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兰建及时拉住堂兄。我等听此,倍感羞愧。三哥想辩解,却只得无可奈何。
丞相令堂兄献玉玺,堂兄还在泣不成声地斥责。兰建连连劝道:“陛下,忍一时风平浪静。我们献了国玺,说不准将来还有复国希望。”
堂兄含泪点头,不情愿地跪下,我等立刻随之跪下。堂兄高举玉玺,向秦皇献上,别无言语。
丞相笑盈盈接过玉玺,轻快地向秦皇奔去。秦皇大喜,赞道:“燕国的玉玺真乃上品,不知玉石取自何方?”
堂兄拘谨地一字一句回答:“回陛下,产自我大燕,不对,是燕地之辽东,名曰岫玉。”
秦皇抚玩着玉玺,啧啧称赞道:“如此上好的玉石,再加上巧夺天工的加工,举世罕见,远胜我大秦。”听闻此句,众臣有哗然征兆。
丞相立刻圆场道:“既然此玉甚好于我大秦现用玉玺,臣提议,将其打磨,成为我大秦新玉玺!”
此言既出,前排以苻宏为首的一批丞相亲信大赞甚好。而我们后排的燕国人长嗟短叹,却不敢言。好在八哥今日未到,否则会直接反驳的。而眼前的堂兄,掩面而泣,微微发声,不知所云。仿佛内心的不愿无比强烈,却不敢溢于言表。
我们感到似乎没希望了,也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玉玺磨灭了,铸成新的秦国玺,此般转换,甚为尴尬,倒不如放下。
正当我等相互示意,默认就此作罢之时,秦皇忽然让人紧张地笑了三声,尔后不紧不慢地把玉玺放好,愿望我们一群人,说道:“你们起来吧,这块玉玺材质甚佳,做工精良,朕亦不舍琢之。朕决定将其送至宫内司珍房收藏,没有朕的允许,谁也不能碰。”
我们顿时松了一口气,叩谢秦皇而起身。秦皇笑道:“我大秦海纳百川,普天之下的英雄豪杰汇集,如水之归下也。今日诸位前来,更添一派新来的精英。朕甚为珍惜,特此封慕容暐为邺城侯,除兰建将军羽林营参军一职。”秦皇还封了其他几位降将。
堂兄勉强拭去眼角的泪光,小心翼翼地问秦皇:“陛下还准臣回到邺城就封吗?”
大殿里传来低声的笑,像是在嘲讽。秦皇郑重地回答:“何必回去就封?在长安不好吗?朕已安排了一座府邸,专门送给你,我大秦的邺城侯爷。”
堂兄明晓自己已逃不出秦国的控制,虽然含恨投降,却也希望做一个乐不思蜀的侯爷,稍加盘桓便肯定地叩谢秦皇隆恩。
我等再行叩谢,秦皇十分满意,挥挥衣袖说:“你们从燕国来的,风尘仆仆,也想和家人一叙,先行退下吧。其余爱卿,有事起奏,无本退朝。”
殿堂之上局势瞬息万变,我等担心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不约而同地告退,除了三哥随着太子留下。出了大殿,本应神清气爽,却还若鱼鲠在喉。六哥安慰道:“我们没事了。”
这句话音刚落不久,身边一阵杀气袭来。只见堂兄剑拔弩张向我冲来,张牙舞爪地怒斥:“慕容鉴,我就知道一切都是你干的。你首先行巫蛊之术,咒我早死,你便夺位。后来失败,你母亲帮你顶罪。你心存不甘,又里通秦国,现在堂而皇之地与我在同列得赏。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不知如何应答,虽然我们有冤屈,迫不得已而降,毕竟还占理亏。六哥连忙护着我辩解:“请侯爷息怒,在下可对天起誓,我等本来皆无叛国之心,而是有小人背后恶意陷害。迫不得已才降。投降后,父亲酒泉赴任,远离前线,我等也在府内,绝无他心。天地可鉴。”
堂兄还在抽动着,兰建赶忙安抚。堂兄的激动久之方缓解,憋足一口气,斩钉截铁地宣布:“好汉不吃眼前亏,你们记着,我迟早要算账的!”说完便拂袖而去,兰建连忙跟过去。指路的太监倒落在后面差点跟不上。
我心惶惶不安,好在六哥还冷静,告诉我赶快回府,免得再遇不测或落人口实。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四十一节 赶考 '本章字数:2217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15 20:00:48。0'
回家后,我心几日不能平静,邺城侯府那边也久而不相来往。直到一日,圣旨突降:因朝廷财政困难,宾徒侯俸禄扣减四成,其军队粮饷扣除三成。其余无爵无位人等不再领取朝廷例银。
本来家里就不宽裕,如此正让我等逼上绝路。八哥立刻质疑:“其他人也如此吗?”
传圣旨的太监说:“如今僧多粥少,自然大小官吏俸禄都得缩水,至于程度,自然有所不同。”
三哥不在,六哥接旨。八哥还有问题,太监却不予理会,转身飞速而退。空留一家人嗟叹。
六哥宽慰道:“自古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燕国亡了,我们在此毫无意义,秦皇放我们一条生路,也算宽厚。”
八哥忿然反驳:“这也叫宽厚?这岂不是变相地借刀杀人?我猜其一定是王略搞的鬼。”
我蹙眉而言:“小弟以为是堂兄,他说过狠话,要报复我们。肯定是他和兰建一起,向秦皇和王略进了谗言。”
大嫂叹道:“倘若真是如此,我等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六哥貌似甚为烦闷,不停捋着下巴,而他的髭须已经有两寸长了,也许是操心过多。我等也都沉默了。
良久,六哥抬起头,略有遮拦地说:“我倒有个想法。”众人抬头齐问有何想法。
六哥回答:“丞相王略崇尚儒学,每年十一月初举行一场考试。考试达标的人即可在各部任职。九弟,如今就看你的了。”
众人目光瞬间聚焦于我,我感到压力倍增,自从逃到秦国,我就在步步惊心中,远离了我曾经的诗书。我犹豫着回答:“哥,经过了折腾,我忘得差不多了,恐怕很难合格。况且,我才十六岁,去官府任职貌似还为时过早。”
六哥微笑道:“于此,你大可放心。还有一个月左右,回忆起来,应该不难。而年龄也不是问题,若是你成绩优异又年轻,你可去太学院就学,那里可是天堂。你讲见到举国难觅的鸿儒,对学问大有长进。重要的是,还有津贴。两年学成后,你十八了,去当个小吏,毫无问题。”
六哥说得天花乱坠,我不觉动心,再加上兄嫂皆在期待,我带着剩余些许疑惑回答:“此番甚好,弟将一试。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不敢保证我能达标,也不敢保证能拿到津贴甚至将来担任职务。”
六哥拍拍我肩膀说:“事在人为,你的运气也向来较佳,哥相信你。”
我又看见六哥的脸上显出几分老成,给我些许安慰和信心。我头脑空白,勉强点头答应了。
众人喜,六哥轻声说道:“哥也会想办法帮你弄到一些可靠消息的。”
我只能郑重地谢过兄嫂,准备开始应考。
那些儒学经传,我幼时通读。感觉其为艺文之末品,而时政之先务,故长成后偏爱风花雪月,略有冷落。而经过前一阵浩劫后,印象依稀。
我花了数日才回忆起几篇,将其默写出来,却不知其是否有纰漏。
终有一日,六哥拿着一本皱巴巴的书给我,告诉我:“多年战乱,晋室南迁,中原书籍所剩无几。但王丞相在大秦复兴儒学,派人收集各类经传。找得到原本的就买下来,找不到的就找能背诵的人,请他们默写。还想办法去晋朝借。丞相把搜集的经传藏于一馆,命名‘弘文馆’。这本书是哥找太子求丞相从弘文馆借的,把几部儒学经典合集一本,据说对考试大有裨益。”
我惊讶地接过书,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纸页。原来此书包含《孟子》、《尚书》、《礼记》等数本我曾耳熟能详的典籍。
六哥请我好生温习,莫要懈怠。我顿时感到责任之重大,向六哥起誓:决不辜负太子的鼎力相助和众兄弟的殷殷期盼。
六哥满意而离开,我仔细翻着此书,感觉如虎添翼。忽而发现其中一篇上划了红线,此文是《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
我对此篇记忆犹新,如今一看更是觉得朗朗上口,不觉读了数遍,仍意犹未尽。
我再翻翻后面的书页,发现还有两篇也划了红线,分别是《礼记·檀弓下》和《尚书·尧典》,此两篇我并不熟悉。但透过生动的文字,我大致领略了个中意味。前者强调苛政猛于虎,后者彰显家和万事兴。
有了此书,温习变得十分轻松,再加上兄嫂的鼓励,我仿佛看到了所谓的津贴和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