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珠同人)还珠后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萧剑来到淑芳斋;永琪和尔康早早的来到;大家见萧剑到了;忙迎了出来;小燕子更是小鸟依人般得拽着萧剑;一脸的幸福,进屋后;便有人奉上茶水。
  ??淑芳斋布置一新;大门上贴着大大的福字;厅堂的墙上悬挂着一些字画;家具擦得油光锃亮;一尘不染;墙角处放着几个花瓶;房檐下一字排开地悬挂着十多个大红灯笼;不时有鞭炮声传来;一副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景象。
  ??一番寒暄之后;萧剑起身去看墙上的字画;紫薇他们在一旁相陪;有些书画是难得的真迹;也有些是他人的临摹;多是乾隆赏赐下来的;乾隆收藏丰富;据记载;乾隆以修四库全书之名;名书名画几乎被他囊括一空。几个人指指点点;说了一些关于名家流派;民间传说之类的闲话;不觉时光正一点点地悄然流逝……
  ???紫薇又兴致未尽地取出一些书画字帖来;说道:这些书画字帖都是我外祖父留下来的!请萧剑过目,鉴赏一下。紫薇指着其中一副字帖说道:我外祖父爱好收藏古人的书画字帖,其中这副字帖相传为陶渊明所书写;记叙了与慧远大师和陆修静三人在庐山结社时的情景;由陆修静作序;慧远大师题跋;外祖父一直视作珍宝;临终时交我好生保管;可我却甚是疑惑;萧剑以为这是否便是陶渊明的传世真迹呢?
  ?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
  但是,有一次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结伴访,辞别时,天色已晚,慧远依依不舍,亲自送出山门,一路相谈甚欢,忽听山崖密林中虎啸风生,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视大笑,执礼作别,后人修建三笑亭,以示纪念,有好事者,撰写一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虎溪三笑之说始自唐代,至李公麟首作三笑图,智圆并为之作图赞,成为脍炙人口之美谈。从宋代开始,历代画家皆有《三笑图》流传于世。关于庐山莲社和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古代社会流行很广,大多数人都深信不疑。
  萧剑仔细端详,边看边说道:关于慧远三人在庐山结社;李白还为此特意写过一首诗;苏东坡还画了三笑图赞,历代画家也都有三笑图留存于世,可明人方以智在《通雅》卷中对此早有考证,陆修静上庐山之时;慧远已去世34年;两人年代相距甚远,虎溪三笑,乃妄人杂取旧史、采摭传说而成,纯属虚构,陶渊明和慧远年代相近,且渊明系浔阳人,距庐山不远,二人之交游未必不可能,但如果说是陆修静作序,那就一定不是陶渊明真迹,多半是系他人之伪作;自抬身价而已!
  虎溪三笑本是虚构,却有历代文人推波助澜,于是人们便深信不疑,搞艺术收藏,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典故,不可不知,便是收藏高手,也一样有看走眼的时候,萧剑一语道破,紫薇才恍然大悟,世上的书籍,浩如烟海,不可能每一本都读到,前人已经点破,后人还在那里迷惑,有些书别人读过,自己并不知晓,自己读过的书,别人不一定读过,所以相互切磋,彼此印证,很是重要。
  虽然有些遗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紫薇又取出几幅字帖;道:外祖父说这些是王羲立的传世字帖;不可多得;可我觉得;王羲之善长行书;这几副字帖却有很浓的碑迹可循;不知是真是假?;萧剑看后;道:王羲之先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文追慕钟繇和张芝;还习过不少碑文;也许是他早期的作品;看这丝帛;己是年代久远;要想考证出真伪来;并非易事!
  ??众人又说了一些闲话;紫薇兴致盎然地弹琴给大家听;萧剑舞剑助兴;小燕子跳着自编的舞蹈;极尽搞怪;逗得大家笑声不断,永琪和尔康也表演了各自拿手的节目。之后;紫薇又拿出一本曲谱请萧剑过目;萧剑看后;只觉曲谱古奥;问道:这曲谱古奥难懂;不知是什么曲子?;紫薇道:这是广陵散的曲谱!
  ??萧剑大感意外;道:相传稽康曾于刑场之上弹奏一曲广陵散;从此成为绝响;却不知这曲谱又是从何而来呢?;紫薇道:稽康死后;有人在蔡邕的墓中发掘出广陵散曲谱;广陵散才得以保存下来;一直以来;素为帝王家所有;民间难得一见;我也只有手抄本;至于原迹;早已不可考了;只是曲谱古奥唯懂;我也是难窥其径;不如我们一同切磋;好不好?
  ?萧剑欣然应允;嵇康是西晋名士,洒脱不羁,通晓音律,善于弹琴,却为当权者所不容,后来遭人诬陷,判处死罪,于临刑前弹奏一曲,从此再也没人能弹奏得出广陵散了。
  不觉时光飞逝;将近傍晚时分,膳食房的刘公公领着四个小太监各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打开后,一共取出二十道菜肴,满满的摆了一桌子,一边摆着,一边报着菜名,报完之后,躬身作礼,说道:禀五阿哥,两位格格,一共二十道菜,已经上齐了,请慢慢享用,奴才这就告退。小燕子在一旁说道啊啊:为什么没有酒呀?,刘公公道:回格格,皇上特意谕示,不可饮酒,奴才只是照办,还望格格知晓。小燕子嘟噜着说道:这有酒无菜不成席,皇阿玛也太小家子气了,难道还能把他给吃穷了不成。此言一出,大家俱是一笑,刘公公亦是陪笑道:格格有所不知,凡是赏赐给王子公主们的都是有菜无酒,皇上说了,饮酒伤身,且酒后忘形,恐有失体统,还望格格能够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永琪等人在一旁示意刘公公赶快走,刘公公会意,领着小太监离去。
  待刘公公走后,小燕子变戏法一样不知从哪里拿出几瓶好酒来,一定是她平日里偷偷藏起来的,众人又是一番打趣取笑,小燕子也不在意。
  小燕子,紫薇,永琪,尔康,萧剑,还有淑芳斋的太监宫女,一共十人,刚好一桌,一番谦让之后,分主宾坐定,永琪待众人坐定之后,作了一个简短的开场白:各位,今日在淑芳斋,没有主仆,没有尊卑,大家关上门便是兄弟姐妹,大家吃好喝好。
  说罢,又向萧剑道:萧剑,尝一下我们宫中御厨的厨艺跟民间大师傅的技术如何?说着,夹起一道脆皮豆腐,送到萧剑碟中,萧剑连忙致谢,萧剑试过之后,点评一番,可见萧剑对于美食,自有一番见地,免不了说一些美味佳肴,奇闻乐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已是面红耳赤,小燕子穿梭于众人之间,逢人便敬酒,敬酒词一个接着一个:一两二两簌簌口,三两四两不算酒,五两六两刚开头。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酒至中途,都有几分醉意,尔康说道;这样好不好,我们来点节目,凑凑兴。大家都一致赞成,尔康于是接着说道:我们先来个说成语接力,接不上的罚酒,都说上了,大家一起喝,按一到十的顺序,以每个顺序的数目开头,最好是说一点能够带点吉利和喜庆的成语,既好玩,又可以图个吉利,我抛砖引玉,先从一字说起,一元复始。永琪接道:二龙腾飞,萧剑接道:三羊开泰,紫薇接道:四海升平,下面一个太监接道:五谷丰登,下面轮到小燕子,她抓耳挠腮,冲口而出:六六大顺,一旁的尔康打趣道:麻将口诀都出来了,下面的宫女太监分别接道———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归一,十全十美,说完之后,大家一起同饮
  尔康又道:这一轮加点难度,还是说成语,但一句成语里需含有两个数字,并且是相互衔接,还是我先来,我的是一刀两断,下一个必须以二开头,并带有三字,还是老规矩,依次来接。永琪接道:二桃三士,萧剑接道:三从四德,紫薇道:四分五裂,下面的太监道:五颜六色,再往下就是小燕子了,她摇头晃脑,在众人的催逼下,说道:六加一等于七,亏她想得出来,众人笑作一团,勉强通过,下面依次接道……七零八落,八九不离十,十不当一,一轮之后,众人共饮一杯?
  其实以上这些没有多大难度,无非就是一些文字游戏,活跃一下气氛而已,凡认得几个字的倒也不难,算是照顾小燕子他们了,接着尔康又道:下面的要加点难度了,接不上的罚酒,或者表演个节目,实在不行,从桌子底下钻过去,自选一项,如何?,小燕子忙问:是什么题目,快说吧。尔康道:这有名称,叫三字同头同边令。。。。。。,
  这三字同头同边令,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