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这样……”庞劲东长叹了一口气,为两位叔祖的坚持而感慨。
“我觉得其实这些是不应该发生的……”庞佩珂犹豫了一下,才继续说了下去:“当然,我们作为晚辈没有资格说些什么,你作为孙辈更是这样。”
庞佩珂有些多虑了,庞劲东根本无意评论两位叔祖之间的是与非,庞劲东真正关心的是二叔祖的近况:“二爷爷的身体还好吗?”
“不太好,这些年一直卧病在床。”顿了顿,庞佩珂告诉庞劲东:“我们这一次去,把你介绍给了他老人家。你二爷爷很欣慰庞家在大陆还留有血脉,对你年纪轻轻就开创出的事业感到很骄傲。”庞佩珂说到这里,拿出了一摞法律文书交给了庞劲东:“这是你二爷爷给你的。”
庞劲东仔细看了一下这些文书,内容涉及到的是庞佩珂刚才提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庞文涛这些年来用以支持果敢共和军的帐户。
这个账户为庞文涛所有,只有他和庞文澜两个人可以动用,但是庞文涛只往里面存钱却从没有提取过。现在他将这个帐户全权交给庞劲东处理,作为对东南亚华人协会的捐款。
庞劲东对这个安排并不感到意外,既然庞文澜或是因为倔强,或是碍于面子,不肯使用这笔钱,那么把这些钱交给东南亚华人协会,就等同于间接的帮助了果敢共和军。
只不过,当庞劲东目光落到这个账户上的数字的时候,当即大吃一惊:“两亿两千万……美元……”
“就是这么多……”庞佩珂点点头,颇有些感慨的说:“你二爷爷是一个很慷慨的人。”
“我相信我们家族的人都很慷慨,只是我很惊讶,原来二爷爷这样有钱。”
“你二爷爷还可以拿出更多的钱,他让我转告你,如果你能够充分利用好这笔钱,那么他还会有后续捐助的。”
庞劲东仔细的将这些文件收好,然后问庞佩珂:“二爷爷经营的是一家什么企业?”
“东电。”
庞劲东再次吃了一惊:“竟然是东方电子……”
东方电子是整个亚洲电子行业的翘楚,工厂遍布TW和东南亚的许多地区,产品覆盖了全亚洲,甚至远销欧美。由于成功的经营策略和高度的战略远见,因此这家企业总是能够及时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今天的数码产品领域里,是唯一能够与日韩企业相抗衡的本土企业。
尽管庞劲东听说过东方电子的大名,但是在庞佩珂说出这些之前,庞劲东对这家企业却没有太多的了解,更不知道其董事长姓甚名谁。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庞劲东没有涉足这个行业;二则大陆虽然是东方电子产品的最大市场,但是这家企业却从没有踏足大陆,只是设立了几个办事处,负责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不要说是工厂,就连一家分公司都没有。
这种状况在当今的TW企业里,即便不是独一无二,却也是及其少见的。
庞佩珂对这家企业比较了解,提醒庞劲东说:“如果你听说过东电,就应该知道东它一直没来大陆。”
“我知道。”庞劲东点点,进而说:“无论属于哪一个行业的企业,也无论是TW、韩国、日本抑或是其他国家的企业,多年前开始就纷纷到大陆开设工厂,充分而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以降低成本,但是唯独东电没有这样做。”
“其实你二爷爷很想来,没有来的原因是对你四爷爷做出的让步。”
庞劲东一皱眉头,奇怪的问:“什么让步?”
庞佩珂告诉庞劲东,庞文涛出于兄弟之情,对庞文澜的信念尽管不认同,但却还是很尊重的。
大陆搞改革开放的时候,TW企业纷纷抛弃成见前往投资,庞文涛知道庞文澜坚决不认同大陆的政治体制,于是便去了东南亚而不是大陆。他想通过这个姿态缓解兄弟之间的关系,但是庞文澜很显然并没有领情。
庞劲东点点头:“知道这些事情,也算是我又了结了一桩心愿。”
见庞劲东这样看重亲情,庞佩珂感到很欣慰:“你二爷爷希望你能去TW看看他。”
“我很希望现在立即就去,但是要等到有时间再说了,姑姑你应该知道我现在有多少事。”
“我当然知道,不止你一个人,我们也要开始忙起来了。”
庞劲东点点头:“虽然雨季很漫长,但是我们要抓紧时间做好决战准备。”
“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办,是关于你和果敢共和军之间的。”庞佩珂说这些话的时候,脸色突然变得非常郑重,将刚才的亲情全部埋到了心底,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尽管庞劲东多少已经揣测到了,但还是问道:“什么事?”
“这件事需要你以第七军团的指挥官来处理,而不是果敢共和军的副总司令……”庞佩珂说着又拿出了几分文件,交到了庞劲东的手里。
庞劲东大致看了一眼,发现这些文件都是合同,内容是正式明确果敢共和军与第七军团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果敢共和军与第七军团之间有着无比紧密的合作关系,但是却毕竟是两支完全不能混在一起的军队。尽管双方高层人员的心里都很清楚双方之间的具体关系,但是的确应该通过书面形式进一步予以明确和细化。
虽然名义上是果敢共和军雇佣第七军团作战,但是第七军团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而且第七军团需要提供多少士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第七军团的错农山基地已经开工建设,果敢共和军给予了全力协助,同样是无偿的。
其实庞劲东早就有这个想法,如果不尽早予以划分,那么将来会带来很大的混乱。这一次庞佩珂主动提出来,正好迎合了庞劲东的心思。
合同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式的雇佣作战合同,果敢共和军要求第七军团在现阶段和将来至少提供一万名士兵,同时还给出了一个很合理的价格;第二部分是果敢共和军利用第七军团的征兵网络征兵,并雇佣第七军团帮助训练军官和士兵;第三个部分则关于果敢共和军协助建设错农山基地的。
庞劲东把合同仔细看了一遍,感到非常满意,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签了字。
明确双方关系的建议是庞天宠提出来的,当时很多人对此都表示反对,因为这意味着从此要拿出大笔的真金白银,而这对于手头拮据的果敢共和军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
幸运的是事情并不是看起来这样简单,果敢共和军只要将钱付给第七军团,庞劲东必然会在刨除必要的开支和官兵的佣金之后,将自己所得的那份盈利退一部分回来。而且庞劲东掌握着东南亚华人协会,可以通过很多方式筹措财源,帮助果敢共和军解决资金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庞文澜和庞天宠等人在这些方面,对庞劲东是足够放心的。
但是,没有人把这些道理全部说出来,因为其中的一些细节无法告诉外人,否则容易引发不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果敢共和军内的反对意见五花八门,难于用这样一条理由全部予以说服。
其中有的人认为,应该尽可能的免费利用第七军团,却忘记了人家不是傻瓜;还有人认为仅凭借果敢共和军自己的力量如果都不能够对付缅甸政府军,那么多了一些为钱而打仗的雇佣兵,显然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势。持有这一种观点的以元老居多,而且这种观点的确击中了要害,所以渐渐的占据了上风。
如果不是庞劲东把好消息传回了长箐山,让大家都知道北方的态度已经转变,将会援助果敢共和军,进而让大家相信战争会赢得最终胜利,那么第七军团恐怕就要被扫地出门了。
既然可以看到胜利的希望,那么尽可能的壮大力量就是当务之急,第七军团名正言顺的成了果敢共和军的雇佣兵。
同样是为了壮大力量,庞佩珂和赵梦得夫妇才来到国内。庞劲东当天就把他们介绍给了尼克,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尼克把整个征兵网络介绍给他们,然后由他们开始为果敢共和军征召兵员。
庞劲东一直都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人手不足,很多本来应该由自己人负责的事务,不得不依靠雇佣外人来完成。
现在果敢共和军同样面对这个问题,征兵工作是非常复杂繁琐的,从开始的发布信息、接待应征者、组织进行体检、体能测试、面试、到最后筛选合格者,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人手,并且有专人负责。而庞佩珂夫妇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独立完成如此之多的工作,但是现在却也只能依靠雇佣人员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