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同人)[武则天]女皇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一听吴诩的建议,立刻领会了她的意图,当即亲自下旨在婺州圈了一大块地出来,让北方各部全部迁过去居住。
    至于那些跟随阿史那贺鲁叛乱的西域各部各小国,吴诩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把他们全部流放到云贵山区采矿和越南热带雨林种橡胶去……
    解决了西部和北部的原始居民后,吴诩以李小九的名义下旨增开恩科,允许全国范围的士子、官吏都报名参加西部官吏选拔考试,凡是考中的考生,不论之前出身如何,立刻就能走马上任,官阶按至少是从七品。
    与此同时,吴诩还让安西都护府和邻近数个州府各迁数万百姓到新成立的那几个都护府去定居,为了安抚这些迁移来的百姓,吴诩让户部下发了各种免费的福利政策,如土地、农具、耕牛等,还免了当地三年的赋税。
    一口气吞下了西域这么大一块地盘,吴诩也不是不担心有人趁火打劫的,中东那些家伙暂时还不敢对大唐出手,倒是西边的吐蕃可要小心防范。
    为此,吴诩特地请了李绩老爷子和礼部尚书许敬宗入宫来分析了一下周遍诸国的情形。
    说起吐蕃,吴诩首先
    想到的是当年她见过一面半的文成公主。
    而经过李绩和许敬宗的科普,小吴同学才知道,原来文成公主如今已经成了寡妇了,连名义上的儿子都已经挂了!
    原来,松赞干布在永徽元年就忽然病逝,而他的独子又先于他而亡,如今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还是个小屁孩而已。
    文成公主作为地位最高贵的赞蒙,在吐蕃王朝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加上被托孤的辅政大臣禄东赞是亲大唐的,所以如今的吐蕃还是保持着松赞干布在位时的驿馆政治主张,亲睦大唐,暂时不会对大唐的军事行动进行阻碍……
    所以,不必担心有人会来分大饼了~~~~
    不过,吴诩想的东西又要多一些,听完吐蕃的现状后,她一点也没松一口气的感觉,反而让使者立刻传讯给苏定方,驻兵三万于边界,以防不测。
    作者有话要说:先扫平西边,再往东扩张=。=
    祝大家春节快乐~~~

第283章 〔捉虫〕

第二十章征伐 03
    主少臣疑这样的事历史上发生过太多了;再加上太后还不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外族女人,吴诩真怕吐蕃那边出几个有心人,在小赞普那里挑拨几句;那可就杯具了=。=
    如今的大唐虽然不像贞观末年那样,连年征战,还屡战屡败,最后闹得国库空虚;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现在的李小九陛下是有钱了,可也不算太富裕。
    天灾**以及内耗;已经让李小九和她整天为了怎么增收绞尽脑汁了;如果再加上最烧钱的战争……咳!虽说揍扁了敌人可以捞回来不少土地金钱;可打仗这事吧,不管是输还是赢,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还需要合理的出兵借口和准备的时间。
    没有借口出兵,那你就等着被朝野上下的那帮酸腐文人口诛笔伐,遗臭万年吧。
    要是没有充分的准备就出兵,那……看看当年李二陛下伐高句丽是什么结果吧=。=
    总而言之,吴诩现在不怕打仗,就怕打没有准备的仗。
    在这种冷兵器时代,没有及时可靠的通讯设备,又缺乏便捷高效的交通工具,消息延迟是相当可怕的,吴诩不能保证大唐周边的属国就一定会老老实实地不给她找麻烦。
    青壮们要长成需要时间,各种科技产品、奢侈品被弄出来卖钱也需要时间,而且朝中的格局刚刚发生了巨大变化,帝国的丞相集团几乎要全部换掉,这样一来,新选出来的领导班子和各级官员就要磨合,重新组建一个高效率的政府机器,还是需要时间……
    尤其是如今大唐刚刚才把突厥国旧地吞下肚,必须要花费相当长一段时间来消化,在这段时间里,任何周边小国的挑衅都必须严厉打击,以为震慑。
    对于吴诩谨慎防范吐蕃的行为,李绩老爷子是十分赞同的,
    李二陛下晚年只对李道宗、薛万彻和李绩这三大将领有过点评,说是‘万彻勇猛,遇战非大胜即大败’,‘道宗与世勣谨慎,所战胜多败少’……
    由此可见,李绩老爷子走的一直都是‘小心驶得万年船’的路线,而且从其关键时刻总是坚定地站在皇帝这一边的政治智慧来看,他这么一个武将出身的人能够成为如今政事堂的实际首相,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是可惜了李道宗和薛万彻,这两人要不是与李唐宗室牵连太深,就不会被长孙无忌顺手坑杀了!
    如果两人现在还在,这会儿倒是正可以派上大用场了。
    论资历,苏定方也算老了,可如果有李道宗在边关镇着,根本不用三万大军压阵,就能让吐蕃老老实实的,不敢有非分之想。
    谁让人文成公主是李道宗的亲闺女呢!
    唉!
    吴诩暗暗叹了一口气,又问许敬宗道:“先前出使过吐蕃的是谁?”
    许敬宗也是个人精,这货虽然不通军事,但对揣摩人心和耍嘴皮子可是很有一套,简直是天生的外交人才。
    这会儿他一听吴诩问起当年李小九陛下派遣去吐蕃做使者的人,立刻就从怀里掏出一大叠详细资料来,然后细细介绍道:“启禀娘子,我大唐与吐蕃从武德年间就有使者来往,直到先帝贞观八年,其赞普才遣使欲与大唐结为秦晋之好……”
    “文成公主下降吐蕃时,送亲使即先江夏王李道宗……后,先帝遣使者王玄策入吐蕃……”
    “停!”听到这里,吴诩忽然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问道:“你说的这个王玄策,是不是当初借吐蕃之兵,覆灭中天竺的那个?”
    许敬宗闻言一愣,随即答道:“正是此人。”
    吴诩听到了肯定的答复,脸上立刻露出兴奋的神色来。
    这个叫王玄策的家伙可是个牛人啊,当初他奉李二陛下之命,带着大量金银珠宝书画丝绸去吐蕃探望文成公主,结果路过天竺境内时,竟然被数千印度阿三给打劫了,他单人匹马突围出去,逃到吐蕃,说动了松赞干布和泥婆罗(即今天的尼泊尔)国王,借兵攻打中天竺,然后把天竺五国中最大的中天竺诶灭国了!
    开疆辟土,原本是天大的功劳,王玄策如果为此封个候,是完全没问题的,可偏偏这货带了一个要命的战利品献给了李二陛下……
    当然,王玄策进献的不是什么祸国妖姬,而是一个自称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懂得炼丹的印度和尚=。=
    虽然李二陛下把这印度和尚藏得挺好的,可最后还是被李小九看出了端倪,而李二陛下的死,李小九一直认为是他爹乱吃丹药造成的。
    所以说,李小九一直看王玄策这个家伙不顺眼,即位这么多年,都没给他升过官!
    不过,现在可不是赌气的时候,放着好好的人不用,那就是傻子!
    “以不住万人之兵力,覆灭一国……是个人才!”吴诩当即让小顺子把王玄策的名字记下来。
    然后,吴诩又看向李绩老爷子,道:“李相公,如果本宫用王玄策换下苏定方镇守大唐与吐蕃边境,可能行?”
    李绩老爷子闻言,只是拈着胡须略一沉思,便摇头道:“不妥。”
    “为何?”理论上来说王玄策同志不是跟吐蕃的关系比较铁吗?
    “娘子不妨让王玄策带三百人出使吐蕃,待其归来,再让其留守边疆会比较好……”
    老狐狸到底是老狐狸,所作所为果然是滴水不漏。
    让王玄策去吐蕃出使,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打探清楚如今吐蕃国中的形势,等王玄策出使任务完成后再让他接替苏定方镇守边关,那样就不会让边关将士有一种空降领导的不良感觉了!
    高!实在是高啊!
    吴诩笑眯眯地看着李绩老爷子,不吝夸赞道:“不愧是李相公,老成持重,一心为公……”
    李绩老爷子一见吴诩不要钱似的猛夸他,不由一抖,忙诚惶诚恐道:“娘子谬赞了,老臣也就这点行军打仗的本事,若是论起文采庭辩来,哪里比得上许尚书他们……”
    立在一旁的许敬宗突然被李绩老爷子这么一夸奖,顿时喜笑颜开,连声表示‘不敢当’。
    李绩颇有深意地看了许敬宗一眼,又对吴诩委婉地请示,是不是赶紧补充几个俊才进政事堂啊?
    这长孙相公和崔相公一死,来相公和韩相公一贬,政事堂里可就剩他一个武夫和于老爷子一个东宫老教师了,没人干活了有木有!
    吴诩被李绩老爷子这一提醒,不由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