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整个登船队形显得有些零乱,但是应该说整个过程还是相当顺利的,除了几名士兵在登船时不慎落水外,并没有其他麻烦。只是等到战马上船时延误的时间稍稍多了一些,为了加强突击部队在东海腹地登岸后的攻击力,成大猷决定还是尽量保留两个大队的骑兵,这也意味着有两千多匹战马不得不用将近六十条船装运,这也极大的增加了运输难度,好在余杭和松江两地都考虑到了所需船只可能会出现一些缺口,特地都多征集了部分船只,这才让整个运输计划勉强完成。
成大猷不是第一次乘船,但是乘船出海却是第一次,以往都不过是在内河上乘船行动,而这一次却不得不进入浩瀚的大海中,有些偏淡的江水逐渐变成蓝色时,成大猷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已经行进在大东洋上了。海岸线渐渐消失在人们眼帘中,虽然风浪并不大,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士兵表现出了不适应性,晕船仿佛会传染一般,一波接一波的拉倒一大片人,看得成大猷忧心忡忡,倒是船老大的安慰让成大猷稍稍有些心安,只要这些士兵们一上岸,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恢复成生龙活虎的模样。
按照计划,船队将向北航行两天两夜,由于海流和风向的影响,整个登陆时间也许会有一些误差,但是地点却是没有变化,确定在金陵府和登州府两府接壤的日照镇附近。
晕晕乎乎的成大猷也不知道自己昏睡了多久,自从海上起了风浪,他就再也坚持不住了,摇来晃去的滋味是成大猷从来没有体会过的,虽然他竭力想在官兵们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这种晕船的味道不是光凭意志能够克服的,胸中的憋闷和难受很快就通过呕吐表现出来了,这个时候成大猷才发现自己和其他士兵们并没有什么两样。再看看们再风浪中谈笑自如行走如飞的船工们,成大猷不得不承认术业有专攻这句话这个时候是最好的诠释,他不知道海军他们的作战将会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但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战斗,对士兵的要求委实有些高了一些。
“什么时候了?我睡了多久?”强忍住心中的烦闷感觉,成大猷撑起身体向舱外瞭望,由于船只的不足,整个船队不得不硬行往每艘船里多装一些士兵,连成大猷作为整个北伐突击集群的主帅也只能分到一间再小不过的舱室,而其他人,上至师团长,下至普通士兵,都只能拥挤在一起凑合着过这两天。
“回将军,您睡了八个小时,现在已经黎明时分了。”站在一旁的亲兵回答道。
“哦?那不是快要靠近海岸线了?”精神一振,成大猷顿时觉得自己烦郁的心情也一下子消退了几分,目光望向西面。
“嗯,好像船队已经在向西移动了,只是现在风向似乎有些不大合适,向西移动的速度很慢,船队好像在折行,听船工说,恐怕时间会延误一些。”亲兵赶紧扶起还有些不太适应的主帅。
“没关系,已经走到这一步,北方军就是知晓也已经来不及了,只要咱们一登岸,那就是虎入深山了。”深深吸了一口气,甩开自己亲兵的手,成大猷抖落了自己身上的服饰,抹了一把脸,“去问问船工,大概还要多长时间才能靠上岸,时间可以延误,但这靠岸地可不能错,否则咱们这一登岸找谁去?”
很快船工就有了回话,三个小时后估计就应该能够看到海岸线了,也就是说四个小时之后船队就可以陆续靠岸了。
黄元昌有些焦急的望着海面,已经超出预定时间两个小时了,但是海面上仍然没有船队的踪影,虽然这里十分荒僻,但黄元昌知道船队一旦到来,这里立即就会成为众目睽睽之下的关注焦点,船队从靠岸到整个部队登岸,没有三五个小时是无法做到的。黄元昌并不担心其他,北方军在这一片的力量已经被削弱到了极点,无论是南面的金陵还是北面的登州,几乎就没有一支像样的军队,金陵城还有十五军团一个师团坐镇,但登州就只有一个残缺不全顶着警备师团名义的警备队,实际编制还不足两个联队,这种情况下,没有谁能够阻挡船队上军队的登陆。
黄元昌害怕的是海上气候的变化对船队的影响,虽然船队都雇请了富有经验的老船工,但大海上的变化实在太剧烈了,一夕之间风浪大作,让整个船队都覆灭于风暴中的事情比比皆是,黄元昌作为情报部门派驻在登州的官员不得不考虑得更深远一些。
“黄大人,你看!”一声激动惊喜的叫喊将黄元昌从恍惚中惊醒过来,“好像有船队啊,您看看会不会是咱们的船队?”
随手接过下属递过的单筒千里镜,黄元昌立即将目光定格在天边,一片密密麻麻的黑点出现在千里镜筒的镜片里。
第二十二节 蛙跳登陆(2)
黑压压的帆影渐渐出现在了海平线上,这让黄元昌心头的石头终于能够落地,只要这支军队没有在海上遭遇老天的刁难,那可以说整个这一仗就算是大功告成一大半了。整个登州、济州和金陵现在加起来可堪一战的兵力也就是一个师团而已,当这支精锐之师出现在这片大地上时,给北方带来的震撼力是可想而知的。
来的正是成大猷的船队,由于风向变化的影响,船队被整整延误了三个小时方才到达目标地点,但这已经算得上是相当精准的了。海上行船可比不得陆地行军,茫茫大海中,任何变故都有可能发生,有些时候拖上一天两天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踩上陆地那一瞬间,成大猷才算真正感觉到自己这一趟算是彻底成功了,海上那种心悬心空的感觉始终让人有一种不确定的漂浮感,庞大的船队因为是征集的民船,不时发生一些小状况和故障,虽然很快就被解决排出了,但还是让成大猷总有一种随时可能出事情的感觉。直到这一刻,踩上坚硬的陆地,他才觉得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随着船头不断靠岸,已经被两天风浪折腾得身体发软的士兵们开始陆续下船,在船上一个个如同害瘟鸡鸭一般的士兵一上岸后很快就适应了情况,也许是地气能够让人立即恢复精神,士兵们立即开始精神抖擞的列队布阵。整个登陆岸边一片人喊马嘶的热闹景象,这个时候已经用不着再遮遮掩掩,情报部门早已经将该布置的一切布置妥当,必要的后勤补给也早已运送到位,只要下船稍加休整,一支生龙活虎杀气腾腾的虎狼之师就将出现在东海腹地。
摆在成大猷面前的有两条攻击线路,一条是北上直接杀入登州,一条是南下快速南下进攻金陵。按照当初预定的计划,成大猷和梁崇信都倾向于攻击金陵府城让金陵府和整个江南连为一体,这样一来,江南大军可以肆无忌惮的越过扇江防线,整个东海局势立即可以明朗化,但是难度在于沿江防线有司徒泰的骑兵部队,而且金陵府城有十五军团第五师团驻守,虽然这个师团战斗力很令人怀疑,但要想用一比一的比例攻克号称龙蟠虎踞的金陵城显然难度很大,除非金陵府城内部有内应接应。
原本情报部门已经在金陵城作了相当充分的布置,只要突击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金陵城下,城内的内应将打开西门接应这支部队进城,但是传来的消息却让这支突击部队的命运一下子变得渺茫起来。金陵城已经开始戒严,虽然不大可能是针对自己这一次突袭行动,但成大猷怀疑那些商人们组织起来的力量能否在这种情况下敢于发动起义,如果这一奇袭不能拿下金陵城,那整个局势必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一个师团孤军深入,虽然东海之地已经对司徒泰的统治深恶痛绝,但是商人们的善变和胆怯成大猷却是了解得十分透彻,在军队的高压威吓下,他们很难有多少值得一顾的上佳表现。
但是北上登州一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登州虽然只有相当薄弱的防御部队,成大猷这支突击部队固然可以一举克服登州,但是登州北面就是司徒泰的老巢燕云地盘,而倭人更是在登州已经有了相当深厚的根基,如果轻易冒进的话,司徒泰和倭人会作出何种反应都很难说。
两条线路同样巨大的风险让成大猷有些踌躇不决,这是在战前他所没有预料到的,尤其是来自情报部门的最新情报反应已经有部分倭人军队开始在登州和燕山交界地区沿岸登陆,虽然规模还不是很大,也还没有进入登州府城附近,但这也足以证明司徒泰现在已经是丧心病狂要与倭人联手了。成大猷不知道倭人在这个时候介入帝国大陆局势究竟是出于何种企图,在此之前,倭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