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是当了领导,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很多,苗华正变得很沉稳,即便是如此荒唐的事情发生了,也很难从他脸上看到更多的表情。
他提着手枪,另一只手拿着对讲机,快步地从消防通道下楼。
最新消息不断地从对讲机里传出来,于新主动担当了指挥员,指挥协调着各个部门进行警戒和围捕。苗华正却没有要过指挥权,因为他不了解具体情况。
不瞎指挥,是当年李麦给他们那一批精英警官上的第一课,也是对于指挥官来说,最重要的一课,更是务实的一个体现。
整个市局所有人员都即刻停止了工作,文职人员全部按照预案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带枪警员全部进行临时编组,从四面八方向发现凶手的地方开始搜索。
走到落下,苗华正抬头看了看九层高的办公大楼,脸色寒冷。已经出现伤亡,他这个在家的副局长是怎么也逃不过责任的。但他却不是最在乎这个,而是此刻很多人都在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冒死潜入警局重地杀吴广德。
打量了楼房几下,苗华正转到侧面,顺着外露的铁制下水管道往上看,慢慢的拉枪机上膛,背着手注视着中间那几层的窗户。
对讲机不断地传来最新消息,于新不断地下达最新的指令。
约莫两分钟后,当楼里的人依然没有发现席梓晨的踪影时,苗华正拿起对讲机,沉声说道:“重点搜索四层五层的西侧!”
说完,他就关掉对讲机,快步朝刚才他走过的消防通道出口走去,站在墙根上,等着。
楼里的人开始快速地调动,都往西侧压过去。
苗华正不为所动,就盯在消防通道紧急出口处。
突然,一个警员从里面冲出来,看样子是要紧急赶往上级需要的地点。苗华正眼中突然暴出两道精光,猛地启动冲过去。
显然,冲出来的正是席梓晨。他也反应过来了,扭身抬手瞄准苗华正就要扣动扳机。但是苗华正的速度出乎他预料的快,只感觉持枪的手腕一阵剧痛,他闷哼一声,手枪已经转到了苗华正的手里。
苗华正一个垫步,一扭腰,抓着席梓晨的右手一转给掰到了后背,用力往上一提的同时,拿着对讲机的左手果断举起照着他的后脑就重重地来了一下。席梓晨眼前一黑,意识就很不争气地模糊起来,软绵绵地倒了下去。
拿出手铐把昏迷的席梓晨双手反铐上,苗华正直起身子的时候,听见急促的脚步声,王妍喘着粗气从楼的另一侧赶过来,看见眼前这一幕,身子顿时软了软,重重地舒出了一口气。
“你去哪了?”苗华正问。
王妍喘了喘气,“有点急事出去了一趟。我擅离职守,请求处分。”
苗华正面无表情,“死了两个嫌疑人,死了一个伙计和一个文职。别说你,我也要接受处分。”
王妍看着苗华正,半天才低声说出一句,“对不起。”
此时,于新带着大队人马赶到,看到凶手已经被制服,而苗华正和王妍正在面对面地说着话,当下停下了脚步……
第237章 土豪可以优先选择美女
“拉娃阿姨,你看那边,那里就是南港的地标,极南之港。”
浩浩指着矗立在老城区两条主干道交汇处中央花坛上的一张巨大的风帆大声介绍道。
显然,浩浩并不懂这张风帆的故事。
李麦接过话头,缓缓说道,“拉娃,曾经的南港只是一个空有优良天然海港的港湾城市,它的价值很长一段时间仅仅是为了海军而存在的。二十多年前,南港的经济开始腾飞。这张风帆,就是在那个时候建造的,昭示着南港开始远航。”
“无论是曾经落后的海军城市,还是现在世界第一大港,即便每年都会有更加高大更加富有现代化气息的高楼大厦出现,但南港的地标,永远是这张风帆。”
李麦指着风帆,说道,“你仔细看风帆的朝向,正南。这个方向不仅仅起着象征的意义,更是一种防范的设计。南港每年都会被多次台风光临,在南海形成的热带风暴会一路向北而上,因此,风帆的切向朝向了正南。所以,这么多年来,南港不少高层建筑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台风的影响,但这张有着这么大横截面积的风帆始终无恙。”
笑了笑,李麦说道,“说起来,南港跟乌克兰的关系可谓很特殊。你一定还记得尼古拉斯造船厂。”
拉娃重重地点头,“当然,红色帝国最大的造船厂,就在我们乌克兰,黑海边上,又称黑海造船厂。”
看了眼李麦,拉娃说道,“我想,你一定是想说二十多年前,尼古拉斯造船厂整体迁移到南港这件事情。”
含笑点了点头,李麦说,“没错。”
望着巨大的风帆,拉娃感叹道,“我父亲多次说过,红海军最后一丝血脉在南港。我想,他说的一定是尼古拉斯造船厂。”
缓缓摇了摇头,李麦逐渐陷入了对时代的追忆中。
此时,他们站在观景台上,仰视着巨大的风帆,俯视着绕着风帆行驶的各种车辆。浩浩即便听不懂俄语,但能够从两位大人的脸上看到了严肃和凝重,还有一些小孩子无法理解的悲伤。所以,他乖乖的站在他们之间,安静地听着看着。
“拉娃,当年如果尼古拉斯造船厂留在乌克兰,你认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李麦沉声问道。
即便拉娃身材高挑胸部恰到好处的大并且有天使般面孔而且还是基辅名模,但她出事军人世家这个属性根本改变不了。她那位从事军工研发的父亲以及在红色老帝国核子能源研发中颇有名气的母亲,会给她营造出与普通孩子不同的成长环境。耳熏目染之下,她对几十年前的事情很了解,对军事政治,有理解。
于是,她没有说话。
李麦指了指东南方向,那里是红色造船厂的位置,那一片区域都属于这个亚洲最大并列全球第一的海军造船厂。
“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即便有些东西尚未解密,但是都知道,并且不会否认,红色造船厂是在尼古拉斯造船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二十多年前,中国人搬空了尼古拉斯造船厂,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那里每天下水三艘万吨巨轮。”
李麦缓缓摆头看着拉娃,“让我告诉你,如果尼古拉斯造船厂依然留在黑海边上会有什么的结局。它会因为经费短缺逐渐走向衰退,西方帝国主义会趁机下手,直至它彻底失去制造海军战舰的能力,甚至会让它彻底的万劫不复。上万名技术工人数千户人家会因此流落街头,前苏联花费巨额资源培养的熟练工人将会永远地消失在造船业的序列中。”
顿了顿,李麦缓缓说,“那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不是吗?”
“然而也并不是你的父亲所说的红海军最后一丝血脉在南港。”李麦看着拉娃,“二十多年前,红海军已经彻底消失了,不会再有这支海军。所谓血脉更是显得可笑。你知道南港有多少混血儿吗?你知道很多混血儿说得最流利的是中文,对于俄语,是那么的陌生甚至抗拒。”
李麦重重地舒出一口气,“你们的国家抛弃了他们,我们接纳了他们。这就是事实。”
笑了笑,李麦说道,“我想告诉你的是,十几年前,南港的富人区,指的就是红色造船厂的职工住宅小区。”
拉娃无从反驳,历史很清楚,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父辈们亲生经历过历史的人来说,历史不是编写教科书的人可以篡改的。
李麦说道,是活生生的事实。
若不是当年基辅政府的全力配合,尼古拉斯造船厂又怎么会整体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在那个卖国之风盛行其道的年代,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政府行为卖掉船厂,或许甚至可以说是最最最情理之中的。
再者,当时的基辅,还有政府吗?
“弱肉强食,我们生活在一个必须严格遵从丛林法则的世界。”拉娃却是总结性地说了句。
李麦毫无意外,即便她从来没过见过她的祖父鲍里斯,但是她身上流淌着的,依然是将门的血液。这一点,倒是让李麦很欣赏的,或者说嗅到了同类的气息。
看了看时间,李麦换了个话题,“一会儿回酒店,你好好休息一下。晚上我安排人送你去机场,直飞苏黎世。”
拉娃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眼浩浩,确定他不会听俄语之后,才压着声音说,“可是我没有证件,我是偷渡入境的。”
笑了笑,李麦说,“小事情,我都给你安排好了。直接上飞机,到苏黎世之后,有人接你,直接出机场。他们会给你安排临时住处。接下来的,就看你自己了。”
拉娃缓缓地点头,“谢谢。”
李麦笑了笑,轻轻拍了拍浩浩的脑袋,说,“走吧,我们送拉娃阿姨回酒店。”
浩浩嘟了嘟嘴小声说了句,“我也要学俄语,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感觉真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