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揭J贾崭娼胱约阂畛廖雀涨康囊幻姹硐殖隼础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身后尺许处突兀地响起:“陆将军神色如此仓皇,莫非有恙?”
陆遥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人无声无息地欺近到自己身边,他条件反射地按住腰间缳首刀的刀柄,厉声喝道:“什么人?”
手沾刀柄的同时,陆遥周身杀气大盛。这等兵凶战危的场所,容不得半点轻忽。身后那人只消回答稍有不妥,陆遥定然将其斩杀于当场。
然而这一刀并未挥出。矮墙下的阴影处,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者徐徐起立:“咳咳……道明贤侄,莫要紧张。卢子道特来寻你,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此人正是那魏郡牢城中疯疯癫癫的怪老头,也是昔日迭出神机奇谋、辅佐成都王司马颖几乎克定天下的大谋士卢志。看他此刻换了一身衣衫,头发、胡须也修剪过了,虽然脸色还是惨白如死人一般,但神情气度已然极显气派,与先前有了天壤之别。
此前,卢志指点大家掘开牢城里的秘密通路逃狱,说来于众人颇有恩惠。但从牢城脱逃之后以后,陆遥始终对他冷淡的很。除了指派楚鲲背着他以外,全不曾与他说过一言半语。这般前恭而后倨,只怕有些同伴都感觉过分了。
这时卢志突然来到,他的言语却惹得陆遥微微冷笑。
这就是当年成都王司马颖视之为肱股之臣、言听计从的大智囊啊。明明都已经沦落到了人不人、鬼不鬼的境地,稍许条件好了那么一丁点,就又摆出了高高在上的官僚模样。更滑稽的是,这位子道公才说了两句话,句句都用上了苏秦张仪的辩术……是想要引我入彀?还是有别的图谋?真是可笑!成都王都已经死了,哪怕你再有翻云覆雨的手段,又值得什么?
陆遥双手抱肩,眯着眼打量卢志,那神情不仅冷淡,简直还带着几分凶恶:“子道公,你居然称陆某为贤侄……难道我们很熟么?”
******
邺城的混乱局势将要最终了断,而陆遥会在这乱局中获得什么?读者朋友们不妨猜猜,猜中有奖!:)
近期历史军事类红票榜竞争激烈啊,偏偏这是螃蟹唯一能够争取的榜单,所以螃蟹压力很大……各位,如果觉得《扶风歌》尚可一读,还请高抬贵手,投票、收藏!螃蟹再拜顿首!
第五十一章 双雄(五)
“难道我们很熟么?”陆遥定定地看着卢志,长叹一声。
陆遥的神情极度冷峻,而言语真的很不客气。饶是卢志素来以雅量高致自诩,也有些承受不住。他的面色一阵潮红,想要说些什么,却连连咳嗽起来,不知是真的呛住了,还是想掩饰些什么。
但卢志毕竟是曾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谋士,以他的见识和阅历,怎么会轻易被他人所压倒?过了半晌,卢志的脸色慢慢恢复成原先半青不白的色泽。他凝视着陆遥,眼光并没有任何畏缩。直到陆遥的眼神不再那么凌厉,卢志才突然笑起来:“道明,难道我们不熟?呵呵,也怪卢某眼拙,之前居然认不出你……”
他亲热地拍了拍陆遥的肩膀,感慨地道:“一晃数年不见,贤侄你变了许多啊,看起来越发的英武了!如果士衡兄、士龙兄有灵,一定也会深感欣慰的吧!”
“是么……”陆遥喃喃答应了一句,眼中寒光一闪。
果然是曾经扰动天下大局的智囊一类人物,果然是个老狐狸啊。这些话语张口就来,竟然令人感到十分真诚。若非自己深悉昔年惨剧的内情,几乎就要被他骗了!
陆遥突然觉得胸口又闷又堵,简直要透不过气来。他咬着牙,深深地吸气,空气从齿缝间涌入肺腔,发出嘶嘶的声音。下一个瞬间,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脚下的某块墙砖突然爆出轻微的喀嚓声响,碎了。
陆遥与卢志的对话声不算响亮,所以原没有惊动在周边巡哨的乞活军将士们。但这时候,竟然同时有数十道目光突然投射过来。那些士卒们或许并没有高深的武艺,但他们凭借无数次出生入死所培养出的本能,感觉到了陆遥身上所散发出的强烈怒气。
“将军……”稍远点的地方,楚鲲有些惧怯地说了句。作为受陆遥指派去照顾卢志的人,是他陪着卢志来到这里,一路上更被套了不少话去。这个质朴的少年军官既不知道卢志究竟是谁,也不知道陆遥何以如此,故而格外地紧张。但他刚开口说了两个字,就被陆遥用一个坚决的手势阻止了。
一股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暴怒,像是难以控制的风暴在他胸中往复激荡,使陆遥感觉有些不适。他微微低下头,努力控制着情绪。
两个时辰之前,陆遥等人尚被困于魏郡牢城,那里光线昏暗、环境恶劣,只有个疯疯癫癫的肮脏老头在隔壁的牢房为伴。即使在那样的环境里,陆遥仍然能够认出卢志的真实身份,他怎么可能对卢志不熟?
身为江东陆氏家族里随从士衡公、士龙公北上洛阳的成员,陆遥对卢志再熟悉不过了。
大约在太安二年,也就是五年前,晋室诸王之间的争斗日趋白热化。这一年里,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录尚书事的成都王司马颖联合河间王司马颙,共同讨伐曾经的政治盟友、长沙王司马乂。
与风评为开朗果断、才力绝人的长沙王相比,成都王其实要逊色不少。他虽形貌俊美,但并无特别的才能,只是个平庸之人。所幸,成都王的性格倒还敦厚,将一应大小事宜都放手委托给幕僚之首卢志。以卢志的能力,自然将政事处置得井井有条。
成都王自元康九年出镇河北,此时已经营邺城相当一段时间,深受河北士人的拥护,麾下拥众数十万,兵强马壮,实力非常雄厚。当他起兵时,以邺令卢志为左长史,顿丘太守郑琰为右长史,黄门郎程牧为左司马,阳平太守和演为右司马。军中则有兖州刺史王彦、冀州刺史李毅、北中郎将王粹、冠军将军牵秀、督护赵骧、石超等为前锋。这些人都是世之名士、虎臣,幕府菁华之选。
而更受成都王信重的,正是陆遥的两位叔父:陆机陆士衡、陆云陆士龙。陆氏兄弟乃南方吴地士人,虽然在洛阳有极大的声誉,但往往被朝中权贵视为弄翰文人,倡优蓄之,而成都王则待二陆如国士,故而得到二陆的顷心拥戴。
陆氏兄弟的祖、父皆是天下名将,他们自身也有统兵作战的经验。故而成都王非常倚重他们,将他们的地位逐渐拔擢至其余部属之上,甚至也超过了曾经言听计从的智囊卢志。在历次作战中,成都王先后任命二陆为都督。此次出动大军南下,更以士衡公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统辖雄兵二十余万。识者皆以为:军威之盛,为近代所无。
陆氏兄弟如此得到重用,无疑引起了成都王旧部的不满。包括成都王的侧近宦官孟玖、执掌军权的大将王粹、牵秀、孟超等人,都对二陆十分嫉恨。在其后的战斗中,这些军队中的实权人物阳奉阴违者有之、自行其是者有之、贪功冒进者有之,终于将大好局势败坏殆尽。洛阳城下一场大战,二十万大军如雪崩般溃散,军中将官以上者战死十六人。
在这场溃败中侥幸逃生的人,纷纷将责任归结到担任大都督的士衡公身上。以冠军将军牵秀为首、裨将王阐、郝昌、公师籓等人更指责士衡公早就怀有异心,与长沙王勾结。或许是数十万大军溃败而导致成都王司马颖急火攻心,这个荒谬之极的理由竟然得到了认可。
于是士衡公及其二子陆蔚、陆夏、司马孙拯被立即处死了。或许士衡公早就预感到了这个结果,当前来抓捕他的铁骑到达时,士衡公已经换上了丧服。除了一句“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以外,他并没有留下其他遗言。
士衡公既死,众将的情绪也算发泄过了。就在这时候,成都王的前任谋主卢志,适时地说了一句话。
在陆遥的记忆里,那位流落并州的军主陆遥曾经无数次地暗自复述这句话,无数次地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家族所受到的谗害。
于是,陆遥便也一字一顿地沉声复述:“昔赵王杀中护军赵浚,赦其子骧,骧诣明公而击赵,即前事也。”
昔日,赵王杀死了中护军赵浚而赦免他的儿子赵骧,于是赵骧投奔到明公您的部下来与赵王作战;这,就是前车之鉴啊!卢志这句轻飘飘的话语,便是在劝说成都王斩草除根了。不久之后,成都王下令夷灭士衡公三族,自士龙公以下,陆云、陆耽等北上中原的陆氏宗族数十人,除了陆遥一人侥幸逃脱以外,尽数罹难。
陆遥这句话出口,卢志猛然双腿一软,坐倒在地。
陆遥慢慢走上前去,半蹲下来拍了拍卢志的肩膀:“陆某这些年来戎马倥偬,不知不觉地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