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阳的距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十八山地集团军的高层对这个方案不放心,但是有人却对这个方案的出其不意而大加赞赏。这就是二十一集团军第十二装甲师的邹建。已经确定为绕道阿富汗,从奎达地区直捣巴基斯坦南方印度人腹地的第十二装甲师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向来喜欢奇正相合的邹建不大喜欢郭永图确定下的这个从阿富汗一记凶猛的右勾拳直接捣过去的战略构想。因为这样还是从侧面毫无花俏的一记重拳打过去,太没有白衣渡江的那种传奇色彩了。

54机械化山地步兵旅的这个从红其拉甫口岸吸引印军注意力,从阿克塞钦直接偷袭列城的方案,很是对邹建的胃口。

第67章 出击命令

54机械化步兵旅的那份方案最终还是作为第十八山地集团军的方案的一部分被递进了北京总参。对于这份方案,十八山地集自己的参谋班子也是讨论的异常激烈。因为,集团军指挥系统只好将矛盾上交,由军委来决定。

在经过讨论后,总参的将校们也倾向于从红其拉甫口岸用正兵直接推进去的战术。因为青藏铁路系统的修通之后,后勤不再成为问题。而在陆军的火力投放量和绝对实力上,印度人不是对手。这种位攻的方法也许没啥技术含量,但是却是最稳妥的。

或者说稳妥,或者说谨小慎微。几十年后再次把陆军推到前台的一场仗,由不得参谋们慎重,或者说保守。

但是郭永图却更倾向于54旅的那个方案。为此在讨论中,余大炮仗笑称郭参谋长其实比谁都激进。但是余勇的这个说法,被郭永图很严厉的否定了。

郭永图认为,从中巴友谊公路一点一点的往前啃,是个看似稳妥,其实隐藏着无数陷阱的方案。理由很简单,一个是第二十一重装集团军的后勤补给和后续的第二十集团军的梯次跟进。另一个是印度人现在的立体作战能力。

其实这两个可以合二为一,就是一个地形问题。中巴友谊公路于1978年正式通车。在那个年代修建这条公路时,有一个非常大的任务就是作为印度突击巴基斯坦后,当做山地版的胡志明小道用。因此整条公路的选址和建设弄的曲折蜿蜒,和两侧山峰的落差极大。2008年进行扩建翻修的时候,因为地形的原因,也没能做到截弯取直,仅仅是路面的翻修和通行量的扩展而已。

这种修建方式在当时以陆军为主要作战力量的年代是很有效果的,而且克什米尔山区足够复杂,印度人想突破势比登天。但是同时的,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整条公路的运力不高,而且大规模行军只能一路纵队,就好像一条蛇一样在群山间盘旋,通过里程呈倍数增长。

但是,这次印巴战争中印度人表现出来的立体作战能力,让这条公路利用地形来提升对方进攻难度的愿望落空了。相反的,因为通行里程长,公路狭窄,通行队列需要绵延数十公里,造成通过这条道路的行军部队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任何的防空队形都无法展开。陆军普遍装备的红旗17和35高炮时常会被公路两侧的山峰挡住射界。这样,印度钻山沟的直升机部队就有了一个很好的练习山地间突袭的场所。就算是中国掌握了巴控克什米尔上空的绝对制空权,印度人的直升机部队也能够利用地形隐蔽接敌,打了就跑。

这种情况下,郭永图认为要保证高空制空权的同时还要保住低空的绝对制空权。但是这样的话,空军的第一空突军的144架攻击/侦察直升机都要撒出去才行。

但是这样的话,另一个问题来了。在巴控克什米尔,并没有合适的直升机部署基地,只能从中方一侧建立前进基地。这样的话,横桓在中巴两国之间的喀喇昆仑山脉就成为一个巨大的屏障。大对于直升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这一段的海拔却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障碍。这里不仅仅有海拔8600米的乔戈里峰,而且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6000米以上的山头比比皆是。虽然武直十B的使用升限已经提高到了6000米,但是满挂载的它依然不是哪里都能去的。

而且中巴友谊公路通行里程过长,部队行军时间长,这样需要不停的建立后勤补给点,整个部队的行进速度提不上来。这样非常有可能被印度人的大地系列战役战术弹道弹道进行覆盖打击。从而陷入需要后勤,后勤需要更多的护卫,更多的护卫需要更多的后勤的恶性循环。

所以,郭永图认为,这个方案其实是看起来稳妥,实际上比54旅的方案更加冒险。

54机械化步兵旅的方案,看起来很冒险,但是,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棋筋,只要扭住这个棋筋,那么接下来,印度人在克什米尔的一切活动都将破产。

这个棋筋就是列城。这个海拔3200米的南下小城拥有一个空军基地,常驻人口5500人,距离印度河6公里,有通往斯利那加的公路,另外还有一条向西南方向的公路通往印度喜马偕尔邦的盖朗。驻扎在这里的有印度的第三十三航空团的第二十八飞行中队的十二架米格…29和第21航空,第114飞行中队的米…171直升机,另外还驻扎有印度第十五军第三山地步兵师的师部,克什米尔开打之后,帕奈克中将又在这里加强了一个库尔喀步兵营。

看起来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不过郭永图却对端掉它很有信心。第一,列城常驻人口少,在印巴交战以来,普通居民能走的全走掉了,剩下的几乎都是军队和准军事人员,所以不怕误伤。

第二列城距离中方边境太近了,对于架在昆山上的雷达站来说,列城跟赤身裸体没什么区别,别说飞机起降,部队部署了,就算哪家失火这边都清清楚楚。

另外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列城有两条还可以的公路。其中一条连通巴里加斯。如果韩荣涛他们的穿越锡亚琴察冰川右方的进程不顺利的话,第十八山地集团军完全可以从典角村突破印度边境哨所,从巴里加斯直扑列城,而且这段路程不足140公里。

如果是那那个叫韩荣涛的老侦察兵提供的隐蔽道路起作用的话,那么54机械化步兵旅离列城不足六十公里。这点距离,第十八山地集团军的陆航大队瞬息而至,驻西藏场站的SU…35/歼…16要想支援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但是,这样的话,第十八山地集团军和第二十一重装集团军的攻击主次就要掉一个个了。

最终,在军委会议上,两种方案被综合起来,第二十一重装集团军第61机械化步兵师前出中巴友谊公路,执行佯动和次要攻击任务,同时军属第3陆航团配属第61机械化步兵师。而第十八山地集团军则将第五十二山地旅,第五十三山地旅前出至阿克塞钦,随时突破中印边境。

最后,第十八军的王牌,第五十四山地机械化步兵旅,将兵锋直指列城。

第68章 攻击列城

巴基斯坦南部城市拉尔卡纳,在市政府广场上,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典礼。在场的人服装鲜艳,既有伊斯兰的传统服饰,也有印度人的装束,当然更少不了军礼服。这种混搭的风格在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给人一种荒谬的感觉。

一个西装革履的大胡子,从神色上看像是巴基斯坦人。正把手按在可兰经上,神神叨叨的宣誓什么。宣誓完成后,站在他对面的一群印度人拼命鼓掌。而在广场四周,荷枪实弹的印度士兵们正和一些巴基斯坦民众一起,无精打采的鼓掌。当然,印度士兵脸上是疲惫,巴基斯坦民众脸上是木无表情,只是在一瞬间,会从双眼中冒出愤恨的目光,然后旋即恢复成麻木的色彩。

如果仔细看的话,人们会发现用来做背景的市政府大楼上有许多的新粉刷的痕迹。而且用的涂料的颜色和原来的涂料颜色不大相同,看上去就跟长了牛皮癣一样。

那里是市政府大楼上的弹孔,为了这场仪式,印度部队的瘟兵们,不得不客串了一回油漆工,勉为其难的将这些难看的疤痕用快干水泥堵上,然后草草的涂上一层涂料完事儿。而在市政府远处,一些瓦砾堆里依然冒着些许烟尘,路面上的大坑和烧毁的汽车比比皆是。一些巴基斯坦人拿着铁锹等工具,一边低声诅咒着,一边把路面上的瓦砾和垃圾推到弹坑里去,然后把水泥倒在上面,然后抹平了事。三三两两的印度人印度人斜挎着英萨斯步枪,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街上的巴基斯坦人。路边的装甲车上,机枪手正扶着车顶的机枪,枪管有意无意的指向路边的人。

毕竟谁都不想被人一边高喊着阿拉胡阿克巴一边开着汽车撞上来,然后被炸上天。

苏库尔的巴基斯坦第五集团军残部向奎达方向撤退,后面步步紧逼的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