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影情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震得从坐椅上蹦起;头顶撞上驾驶室的顶蓬。等到车头掉在地下时;发现那车头早已顺惯性脱轨而上;爬上了那小小的雪山顶上。    他俩爬下了车门;低下头查看了一番车身下方后;见除了车头出轨外;并未见有什么大的损失。看到此结果;王文庆忽仰面大笑道:    “哈哈哈这就是我们郭兴福教学法的伟大成绩啊!”    龙泉松暗道:    “这车怎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了呢?”    但是;没过多久;龙泉松凭着他那对驾驶技术的热爱、执著和不服输的性格;在全工段的驾驶员比武大赛上;获得了小火车驾驶技艺第一名的冠军称号。而王文庆;也在他那原有的“破烂换娃娃”的历史故事之后;又平添了一个“郭兴福飞车教学爬雪山”的笑谈;使墨竹铁厂从今往后;在历届工人当中广为流传着这么一段;不算十分惊险的“飞车爬雪山”的故事。    按照墨竹铁厂的扩建计划;阳历年前;运输工段又新进了十部“小广州”火车头和六十来位工人;“渣滓洞”后面也开始刨槽子打地基;要盖新的更衣室;好把“渣滓洞”滕出来当油库。机车班也重新做了较大调整。曹作嘉被调往甲班任班长;李德庆也被调往乙班任班副;丙班又一下子补充了十来个新司机;龙泉松也开始教起新徒弟来;刚进厂不到三个月;便变成了“老师傅”了。    正当墨竹铁厂要大张旗鼓地进行项目改造时;文革那股造反的火焰却漫延至工矿企业上来了。一些工厂成立了工人红色造反总部;冶金系统搞了个“新冶金”;墨竹铁厂也有人打起了“新铁兵”的旗号;一时乌烟瘴气;墨竹铁厂因原料问题;听产待料;化铁炉熄火了。烟囱不冒烟了。厂子各处没了生气。    原料运输工段党支部书记赵金林当即宣布;全段职工一律改上常日班;开展技术大练兵活动。这下可行了;龙泉松领着他那帮徒弟;一天到晚地跑在炉后的铁路运输线上。时刻不停闲地飞车、掐量、搬道岔子;练得徒弟们;个顶个的都成为了飞车的“王强”、“彭亮”、“鲁汉”和“小波”。    中午吃饭后;工友们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在“渣滓洞”里比赛掰手腕子。大家都围在龙泉松的周围;你掰完了我掰;龙泉松也不厌其烦的赐给他们“亚军”、“殿军”和“屁军”的光荣称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一个平常最好捧人发笑的老师傅;叫李保武;他给龙泉松起了个绰号;叫“掰不倒大仙”。他没事时;总是“掰不倒大仙”长;“掰不倒大仙”短的;喊过来;喊过去。还有一个好恢谐幽默的工友名字叫孙寿先;他也是复员大兵出身;便借此给龙泉松作了一首顺口溜:    “‘掰不倒’长;‘掰不倒’短;‘大仙’吃饭用大碗;‘亚军’败了‘殿军’来;‘屁军’溜须舔三舔!”    每次大家在“渣滓洞”里观战掰手腕子后。都敲着茶缸子、碟子和脸盆齐声朗颂这首顺口溜;那气氛甭提多么激动人心。有一次;大家玩儿的正酣;忽见一陌生面孔闯进“渣滓洞”来;声言也要试试“掰不倒”的神力。大家问他是哪个车间的;他竟大言不惭的说:    “听说你们这儿有个外号叫‘掰不倒’的人;名声在外呀!你们如能叫他来与我比试比试;说好了三局两胜;若真能赢了我这把腕子;我便告诉你们我的来处;否则免问!”    龙泉松一听;还有慕名而来的?于是;便道:    “这位兄台;你还想与‘掰不倒’比试比试?哈;我就是那‘掰不倒’的大徒弟;你若能过了我这道关口;才算是有资格与我师傅比试;你敢来吗?”    说着;将一只胳膊撂在了更衣箱上;用另一只手招呼着发出挑战。那人看了看面前这位挑战者的手和胳膊;并与常人没什么两样;便随便说道:    “有什么不敢?嘿嘿;‘没有三把神砂;谁敢倒反西歧?’;我既来了;就得摸他一把!”    说完;就把袖口往上一挽;伸出右手抓住了龙泉松的手腕使劲一掰;哈;竟一动也不动。于是他又接连掰了两次;楞是纹丝没动;他待要想放手走开时;却被龙泉松紧紧地抓住了手腕子动弹不得;就听龙泉松说道:    “我来给你变个戏法吧;叫‘一掰就倒’!”    说罢;就用力将那人手腕捂在更衣箱上;问道:    “你这是不是‘一掰就倒’呀?”    “是;是!”那人心服口服。    这时;满屋众人俱哄堂大笑;那人在这轰笑声中;满面通红羞惭而去。那人刚走;嘻笑声还没落下;就见洞口草帘一掀走进四个人来;大家抬眼看时;见是新近分来甲班的复员军人王自良、刘兆军、杨付中和刘雪新。那王自良见屋里气氛热烈;便问道:    “唷——!干什么呢?这么热闹?”    龙泉松接口道:    “趁中午休息;掰手腕比赛呢!”    王自良道:    “我也来掰一掰;你们谁跟我来?”    众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知声。原来;大家全知道王自良和刘兆军是从八一运动代表队复原回来的;而他最拿手的是体操器械单杠;他曾经荣获过全军运动会的单杠冠军;有“单杠王”之称。龙泉松懂得;凡是练单杠的;臂力和腕力均很强;便想与他试上一试。就说:    “自良;我来;咱俩也来个三局两胜;怎样?”    “那就好;但不用三局两胜;你有劲儿没劲儿我用手一摸便知;咱俩就点到为止吧!好吗?”    “就依你!上!”    说着;俩人就铆上了力气。这王自良一上手;可就与其他人不一样了;龙泉松只觉面前好比多了一座山;无论使多大的劲;都越不过去。而王自良竟特别的奇怪;自己平时有那使不完的力气;今天怎么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刘兆军、杨付中和刘雪新三人见王自良久战龙泉松不下;便给王自良加油;丙班诸人则给龙泉松加油;场上一时难解难分。孙寿先见他俩势均力敌;便知王自良也非常了得;便在旁边摇头晃脑地摇着手里的破蒲扇说道: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啊!”    二人听得分明;便撒开了手。齐声哈哈大笑。笑了一会儿;就见刘兆军冲龙泉松说道:    “龙师傅;我听说你从小就练武术;颇有点儿名气;我想亲自跟你较量一下;并不是为了与你比个高低;更不是论个什么上下;而是想借机证明一下;民间的武术与部队里训练的刺杀;到底哪个更厉害些。你说可以吗?”    龙泉松听了就是一楞。因为前两天;他在“渣滓洞”外见杨付中和刘雪新两人与刘兆军逗着玩儿;虽说是逗着玩儿;可看手法;那杨付中和刘雪新两人的身架都并不善;一个是连踢带打;一个是连摔带撞;如是一般的人;早就叫他俩给忙乎趴下了。那天;刘兆军非但没有叫他俩给忙乎趴下;反而嘻嘻哈哈地将他俩给武裹倒了;且用两只手各按住一人;半天竟没爬起来;可见刘兆军身上的本领非同一般。    今天他要与他当场较量;听他说那意思;他还要使用部队的刺杀动作;这就更厉害了。他暗想:“如若说别人不懂;情有可原;而自己也曾在陆军呆过两年;也曾是团里的刺杀能手;这一过招;免不了就要受伤;就突刺而言;那木棍只要让他杵上;就是一个轱轳子筋斗。可现场并没有护具呀!你说;是应他呢?还是不去应他呢?”他用求援的眼神看了看身旁的王自良;王自良会意;便道:    “小龙;你要小心了;刘兆军在部队可是个响当当的刺杀能手;身健利索极了;不过你尽管放心;他不会往你身上要害处刺的。”    龙泉松知他是一语相关;提醒双方都要留有余地;避免伤害。于是说道:    “刘老兄要与我较量两下;那是看得起我;我求之不得;小弟怎能推却?但求老兄手下留情;我即愿意奉陪老兄到底!”    说着;走出洞外。见碉堡后身堆有空竹筐盖若干;就一脚踹扁;从上抽出两根竹片当双刀使唤。刘兆军便从“渣滓洞”墙角上顺手挑了一棵一人多高的白蜡杆子;二人来到空场中间;摆好架式;准备撕杀。“渣滓洞”里众人都陆续跟出洞外;围成一个大圈;这样一来;真象过去民间所摆的打擂的擂台一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却说龙泉松自小时;除从师于“铁臂昆仑”于金城外;还跟“白猿神怪”任俊峰深造;“白猿神怪”任俊峰曾教了他一趟八卦双刀;他是非常的喜爱;可以说是百练不辍。因此;他拿起那一对竹片时;就如同使那真的双刀一样可手。    他想:“今与那刘兆军比武较量;不同于在外面进行武术表演;凡在表演对练时;是绝对不允许打上的;比如双刀破花枪;劈里啪啦一通打;俩人看上去象是真扎真砍一般;其实不然;全凭的是套路熟练;漂亮好看!如果真的打上了;不管谁扎上谁;砍上谁;那就是练的不精;属练砸了!可现在在众目睽睽之下;你如不跟刘兆军真打;来个假打;刘兆军可不管你那一套哩;他在部队时;本就是个刺杀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