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虼蚋呔淅觥茫涫捣鲇噼耙膊皇嵌嘈诺霉咴! ∪烨埃父龀龊5陌偌糜婷裣虻胤焦俦ㄐ牛翟谖鞅钡拇蠛@锓⑾至恕俺砂偕锨А薄既返厮荡蟾攀撬陌俣嗨艺酱! ∷心芰ε沙鋈绱饲看蟮慕⒍樱康牡赜只崾悄睦铮胤焦儆媒胖和芬材芄幌氲贸隼矗谑撬⒖膛扇巳ス笺魶a(今韩国大田)。扶余璋听到消息,立即下令紧急动员,可是除了国都附近的一万部队,实在只能勉勉强强再拼凑起一万多老弱病残………在如此短的时间,如此的状况下,这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扶余璋把一万主力守备泗沘,到底是经常打仗,他还知道要留个五千人的预备队,剩下不到八千人去海边迎敌,可是漫长的海岸线,鬼才知道隋军会在哪里登陆。扶余璋只好又把这么点可怜的兵力分散撒向几个可能的登陆点。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从新罗前线抽调主力回师,不过似乎是有些晚了。  大隋的舰队从东莱郡出发,已经在海上航行的二十来天。因为不是顺风顺水的季节,船航行的显得慢了些。好在不论是主帅来护儿,副帅周法尚还是船上的水手,对渡海都不陌生了。大业八年,他们就渡过渤海,去奇袭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并且几乎成功。  百济渔民的小船并不能远航,所以在前面的十多天里,一切都是神不知鬼不觉。  不过到了后面这几天,他们就开始遇到点麻烦………最初是高句丽的渔船,后来是百济渔船,虽然并不多,只有几条。这预示他们离海岸很近了。  事实上,为了航海安全,舰队在一开始几乎是重复了几年前去平壤的航线………只是稍南一些,然后再在海岸线以外大概百里的地方南行。  根据我的指示,来护儿他们挑选了一个不大让人想得到的登陆点,这意味着要在海上多航行一些日子。  对于沿途的“敌船”,出于保密的需要,一律被扣留,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船毁人亡………当然不利的是那些小渔船。  直到差不多四天前,一条小船逃脱了………它以极快的速度向东,而舰队正慢慢向南,既不能挂帆,也不好掉头。  现在,船上的人看见了岸,岸上的人自然也看见了船。  隋军开始用小船登陆,百济军的将领企图对立足未稳的隋军发起攻击,但是船上射出的弩箭………弓箭的射程不够,很快把他们逼出到可以冲击的距离以外。  百济军也开始拉弓放箭,不过对于上千条小船而言,一千来个没有经过良好训练的箭手射出的零零落落的箭实在不算什么威胁,况且隋军大多还带着盾牌。  登岸的隋军似乎并不急于攻击,而是在沙滩上开始整队。一些弓箭手排成队用箭回射过去,于是百济军只能再退到一个安全距离………这个距离对隋军自然更加安全。  几条大船在海水相对较深的地方靠岸,放下木板,一些马匹蹒跚着被驱赶上木板,有几十匹脚下打滑,落在水里挣扎,大多最后总算爬上了岸。

第六十九章 内征外战
  大约三千步军已经登上岸并且排成一个方阵,口中一起发出“吼、吼”的吆喝声,用手上的腰刀拍击着盾牌,缓慢而整齐地向岸上移动。更多的人马正在上岸。  百济军的阵列开始骚动起来,终于“轰”的一声四散开来。  然后,数百隋军骑兵发起了追击。  百济并不是出马的地方,所以也意味着他不可能有像样的骑兵,尤其是这样一直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仅有的几匹马分给了将领,他们此时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不过,幸运的是百济军逃得很分散,这使得追击有难度,更重要的,是在海上颠簸了二十来天刚刚上岸的马其实腿软。  来护儿把登陆点选择在了百济的西南(今天韩国全罗南道)的某处,恰好是百济军防线的最南端。  登陆点如果靠北,虽然近了不少,却可能被高句丽和百济夹击………高句丽再不仗义,也不会不顾自己的利益,而靠中部,离泗沘近,遇到的阻力自然也大,虽然可以“直捣黄龙”,可是灭掉百济并不是来护儿此行的目的。  于是,当扶余璋终于可以拼凑起一直像样的力量时,来护儿已经开辟了一个有百里海岸线,并向纵深挺进了近百里(大约近两千平方公里)的一个根据地,并且在登陆点附近择一河流入海处筑起一座土城………当然算不上宏伟………和一个码头。土城附近的一处高地,则立起木栅营寨,互为犄角。  船只和水手已经返航了,留下了左翊卫的三万人和一千骁果卫。水手们留下,对陆战帮不了什么忙,反而消耗随船运来的物资。这批船是大隋远洋的主力,来护儿还指望着它们的运输接济呢。  西南也传来了新的消息………骠国王遣使求和。  原来,正当骠国王率领骠国军队的主力在与隋军相持的时候,他的后院起火了。国相杀死了留守监国的王太子,占据国都室利差旦罗(今缅甸卑谬),自立为王。  室利差旦罗与远在北方(今缅甸密支那附近)的国王相距千里,等到国王收到消息,叛军已经控制了中部(今缅甸曼德勒)、南部大半的国土。  将士们的家眷大半在中南部,而大军粮草,也大半需要中南部供给,数万大军自然军心不稳了。骠国王有心南下平叛,可是旁边的隋军虎视眈眈,他虽然依旧大军在手,实力要强于叛军,可是腹背受敌,实在是兵家大忌。无奈之下,骠国王遣使求和,前线将领立刻快马回报,我与内阁商议,觉得大隋而今与骠国、宝髻、高句丽、百济多方作战,不利于集中精力对付突厥,倾向于与骠国停战。只是信使一往一返,却有一月有余。  这一个月,骠国王的日子并不好过,一些士兵已经开始逃亡,而叛军原本有些忌惮,一直没有北进,现在实力增加一倍,已经蠢蠢欲动了。  侯君集摇身一变,成为了大隋的全权议和大使,而他提出的和谈条件,可谓苛刻………骠国不仅不能再觊觎金齿东部的八部,连西部四部,和本土北部(今缅甸邦坎…太公…班塔以北,唐宋时期这里长期归属大理国,所以我才指示侯君集尽量争取),都要割让给隋帝国,而骠国也要比照林邑等国向大隋纳贡称藩。不过为了表示善意,隋军愿意化敌军为盟军,不仅可以提供一批粮食,还可以出兵协助平叛………正好控制一些要害,免得将来对方反悔。  虽然条件苛刻,但为了保住王位,骠国王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时间大隋拖得起,他却拖不起。况且如果大隋与叛军结盟,侯君集今天从他这里得不得的,也绝对可以从新国王那里得到。  杨义臣合贾务本尚未到马邑,马邑就有了新的战报传来。  二月底,马邑镇武贲郎将王智辩和雁门郡丞陈孝意联合,凑集了七千人马,袭击刘武周的老巢桑干,桑干有刘武周的万余人,双方相持不下。而王威集结起河东道的地方部队一万人,攻击刘武周其他几处据点,使其不能支援桑干,官军的战斗力到底要强于变民军,祭天下来,桑干已经岌岌可危,而王威也拿下了刘武周占据的几个县城。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两千突厥骑兵突然在王智辩、陈孝意背后杀出。我最担忧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刘武周真的已经勾结了突厥。  这两千突厥人,是绕过有重兵防守的城池和长城,化整为零,悄悄潜入的,两千人分成百人一股,并且换上了官军的衣服,一路又一改往日抢掠的作风,以致隋军毫无警觉。  战局可想而知:王智辩战死,七千官军,仅剩下两千多和陈孝意逃回了雁门。刘武周乘机占据了守备空虚的马邑城。  王威也遇上了麻烦。  他亲自率领的三千官军,遇上了一千多刘武周的部下。  三千官军对付一千多乌合之众,王威充满信心。  可是结果出乎他的意料。  他的三千地方军,战斗力远不如王智辩的镇兵,固然是一个方面。  但是更重要的,是对方一名使槊的黑脸头目,实在勇不可挡。  这个人,是我惦记了很久的尉迟恭。  于是,王威只能带着不到一千残兵败将,逃回太原,其他各路官军也撤回原防,河东道北部各郡县,只好闭城坚守,整个马邑,连同娄烦、雁门的数个县,都落在了刘武周手中,刘武周一时聚众近十万,声势大振。  三月,榆林又出事了。  榆林今年遭了旱灾,当地官员虽然没有像王仁恭那般中饱私囊,却不肯开仓赈济灾民………理由是官府的存粮要预备着突厥围城时救急,一时民怨沸腾。  一个叫郭子和的人,发现机会来了。  这个郭子和,本是左翊卫的一名曹长,因为犯了军纪,被发配到榆林,做一个守城门的小卒。  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