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败了!这句话一旦出口,在场众人无不震动。虽然每个人都深深感到形势的危急,但人总有侥幸的想法,越是在逆境中,越是不由自主地加强良好的期盼。在场这么多军官,怕是只有性格直率、甚至有些跳脱的沈劲才会如此直接地说出这句话来。
“敌我之势是很悬殊。要守住晋阳城也很难。但是……”陆遥字斟句酌地道。
沈劲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陆遥的话:“道明,你还想说些什么?你也是老行伍了,难道看不出这局势已到生死关头?”他用右拳大力敲击左掌,发出啪地一声脆响:“原本就是朝廷昏庸无能,以至于贼势猖獗至此。如今,竟然还有高官投敌,用我袍泽兄弟的头颅来向异族献媚!
沈劲越说越激动。他的表情几乎变得有些狰狞,口中呵出的热气一直喷到陆遥的脸上:“既然如此,我等大好男儿为何要替朝廷陪葬?”
“沈劲,你这厮胡说什么?”薛彤勃然大怒,抡起拳头就要冲上前去,却被陆遥举臂拦住了。
“无妨的,让他说完。”
“道明你自己想想,昔日并州军雄兵五万,如今还剩下多少?箕城整军的时候咱们聚集起三百多名老兄弟,现在还有多少?”
陆遥立刻就答:“如果算上段匡,箕城整军时的老兄弟现在尚有一百四十六人。”
不曾想陆遥答得这么快,沈劲反倒愣了愣;不知怎地,语气就弱了下来:“……看看,已经折损过半!将士们为朝廷出生入死得还不够么?何必……何必要把大伙儿的性命全都赔在晋阳?”
他压低了嗓音:“道明,就算刘刺史待咱们不薄,可是我等本非他的部下,为他效力不过是时势所趋而已。先前斩杀乔晞、击败石勒,立下许多功劳,足够抵过他的恩义了,你莫要拿大伙儿的性命去替这个朝廷高官垫背!”
陆遥注视着沈劲,徐徐道:“那依你之见,当如何是好?”
沈劲露出了少有的凝重神色,一字一顿地道:“既然道明你掌管大夏门的守备,正是好机会。趁着胡人大军尚未到来,咱们立即出城,往新兴郡去!胡人只会忙于攻打晋阳,管不到我们……想要活命,这是唯一的机会!”
这番话出口,城楼上的气氛突然变得像要凝结起来。
陆遥环视左右,不少军官都露出了微妙的表情,即便是薛彤这样以忠勇自夸的军人,也恍然若有所思。
陆遥完全能够理解将士们的心态,但依旧忍不住暗自叹了口气。
沈劲提出的意见几乎可以代表绝大部分将士们的想法。他们泰半都与胡人有着血海深仇,因而与胡人作战时毫不惜力,是最英勇可靠的战士。但他们同样也深深地受害于前任并州刺史司马腾的颟顸无能,所以对朝廷的信任,已经低落到了可怜的地步。纵然越石公力图振作,区区数月也无法扭转。
事实上,这些年来朝廷昏乱,天下鼎沸;官军上下无不离心离德,早就没有报效朝廷的热血。一旦身处逆境,自军官到士兵心底里都存着自保的念头,差别只在于或多或少罢了。
此前从没人挑明的话,此刻才被沈劲不管不顾地说出来。事实上,如果以当前的军事形势来判断,沈劲所提出的是最正常不过的选择。这一点,陆遥根本无法否认。
但,正常的选择,就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么?
陆遥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
谢谢各位读者的厚爱,虽然裸奔期,红票数居然并未大减。螃蟹拜,再拜!
百度贴吧的山田雪下朋友对情节发展提出了很精辟的意见,确是良言无疑,在此特别向吾兄致意。
另外感谢0CZHU、粥粉米饭两位读者朋友的捧场。本月捧场收入不菲啊,可以吃两大碗面条了:)
第九十六章 晋阳大战(三十二)
陆遥沉默着,他的下属也无人说话。
过了许久,陆遥忽然唤道:“老薛。”
薛彤立在陆遥下首,拱手道:“在。”
陆遥慢吞吞地道:“昔日大陵惨败,诸军溃散。而东瀛公畏敌如虎,竟然坐视危亡,更舍弃袍泽兄弟临阵脱逃。你我身临绝境之时,日夕痛骂司马腾这鼠辈;却不曾想今朝有同样畏敌如虎之人,劝我效法于他!”
薛彤尚未答话,沈劲已然狂怒道:“陆遥!你竟这般小觑我么?”
沈劲本是气血极盛的刚勇之士,此番受陆遥言语所激,顿时须发戟张,额头青筋暴起,看起来甚是可怖。在场的郭欢、费岑、杨若等军官是陆遥的老部下,这数人忌惮他的勇力,又怕他暴起发难,竟然同时踏前一步,手扶刀柄。沈劲也有亲兵数人在场,这几人随即也扶刀戒备。现场的气氛陡然变的剑拔弩张。
就在这时,薛彤突然站到了陆遥和沈劲两人中间。
“你们这几个,都散开了!散开了!”他首先大声叱喝着,将围拢在周围的将士们全部驱散,随后向陆遥施了一礼:“将军,老沈绝非畏惧敌人。他只是……唉,他只是个粗人罢了。”
他回头看了看沈劲铁青色的脸,向陆遥靠近一步,将嗓音压得极低:“道明,如今敌我悬殊,固守晋阳实非上策,也无益于大局。道明,或许我们向令狐将军进言,不如……不如全军弃守晋阳,退往北面的阳曲……”
“敌我悬殊?胡扯!”陆遥突然发怒,厉声道:“晋阳尚有三千余众,纠合城内豪族部曲,胜兵又不下两千。此番来袭的匈奴人能有多少?三万?五万?此刻卢昶苦守介休,以千余兵力对抗匈奴数万大军的围攻,他须不曾说什么敌我悬殊!”
薛彤的脸色瞬间变得紫涨。但他强忍了下来,没有再说什么。
陆遥自己也不禁气馁。他心底里自然清楚,晋阳与介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介休之所以能够死守,是因为越石公亲率大军救援,守军始终怀有希望。而晋阳呢?晋阳军的家底兜空了也只有这些,哪里还有半点胜利的机会?
但如果按照沈劲所说弃城而走,结果会是怎样?胡人的战法,源于草原上骑兵会战的战术,尤其注重追亡逐北;便如前次大陵惨败之后,匈奴大军在短短数日内便乘胜席卷了整个并州。如果晋阳丢失,尽在咫尺的新兴郡怎么可能独善其身?自己纵然带兵逃亡,也不过是釜中游鱼,充其量再重复一次大陵惨败后率军突围,最终倾覆的过程罢了。
而薛彤的提议也高明不到哪里去。他只是在固守晋阳和自行逃亡之间做了一个简单的折衷,期望在令狐盛的带领下有序撤退。可是一旦晋军弃守晋阳,犹在平陶鏖战的越石公便立即陷入两面夹击的绝境,令狐盛绝对不可能同意。倒是向他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只怕立刻就会被斩首。何况,拖带着晋阳人众离开城池的掩护,这根本就是将肥肉送入狼吻罢了,半路上就会被匈奴大军杀个尽绝吧!
居然会有这种荒诞的想法,薛彤恐怕也昏头了!
这时如果细心观察,可以看见陆遥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显示出他正在竭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他不希望自己失控,但他实在很难控制住情绪。面临着敌人巨大威胁的时候,得力部下却公然谈说临阵逃亡的事宜,而自己却几乎没有办法制约……因为这支队伍几乎人同此想!
陆遥的心中十分失望。很显然,包括薛彤在内,这些将士不仅缺少军人的责任感,也缺少对主将的信任和服从。这种信任和服从,需要无数次出生入死的磨练、需要陆遥带领他们再打许多胜仗才能培养出来。这支部队或许纠合了当年并州军的精英,但毕竟整支军队才组建不过四个月。虽然陆遥用尽一切办法来把他们捏合成型,可是今天这个危急时刻,如沈劲这样的骨干军官、甚至薛彤这样的左膀右臂,再一次暴露了他们的缺陷!
陆遥倚靠着城头的雉堞,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搜索着自己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发掘脑海中星星点点的记忆。
根据晋书和《资治通鉴》中相关的记载,刘琨于光熙元年九月启程前来并州,于次年,也就是永嘉元年正式在晋阳落脚,履行并州刺史职责。此后,他以晋阳为基地,与匈奴刘汉政权鏖战多年。而晋阳城的最终失陷,是在永嘉六年时,源于叛徒的出卖。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的五年多时间里,虽然“寇盗互来掩袭,恒以城门为战场”,几次陷入到兵临城下的严酷局面,但孤悬敌后的晋阳屹立不摇,始终不曾被胡人攻陷。
陆遥自忖这些日子里虽然积极进取,但终究只是一个统领不到千人的中级武官罢了。所经历的战事、所取得的胜利,换了刘琨麾下的其他大将来,未必就做不到。所以,穿越者所造成的蝴蝶效应当还远不足以改变晋阳与匈奴的实力对比,更不足以影响到历史的轨迹才对。在这次战争中,晋阳应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