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经过唐通等人的忽悠,在吴三桂看来,“新主礼贤”的大顺政权,是“顺应天命”的新朝,具有开邦定国的气象。加上明朝官吏纷纷投效,好象改朝换代已成定局。
吴三桂手中握有4万精兵,这是他最大的资本,自己只要带着这四万兵马归顺,目前满清虎视眈眈,以后必定能建功立业,当年国民党的王耀武还曾经对部下说:“此不同于抗日,不必萌发轻生的念头。现在大势已去,到了事不可为的地步,希望大家各自珍重。”吴三桂同学是深得内战精髓的。
不过长期的戎马生涯和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残酷的搏杀,吴三桂还是会在下决断前去尽量多方收集情报。
于是吴三桂放慢行军速度,缓慢向北京进军,一路走,一路大贴告示安民:“本镇率所部朝见新王(李自成),所过当秋毫无犯,士民不必惊恐。”。
鉴于李自成这时候比较有诚意,所以吴三桂这个时候也是以诚相待,在吴三桂的首肯下,李自成派唐通领8000大顺兵至山海关,接替吴三桂守关。
事情相当顺利,这个时候估计李自成和吴三桂两个人都吃了定心丸。
事情太过顺利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是电视剧,一般会搞点风波出来。事实上,历史也是一个十分出色的编剧。
吴三桂在行军路上,事情就转了180度大弯。事情源于他在路上接到了几封信。
这信怎么有这么大魔力,让吴三桂的态度起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第一封信,家产被抄。
这时候吴三桂很不高兴,当然除了这事,换你,你也不高兴。但是吴三桂是见过大世面的,虽然很不高兴但他在这个时候还是作出了符合逻辑的判断。
他对下属说,只要我到北京,就可以还回来。
可以说这个时候吴三桂还是比较信任李自成以及大顺政权的,大军入城,玉石不分,难免会有这些情况。只要他投诚大顺朝,李自成是会把这些财产还给他的,甚至还有更多的赏赐。
第二封信,老子被抓。
这时候吴三桂的反应是笑曰:“是胁我耳,我至即释,何患!”
现在李自成在京师一片混乱的情况下,为避免吴襄逃跑或其他什么状况,干脆把他押起来做了人质,这确实可以理解为李自成对吴三桂很重视,惟恐他不降而进行的保障性措施,吴三桂判断这是权术。
第三封信:爱妾被抢。
这个事情性质就很不一样了,抓老子抄家产,李自成干这些事情的目的都可以解释。但是抢自己的女人,这明显不是有什么目的了,这就是看不起他吴三桂。
吴三桂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吴三桂同学发现自己之前的判断实在太过乐观了。如果李自成重视自己绝对不可能纵容手下强抢他心爱的女人,毕竟在封建社会杀父夺妻都是头等深仇大恨,李自成再昏庸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问题严重性。
吴三桂在这个情况之下基本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生意人最在乎的是利益,在利益基本上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当然投降李自成。
但是从北京传来的消息看,北京的情况很不容乐观,自己到了北京去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吴三桂现在不能确定。甚至可能被抓起来也不一定。吴三桂是现在唯一的选择是,撤兵回山海关,给自己增加筹码,可进可退,再多了解一些情况,如果李自成对自己是诚心诚意的,他必定会有所表示。自己的家人还在李自成手中,他还是希望皆大欢喜的。
这时候吴三桂做出了他的选择,果断撤兵,乘着唐通不了解情况,4万对八千,一举夺回山海关,借机展示自己的实力。给李自成一点颜色瞧瞧,让他重视自己。别以为我吴三桂就得非投降你李自成不可,这他妈也太欺负人了。###第4章 李自成的昏招
李自成进了北京以后,他的短视导致他遵循了一个原则:凡是不利于他的,他就抢着干,凡是有利于他的,他肯定不干。
李自成政权的覆灭,后世给出了很多的原因,我认为,这些原因全都正确,对此,我只有一个解释:虽然历史给了李自成机会,但是李自成确实自身能力不行,在那个时代,他不是英雄,他不具备定鼎天下的能力。
他只要少犯哪怕一个错误,都不会沦落到后来的结果。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李自成的简历,鉴于李自成搞造反工作的时间比较长,他的简历也比较长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这个地方的女人很出名,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事实上这个地方除了女人出名以外,这个地方的男人也很彪悍,西北一带,向来比较缺水,比较穷困,比较没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较扯淡,所以这个地方的人,过得比较苦。生活艰苦,饭都没处吃,自然没条件读书。没条件读书,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没官做。没官做,也得找事做。生活艰苦,民风自然彪悍,当兵是最合适的工作。除了当兵之外,还有一份极为合适的工作——驿站。
按照史料的说法,他家世代都是养马的,在明代,养马是个固定职业,还能赚点钱,起码混口饭吃,生活水准,大致是个小康。所以李自成是读过书的,他从小就进了私塾,但据说成绩不好,很不受老师重视,觉得这孩子没啥出息。
东方不亮西方亮,是金子就会闪光,李自成读书一般,枪马棍棒耍的不错,其父死后他托了点关系去了明朝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当驿卒,负责照看马匹,这份工作他干的很不错。由于世代养马,所以李自成对马,是比较有心得的,他后来习惯于用骑兵作战。因此骑兵一直是李自成的强项,所以李自成军队的战斗力在农民军中是首屈一指的。
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浪费朝廷资源。崇祯在1628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这下子好了,李自成因丢失公文下了岗。
就算下了岗还是得吃饭,没钱只能借钱,所以一下子又还欠了一个举人艾诏的债。欠债是要还的,李自成因缴不起欠债,被艾举人告到县衙。当地的县令把他抓了起来,后来亲友把他救出来了,救出来之后,彪悍的李自成杀死了债主,因为自己的老婆在自己坐牢的时候,估计也没预计到李自成能出来,耐不住寂寞,给李自成带了绿帽子,李自成又把自己老婆杀了。
这一下子背了两条人命,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当时那个地方的户籍管理制度没有现在这么严格,现在要是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就全国联网通缉了,除非躲到大山沟里。在当时还可以去投军,于是于是李自成就同侄儿李过去投军,在甘肃甘州。
李自成武艺比较高强,因此被参将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但是当兵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但是明朝是比较穷的,大部分军费得留着给辽东的军队打满洲,所以西北的军队军费是不够的,当兵的是经常吃不饱肚子的。
所以李自成和他的一些手下是很不满意的。
满洲清兵入关,逼近北京,明王朝急忙调遣西北各镇的兵进京“勤王”,李自成随军开拔北京。
李自成和他一帮兄弟在路上的时候估计是饿的急了,向当地的县令要粮饷,当兵的一般脾气都比较暴躁,所以采取的方式比较吓唬人。结果王国赶到的时候发现他们这个兵痞行为,非常生气,于是就打了部分士兵,李自成一冲动,就杀了提拔他的参将王国和县令,一不做二不休,李自成手上又有点军队,平时威望也比较高,就起兵造了反。
李自成起义以后,参加了王左挂的农民军。后来王佐挂被朝廷招降,李自成决定一条道走到黑,继续转投奔张存孟,这人是个比较无足轻重的角色,到了一年后,张存孟也投降了。然而李自成没有投降,他又去投了另一个人,这一次,他的眼光很准,因为他的新上司,就是闯王高迎祥。李自成同学的革命意志是很坚定的。
不过投靠了高迎祥不久,就很不幸遇到了名将曹文诏。曹文诏无愧于名将的称号,关宁军无愧明末第一军的荣誉。曹文诏只率千余关宁军就击败山西境内的农民军,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均逃到河南,被曹文诏、左良玉等多路明军包围。眼看就要被全歼,
在这迅雷不及掩耳之时,后金军第二次入塞,此时是1634年,曹文诏被调到大同抗金,李自成从王朴那边突围,成功逃过了围剿。
刚逃出虎口又跑进狼窝,1634年六月,新任五省总督陈奇瑜再次搞了个包围圈,把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