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同人)[武则天]女皇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妃苏氏当初不也吃过这种暗亏吗?
  难得的是苏氏自己看透了时局,及时放下*身段,为东宫的利益忍辱负重四处奔走,如今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不仅拢住了丈夫,再次怀上了身孕,还让东宫度过了最危险的那段时间。
  王氏可没历过苏氏那样艰难的境地,恐怕也没这么好相与——说实话,现在宫里宫外的人都盯着千秋殿呢——也不都是想看王氏的笑话什么的,就是要瞧瞧这位太原王氏出来的小娘子管理后院的手段如何……
  世家出来的女子,对嫡庶之别看得尤其重,去母留子什么的,完全木有压力。
  再说,晋王日后也不过一介藩王,倚重王家的日子还长呢,大概也不会为了几个侍婢得罪岳家……
  无论宫里还是宫外,都并不看好晋王的这两个快要出生的庶子/女。
  虽说吴诩知道王氏日后无子,不得不收养庶子来巩固正妻之位,但现在人家正年轻美貌,意气风发,新婚燕尔呢,能忍下庶出的孩子已经算大度了,至于那两个宫人,恐怕就没这么幸运了!
  那两个宫人是皇帝陛下所赐,发卖是不可能的,但王氏作为主母,却有权处置她们的生死。借故弄死一两个婢女什么的,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李治也无话可说,谁让他根本就没考虑过两人的名分问题呢。
  本来,李世民就是因为儿子不懂人事,送这两个宫人过来当老师的,谁知两人这么幸运(或者说不幸)一次就中标了,李治自己都有点傻眼了,娶了媳妇儿之后,他就把两人直接甩给王氏,任她处置了……
  而李世民虽然高兴爱子有后了,但他还是比较看重嫡子嫡孙的,只要王氏不做太打脸的事情出来,几个侍女什么的就随便儿媳妇去折腾吧╮(╯_╰)╭
  就这样,大家都没把晋王家即将出生的孩子当回事,就是比较好奇,如果那两个宫人再十分幸运地生下庶长子来,王氏会怎么做?
  大概多数人会赌王氏去母留子的吧?
  吴诩虽然不怎么认为,但也为那两个不幸的‘老师’捏了一把汗。
  不过,这种事最好还是不要在小萝莉面前谈论。
  吴诩忙歪楼:“听说九郎的晋王府建得可漂亮了,大概明年就可以搬过去了呢~~~”
  消息来源于掖庭小八卦台。
  “是么?”小萝莉果然被这个话题吸引了注意力,兴致虽不高,到底是不再纠结千秋殿那两个孕妇的事了。
  众人忙附和着,各自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阿肖笑道:“圣人赐了一坊之地与九郎,那府邸可大了……”
  吴诩咋舌,这长安城寸土寸金的,就是四胖这么讨他爹喜欢,也只能在延康坊里面圈一大块地建王府,哪像李小九,一上来就占了一个坊!以后就算是宵禁了,也不怕被关在坊外了!整个坊都是他家的啦,开个坊门就是开自家大门一样,有木有!
  某个在帝都连个厕所大小的地都买不起的苦逼宅男,对李小九的羡慕嫉妒恨又加深了一层!
  投胎果然是个技术活啊,有个好爹可以少奋斗三十年啊,有木有!
  “啊切————”被人腹谤不已的李治同学此刻正在两仪殿偏殿旁听实习呢,猛然打了一个喷嚏,把正在奏事的马周给吓了一跳。
  李世民有些担心地看了小儿子一眼,然后抚慰马周:“卿继续奏来……”
  马周缓了口气,将如今各州县百姓生活水平日渐降低,民怨四起的状况启奏了一遍,提醒皇帝陛下注意保持贞观初期的德政,要做到善始善终,不要临老抽风,晚节不保。
  纵然是一向皮厚的李世民闻言也不免脸红,咳了两声,表示他会注意保持形象的。回头看到小儿子一脸囧囧,李二陛下越发尴尬了,指着马周对李治道:“宾王(马周字宾王)好学识,忠敏善谏,阿爹可是没有一天能离开他的,雉奴,你日后待宾王要如同对待师长一般才行……”
  “谨遵命。”李治恭恭敬敬应下来,此后每见马周,都行之以师礼,这是后话。
  =继续八卦的分割线
  东宫对晋王这个温柔的小弟弟还是很友好的——跟魏王相比,其他任何一个皇子在东宫诸人眼里都是十分可爱的。
  所以既然提到了晋王,阿肖也不免多说了两句。
  “九郎的王府建在保宁坊,就挨着朱雀大街,出行倒是便宜。”阿肖又提供了一个准确信息。
  东宫的侍女出入宫廷可比太极宫的自由多了,能打探到的八卦也比太极宫的迅速准确。
  吴诩对长安的建筑分布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那个保宁坊在哪个位置,但朱雀大街她好歹还是听说过的,那可是长安城的中轴主线,凡是挨着朱雀大街建的坊都是高级住宅区,交通最便利不过了。
  其他人可不像吴诩那样是个地理小白,纷纷道:“圣人果然疼爱九郎,这样就算日后九郎出宫住了,来回也方便……”
  就是李明达,也比吴诩更了解长安的地理。
  “纵然如此,九哥也住得太远了!”小萝莉很不高兴,她本来就一点也不愿意李治搬到王府去住的。
  如今听说晋王府建在了长安城南,那么偏远(?)的地区,李明达不由得又气又急。
  李治元服以后,周尚仪就以晋王已经成人为由,严格控制兄妹俩会面的次数,每次李治来万春殿还得打申请作登记,殿中宫眷(如吴诩)也尽量不让出现在他这个成年亲王面前……
  李治来万春殿除了看望妹妹外,本来就还怀有小小私心的,忽然被周尚仪这么一约束,略感心虚。
  于是,苦逼的单相思少年不敢频繁地往万春殿跑了。
  李明达为此已经相当不高兴了,连吴诩都被饱受怒火袭击——因为小吴同学这个侍读女官还兼任嫔妃的义务(总觉得哪里不太对=。=),成年皇子是不好随便见后宫的,传出去被人弹劾了就不好了。再加上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小吴同学也是竭力附和周尚仪的做法,这样以二对一,小萝莉完败。
  而李小九成婚后,被他爹正式拎到朝堂做童工去了,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就更少出现在万春殿了。
  李明达只道是小哥哥娶了新妇忘了妹妹,为此还迁怒上了新上任的晋王妃王氏……
  “九哥又不是朝臣,孤要见他,就这么难吗……”小萝莉说着说着眼泪都掉下来了。
  众人慌忙劝解起来。
  “贵主儿若是想念九郎,也可去千秋殿看他……”话说小萝莉在李小九新婚那段时间挺喜欢往千秋殿跑的啊,怎么后来又不愿去了呢?
  难道是跟王氏闹别扭了?
  吴诩想了想,发现李明达卧病以来,千秋殿那边只送了一份中规中矩的慰问品和一封文绉绉的慰问信过来,王氏这个嫂子竟然还没亲自来看望过小姑子呢。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世家的规矩呢?
  新妇不能看望病人什么的……
  吴诩不太懂这些,也不好问,免得被人当土鳖,于是她又对李明达道:“您还在病中,倒是该好好休养,等痊愈了,去哪里不成?就算九郎日后出了宫,您也一样可以去找他……”
  吴诩话音刚落,就听阿橘来报:晋王妃来看望公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王姑娘来了……
小吴同学,你可表淘气哟~~~

第五章 夺嫡 19

  晋王妃王氏的娘家太原王家,是这个时代著名的大门阀大世家,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祖上可追溯到东汉司徒王允。就是像太子妃苏氏这样两朝掌权的名门望族,在太原王氏面前也要逊色许多。
  当年老李家为了抬高自家身份,硬是认了老子李耳为祖宗,归在了陇西李氏门下,纵然如此,李二陛下的这一支的名头还是没比暴发户好多少,五姓人家极少愿意拿本宗儿女与他家结亲的。
  李二陛下一气之下,就让人重修《氏族志》,以权谋私把自己家放在了第一等,把外戚外放在第二等,把原本第一等的山东大世家降到了三等。
  尽管如此,延续多年的正统门阀观念仍然未能被打破,无论是山东士族还是关拢门阀,都仍然坚持传统的家门风教,在婚姻上自矜高贵,轻易不肯与皇室联姻。
  在这个‘宁娶世家女,不尚皇家主’的时代,李小九能够娶到王家的女儿,真算是走了大运。
  但是,李明达却不怎么喜欢她这个明门世家出来的小阿嫂。
  谁让她总是提到九哥出宫搬家什么的,哼!
  李明达对于王氏的来访表示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