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通,不利于国家对金融、财政的控制。再则,倭国缺铜,商人为获利,以银易铜,当时白银虽然开始涌入,但银价并未下跌,铜价反而上涨。
这还只是倭国的白银流入,一旦扶桑金银流入,其后果将会更加严重。我虽然鼓励商业,但有些东西,朝廷不可以坐视不理。
五月十九日,再度下诏:各商社输入之金银,除已成器皿者(金银器打碎回炼,显然划不来),一律由官府收购后再行售卖,并且限制各商社每年输入金银的额度。当然也不能禁止,否则,扶桑和远洋怎么办?国家也需要金银。另外,在金银贸易上,也得让商人有利可图。此后,虽然仍然有一定的金银通过走私流入,但数量已经不足以对经济产生大的冲击。
六月,北地突然传来急报:上薛延陀吞并铁勒诸部。
此次用兵西域,上下薛延陀可汗也在征召之列。下薛延陀可汗亲自领兵四千随隋军出征,上薛延陀可汗却称病,未有启程。朝廷原也未把他三千人马放在心上,并未催促。
那可汗其实是听了夷男的计谋,有了统一漠北的雄心。趁着下薛延陀可汗出征,下薛延陀群龙无首,突然出兵,吞并下薛延陀。草原上已经和平了很久,下薛延陀部全然没有防备。等到下薛延陀可汗返回,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孤家寡人,无奈,逃到漠南,向朝廷申诉。
朝廷刚在西域用完兵,一时难以在漠北大动干戈,只是遣使责问,命上薛延陀可汗退回本部。
靠几句责问就让人家吧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怎么可能?
然而,有人就在等着朝廷的责问。
上薛延陀可汗的反应可想而之………不理,连朝廷的使者都不见。
不理,就是叛逆。叛逆,人人得而诛之。
夷男在上薛延陀,早已培植起自己的势力。夷男突然起兵,杀死可汗,却上奏朝廷,称是“为国锄奸”,并表示愿意“撤回本部”。朝廷不久即加封夷男为上薛延陀可汗。
然而,撤军的事,夷男一直拖着,从大业二十七年(公元六三一年)的冬天拖到了大业二十八年(公元六三二年)的夏天。
夷男在自觉羽翼已丰后,开始了自己一统大漠的“宏图大略”。
朝廷不能不为所动了。
六月初七日,诏命徐世绩将西域军务交给侯君集,出任漠北行军大总管,讨伐薛延陀………薛延陀已经自称薛延陀真珠可汗,建立起薛延陀汗国,并宣布脱离大隋。诏命以八百里加急,急送高昌。
此时的薛延陀,有上薛延陀部众、夷男带来的数万人,吞并下薛延陀之后,已经有十万户,三十余万人口,乘势又吞并了其他几个铁勒可汗的部众,一百八十万人口的铁勒,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为夷男所统辖。
但是朝廷交给徐世绩的,只有两万骑兵。
夷男想要一统大漠,触动的,就绝不只是大隋的利益,其他二十来个大大小小的可汗,自然不会甘心。怕的是没有人挑头,只要有了挑头的,数十万大军,唾手可得。况且,还有几处边镇驻军,也可使用。夷男倒是也想攻占几处边镇,只是守军将屯垦移民全部发动起来,据坚城固守,薛延陀人比起突厥人还不擅于攻城,一时也奈何不得。
徐世绩接到朝廷旨意后,立刻动身,随身带了两万骑兵………右屯卫一万五、飞虎军五千,至于空缺,自有单雄信带去三万精骑填补。徐世绩途中派人到契苾何力那里,征调兵马,契苾何力二话没说,立刻出动一万骑兵给徐世绩,途经阿史那社尔处,又得了一万铁骑。八月初,徐世绩就到了铁勒镇(今蒙古国色愣格省苏赫巴托尔),此时,大漠上十二个铁勒可汗(十六部已经有五部归属夷男,但实力较强的回纥,夷男还没敢轻动,下薛延陀可汗要“打回老家去”,自然是带了自己的几千人赶来)、突厥八可汗(不包括阿史那社尔)已经会聚在这里,十余万突厥………铁勒联军,已然组成。八月二十日,隋军与薛延陀部十万在沙陵水(今色楞格河)畔会战,大破之。九月初七,再战于北海(今贝加尔湖),又破之,夷男领兵西走。十月初一,三战于库苏泊(今蒙古国西北),再斩首七千余级,降者数十万,夷男大溃,只领万余人西走,不知所踪,却引出另外一段故事。
自打调了徐世绩去漠北,我就不再担忧了………当时将才,第一是李靖,第二便是徐世绩了。
但我并不打算让薛延陀部就此消失………分而治之,彼此牵制,才最符合朝廷的利益。我内心,已经警惕着回纥乘机崛起。
战后,我把薛延陀部三十万口做了处置………下薛延陀可汗复位,仍领旧部;上薛延陀可汗之子接任,爵位不变;当初夷男由西突厥带去的近五万口………这是夷男的根基,原有七八万,此时有近两万随夷男西去,加上损失,也就剩这么些了………分给“有功诸部”。既让可汗们有甜头,也不让其中某个借机做大。
第二百一十五章 阿史那咄苾的回归
夷男的西逃,给我带回来一位久违的老熟人。
九月,隋军、突厥和铁勒人组成的一支万余人的骑兵追击夷男,却一去不回。
很快,徐世绩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这支骑兵全军覆没。
而杀死他们的,并不是夷男的残兵败将。
劼利可汗阿史那咄苾。
已经很有些年头没有听到这个名字了。
徐世绩一面奏报朝廷,一面开始集结兵力………虽然没有朝廷的旨意,不过徐世绩明白,漠北到东都千万里,只能是“将在外”了。
其实阿史那咄苾并没有打算和隋直接对抗。当年吃够了隋军的苦头,他不得不带着一点残兵败将向西,一直逃到了今天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在今天俄罗斯的巴尔瑙尔一带安顿下来。
和隋军的对抗虽然是屡战屡败,但是在和当地人的对抗中,阿史那咄苾却是屡战屡胜。近十年间,其势力范围已经东到今天的鄂毕河,与结骨人相接,西到乌拉尔山脉,那里再过去便是阿瓦尔人的势力范围,向南,已经与西突厥相毗邻。
顺便说一说阿瓦尔人,其实就是咱们中国史书里的柔然人,也有人认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柔然人,而是柔然的臣属嚈哒人(又称白匈奴,被认为是大月氏人的后裔)。突厥兴起,柔然败亡,残存者西迁,最远到达了多瑙河流域,不过这时的阿瓦尔人,已经融入大量的斯拉夫民族的血统,其地域相当于欧洲中部和东部,对东罗马帝国产生巨大压力。公元六二六年,在进攻君士坦丁堡失败后,阿瓦尔人由盛转衰,但直到公元九世纪,阿瓦尔人一直控制着潘诺尼亚平原(今分属匈牙利、奥地利、克罗地亚、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和乌克兰的喀尔巴阡盆地),后被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大帝所灭。
此刻的劼利可汗阿史那咄苾地方数千里,人口百余万,精骑二十余万,声势大振。
我们不妨把它称作北突厥汗国。
阿史那咄苾在突厥人里,绝对是一位人才。他明智的选择了不与隋过早对抗,为了这,他不仅约束部下向东劫掠,甚至还在与结骨人的争斗中刻意忍让,就是不想引起隋的关注。
他原本是想在羽翼丰满后,吞并同属一族的西突厥………他的人口里,真正的突厥人只是少数,再伺机杀回漠北。
地方数千里,人口数百万,属国以百十计的西突厥,在劼利可汗眼里,是“复国”的最佳选择。
可是,不等他动手,隋也把注意力放到了西域。
不过,阿史那咄苾还是有收获的,契苾部三万人北走,进入了阿史那咄苾的地盘,俟斤纳鲁兵败被杀,部众全被阿史那咄苾吞并。
接着,在隋对西突厥的战争中,又有近万突厥人………人数虽然不多,可都是真正的突厥族………北逃,自然也被阿史那咄苾收留。
然后就是夷男。
阿史那咄苾也已经知道了夷男造反的事情,他很高兴,认为自己等到了机会,正想南下,吞并了肆叶护再说,可是没有等他出兵,夷男就让徐世绩杀的大败,万余人奔着阿史那咄苾就来了。
自己不打算找隋军的岔子,可是夷男突然不请自来,后面还有一万隋军追兵,躲是躲不过了。
在今天的俄罗斯比斯克一带,阿史那咄苾先是围住了夷男的残部,迫使夷男投降,接着十万铁骑,向着隋军席卷而来。
在许多突厥人心目中,阿史那咄苾也是个英雄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