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儿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待会儿你跟儿媳妇就这么这么说。”
“行吗?”
“不行咱们再想办法呀!”
老婆儿把儿媳妇叫过来了:“姑娘;我找了个偏方。今天晚上他要再问你‘未将何处安营扎寨呀’;你就用手指着床说;‘将军;此地即可扎营';;他就上床睡觉了。”
儿媳妇一听:“哟;妈;敢情咱们家是这规矩呀?”
老太太赶紧说:“没有!姑娘;自从你过了门儿才新添的!”
新媳妇一想:试试吧!可是又怕忘了;白天不管干什么;嘴里总叨念着这句;擦桌子——“将军此地即可扎营”;沏茶水——“将军此地即可扎营”;缝衣服——“将军此地即可扎扎手”!
嗐!
老太太一看:麻烦啦;儿子的精神病没治好儿媳妇又快成气迷心啦!
等到了晚上;新媳妇把床铺好了;又灌了个焐被窝儿用的瓷水壶;给书迷焐上被窝儿。要说这位书迷还真准时;又在半夜两点多钟一掀门帘进里屋了;冲他媳妇还是那句话:“哦喝元帅;末将何处安营扎寨呀?”
哎;又来啦!新媳妇赶紧用手一指床铺:“将军;此地即可扎营!”;您再瞧书迷;双手一抱拳:“得令哦!”说完脱鞋上床钻被窝儿啦。
嘿;还真灵!书迷往被窝里一伸腿;劲头儿猛了点儿;坏啦;把焐被窝儿的瓷水壶给踹地下去啦;嘭的一声摔碎了。这下儿可了不得了;书迷蹭的一下子就蹦起来了:“启禀元帅;适才炮响;定有埋伏;火速拔营起寨呀!”
哎;他又跑啦!
正文 第四十八章 刘宝瑞相声专区之【珍珠翡翠白玉汤】
更新时间:2009…2…28 17:10:25 本章字数:14676
想当初,在元朝末年,朱元璋领着常遇春、胡大海这哥儿几个大闹武科场,后来弟兄失散,他单身独马逃出都城。一路上又冷又饿,人困马乏,好容易找到一座破庙,翻身下马,只觉得头晕眼花,昏倒在地。
过了好长时间,从那边来了俩人,这俩人的打扮太惨啦:
头发通年没梳——支楞巴权,
脸蛋经常不洗——泥儿巴咂,
衣服缺襟短袖——补补巴巴,
腰里系着绳子——疙里疙瘩,
脚下穿双旧鞋——破露碎花,
走起道来带响——踢勒塌啦!
嘿,瞧这模样儿!
是俩要饭的。前边儿这个姓常叫先弟儿,挎着个破筐子,里边有几块干悖悖、剩饼子。后边儿这个姓郭叫郭莱,夹着半拉破砂锅,里边盛了些杂合菜,剩菜汤子。到庙门口一看,地下躺着一个人,一摸还有气儿,就给搭到庙里去了。找了点碎枝乱草,点着了暖暖屋子,驱驱寒气。然后把朱元璋扶起来,盘上腿,让他好缓过这口气儿来。工夫不大,朱元璋迷迷糊糊地被烟熏得苏醒过来了。
他还以为跟常遇春这哥儿几个在一块儿哪,就叫:
“常贤弟!”
他是叫常遇春哪,这要饭的一听:嗯?我不认识他呀,他怎么知道我姓常叫先弟呢?朱元璋又喊:
“过来!”
那个要饭的更纳闷儿啦!咦?我叫郭莱,他也知道!
嘿!看这巧劲儿。
这时候朱元璋一指嘴:
“我饿!”
这俩要饭的一看,这人没病,就是饿。心说:这饿的滋味儿可不好受,我们哥儿俩经常跟它打交道。得啦,只当咱们哥儿俩今天要得少,匀给他点儿吃吧。当时就把砂锅搁在柴火堆儿上,热了热递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是饥不择食,端起来咚咚咚全喝下去了。没想到这半锅剩菜汤子灌下去,出了一身汗,好啦!
朱元璋缓过气儿来,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俩要饭的,不认识啊。赶紧过去深打一躬:
“二位贵姓啊?”
这俩要饭的一听:嗯?怎么刚吃完了就不认识我们啦!
“我不是就叫常先弟儿嘛!”
朱元璋一看,这不是常遇春哪,就换了个话题,就问:
“二位,刚才给我喝的那叫什么汤啊?”
俩要饭的心说:什么汤啊?杂合菜,剩菜汤儿!俩人一嘀咕:“他要问,咱们就给它起个名儿叫‘珍珠翡翠白玉汤’,怎么呢?你看这里头有白菜帮子、菠菜叶儿,不是象翡翠吗?这馊豆腐不是象白玉吗?剩锅巴碎米粒儿就是珍珠。”
“对!我们这个叫‘珍珠菊翠白玉汤’。”
“好,谢谢你们。”
朱元璋拉马就走了。
过了几年,朱元璋真把元朝推翻了,在南京城他做起皇上来啦,他和其他统治者没什么区别,照样的剥削老百姓。住的金銮宝殿,穿的绫罗绸缎,吃的海味山珍,娶的三宫六院。真是天子一意孤行,?fontcolor=#006699》甲影偎嘲俅印K得菏前椎模膊桓宜凳呛诘模瞪底雍茫茫〈蛘舛底泳土叮』噬纤祷熬褪墙鹂谟裱裕也蛔瘢?br》朱元璋当了几年皇上,吃喝玩乐老是这么一套,也腻了。有一天,心里憋得慌,老不得劲儿,浑身懒洋洋的,就跟当年在破庙里那个滋味儿似的。随即传旨:“来呀,叫御膳房给我做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
哎,他把那个剩菜汤想起来啦!
太监一传旨,御膳房的大师傅可吓坏了,张师傅问王师傅:
“不知道。”
“李师傅呢?”
“我也没听说过。我倒知道珍珠上笼蒸,工夫大了能蒸软了。可这白玉和翡翠,怎么下刀切呀?”
这个说:“叫做咱们就得做,要是不做,那叫抗旨不遵,活得了吗?”
结果几个厨师傅一核计,好死不如赖活着,想法子搪过去得了,挑了几颗大个儿的珍珠,上笼蒸了足有多半天儿,又找了几块儿薄薄的蒲翠和白玉,兑了点儿高汤,搁了点儿香菜。央告小太监在皇上面前多给说好话。小太监把这碗汤端上去,朱元璋一看,高兴了,怎么?粉白翠绿特别的漂亮,不但漂亮,用勺儿一碰还叮叮当当乱响哪!
一喝味儿不对,当时就火儿喽:
“这是什么呀?”
“珍珠翡翠白玉汤。”
“胡说!珍珠翡翠白玉汤朕曾喝过,不是这味儿,端回去重做!”
嗬!可把小太监吓坏了,急忙跑回御膳房:
“这下儿可漏子了!”
大伙儿赶紧问:
“怎么啦?”
“怎么啦!万岁爷说他喝过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个汤不对。”
大伙儿一听:
“得,玩儿完!”
这回不但是抗旨不遵,还得加个欺君之罪,左右活不了。几个人一商量,干脆实话实说,不会做,请万岁另找能人。小太监把这番话回奏上去,朱元璋一想:这些人都是做山珍海味的,也难怪他们不会做,嗯,就不再降罪给他们了,可我这汤总得喝呀!不但自己喝,也得让三宫六院,文武百官都尝尝啊。于是传下圣旨,全国各州城府县、村庄镇店,到处张贴皇榜,找一个叫常先弟的,那个人不知姓什么——两个会做珍珠翡翠白玉汤的人。
单说朱元璋当年落难的那个县城里,也贴了好几张。那两个要饭的依然在大街上沿门乞讨。看见衙门口儿对过儿影壁墙上贴了一张告示,围着好些人在那儿看。过去一打听。
“怎么着?哟!在庙里喝剩菜汤儿那家伙做了皇上啦,正找咱们哪,这可得去!”
上前就把皇榜给揭了,看榜的俩公差一看要饭的把皇榜撕了,抓住就要锁。这哥儿俩一*腰:
“怎么着?难道说给皇上做汤还得锁着去吗?”
嗬,这下儿可把俩公差吓着了:
“哎呀,小人不知,多有得罪,二位……”
二位什么呀?怎么称呼啊?二位要饭的。这不象话呀?二位老爷。什么老爷呀?噢,做汤的,对。
“二位汤老爷!……”
汤老爷!
“……往衙门里请吧。”
俩要饭的说:
“车哪?”
“车……车?您看……这就是县衙门,实在不行,我们哥儿俩把二位背进去得了!”
嘿!
老百姓一瞧:
“哟!怎么大天白日往衙门里背要饭的呀?”
公差把俩要饭的背到班房:
“二位老爷稍候,我们回禀县太爷去。”
这俩要饭的不爱听了:
“什么?管我们叫老爷,管他叫太爷!他是谁的太爷呀?”
“不这我们的,是我们的,您二位是老太爷!”
嘿!又长两辈儿!
县官一听:嗬,在我这个地面上把做汤的人找着了,这回可该我升官发财换纱帽啦。赶紧换上新官衣,撩袍端带毕恭毕敬在二堂相迎,抬眼一瞧,哎?怎么给领进俩要饭的来呀?等走近了一看:这俩要饭的,满脸油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