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同人)[武则天]女皇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视线顿时被齐王李泰进京事给吸引住了,再没有什么人去纠结那晋州地震什么破事……
    没有了随时会干扰政府机构正常工作一些不良因素,以长孙无忌为首政事堂相公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立刻处理好晋州赈灾事。然后,长孙无忌命有司运用雷霆手段,迅速处置了一批乱传谣言人……
    长安风气顿时为之一肃。
    而年轻圣人也不知是不是真不明白他舅舅引李泰进京目,纯粹是为了祸水东引,圣人对他这个同胞四哥是恩宠有加,不但也加封了他四哥三公之位,还许他长安开府置僚,车马服饰一应比照当初他做魏王时旧例……
    须知,当初李泰做魏王时候是多么风光无限,而现,他似乎又回到了过去日子……
    朝中原本亲近魏王那些人虽然凋零得差不多了,可李泰魅力果然是不同一般,而且经过这几年沉积,他倒是沉稳多了,很就长安收拢了一大批追随者……
    这种状况让一些依附长孙相公官员相当担心。
    但长孙相公一心只扑先帝冥辰一件事上,对于齐王李泰京中所作所为根本不置一词……
    至于圣人,听了那些老臣暗示,只是一笑了之而已,还不时给他哥增加各种优厚待遇,种种举动简直像是他爹抽风时一模一样……
    到了李二陛下冥辰之时,李泰已经李治多次封赏下,无论声势还是爵位都远远超过了皇叔荆王李元景和庶兄吴王李恪,原本支持那二人人也有不少开始犹犹豫豫地投向了李四……
    这些人里,十七娘夫妇就比较纠结了。
    十七娘几次李治那里吃了亏,帝登基也没能捞到多少好处,一气之下就跟荆王李元景勾搭上了,有事没事就到叔叔那里串串门,谈谈天下大事什么……
    而十七娘夫婿房遗爱本来是李泰旧日心腹,因为是皇亲国戚,又没什么大才干,才免于被贬命运。
    帝即位后,立刻把他连升七级,使之成了朝中贵。
    说实话,房遗爱一开始倒是比较倾向于李治,没少为这事跟十七娘吵……
    可李泰一回来,房遗爱又开始动摇起来……
    而李泰回京后盛大声势,让十七娘也开始打起了脚踏两只船主意了……
    一时之间,反对帝势力开始分化成了好几股,甚至开始互相下黑手……
    年轻圣人似乎一点也没察觉长安城里怪异气氛,一心准备着先帝冥寿事。
    不久,圣人他爹冥寿大典上因为伤心过度,病倒了……
    长孙无忌居然提议让齐王以皇兄之尊暂时摄政……
    虽然后齐王李泰坚决地推辞了他舅舅建议,却让李元景等人嫉恨不已!
    之后,许多针对帝行动一夜之间都调转了枪头了……
    就荆王、吴王、齐王三王势力斗得不亦乐乎时候,一年来临了……
    正月春,李治以身体欠安,没有出席大朝接受百官朝拜。
    长孙无忌带领文武百官共商改元之事。
    三王人又是一阵明争暗斗,后长孙无忌拍板下,改元为‘永徽’。
    是年为永徽元年。
    永徽元年正月十五,李治病略有起色,亲临太极殿升殿受百官朝贺,大封群臣。
    同时,东宫诸妃都迁入太极宫,位份各升一级,萧妃进位为四妃中淑妃,一时风光无限!
    作者有话要说:前朝、后宫……
    都乱成一团了!
    李小九,乃还需要装好几年病弱小白受呢……
    辛苦了!

第173章

  第十二章蛰伏 11
  
  皇后已经是封无可封了,为了补偿她,李治特许皇后之母魏国夫人入宫居住。
  除了后妃,一干皇子皇女也都有封赏。
  李治诸子中,长子李忠早在李二陛下在世时就是郡王了,如今不但加封为亲王,还兼任了雍州牧——这个职位,李泰回京后几次提及,李治都顾左右而言他,这下倒是尘埃落定了!
  其他几个皇子都依例封了王,二郎、三郎的封号都十分寻常,只有四皇子素节的封号比较耐人寻味,他被李治封为了雍王……
  
  大唐帝国的京都长安就在雍州,雍州牧更是直接掌管长安城治安的最高官员,即使当年李泰深受李二陛下隆宠,也没能封到雍地位雍王,就是高祖那么多儿子封了藩王,也没有哪个是封雍王的!
  李治的这次分封,众人也猜不透他是有意这么册封的呢,还是随口这么一说……
  不管怎么说,现在连路都走不稳的四皇子,可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可是,后宫的人可不这么看。
  萧淑妃比较受宠这件事的事实了,而四皇子又是她儿子,爱屋及乌之下,圣人对四皇子的关爱难免更多些……
  在皇后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四皇子受封雍王的事,简直是意义非凡………
  
  如今宫中上下可都把四皇子看作是准太子一样。
  后来,连忙得几乎没有时间进后宫的李小九陛下都听到了风声。
  “王翁,朕这几日怎么听到了一些奇怪的流言……”李治头也不抬看着手上的则子,一面漫不经心地问着身旁的王内侍。
  王内侍弓着身子,赔笑道:“老奴年纪大了,这些日子又忙着伺候各位娘子,可不曾听到什么奇怪的流言……”
  “啧!你这老货……”李治闻言不由失笑,“这宫中居然还有你不知道的事?”
  王内侍的腰弯得越发低了,只是笑却不答话。
  
  “王翁啊,你可别欺负朕年纪小,就不知道这宫中的密事啊……”李治嘴角含笑,盯着王内侍的眼,道:“朕想……阿爹应该把这些事都交给了王翁你了吧……”
  王内侍这次不再保持沉默了,神色也比刚才恭谨了许多,脸上仍然是笑眯眯的,道:“圣人英明烛照,先帝对老奴和阿崔恩重如山,嘱咐老奴二人好生保护圣人,这宫中留有不少人手,都是老奴在看管,阿崔则是拘着禁军……”
  原来李二陛下一直比较担忧他家小九的安危,毕竟他留下的这么一个大摊子,很多事都没有收拾好首尾,万一他一蹬脚走了,小九的压力就会相当大……
  所以他特地选了褚遂良为辅臣,希望借助他的刚直性子为小九顶住压力。
  而出乎李二陛下意料的是,他亲手挑选出来保护小九,保护长孙的褚遂良竟然坚持不住被人搞出了中央……
  幸好他在宫中还留了不少暗子,为的就是保护李治的安危,杜绝有人发动宫变的可能!
  
  “阿爹想得真是周到……”李治听完王内侍的话不由一叹。
  其实真能发动宫变对付他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他四哥李泰。
  用四哥来压制外藩,别人看来无异于饮鸩止渴,可在李治看来,这却是一个机会……
  他舅舅也许还会忌惮荆王吴王什么的,可他却根本没把这两人放在眼里!
  两人不过是一介藩王,在京中的根基怕是远远没有在他们自己的地方上深厚!!
  他四哥就不同了……
  到了现在,李治也说不好这京城还有多少世家勋贵比较看好他四哥呢……
  一直把他四哥外放在齐地根本不是办法!
  齐地富饶,地广人多,当初庶人李佑仓猝起事,也让李绩老爷子费了不少心!
  若是把齐地交到了有心人的手中,那可真是送了座粮仓给贼人啊!
  与其让李泰在齐地醒过神来发展壮大,倒不如趁了某些人的愿,把他四哥召回京城,放在眼皮子底下,比较放心呢!
  反正他四哥现在大概还看不上齐地那‘粗陋之地’,正寻思着回长安锦绣繁华之都呢!
  他这个做弟弟的,自然要好好照顾哥哥的需求,主动请他会长安享福,而长孙舅舅又可以遵照先帝遗愿,就近照顾外甥,皆大欢喜,是不是?
  
  “其实,朕真的不希望用上阿爹留给朕的那些人……”李治微微叹了一口气,对王内侍道:“王翁你不妨说说,现在宫中对四郎的事是怎么看的?”
  王内侍闻言一笑道:“皇子封王本是常例,四郎贵为淑妃之子,封邑不同于二郎、三郎也是平常事……倒是大郎他…………”
  “朕不会亏待大郎的……”李治抬头一笑,才刚伸手揉了一下脖子,王内侍就立刻跪到李治身后,帮他按揉起脖颈来……
  “朕听说……魏国夫人私下去拜访了刘婕妤?”刘美人依例升了一级,成了婕妤,目前被赐了一座独立宫室居住,算是她生育长子的优待。
  李治说魏国夫人去‘拜访’刘婕妤,那还真是客气的说法,以那位夫人的高傲性子和世家风范,原本是不会屈尊绛贵去见一个妾室的,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