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缅甸政府和军队一度盛行大民族主义,作为主体民族的缅族排斥少数民族,使得少数民族难以进入政府和军队任职。同时还对少数民族采取强迫同化政策,在全国实行文字统一,禁止少数民族进行本民族语言教育。
这也是少数民族***的原因之一,缅族的大民族主义达到顶峰的时期,正是缅甸政府国内局势最混乱的时期。
后来的缅甸政府对当初的这一政策进行了反思,虽然没有根除大民族主义,但是恢复了各民族的文化、风俗、宗教、传统信仰,吸收少数民族进入政府和军队,并担任要职。缅甸全国由此出现了和平喜色,缅甸政府与各派武装的停火协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签订的。
缅甸政府为了对少数民族表现出信任与友好,做出了许多姿态,其中就包括组建二零六团,并在装备上予以大力倾斜。
从内心中而言,缅甸政府本来并不信任二零六团,但是这个团划归七十七师之后,既不惹是生非,也足够听话,缅甸政府也就渐渐的放心了。
通莱作为一个缅族,不仅是中央集权体制的拥护者,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民族主义者。他当然不能够容忍七十七师麾下有这样一支部队,但是二零六团做为缅甸政府对外界做出的一个姿态,加之除了畏战之外并没有犯什么错误,通莱倒也无法将其如之何。
不过这不代表通莱没有任何作为,正好相反的是,他做了一个很歹毒的安排,那就是将二零六团部署到了前沿地区。这样一来,缅甸政府军一旦与少数民族武装——包括果敢特区的军队——发生冲突,二零六团就能够第一时间被投入战场。
按照通莱的如意算盘,这样可以借助敌人的火力歼灭这支部队,自己则可以坐看这些少数民族互相杀来杀去。
“以夷制夷”这种策略被中国人玩了几千年之后,落到了通莱的手里,结果却玩的很不顺手,而这正是因为二零六团的团长德钦巴丹。
通莱在二零六团发现了一件事,是缅甸政府和军队的其他人都没有留意到的——不知道是因为凑巧还是其他原因,该团的官兵多数都来自滚弄及附近地区,包括团长德钦巴丹。
与已经被同化的其他缅甸华人不同,果敢人坚强的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在滚弄地区的影响非常大。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华人影响也非常大,但是他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里,果敢人和他们也不一样,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上。
果敢人非常重视教育,华文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即便在被缅甸政府取缔的年代里,华文教育也以各种名义私下进行着。
第三部 自由理想 第四十二章 德钦巴丹
更新时间:2009…8…18 0:09:36 本章字数:4394
事实上,重视教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只是果敢人继承的非常好而已。相比之下,当地的其他民族对教育就比较忽视了,甚至直到今天还盛行“读书无用论”。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些民族文化落后和单一,无法与拥有丰富多元文化的果敢人相比。而且他们没有教育理论和体系,缺乏可以担任教师的人,结果无法给自己的后代提供足够和良好的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向往文化知识的其他民族居民,便将孩子送到了果敢人的学校学习。可以相见的是,这些孩子进入果敢人学校之后,接受的是完全的汉文化教育。而汉文化教育出来的人,必然对汉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果敢学校对此采取了一种十分明智的错法,那就是对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来者不拒,甚至于免除全部学杂费,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汉文化的教育,让他们免费在这里学习,由此便培养出了一大批亲向果敢人的少数民族。
其实庞文澜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但是在其中加入了一些政治理念上的灌输,而果敢人的学校却没有做类似的事情。
此外,由于果敢人数量多,经济生活较为发达,也影响了其他民族的居民。很多没有接受汉文化教育的少数民族同样懂得汉语,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汉文化。
由于汉民族温和的性情能够平等和友好的对待其他民族,汉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使得这些少数民族对这样一种同化并没有产生排斥和疑虑。
结果多年下来,滚弄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果敢人的关系非常好,甚至有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年根本就把自己当作果敢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就是德钦巴丹。
德钦巴丹本是缅族,而不是少数民族,由于其母亲很早就过世了,因此极少有人知道他的母亲是果敢人。与其他很多少数民族的孩子一样,他在滚弄的果敢人当中长大,自幼学习的是汉文化。
血统和文化上的双重影响,使今天的德顷巴丹在本质上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果敢人,除了日常在军中说的都是缅语之外,对缅族基本没有什么认同感。
尽管德钦巴丹对缅甸政府十分不满,但是成年之后却阴差阳错的加入了缅甸政府军。事实上,德钦巴丹很有才干,因此在军中得到了迅速提升。
考虑到德钦巴丹是缅族,缅甸政府军才任命他为二零六团团长,但是缅甸政府军的官员们却忘记了调查德钦巴丹的背景,就如同他们忽视了二零六团士兵的背景一样。
通莱虽然觉察到了背景问题,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背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否则他绝对不会派遣二零六团攻击长箐山。
基于上述这些原因,二零六团编制内虽然没有果敢人,但却都是一帮不愿意和果敢人打仗的人。
对于此时的德钦巴丹而言,丝毫没有感到一点战斗的氛围,正躺在沙滩椅上眺望着长箐山的美景,享受着徐徐的微风,反倒是感觉十分的惬意。
“庞文澜,我让部队摆出这副样子来,你应该知道我的用意了……”德钦巴丹心中想着,感到有一丝的疲倦,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团长……”就在这个时候,团参谋长来到德钦巴丹的身旁,报告说:“通莱师长刚刚发来命令,要求我们迅速集中全部炮火轰击长箐山!”
“让我们炮击长箐山?”德钦巴丹张开双眼,问参谋长:“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
“既然通莱已经下达命令了,我们就象征性的开两炮!”
“象征性开两炮?那炮弹不花钱啊?”德钦巴丹从鼻孔里轻哼了一声,虽然表面上好像是在算经济账,但实际上给人的感觉却是另有所指:“管后勤的那帮家伙总是刁难咱们团,弹药经常不能得到及时补给!在这里把炮弹打光了,万一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咱们上哪弄炮弹?”
“可是……”参谋长皱起眉头,不放心的说:“要是让通莱知道了……”
“要是让通莱知道了,肯定不会放过咱们!”参谋长的话只说了一半,德钦巴丹替他全讲了出来,然后很是不屑的说:“就算咱们在这里开炮了,回去之后,通莱同样不会放过我们!”
参谋长大吃一惊,急忙问:“为什么?”
“因为咱们一路上行进太慢,没能尽早赶到长箐山帮助先遣部队!那帮倒霉蛋现在全军覆没,通莱肯定要把这笔帐算到咱们头上!”顿了顿,通莱补充说:“不过,就算咱们一路紧赶慢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长箐山,而且仗还打赢了,通莱仍然会想办法除掉二零六团!”
“这个我知道……”参谋长叹了一口气,满是焦虑的说:“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
“我是无所谓的,因为我是缅族,就算二零六团没了,我可以调到其他部队去,大不了不再当团长!但是你们呢……”德钦巴丹说到这里,斜睨了一眼参谋长:“你们全都是少数民族,参谋长你是崩龙族,你觉得通莱会把你留在政府军?”
参谋长无奈的承认道:“不会……”
“到时候如果能让你告老还乡,都算是你得了好果子吃!不过看起来,这好像不太可能,以通莱行事的作风,一定会找个借口把你们全都枪毙了!不是因为了别的,就因为你们是少数民族,还当过兵,所以将来很可能成为***力量!”
“是这么回事……”参谋长知道,通莱会为一件对他不利的事情而杀很多人,哪怕这件事情真正发生的几率很低。
“所以,咱们就在这里老老实实的看风景吧!”
“可是咱们不能在这里看一辈子风景啊,而且其他部队很可能会马上到来!”
“我正在想办法!”德钦巴丹摆了摆手,就再也不说话了。
尽管在缅甸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