数未尽,贫道不忍你枉送性命,特地救下你一命。如今天下气数大变,西方佛门大兴势不可挡,贫道为我玄门计,还需你配合一番,不知你意下如何?”

多宝道人苦涩道:“但凭大师伯吩咐”

“甚好,西方佛门虽然乃是八百旁门,不为盘古正宗,但也妙法玄奇,如今其大兴之势恍若冉冉升起的朝日,只能顺,不可逆。接引深谋远虑,可惜佛门根基浅薄,教义缺失,正中贫道下怀。西方极乐世界独占西牛贺洲,以至于气数不能暗合天机,弥盖洪荒,不为圆满。

今日,贫道有意让你成就无上佛陀道果,统领天下诸佛,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佛祖,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老聃说完,就闭上了眼睛,静待多宝道人的答复。

多宝道人心中且喜且悲,喜的是,如果真如老聃所说,自己必将成为西方教除去二位圣人之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