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扶风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月以来,陆遥在军中威望已著。只这一声,便隐约有了几分不测之威。但以薛彤的老资格,其实并不畏惧。他皱眉道:“道明,便说你适才所举的四方。陛下代天牧民,派遣地方官员本是应有之意。羊恒、蔡克诸君,不过是些文弱书生,书生意气,至多图个嘴上痛快,济得甚事!而另外两方……李恽将军乃诚实厚道之人,又对你素来尊重,就算他一时起意,以道明之才,定有说服他的法子。可是,道明你尽心去说服他了么?至于那卢志……”
“此等人纵有韬略,全不顾大局,持心不正。若依我的主意,早些杀了便无后患。”薛彤作了个挥掌下劈的手势,随即继续道:“然而,道明你分明与他有深仇大恨,却不早做处置,反而将之安置在军营之中,这般古怪的处置实在叫我疑惑。如今这厮骗过了朱声那小子,不知流窜到何处去了;若他不曾逃亡,难道,你便要借他的力量谋取邺城?”
说着说着,薛彤突然显得有些焦躁:“道明,自从邺城乱起,我便不明白你在想什么!说你随波逐流吧,你却奋战击破汲桑,力保魏郡大局;说你有意进取吧,你又坐视李恽纵放石勒贼寇,反而隐有觊夺邺城权位之意;说你忠诚吧,你与那卢志夹缠不清;可要说你对朝廷不忠……这这……这未免滑稽!”
薛彤张口结舌了半天,“唉!”地大叹了一声,猛然甩动臂膀:“道明,我老薛已经糊涂了啊!你究竟想做什么?”
“薛将军,薛将军,你累了。不妨往中军的车上休息会儿……”随侍在陆遥身后的何云眼看薛彤的言语激烈,适时地出来打岔。
薛彤却不理会,只是策马紧紧跟着陆遥。这举动使得何云更加紧张,眼看额头上汗都冒了出来。
陆遥看了看何云,又看了看薛彤,哑然失笑,挥手令何云退开。
“战国时,有大贤名曰庄子……本朝的玄学大家郭象郭子玄,便是以为庄子作注而闻名的……庄子的友人惠施在魏国做相国,庄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对惠施说:庄子来魏国,是想取代你的相国之位啊。于是惠施大为惊恐,遣人在都城大梁搜捕庄子,整整三天三夜。”陆遥轻抚马鬃,慢慢地道:“于是,庄子前往看望惠施说:南方有一种鸟,名曰鹓鶵。鹓鶵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沿途虽有万里,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鸱鸟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而鹓鶵刚巧从空中飞过。于是,鸱鸟抬头看着鹓鶵,发出一声怒喝:吓!如今你也想用你的魏国来怒叱我吗?”
“邺城,在我看来就是庄子所说的腐鼠。李恽、羊恒、卢志等辈,都是以腐鼠为美味的鸱鸟。”陆遥似笑非笑地对着薛彤,将马鞭左右摇摆:“老薛,莫非你眼花了,将我也当作了觊觎腐鼠的鸱鸟么?实不相瞒,我确有我的计划,却不同于你所猜测的!”
薛彤一把扯住陆遥的胳臂:“快快讲来!”
******
收尾的情节最辛苦,因为要把情况讲明白,把线索都归拢,还需承前启后……啊啊啊,螃蟹力竭了,今天就一章,还有一章欠着。掩面而遁……各位,请尽情鄙视我的节操吧!不用给我面子!
对了,感谢陈暮是、钱诗云、大柳树镇长、玄奘小熊等读者朋友的月票,这东西金贵的很。还得感谢这几天捧场的花开了呀、靖南伯和yezhongye三位朋友。尤其是前两位,最近捧场不给力,只看到两位露脸,螃蟹真是不好意思。
最后向所有读者朋友发誓!那个啥,欠的一章,一定会还的!太晚了,语无伦次了,遁……




第六十八章 北上(一)
眼看薛彤着急,陆遥连连摇头:“老薛啊,老薛!你忘了,我们此番东出太行,究竟是为何?”
薛彤猛地瞪起了铜铃大眼。
陆遥与薛彤的谈话延续了没多久,他们两个刻意压低了些嗓音,因而也无人知晓他们说了些什么。但转眼功夫,就见薛彤神采飞扬地拨马离去,情绪颇显高亢。行军过程中,其他军官们大都忙于自己的事务,陆遥左右只有何云跟着,因而没有谁注意到这个小插曲。
丁渺的位置在中军。距离稍近些的沈劲正呼呼喝喝地熟悉他的新部下,他是单纯的武将,除了行伍间事,似乎很少见他会去主动想到其它的方面。陆遥为他安排的副手是陆遥的旧相识,前成都王帐下骑督陈沛陈庆年,他与沈劲并马前行,共同指挥着大约四百名骑兵。这名独眼的军官虽然一度沦为贼寇,但此刻看来,其威严的军人气质并不逊色于旁人。在陆遥看来,虽说沈劲的嗓门大些,可陈沛倒更像是军队的主将。
匆匆前进的队伍如同长蛇穿行在阡陌纵横的平原上,很快就将黑灰色的邺城抛在远处,只有高耸入云的三台还清晰可辨。他们沿着漳水南岸向东北方向行进,打算穿平恩、广宗二县,绕过大陆泽,先往冀州治所、长乐国的信都城去。
陆遥向西眺望了片刻,稍许带过马头,领着何云等亲兵退到路边,看着将士们行军。过了半晌,他深深叹了口气。
如果面前的是他在晋阳军的部下士卒们,这时候会有人向陆遥挥手,会有人笑着向这位平易近人的主将打招呼,而而陆遥则会一一加以回应,夸奖他们的表现,或者半开玩笑地骂几声。陆遥在那些将士们心中具有极高的威望,他带领他们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还曾经在战场上救过许多将士们的性命。他的每句话、每个动作都足以激励士气。
但此刻,这些将士们却并不会与陆遥产生什么交流。在战马踏地激起的烟尘中,一张张风霜雕刻的面孔鱼贯而过,陆遥可以看到,他们的神情中只有木然。这时候刚过巳时,当天预设的路途还没有完成三成,但有些人已经显得疲惫,驾马的姿势渐渐疲沓。
这些人原都是汲桑石勒的部下,是凶悍而桀骜的贼寇。由于汲桑为陆遥所杀、石勒退出邺城,最终大约有超过千名贼寇授首,降者三千余。他们投降才不过三天,只经过简单的打散重编。作为将绝大部分降众留给李恽的交换条件,昨日,陆遥从乞活军中抽调了数十名比较精锐而且可靠的将士,将之一律任命为基层军官。但这样也只能保证底线的服从性而已,完整的指挥体系还有待今后慢慢来磨合完善。这样的军队,或许能够凭借其士卒的个人武勇来糊弄未经战阵的普通百姓,但在陆遥这样经验丰富的军人看来,这是一支士气低落的部队,一支不知道目标和前途何在的部队,一支没有灵魂的部队。别说作战了,陆遥甚至不能保证晚间扎营的时候会不会有人偷偷地逃散。
兵者,以治为胜,而不在众。如果能有更多的时间,陆遥绝不会这样早就带着这样的军队北上。即使用他所能容忍的最低标准去做,也需要明法审令以求令行禁止、需要恩结众心以求将士乐战、需要编定什伍联保以严控部众……但陆遥没有时间。
司马腾已薨,文武各怀鬼胎,石勒实力犹存,邺城的乱局想必还会持续很久。两朝经营数十年积攒的财富,也已在熊熊大火中化为乌有。这样的形势下,邺城已成为吞噬朝廷资财的无底深渊。并州方面想要从邺城获得支持晋阳的物资,完全是奢望。好在原本越石公就对此并没有多少期待,陆遥虽然有些遗憾,更多的,还是死里逃生的庆幸。
但陆遥的任务不只在邺城。拓拔鲜卑的祭天大典将于七月举行,距离此时不过三旬。陆遥须得尽快前往代郡,以随时呼应出使弹汗山的温峤,寻机襄助拓跋猗卢。这才是一行人真正的目的,绝不容丝毫疏忽!
此番拓跋鲜卑祭天大典,其意义非同寻常。自前代大单于猗迤死后,整个拓跋鲜卑部众两分,禄官、猗卢两位大酋争竞逾年,小规模的冲突连续不断。这样的局面终须做个了结。因而,祭天大典期间,双方都会尽起麾下部众前往弹汗山以为震慑。陆遥可以想象,自从拓跋禄官决定举行祭天大典的那一刻起,自辽西到朔方的数千里辽阔草原就已剑拔弩张。每一个部落、每一个草场,都成了拓跋鲜卑两家暗中角力的场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拓跋鲜卑控弦四十万的强盛实力由谁来主掌,无疑也会对大晋的北疆局势产生巨大影响。无论是宇文部、段部这样的北疆胡族、还是幽州、冀州、并州等地的朝廷方镇势力,都在屏息以待。
对于面临着匈奴汉国军事压力的晋阳政权,拓跋鲜卑之动向更是关乎生死的大事。毋须讳言,在晋阳大战中,虽然晋军将士奋勇作战,但当左贤王刘和数万之众直薄晋阳城下的时候,决定胜负的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