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到了我跟前,侧过身子朝我笑,但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我急忙用闲着的
左手做了个潇洒的手势。开口--
“这是月季吧!呵呵。”她赶在我前面说。她笑容可掬。然后扭着屁股向东
去了。她左右摆得更欢了。
我的嘴这么张着,约有二十六秒。如果有个伙伴在旁边一定会往里扔个苍蝇
什么的。张开的嘴太有诱惑力了。她在转身走之前还看了它一眼呢。
用我伙伴们的话,这种状态叫做“傻了”。
我把月季扔进湖。转过身要扔剩下的最后一朵。转念一想,不要太冲动,实
验还没完成呢。瞧,两次实验都不大顺利,留着最后一朵做一次漂漂亮亮的。(
实际上扔了也没关系,再采一朵呗。我还有另一层意思,把花留着,可以督促我
在花蔫之前完成实验。你知道我老是拖拖拉拉的。)
天已经慢慢黑下来了。回到宿舍,我把丽都啤酒的瓶子洗三次,灌满水,把
那朵红月季插上。这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刺儿嫩嫩的。我数了一下花瓣,大约有
三十八片。我真是累了,这天的科研工作就到此为止。
以后两日,每当傍晚时分,我总提醒自己,去结束实验。但屁股象是粘在了
椅子上,拿起什么书就看个不停。
一个星期后花儿蔫了。我又保留了两个礼拜。我对自己说,抱歉啦这个实验
是没法做下去了。但有一日,灵感冲进我脑瓜子,两个样品也足够凑一篇文章的。
于是我对这个课题又恢复了兴趣,日夜揣摩起来。
三、分析
对于两个样品女孩的观察表明,从根本上说这种街头求爱方式是不可取的,
这是失败的原因。不否认有所谓的“一见钟情”的存在。但目前的实验条件与发
生“一见钟情”所需的物质条件相差甚远。“一见钟情”是什么?第一次见面,
男女对对方的印象极好,都私下里盼着,再一次见到他或她该多好啊。而他们确
实又一次相会了。这是我所指的不同之处。
因此,弥补的方法是,在样品女孩走了之后,你继续向前,跟她接触(搭讪)。尽管有可能招人厌,甚至被骂不礼貌,但这是取得成功的最有效途径。你至
少应该给对方一个回过神来的机会,一点时间。
你注意到没有,第一个样品女孩(以后就简称为S,取英文SHY的头一个
字母)的脸甚至没红。这对于这样一个腼腆女孩是不可思议的。我的观点是,她
还没来得及脸红,她的血液循环系统还没来得及把足够的血液泵至头部。这与前
面提到的她停了53秒钟的数据似乎不符,这是本研究的未明处之一。根据物质
决定精神的原理,她的思想在她转身走的时候还没有稳定下来。所以说,如果这
时求爱者跟上前去,约十分钟后,可能会有50%的希望成功。
而第二个样品女孩(简称为P),有一副骄傲的肚肠,但未必有一架骄傲的
骨骼。如果你上前,也是极有希望的。P也许会笑你,甚至于有一个小时都在笑
你,但你的拖鞋,和手里的假玫瑰依然有30%的机会打动她。
还没有说明用月季花代替玫瑰的行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们认为影响是不
大的。当然,准备实验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分辨不出玫瑰和月季。
而实验最终也说明了这一点。S根本就没有看花。至于P,哼,如果你拿的是真
的玫瑰,她还会说:“这是月季吧,呵呵。”
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仅仅把一朵花送到女孩子的面前是远远不够的,你
还需继续努力。一定量的时间是必要的。
我们的研究为男女们互相求爱提供参考。为了减少我国和全世界孤独人口的
比例,这种研究是极有意义的。当然我们的研究只是个开始,还很粗糙。但我们
愿做一块砖头,希望引出美玉来。
致谢:
感谢丽都啤酒转让勇气;对街心花坛无偿提供月季三支深表谢意;作者不能
忘记与马铃薯的建设性讨论。
参考文献:
〔一〕山药蛋著,《孤独人口报告》,1997年。
〔二〕西红柿著,《常用词排行榜98最新版》,1998年。
〔三〕朗道著,《量子力学原理》,1959年。
〔四〕荷兰豆著,《恋爱引论》,1961年。
正文 第3988章 从武侠人物看计划生育/中国神话/鲁宾逊漂流记之Web版
更新时间:2009…2…28 17:05:02 本章字数:8510
当我们还在狠批马寅初的人口论,号召群众大生特生的时代,金庸已经在自己的小说中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鉴于金庸小说在宣传计划生育方面的突出贡献,有必要授予金庸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金庸小说的主要人物,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胡斐、苗若兰(《雪山飞狐》),乔峰、虚竹、慕容复(《天龙八部》),郭靖、黄蓉、杨康(《射雕英雄传》),韦小宝、阿珂(《鹿鼎记》),林平之、岳灵珊、仪琳(《笑傲江湖),杨过、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神侠侣》),张无忌、周芷若、小昭、杨不悔(《倚天屠龙记》),袁承志、温青青(《血剑》)等等都是。
在金庸小说中,很多高级干部和社会知名人士都带头搞计划生育,如华山派掌门人岳不群、绝情谷谷主公孙止、桃花岛主黄药师、著名潜水专家韩千叶,虽然第一胎生的是女孩,但都没有要第二胎,以实际行动有力抨击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著名书法家张翠山、著名企业家林震南都只生一胎,著名社会活动家慕容博家族不光做到了几代单传,还教育和影响自己的家将包不同只生一胎;神龙教教主洪安通、福威镖局传人林平之自动放弃生育指标,林平之还和岳父岳不群一起做了男性绝育手术,在计划生育上态度异常坚决。郭靖、黄蓉虽然生了第二胎,但因夫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属于计划生育政策允许的。在他们的带动下,各界、各阶层群众纷纷实行计划生育,如优秀农民代表杨铁心、郭啸天,民主人士陆展元,娱乐界人士韦春花等,都只生一胎。
当然,金庸小说中也有人计划生育方面表现较差,比如桃谷六仙的父母,一生就是兄弟六个,但毕竟是少数,不影响大局。
计划生育当然是好的,但中国封建时代的观念是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语》记载,司马牛因为没有兄弟还当众嚎啕痛哭,郭子仪七子八婿满床笏令多少人艳羡不已。金庸小说的时代环境就是这么个样子,出来那么多计划生育模范,总让人觉得缺乏说服力。比如张翠山、殷素素夫妇,在冰火岛刚刚成亲就怀上了张无忌,但荒岛十年,居然再无生养,须知海上荒岛,打猎捕鱼之外更有何事可做?不给张无忌生下六七个弟弟妹妹就算客气了。那么多江湖好汉,莫非生了第一胎后,都到武当山受了“五爪绝户手”?如果是这样,武当派在三清殿外开间专科医院,十两银子治一个,必定日进斗金。
或许作者是为了行文方便,主要人物少了,人物关系简单了,头绪自然容易清楚。窃以为仅仅为了行文方便就不顾历史真实,一是在创作上对自己要求不高,二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以早期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水浒传》为例,人物数量、关系都比金庸小说要复杂得多,单是梁山一百单八将里边,宋江宋清、孙立孙新、解珍解宝、蔡福蔡庆、阮氏三雄等都是亲兄弟,并没有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相信以金庸的水平,这一点完全可以做得到。遗憾的是,金庸回避了这个问题,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遍地独生子女的古代武侠世界。
~~~~~~~~~~~~~~~~~~~~~~~~··
公元前1000000年,没有天没有地,整个宇宙是混浊的一团。突然间窜出来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盘古,他手握一把巨斧,用力一劈,把混沌的宇宙劈成两半,上面的是天,下面的地,从此宇宙有了天地之分。盘古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累死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毛发变成了森林和草原,骨头变成了高山和高原,肌肉变成了平原与谷地,血液变成了河流。
公元前3500年,伏曦氏在今天的河南淮阳创造了八卦,懂得了结网捕鱼。他的老婆叫女娲,是人面蛇身。她倍感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