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贼道三痴.雅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未有关门闭户独自做成的圣贤,自古圣贤未有离群绝类、孤立无与的学问——”
这城隍左楼上的人一齐露出惊讶的神色,谁说话的声音能如此浩大?随即便明日有数百人在齐声说话,这些人是跟着谁在说话,张原吗,这就是张社首对翰社同仁的开场白?
坐在交椅上的瘸腿老儒站了起来,扶着楼栏朝山上望,侧耳倾听,那宏大的声音如狂风呼啸,横扫一切,此时的龙山只听到这个声音:
“——然当今之世,风俗不古,缙绅只讲明哲保身,布衣只求传食诸侯,在朝为官念头不在君父,地方官吏念头不在百姓,士大夫于水间林下,相聚讲求性命、切磋德义,念头不在世道上,如此作为,即有他美,君子不齿也——”
那红脸老绅士使劲一拍楼栏,赞道:“此言大善!”
那浩大声音道:“……有一乡之精神则能通乎一乡,有一国之精神则通乎一国,有天下之精神则能通乎天下,有万世之精神则能通乎万世……”
王微的心战栗着,这是另一个张原,她不甚理解的张原,昨夜张原还与她禅房对坐,握手细语,而此时,听着这浩大的吼声,这针砭时政世事的言语,王微方知张原的心难以把握,却正因为这样,王微觉得自己更喜欢张原了,这正是她仰慕追求的世间奇男子——
浩大的声音道:“我翰社亦有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愿我翰社同仁,冷风热血,洗涤乾坤。”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冷风热血,洗涤乾坤——”
浩大的吼声在龙山上久久回荡,众口同声,这会有极大的感染力,好似催眠,从此深深烙在与会诸生的心里,对他们会有长久的影响。
瘸腿老儒拐杖敲地,神情激动,大声道:“景逸兄,听到这篇翰社宣言,不虚此行吧,我们这就去见张原。”不用人搀扶,拄杖下楼,那红脸老绅士和两仆仆人一起跟了下去。
王微这才知道那红脸老绅士便是大名鼎鼎的景逸先生高攀龙,却听那青衿女郎说道:“高景逸、邹南皋竟然都来了!”
那淡妆少妇问:“是东林高顾的高和东林三君之一的邹吗?”
青衿女郎道:“正是,邹老先生当年廷杖时左腿被打断了,虽然续接好,但一上年纪,筋骨收缩,那条伤腿就短了一截,就瘸了,这是爹爹说的。”
王微一直悄坐一边,这时高攀龙、邹元标四人下去后,楼廊一空,这青衿女郎和淡妆少妇说话的声音大了起来,青衿女郎也不装男子的嗓门了——
淡妆少妇道:“这二人可是当世大儒,张介子得他二人赏识,倒不用担心因倒董之事影响仕途了。”
青衿女郎叹道:“介子师兄说得真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过很多时候君王朝廷并不喜欢匹夫有责,因为既然匹夫有责了,那自然就要议论朝政得失、要针砭时弊,这时当政者不喜的。”
王微暗赞这女郎敏锐,忽然记起她所知的张原未婚妻商小姐幼失怙恃,是兄嫂抚养长大的,这青衿女郎却提到了“爹爹”,又称呼张原为“介子师兄”,那应该就不是商小姐,既不是商小姐,那这青衿女郎是谁?
想起张原方才经过城隍庙下时与这青衿那女郎四目交视的情意,王微就觉得浑身作冷,对于商小姐,她只有羡慕,不敢起争竞之心,可对这个才气过人的青衿女郎,她有强烈的嫉妒,还隐隐有一种张原辜负了她的感觉——
王微站起身,吩咐薛童把椅子搬下去,她自己走到楼廊这边,向那青衿女郎作揖道:“兄台大才,在下敬服,想请教兄台尊姓大名?”
青衿女郎和那淡妆少妇讶然,她二人见王微容貌娇美、声音娇细,显然也是女扮男装,青衿女郎还礼道:“敝姓王,兄台贵姓?仙乡何处?”
王微愕然道:“我也姓王。”
青衿女郎与淡妆少妇面面相觑,少妇扯了一下女郎的衣袖,那青衿女郎便笑道:“巧遇,巧遇,兄台走好。”
王微下了楼,默然往山下走去,没有了那浩大的声音,龙山依然安静,走到山路拐角处,王微回头望,城隍庙左楼上那两个女子还在凭栏望着她,那青衿女郎见她回头,还冲她挥了一下手,她也就挥挥手,一面转下山道,心想:“这女郎姓王,对了,介子相公的老师王思任就是会稽人,这女郎又称呼‘介子师兄’,莫非是王思任之女?”
下山时的女郎王微没有上山时那么欢快,她感到了情之一字的困扰——
————————————————————
又是五千字更到,书友们看到小道的努力了吧,小道还想继续努力,求书友们小小鼓励一下,投一张月票,没有月票登录一下投一张推荐票也很好,明天继续更新五千字大章,求票票加油。
☆、第三百零六章 丑不丑问介子
第三百零六章 丑不丑问介子
“割不尽的韭菜蔸,打不死的邹元标”,这是江西吉水流传的民间谚语,就是夸赞邹元标刚直不阿的硬骨头,自万历十八年始,邹元标闲居林下近三十年,居家讲学,从游者日众,名高天下——
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去世后,高攀龙主持东林学院,提倡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之学,每月三讲,四方士子舟车云集,执经问难,奉之为儒者宗师——
今日龙山,翰社同仁首次社集,这名满天下的东林两大儒者联袂而至,岂不让在场诸生惊喜交集!
三月初三上巳日,天朗气清,昨夜春雨将山石洗涤得洁净无尘,枝叶清新,山花烂漫,从蓬莱岗至山巅的星宿阁,近千诸生布席而坐,盛况空前,方才张原的一番针砭时弊、激情洋溢的演讲让翰社诸生情不自禁跟着大声念诵起来,念到最后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时,一个个热血沸腾、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正慷慨议论时,邹元标、高攀龙上来了,这真是高潮之上还有高潮,群情沸腾了——
邹元标由一仆扶掖,策杖登山,精力尚健,张原深深施礼,请两位老先生到星宿阁中坐,邹元标道:“景逸兄有话对贵社同仁宣说。”
张原大喜,在场诸生亦是欢欣鼓舞,热烈欢迎。
高攀龙道:“还是南皋兄说吧,南皋兄德高望重。”
邹元标笑道:“景逸兄善养气,说话中气十足,正好对众演讲,我衰矣,只适合室内说话,这山上风大,话一出口就会被风吹得没影了,岗上诸生只会看到我在动嘴却无声。”
邹元标年轻时以严厉、刚直著称,现在却是言语诙谐、和蔼可亲——
高攀龙也就不再谦让,清咳一声,声若洪钟道:“天下难联者人心,难得者人才,难鼓者士气,今见翰社诸生千人齐集山阴,齐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语,真让高某心潮澎湃,乃知我大明代有英才,忠义之盛,不输前代,此等精神,须得廓而大之,以此精神撑住乾坤……”
高攀龙洋洋洒洒,即兴数千言,盛赞翰社的此次社集,鼓励诸生要志在世道,摒弃空谈心性、不务实学的风气——
来参加山阴社集的生员大多数是抱着切磋八股文来的,八股文的确切磋到了,张原、黄尊素等人的八股文精妙绝伦,张原更是对作文技巧不吝传教,今日在龙山上更得到一种精神气质上的洗涤,让诸生跳出自己的功名利禄圈子,眼界放大,有了一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在当下是极其难得的,张原就是要引导翰社同仁的这种使命感,也许诸生各自还乡后,这种热血澎湃的使命感会被生活的利禄、琐碎所淹没,依旧蝇营苟苟、庸庸碌碌,但此刻播下心田的这粒种子,有朝一日,机缘适合,这种子可能会苏醒、会破土而出——
暮春三月的阳光煦暖,春风骀荡,春风如酒,翰社诸生意气风发,都觉得加入翰社乃是荣幸,社首张原虽仅弱冠之年,但才识能得到高攀龙、邹元标的激赏,并不远千里赶来龙山为翰社贺,这是何等的荣耀,翰社必越来越壮大——
这时,山下又上来一群人,却是张汝霖陪着知府徐时进,还有山阴刘知县、绍兴府学教授、山阴县学教谕以及其他几位本地乡绅上龙山来了,张汝霖获知邹元标、高攀龙到了龙山,赶忙告知徐知府和刘知县,邹、高二人乃是东林巨子,月旦春秋、风议朝政,影响力很大,张汝霖是浙党,原与东林诸子不睦,但远来是客,尽地主之谊是应该的,这时的朝廷党争还比较温和,浙党尚未被目之为阉党,而且张汝霖与高攀龙、邹元标都居林下多年,并无实际冲突——
张岱、张萼、宗翼善、周墨农等人领着诸生去府学宫用餐,这是张原事先就向徐知府和府学教授请示过,请了三十多个厨子,要烹制千人的盛宴,而张原与翰社的几个主要成员则在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