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昏落日中面对这一幕的徐树铮,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景象。方剑雄抬手一指,哈哈大笑道:“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这里终于要开工了,一期工程年产五万吨,预计15年底,达成年产钢铁一百万吨。又铮,我们这一代人,要抬头看看世界,更要埋头发展。不然,我们很难追上这个世界的脚步。权谋之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过是一坨狗屎!”
说罢,方剑雄策马疾行,徐树铮稍稍落后,奋起要追,奈何马力不济,怎么追都都差了一段。看着方剑雄倒了一个大门楼前下马,徐树铮慢了一分钟的样子才跟上下马。方剑雄见他脸色难看,不由快意大笑道:“又铮,不要想那么多。你只要弄清楚一个事情就够了,既然来到这时代,就努力的去做好每一件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就行。”
这一年的五月,春天的尾巴上头,北京城还在为这个国家的“大事”纷纷扰扰,方剑雄所领衔的联合自治区,却在不断的做出新的动作。马鞍上钢铁厂一期工程投产,武汉三镇的汉口,推出所谓的汉口、黄坡经济特区,该特区依托京汉铁路和长江航运,凡是在该特区投资的外国企业,享有跟租界内一致的工商权力。
新生的内阁,还在跟四国银行谈判,善后大借款的事情,据说谈的还算顺利。临时内阁搭建之后,工作重点是大选。期间,袁世凯以大总统的身份,连续颁布几道命令。最醒目的,就是针对大元帅一职,鉴于军中意见颇多,暂停此任命,留待以后。反正各种的不死心就是了。接着就是连续调整,各省军政分离,设省长管民政,设督军管军队。
这可以说是一波盛宴,北洋也好,民党也罢,都热情的投身其中去争一口热的。
徐树铮走出火车站的时候,大概就面对这么一个局面。前来接战的是段祺瑞派来的马车,塔塔塔的马蹄声在这个熟悉的古城里想起的时候,徐树铮下意识撩起窗帘,看了看外面。
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北京时,完全被这个城市的宏大所震慑。随着在北京的时间长久之后,整个人都被一种死气沉沉所浸透。并且很快被磨光了棱角,被压抑的气氛同化!
一趟南方之行回来后,原本已经感觉到很适应的压抑,突然间又生出了新的变化。突然间觉得,自己是从另外一个世界回来的。如果非要对比一下北京和芜湖,你不难发现,那个长江边上的小城市,完全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它所展现出来的是轻松,是整洁,是自信。而偌大的北京城,包裹在厚重的城墙里面的是压抑,是暮气,是沉重。
一旦对比发现巨大的差距时,徐树铮心里的不安更加的强烈。芜湖之行、马鞍山之行,让徐树铮对于北洋所有的传统优势的信心,荡然全无。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一路思绪万千,终于来到了总统府。下马车的时候,看见段总长。
“总长好!”徐树铮在面子上,始终保持着对段祺瑞的足够尊重。段祺瑞微笑点头道:“辛苦了,大总统正在等着你呢,进去说话吧。”两人一道往里走,徐树铮面色的异常,不难逃出段祺瑞的眼睛。
“又铮,怎么了?”段祺瑞问,徐树铮立定悠悠叹息:“北洋落后太多了,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否则将来必败无疑。”徐树铮的立场,终究还是站在北洋这边。实际上,方剑雄也没指望能打动他,潜移默化才是最有效的。
段祺瑞多少有点不以为然道:“又铮,言过其实了。”徐树铮站住抬手指着外头道:“芝泉,你去看看这四九城里的人都在干啥,再去看看武汉芜湖,他们又在干啥。方扶国在芜湖的钢铁厂已经正式开工,年产钢铁五万吨。芜湖兵工厂,已经能年产步枪两万条,子弹数千万。这还不算汉阳,那边据说年产各种口径火炮数百门,步枪产量不能比芜湖差吧?而北洋呢?北洋有什么?有什么?一旦开仗,只能靠对外采购。就算民国中央大权在握,编出二十个步兵师来,至少两年。问题是,方扶国给我们这个时间么?我们还得面对孙黄之流,还得面对国会之争。方扶国有一句话,我很赞同。要抬头看世界,更要埋头苦干追赶。”
徐树铮显得有点激动,段祺瑞不免吃惊道:“又铮,你怎么去一趟回来,如此悲观?”
“芝泉,不是我悲观,此前我们对方扶**事上就没有任何的优势,现在差距还在不断地拉大。必须要高度重视了,如果我们不能达成一致,又如何能劝说大总统接受这个现实?”(未完待续。感谢关注
正文 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
袁世凯最近的心情不错,大总统总算是名正言顺了。接下来的事情,虽然有顺利和不顺,但是总的来说正在朝着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发展。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赢得大选,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内阁。
此刻的袁世凯,正在与历史一位大名鼎鼎的任务座谈。这一位叫梁启超,字卓如。如果你再熟悉一点历史,会知道梁启超的脑门上,贴着一串金光闪闪的标签。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和史学家,还是著名学者。
这么一个人物,可以说是影响力足够了。如果在往前追溯,戊戌变法的主要参与者,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先驱人物。
袁世凯对于梁启超寄予厚望,由梁启超合并几个党组成的进步党,作为本次大选呼声很高的一个热门出现,也是梁启超与袁世凯合作的重要的政治资本。
有人对梁启超有个很简练的评价:志大惜身。不去考证这个说话,历史上据说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了“中华民族”一次的人,正是此翁。
梁启超曾经是君主立宪派的领军人物之一,现在共和了,也不敢寂寞,要在政治舞台上翻滚。好吧,这个时代大多数文人,都是有政治理想的,这跟传统的儒家入世的说话一脉相承。中国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其实在确定共和体制之前,梁启超还在主张君主立宪。
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合作,自然是希望在大选中胜出。梁启超也确实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然而时代变了,他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这一点,梁启超是肯定不会认账的。即便在未来的历史中,此翁在政坛碰了一个头破血流,似乎也有着痴心不改的意思。
在日本,梁启超发表了《中国立国大方针》一文,对辛亥革命的意义作出充分肯定并提出一个共和政治的方案。方案有利于文人执政。限制总统的独裁,防止各省独立与分裂。梁启超对革命动乱的预言及理论分析,也是革命共和派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他提出的政治方案得到革命派及原立宪派绝大多数人的赞成,成为共和政治的指导原则。从而赢得革命共和派上层的普遍好感。他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主张。袁世凯暗自叫好,孙中山亦对方案由衷地欢迎,袁世凯派使请梁归国。大概是历史被扭曲的缘故,这一切都提前发生了。方剑雄这个穿越者,似乎给历史装了一个助推器,逼着好多事情提前发生了。
徐树铮南下期间,梁启超回到北京,受到了袁世凯的热烈欢迎。随后委以重任。凡事多有咨询。梁启超对这个局面非常之满意,回国之后连续几天,都来跟袁世凯商讨国事。
梁启超现阶段可以说是一个香饽饽,各派都在拉拢他。嗯,只有方剑雄这个反动军阀,似乎对梁老不是很上心。进步党的组建,可以是梁启超最大的政治本钱,也是袁世凯认为可以用来对抗国民党的利器。
两人之间的谈话很顺利,袁世凯大笔一挥。批了五十万元的经费,梁启超心满意足的离开时,遭遇正在门口等候的段祺瑞和徐树铮。
现阶段住在贤良寺的梁启超,正值春风得意之时,对于两个武夫的出现。并没有太在意。民国了嘛,政党政治要开始了,历朝历代,在治国的问题上。武夫都没什么发言权的。
梁启超这时候,大概怎么都不会想到。如果历史不发生变化,未来的中国会演变成武夫当国的长期局面。其实客观的说,袁世凯不也是一个武夫么?
当然,文人是从来都不会去想这些东西的。谁当这个家,都离不开文人。
袁世凯给梁启超和梁启勋送出大门之后,这才回来。看见站立在侧的徐树铮,久久不语后一声无奈的叹息道:“又铮,一路辛苦了。”
“大总统,卑职不辛苦,卑职有话要说。”徐树铮上前一步,大声回答。
袁世凯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