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他对敌我等需加倍小心才是。
如曹操性格,一点点挫折如何可将他打倒?而面对曹操的四十多万大军,恐怕也没有人敢自称可以将他们打败。”
程普虽然不服气陆逊的一步登天,但也是一个识大体的人物,不会因为看不起陆逊而否认他正确的决定。
沉思良久,程普长叹一声,慨然点头道:“伯言言之有理,曹、刘两家实力太大,若是强攻的确很难取胜。”
“无论是强攻,还是智取,我军都很难在曹操、刘备的手上讨得好处。惟有借别人的力量.才能占得优势。陆都督的‘等’之策,应该就是在等他人的力量。”文官尾坐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
众人扭头一看,正是坐在文官末梢的化名为李德的李儒。
鲁肃也诧异的望了李儒一眼。心道:“主公又得一英才.真乃天不亡我江东也。”
孙权打算将这个立威的机会全部给陆逊,于是便笑着问道:“伯言,继续说下去。”
陆逊颔首道:“李先生所说不差,逊正是等别人的力量。打算借着别人的力量,来拖住对手的大部分兵力,然后我方则可从中取利。”
陆逊这话一说出口,众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说了那么多话,其实就是与曹操或刘备联盟,合力攻打另一家,让对方吸引敌人的大部分士兵,变相的削落对方的实力,慢慢的蚕食对方的领地。
张昭这时也发觉了孙权想战的心思,同时也觉得程普说的不错,要想迅速的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战斗。张昭为人正直从来不会因为好面子而不讲原由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觉得陆逊说的很对。也附和的说道:“都督的‘等’计实为良策,惟有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
张昭一开头,许多文人也都齐声附和。
程普、黄盖、韩当三人也在一旁轻声细细的讨论了起来。
片刻,程普高声道:“伯言此意不错,适合我军现在的状况。”
孙权见文臣武将都同意了陆逊的意见,开心的笑了笑,接着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是结刘还是结曹操。
于是孙权问道:“诸公既然都同意了伯言的策略,那我们就应该讨论一下应该是和谁结盟。”
从事薛综高声道:“自然是连刘抗曹,刘备仁德之师,攻刘则名不顺也,曹操为之汉贼,攻其可为正义之师。”
严酸也高声道:“刘备前日大胜,锐气正强,不可触之锋芒,曹操新败,士气正低,可乘机取其淮南一地。”
黄盖反驳道:“荆州地跨长江南北,其北据汉、洒,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不可不取,取荆州为之上策。”
未坐李儒这时高声问道:“不知陆都督有何高见?”
众人闻此言,也都停下来望着陆逊。
陆逊心头一阵气恼,此刻他已经猜出李儒分明是试探他是否对孙权怀有二心,心中暗自想道:“我陆逊堂堂七尺男儿,岂能作因公费私之事,这也太小看我了”。当下傲然道:“只有连曹抗刘才是上上之策。”
陆逊此言一出,众人皆为之震惊,在江东谁不知道陆逊是罗灵风的徒弟。
鲁肃和李儒听了陆逊此言,都露出了笑意。
张昭皱眉反驳道:“刘备势大,攻之必然损兵折将,伤亡过大,对我军发展不利。”
“子布先生,听逊一言,正是因为刘备势大,我军才应该结合曹操攻打刘备。若我军结合刘备,那曹操一旦失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刘备。刘备实力本是三家之冠,若再增加他的气焰,那曹操被灭后,江东之地安能幸免?为今之计,惟有联曹抗刘,打压刘备的气焰,只有如此才能权衡三家实力,此乃长远之计!”陆逊冷静的分析道。
“可是现在国太正在刘备军中,若与他结仇,恐刘备对国太不利也!”一旁孙权的叔父孙静皱眉说道。
“哼”一看是孙静,陆逊连忙躬身道:“孙将军勿忧,逊闻以孝治国不绝人之亲。刘备素来以仁德著称,岂肯做如此下作之事?”
鲁肃这时也高声道:“伯言此言和肃想法一致,望主公从之。”
孙权看了一眼李儒,毕竟孙权对母亲的安危是相当看重的。李儒频频点头,心想,刘备的性格确实如此。而且对于李儒来说他巴不得刘备杀了吴国太,这样必然一批刘备帐下之人对刘备心灰意冷,恐怕那罗灵风也会背弃于他,转投孙家帐下,到时孙家谁人可抵。
孙权微笑的采纳了陆逊的意见,再次问道:“诸位有谁愿出使一趟许昌?”
张纮起声领命道:“张纮愿往。”
孙权道:“好,今日就命子纲先生为特使前往许昌于曹操结盟。”
大事情已经解决完毕,现在就剩下一些琐事。
张昭道:“眼下荆南新得,民心不稳。曹操又在积聚实力,我军应该趁此机会好好的发展荆南内政,提高粮食、水果等食物的增长量,为日后的战斗做好适当的准备。”
孙权点头允诺道:“荆南之事孤就交与子布了!”
张昭躬身道:“布敢不从命.必定让荆南百姓衣食无忧。”张昭还是想的老百姓啊。
鲁肃又补充道:“我军境内有山越,其随时可以威胁到我军后方。故肃以为我军应该采取刘备收南蛮之策,实行汉越一家,让他们的士兵归我军所用。”
孙权再次点头答应。
程普也提议道:“主公,我军应该加强长江防线,扩充水路两军,以冲军备。”
孙权也同意了程普的请求。
一场对孙家至关重要的会议就在众人的讨论中结束。由于鲁肃的配合,陆逊也走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
3…229正文 中卷 第229章 大诗人——曹操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在许昌城空旷的行宫的一个花园里,曹操背手信游;凛判的寒风吹刮着他腮边那浓黑的须髯。
这一年,他年满五十三岁。大半生的戎马生涯过去了,他先后镇压了黄巾军百余万人,迎奉了穷途末路的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雄霸北方。然而,就在前一年,他发兵南征,意图统一大汉,此次宏略却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宛郡之战、虎牢关之战的失败使他预感到,要在短时间灭掉刘备几乎已成为不可能的事。
这时,在花园里信步漫游的他似乎已经看见了一幅刘备军欣欣向荣的图景,而这可是他最不愿见到的。他不敢深想下去,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令曹操难过的还不止于此。半个月之前,他最心爱的幼子曹冲,在一场突发性的疾病中夭亡了,曹冲去世时,年仅十三岁。
曹冲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是一个早慧的天才儿童,是以深得乃父曹操欢心。
然而,这样一个聪敏过人的孩子,却为苍天所薄,稚龄而夭,曹操为失去了这个一向看好的幼子,半月来不理公务,唯有意志消沉而已。
这时,下人通报荀彧求见。
曹操吩咐士兵请他进来。
荀彧见了曹操。
荀彧见曹操神色消瘦,宛郡之战、虎牢关之战的败北和幼子之伤逝而使他意气不存,便询问道:“明公是否还在思念小公子乎?”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轻叹道:“冲儿,智比天高,从师当代大儒邴原,每每见解独到之处.就连邴原也自愧不如……”
这邴原是汉末大儒郑玄的同乡,并与郑玄齐名,同为汉末两大学者。他在家乡时曾拒绝北海相孔融的推举;避难于辽东之后,他并不接受当地霸主公孙度的征召。然而,当曹操平定河北后,他却主动接纳了曹操的任命。
邴原名响天下。
有一次,曹操平定的北方,河北地区的士林大夫特别为他举办了一次庆功大宴。一向关心士林大夫动向的荀彧知道后,以为邴原要参加,还特地专程从许都赶到了昌平。
酒酣耳热之后,曹操环顾前来庆贺的一干众人,说:“我此番返回许昌城,早己料到大家会为我在此接风:但我窃议者,则唯有邴原不会前来。今观之,果然不出我料。”
谁知话音刚落,门下便高声通报,原东阁祭酒邴原进谒。曹操闻报,惊喜万分.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提在手中,脚上只有一层裹布.便往外迎接,一看到邴原,就说:“从来的贤人,都是无法捉摸的啊,我还以为您不来了,想不到能大驾光临,我对您的仰慕之心,于个方足……”
却不料邴原不出一言,几个动作拜谒完毕,就掉头走了。在场的士林大夫中,竟有上百人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