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将军,你……”

    “我与大王,既是姻亲,怎可抛下大王独自逃生,大王如果真有不测,我也要找到他的尸体,带回马邑。”

第九十三章 宋金刚
    夜色中,宋金刚单人独马,借着月光,在旷野上寻找。

    一路上,他陆续遇到一些散兵,这些人自然归集到他的身边,而宋金刚则不断向他们打听刘武周的下落。

    终于,他遇到了一名刘武周的亲兵。

    这名亲兵告诉宋金刚,他亲眼看到刘武周被十多个突厥兵包围,无法突围,力战而亡。于是,宋金刚在亲兵的指引下,找到刘武周战死的地方。

    七八个突厥兵的尸体中间,有一具无头的尸体,借着尸体的衣服,宋金刚确认死者正是刘武周,而刘武周的头颅,已被突厥人割去。

    宋金刚大哭之后,只得找匹马驮了刘武周的无头尸体返回。

    等他带着聚集的七八十个散兵回到那片山洼,已经过了四更,不过李将军倒也仗义,依旧带着人守候。于是宋李二人领着百余人,继续南行,一路又收集了些许逃出来的散兵,但是也和小股突厥人遭遇了几次,七八天后行至定襄,仍不到两百人。史大奈将他们扣在定襄,然后快马请示朝廷如何处置。

    今年依旧是魏征奉旨留守东都,收到史大奈的奏报,立刻遣人送来嵩阳宫,对于如何处置这帮“叛匪”,朝臣各执一词,有言宋金刚当斩,有言刘武周应当鞭尸,有言该处流放,不过也有认为应当示以宽大。

    我于是派出刘文静前往定襄,详细了解情况。

    就在刘文静去定襄期间,我收到了娄烦镇总兵将军尉迟恭的奏章,却是为宋金刚求情的。

    不仅如此,尉迟恭还特地到了定襄,面见宋金刚,劝宋金刚归顺朝廷,为国效力。而宋金刚只求朝廷赦免自己那些九死一生逃回来的弟兄,自己“情愿一死”。

    不过,尉迟恭还是打动了宋金刚。

    “刘大王既为突厥所害,连首级都被突厥人砍去,宋将军作为他的妹夫,难道不想为他报仇?”

    等刘文静到了定襄,宋金刚详细说了情况,并表示了归降之意。而史大奈和尉迟恭又从旁出力………刘文静和尉迟恭还是有些私交的,刘文静的回报,自然大力为宋金刚等开脱。

    其实我内心也是打算宽大处理的,刘文静的回报,正合我的心意。

    七月初六,下诏封宋金刚从六品虎贲郎将,李将军正七品鹰扬郎将,部众皆划归娄烦镇。不仅如此,我还把宋金刚的妻子,也就是刘武周的妹妹送到了娄烦,当日刘武周在太原城下大败,家眷都被俘获,虽然大多数都被遣散回乡,不过刘氏身份特殊,所以一直拘押。同时,命刑部查清有回归者家属判流放者,一律赦还。

    刘武周的遗体,也被允许送回马邑安葬。宋金刚等回到定襄时,正是天气炎热,所以刘武周被草草掩埋了,此次由宋金刚再带人挖出,用棺木盛了,运回刘武周的祖坟,宋金刚又用木头刻了个“头”安上,也算“全尸”了。

    七月十二,诏改总兵将军为骠骑将军,总兵只做职务,不再作为军衔,可以是骠骑将军,也可以是低一级的车骑将军或者高一级的中郎将担任。

    七月底,尉迟恭因领兵袭扰突厥有功(为了牵制突厥支援室韦的用兵,前面有述)升中郎将,仍任娄烦镇总兵。

    史书上记载的“江都之变”,杨广被杀的日子,我已经记不大清了,不过应该是在大业十四年,也就是今年。不过大唐建立的日子,我还约略记得,是在公元六一八,也就是今年的五月。根据史书记载,李渊父子该在去年在太原起兵,攻克西都长安,然后立留守长安的皇孙杨侑做傀儡,称杨广为“太上皇”,改年号义宁,所以大业十四年也称义宁二年。杨广被杀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渊于五月逼杨侑“禅让”,自称大唐皇帝,年号武德。而就在这一年五月间,得到杨广死讯的东都群臣立留守皇孙杨侗为帝,称皇泰元年,七月,王世充发动政变,取得东都实权,第二年,王世充也逼杨侗“禅让”,改国号为郑,年号开明。而宇文化及在杀死杨广后,立杨广的侄子,秦王杨浩做傀儡皇帝,自称“大丞相”,杨浩连个年号都没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算个特例了,回来宇文化及毒死杨浩,自称许帝,年号天寿。所以,史家多将隋朝灭亡的时间,定在六一九年,其实早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不管怎么说,此时的杨广,应该是已经死了。

    但是我还活着。

    也就是说,我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改变了杨广的命运,改变了隋朝的命运。

    于是,七月二十五,离开嵩阳宫返回东都的前夜,我在嵩阳宫大宴后宫、百官,就是护驾的军士,也犒赏了酒肉。

    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只有我知道。

    那夜,我胸中突然满怀豪情。

    大业!我要建立一番大业,一番连杨广也不曾想到过的大业。

    然而,阿史那咄吉注定了不愿我安宁,他很快给我的“大业”泼上了一盆冷水。

    八月初一,就在隋军“得胜凯旋”,上下沉浸在一片胜利的欢乐中的时候,阿史那咄吉居然派出了二十万骑兵南下。

    这一次,突厥人采取了新的战略,他们或聚或散,不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北边的城池,这一两年通过“以工代赈”,已经愈加坚固,也避免与隋军主力打硬仗,而是在包括了关内道的五原、榆林、雕阴、盐川、灵武;陇右道的武威、张掖、敦煌;河东道的定襄、马邑、雁门等十一郡的广大地域里纵横驰突,专门抢掠烧杀农村地区,破坏农牧业生产。百姓倘若跑得快,尚可躲进附近的城里,可是此时正当秋收,收割不及的粮食,还有牛羊,都被突厥人抢去,抢不走的就放火烧掉。当地一些百姓倒是组织起民团保护自己的家园,可是这些百姓面对凶悍的突厥骑兵,下场可想而知。

    朝廷也调集了大军抵抗,屈突通、薛世雄、秦琼、罗士信、尉迟恭、李世民、杜伏威等自不必提,就是李靖、徐绩、侯君集、单雄信等这些新锐战将也纷纷云集北边。

    然而,仗打的并不顺手,突厥人机动性很强,又占据主动,隋军是处处设防,却几乎处处无防。

    一时间,北边十一郡的广大乡间,几成焦土,而与西域的贸易,也大受影响。

    到了八月底,朝廷十六卫大军,已经有八卫集结在了北边,加上当地驻军,已经有近四十万,如此大军的给养,自然也是大问题。北边本就比较贫瘠,又遭此战祸,百姓自己都生活困难,供应数十万大军,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从内地调拨。朝廷虽然也有准备,可是如果耗去太多,来年与突厥决战必定要受到影响。

第九十四章 兵犯太原
    阿史那咄吉此番是铁了心要与大隋见个真章了。

    八月二十九,杜如晦送来漠北宣抚司的密报,密报是来自于大隋在突厥的一个高级卧底。

    密报中说,阿史那咄吉已经再动员了十万人马,准备突袭太原,如果不能得手,则转掠北京。

    这段日子,漠北宣抚司做了不小的工作,策动铁勒人在阿史那咄吉背后抢劫,可是阿史那咄吉似乎不为所动,铁勒人抢了他的,他似乎是要从大隋连本带利再抢回去。阿史那叱吉这些日子倒是趁着老哥阿史那咄吉顾不上自己,时时骚扰,可是效果并不大,而阿史那咄苾大概也从抢劫里捞了不少好处,这次跟在阿史那咄吉后面倒是很出力,骚扰陇右的,大半是他的部属。

    北边守军基本都被牵制,太原守军,不足一万,我立刻命令右武侯卫大将军赵才领兵支援太原。另派来护儿领兵支援北京,左翊卫从百济渡海归来,一直驻扎海边(今天津一带)休整,距离北京最近。如此一来,北京便有了两卫禁军,不过现在两都只剩四卫可用(还有一卫在南京)。

    韦云起主动请缨,前往太原督战,顺便统筹指挥河东诸军,沈光领骁果卫一千精骑充其中军。

    右武侯卫大军星夜兼程,九月初八,赶到了太原。可是,此时的突厥人,竟然已经进了太原外城。

    留守太原的高君雅,虽然忠心,能力却是不足,虽然收到突厥人来袭的消息,却不知所措,因为主力都在外面,他又因朝廷没有征兵的旨意,不敢擅专,而突厥人来得之快,出乎了他的意料。

    突厥前锋很快夺取了太原北门,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