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透了蒋炳文。
何玉芳写完这段话,继续将剩余的两份药物吞下。然后,洗了把脸,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掩了,换上整齐的衣服,将头发梳理一番,并涂上淡淡的口红,安然地睡在床上,没多大功夫,她走了!不!她睡着了
玉殒香消万事休,数年相思,付与楚江流;
花残月暗春衫锈,一腔情愫凄凉绕画楼。
信是荣情两未终,闲花野草尽成空。
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尊万寿宫。
第一百三十四章
“力争下游”这种数年前大逆不道,乃至要打成现行坐牢的话,现在虽非时髦,却也大行其道。这并不是青年、网友玩酷,也不要把它强加给所谓80后的头上,这口号绝非民营、民间特产,追根溯源也是出自国营。前身是国家机关中盛传“干事的不如不干的,或不如吵蛋的”。中国第一家国营企业破产倒闭,当新闻发言人宣布的话音未落,厂长王刚迅速把心中预演过多遍的动作──递交营业执照,极其麻利地完成了这一程序。动作之迅速,使摄影记者竟来不及按下快门。作为一厂之主的王刚,他心中是痛苦的,这一刻绝非光荣,而是屈辱。然而,现在破产却是风光,机会难得。随着政策性破产通道即将关闭,特困劣势企业纷纷抢搭最后一趟“末班车”。至于在这一风潮中,无数职工的权益,如拖欠的工资、医疗费、安置费、遣散费、劳保等,被头儿们抛弃在九霄云外。企业领导要求破产的理之充分,活动之频繁,空前绝后,主达目的,都在力争下游。
朝旭从有关资料得知,专家预言,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破产潮。他更加惦记着ZHI冶的事,既使是在西北期间,他白天应酬,晚上一回到房间便上网查阅,寻求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办法。回到楚云,他了解到,有的企业部份干部利用破产之机谋私。一家电器厂,原来规模很大,因为逐年亏损,自停产以来,职工们下岗,每个月领取100多元的下岗生活费,没有想到一拿就拿了几年。厂长要求工人“买股票”,不买者就要开除,然后再用那钱去为工人发工资。政府觉得这工厂成了负担,于是批准破产。但厂长很有钱,破产后,他便用300万将厂子买了过来,虽然此前,他已经让工人认股,工人也有了产权,可“改制”时就根本没管这些。把厂子买下来之后,厂长发给工人3个月工资作为职工经济补偿金走人。他却将工厂转手倒卖给港台商人,光地皮就卖了上亿。而有的职工平日里要靠捡食菜叶和老百姓地里散落的杂粮补贴家用,生活几近崩溃。他们对破产之后的生活没有一点向往,破产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困难生活的延续。
朝旭感到ZHI冶是一个拥有几十亿资产,几万职工的大大厂,如果破产后,该厂领导也如上面这家厂一样,后果不堪设想。
人的小车进入市政府大门时,被一批静坐的上访群众堵住,司机说:“从后门绕吧?”
朝旭手撑在额头上,轻轻地说:“行吧!”凭他多年从事群众工作的职业道德,这句话是违心的。因上午要开市长办公会,否则,他是想下车去了解一下情况的。
今天的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ZHI冶的事。
秘书长读文件:“国有企业的改革进行了多年,真正成功的经验极少。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中,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却显得那样的无奈。更重要的是站在改革指挥台上的执政党、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者们,又有多少是称职的指挥官?为什么操纵着人、财、物大权,能呼风唤雨的国有企业领导者,反不如众多的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
亾可鄞:“文件学完了,现在研究工作。ZHI市冶炼厂破产工作了结后,最近准备向国际招标,通过筛选,美国KK公司比较合适。”
陈副市长插话:“美方提出,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
大家议论纷纷—
“过分了,说穿了,他们是要控制中国的市场。”
“唉!人逢低檐下,怎能不低头哇!一个破产企业嘛!只能任人摆布呗!”
朝旭一听,这么做不又是那个破产厂子的搞法么,可是,市长亾可鄞是支持的,还是晓之以理吧,于是他发言:“吸引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外资确实给我国某些濒临倒闭的企业,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但是,如果听凭跨国公司任意并购,中国的自主创新企业,民族企业,将逐渐失去主动权。国内龙头企业的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和高附加值,就可能被跨国公司控制,甚至作为建设创新国家的大批骨干企业,也将受到严峻挑战。”
陈副市长:“言之有理!”
亾可鄞:“怎么个有理?”
陈副市长看着朝旭。
朝旭接着说:“我们引进外资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极其严重、不可忽视的教训:国内有那么几家大厂,在这些引资并购中,中方痛失品牌、市场和产业平台。我们应当看到,外资的大量涌进,有利有弊,不可否认,ZHI市冶炼厂是个困难企业,五万多工人要吃饭。但是,就该企业的基础来说,并非走投无路,有包袱,也有潜力。建厂五十多年,前四十几年路子走得很顺,这几年突然下滑,为什么?”
亾市长脸涮地一下红到了脖根,大家都把眼光投向他。
亾可鄞自己回忆,当年,他到ZHI冶视察工作,在全厂职工大会上说:ZHI冶是我们ZHI市的一面旗帜,ZHI市财政50%以上是我们ZHI冶作的贡献。
朝旭:“我说ZHI冶有潜力,并非信口开河。我到过ZHI冶,据我了解,第一、这个厂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从厂房、设备,到生活区,配套、齐全,占地面积很宽;其二、技术力量比较雄厚,他们的科研设备到现在都并不见得落后;第三、ZHI冶的生产的主要原料供给充足,该厂地处楚南,楚南是有名的有色之乡,几十年来形成了一条快捷的运输线。最后一点最重要,ZHI冶的产品在国内,国际上都有一个长期广阔的市场。”
亾可鄞:“当务之急,是几万人要吃饭啊!嗯!我就最怕托尔金似的没有保障的希望。”
游之吭哧一笑,说:“嗬嗬!行啊你老大!这两天我也在看这部片子,你的理解是不是太偏面了。托尔金本人虽然和你一样,是个悲观主义者,但他对人类未来始终充满希望。”
亾可鄞一听火了,质问地:“和我一样?”
游之:“可不是咋的,你最怕没有保障的希望,不也就是不抱希望?不抱希望就没指望啦!这不是悲观主义又是啥?”
亾可鄞生气的转过身:“哼!简直岂有此理!”
游之可不管那么多,还要与亾可鄞抬杠:“你……。”
朝旭:“是的!目前ZHI冶很困难,除在职职工外,还有一万多退休人员,包袱沉重。原来在国际上签订的合同不能兑现,造成巨额赔款,更加重了这个企业的负担,靠该厂自身的力量,扭转这个局面确实不易。但我们切不可‘饮鸩止渴’。”
亾可鄞:“啥叫饮鸩止渴?真是。”
朝旭只好停下来。
游之狠狠地瞪着亾可鄞,恨不得要骂人了。
周谦中悄悄问游之:“你看的啥片子?”
游之没好气地:“指环王——!”眼睛还看着亾可鄞。
亾可鄞怪声怪气的看着朝旭:“嘿!那魔戒和中国的铜板一样吸引人啦!”
游之知道他又想对朝旭发难,说:“这玩意儿也难说,往往不想发财的发了,而朝思暮想的人,他就偏没那命。”
亾中鄞:“还是我们朝市长的命好哇!”
朝旭看了亾可鄞一眼,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不愿搅在这无谓的争论中,继续发言:“美国KK公司的‘三个必须’,意味着什么呢?第一、美国人要永远控制中国技术创新平台,搞新的技术垄断,使你的企业没有主动权,永远丧失竞争优势;第二、并购后的ZHI冶,将成为他在中国的一块小小的殖民地,该厂的中国人将永远沦为美方的打工仔、奴隶;第三、美方要保证他15%以上的利润,ZHI冶产品将占领中国同类产品60%以上的市场,同行业要与之竞争,势必加大中国企业的成本。美方一旦垄断,就会为牟取高额利润,成倍地抬高产品价格;第四、如无利可图,美国人一拍屁股,走了!这个烂摊子仍旧留给我们。近年来,外国在我国并购机械制造、食品、日化行业到装备制造业、服务行业,造成的上述事件,屡屡发生,我们难道还不应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