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路烟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关这一点其实无须我多说;所谓“流水不腐”,“不进则退”,和其他文学种类一样,仙侠如果不从外部新鲜事物中汲取养分,则结果不仅仅是原地踏步的问题,而是会完全被现在的主流读者群体抛弃。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仙侠中一种狭义文体“武侠”来说明问题。 
  自金庸古龙之后,武侠中鲜有广为接受的大作出现,对于这一点不少武侠爱好者包括读者作者,都在哀号“武侠没落”了。对于这,我觉得“武侠”若在天有灵,定然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 
  什么叫武侠没落?引用一句论坛上的达言,“只有没落的写手,没有没落的武侠”;种种武侠没落的言论,究其根源,常会发现论者只是先把那些风格过时的或低水平低质量的武侠作品自行先定义为“武侠”,以偏概全,然后告诉大家,“武侠”没落了——这儿有个很好玩的事情,不知是否有意无意,他们说武侠没落时常安上“传统”二字,俺看了,常不由哑然失笑;唉,原来叫屈者自己不知不觉中也有心理暗示,用上个“传统”二字,有意无意地将“没落武侠”跟那些没没落的武侠区别开来——唉,冤,武侠真冤! 
  呵,以上忽作刻薄之言,并非我失态,而是觉得作为一个真正的武侠仙侠拥护者,还是该少怨天尤人,多从自身水平找问题,真正从文学素养的厚实积累、通达情理的留心训练两方面着手,踏踏实实把写作事情做好;刚才所言,与其说为刻薄,不如说是鞭策自勉。 
  说到这儿,作为武侠没落一说的反面,当然可以提到一些金古之后的杰出武侠作品;比如风行网络的《武林旧事》、《英雄志》,还有以凤歌、沧月为代表的新生代武侠写手群的作品。我想,如果不苛求完美,这些作品都很不没落,它们的作者也都很厉害,丝毫没什么没落倒霉之气象。事实上,相对网络畅销作品,在主流领域武侠文学更主流。 
  三、一部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好仙侠,必须从中国传统的神鬼仙怪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关仙侠积累下来的文学经牍,几可以“浩如烟海”形容;如果能从这些丰富生动的资料中深刻挖掘神鬼传奇文化,做到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则这样的作品至少也在水准以上。 
  四、一个较好的仙侠写作方向,便是“仙”“侠”并俱。 
  从前文种种所述,大家也许可以看出笔者有意无意已将当前的仙侠文学至少分成两种: 
  1、拘泥神鬼剑仙一类的狭义仙侠文; 
  2、拘泥于尘世江湖的狭义武侠文。 
  个人认为,这样的定义其实已涉及近现代仙侠的发展轨迹历程;自民国之初被视为武侠发轫之始的环珠系列,到发展成以卧龙生、柳残阳为代表及至后来成为武侠文学顶峰的金古梁温四大家的通俗武侠,其总体轨迹可以归结为: 
  从狭义仙侠的兴起到狭义武侠的一统天下。 
  而现在,这仙侠文学整体范畴内的发展,似乎又走到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一部分才子佳人继续探究金古之后的狭义武侠如何发展时,另一部分网络写手,包括笔者在内,已开始了新仙侠的探索。而后者这样仙侠文学在网络时代中的探索,个人以为,绝不是向环珠仙侠的简单回归,而是在追根溯源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时代里中外各种文化现象、文艺种类进行全新的创造和探索。比如,现在仙侠作品中已出现新的种类,比如都市修真,比如现代仙侠。当然,在仙侠求新求变的同时,也不妨碍有部分仙侠作者仍在为完美再现环珠风骨的仙侠作品而奋斗。 
  说到这个,我们或许要问,在这么多头绪纷繁的仙侠武侠新种类中,以后究竟哪一类仙侠形式能占据主流?对于这一点,我并无多少高明的想法;出于共同探讨的目的,也许我可以回答另一个问题: 
  今后,哪一种仙侠能获得较为长久的发展? 
  这问题我的答案是: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现代人感兴趣的营养,并同时有机融合武侠与仙侠的仙侠作品,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仙侠作品,“仙”“侠”并俱,便是我对这问题的答案;作为一个仙侠写手,我自然要身体力行,因此这儿为解释自己的看法,便可顺便拿自己作品举例—— 
  比如本人已出版的仙侠作品《仙剑问情》,为什么自己拟定的网络版原名叫《仙路烟尘》?那就是因为想融合一些东西,既可以有人间烟火、街坊小事,又可以恣意想象,描画那些仙丽瑰玮的神奇幻境;而文学中“仙侠”之名,个人认为只不过是定义这类作品需具备内在的特征特性,“仙气”与“侠意”,而不是表面上有些号称“神仙”自称“侠客”的人物就行。 
  我想,如果我们能自然而然的结合尘世仙幻之事,至少可以让作品具备更多的时空感,具备更大的写作发挥空间。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如果原来尘世“武侠”是一个筐,狭义的“仙侠”是另一个筐,则我们如果既仙且侠,则至少自己这筐容量大了一倍。 
  闲言少叙;以上这些便是我结合个人的写作阅读实践总结出来的仙侠文学前景展望;其中个人色彩较浓,写出也只是与各位交流。到得此处,这篇很个人的仙侠心得文也将结束。最末说一下为什么主标题取作“长生久视,不必仙乡”,理由依旧分条列出: 
  1、这长生久视不必仙乡,喻意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唯有著者留其名;要想为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较长久的烙印,一个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写些能够流传的文字,比如本篇鼓吹的仙侠文。想要长生久视,全不必在那些描摹出来的虚幻仙乡中;多少年后等俺们的子孙们捧起这些文字,就知道这世上我们曾经来过。嗯,正所谓“荣华不是长生药,清闲不是死门风”,让我们都来写书写小说吧!即使过程会十分寂寞。 
  2、在以上高尚高古鼓吹大家投身写作的理由之外,最直接的标题取名理由就是,这样的标题,挺酷。 
  好,此文到此结束。管平潮勉力写于2007年6月12日,与各位仙侠同好共勉、交流!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再次热烈推荐文学底蕴丰厚的历史架空新热文《天宝风流》!   
      第十五卷 『三生石上定仙尘』 卷首词 箜篌引 
    ………………………………………………………………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古曲   
      第十五卷 『三生石上定仙尘』 卷首词 三生梦 
    ………………………………………………………………   
  碧云山外遥天暮, 
  风回草目, 
  雨润花魂, 
  一梦还仙浦。 
  。 
  玉龙宫中传箫鼓, 
  花满坞,月满路。 
  往日情痴今愿足, 
  醉跨青鸾, 
  一夜鱼龙舞。 
  。。。。。。管平潮。圝   
      第十五卷 『三生石上定仙尘』 第一章 瑶华萎雨,山中何处招魂 
    ………………………………………………………………   
    待醒言趋步走入房中,探手轻轻揭下雪宜顶上的盖头,哪见往日清柔幽淡的女子,此刻在一室红烛的照映下,雪粉一样的俏靥上已是春红如染,霞色如潮。这位娇娜女子,现在已是羞不可抑,虽然早知堂主刚才蹁步进屋,又趋步走了过来,但等他真的伸手揭去覆在自己面上的那方红绸,却如同突然受了惊吓,芳心中怦怦乱撞,本能的想要朝后避让,却发现身子早已不听自己的使唤。 
    这时候隐在墙角的六角铜炉,燎灼起淡白的熏捍,弥弥漫漫,萦萦绕绕,将一股似麝非兰的香烟充盈在红罗绣幔之间,一丝丝一缕缕也飘摇到少年的鼻中。一时间,不知是眼前的美人如玉,还是因这熏香如醉,醒言忽然心中一荡,只觉得身上热血与酒气混杂,酝酿蒸腾,直冲头脑,霎时被熏蒸得口干舌燥。干渴之时,他顺手便从桌上拿起一只茶盏,凑到嘴边准备喝下。 
    只是,刚刚抿得一小口,原本有些意乱神迷的四海堂主,却忽然一愣:“嗯?” 
    拿眼往杯盏中望了望,只见白瓷杯盏中的茶水,正现出一种浓绿的颜色;嗅一嗅,只觉得一缕醉人的芳香直冲鼻脑。望着盏中碧绿的茶水,醒言暗自咂了咂刚才抿入口中的香茶,又出了会儿神,便有了计较,在烛影中大声赞道: 
    “好茶水,真香!” 
    话毕一扬脖,便将盏中茶一仰而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