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时间和能源支出。
最成功的商店是信息的充分利用者,多种场合的电视广告能建立全国性的品牌标志和连锁商店印象。”他拥有的经营购物中心的公司包括希兹勒房地产投资公司,总部设在路易斯安那、佛罗里达和亚拉巴马;温格顿房地产公司, 主要资产在得克萨斯。
银行业旺格喜欢路易斯·卡罗在《西菲和布鲁诺》中所描述的一个情节,卡罗是小说《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的作者。故事说的是一位教授欠裁缝一笔不大的钱,当裁缝要求他付款时,教授提出愿意付两倍的钱,但要有一年宽限。
几年后,教授欠裁缝2000 美元,但裁缝为了双倍的收入,允诺还可以推迟偿还。结果,裁缝没得到一分钱。书于1889 年出版,旺格计算了一下,如果这两人还活着的话,教授将欠裁缝1033 美元! “当借款者是一个国家时,如阿根廷和波兰,如果这个国家没有担保品, 也没有还债的打算,那么银行是否清楚他们身边躺着一位故意赖账的教授?”任格说,“每一个脆弱的银行信用的翻倍,只是向美好的幻景大陆又推进了一步。”恰恰因为这些恐惧,一些银行的价值被低估。旺格特别喜欢地区性的小公司,如第一夏威夷或威明顿信托公司。“我们试图寻找一个银行家经营的公司,而不是由裁缝经营的公司。”他说。他特别强调,这样的银行家应该像“咄咄逼人的女主人”一样“咄咄逼人”。
太平洋如上面已提到的,旺格对太平洋地区如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充满信心。
要应用这一观点,可以考虑航空公司,尤其是国泰和新加坡航空公司;旅游公司,如卡尼瓦·柯茹和迪斯尼;奢侈品如沃德福特水晶。我们可以预见, 橡树子投资组合将追随旺格的选择。
第九章 沃尔特·卡伯特——管理哈佛的资金
作为哈佛的财务主管,保罗·卡伯特掌管着该大学的捐献基金,在他的管理下,15 年间,该基金已由2 亿美元增至10 亿美元。当时,这笔资金是在卡伯特自己的公司即政府街管理与投资公司的账号下,为此他还名义上每年收取2 万美元的费用。后来,随着基金数目的增长,使得有必要建立一个在哈佛自己旗下的独立的机构来运作。这样,在1974 年,哈佛管理公司应运而生。
记得就在那年,我走访了这家新生的公司。它的办公室整洁而时髦,在波士顿联邦与富兰克林大街拐角的一幢小楼的第六层——距离卡伯特的政府街管理与投资公司仅百步之遥。我会晤了新主管,沃尔特·卡伯特以及他的产权投资头目约翰·蔡斯。1986 年我故地重游,该公司管理的资金的数目又增加了三倍,占地是原先的四倍,还是那座建筑,但有四层已属于他们了。
今天,哈佛管理公司雇佣了大约120 人来经营一笔46 亿多美元的基金,公司运作开支年度预算(工作量大了)达到了1000 万美元——大大超过了保罗·卡伯特的2 万美元!尽管如此,它仍然算是精打细算。哈佛管理公司花费掉的仍不到它管理下的资金的25%,低于许多别的大学。
10 余年后,办公室显得不再时髦,过道里的家俱搭配得不很合理,看上去不太干净,波士顿人那种在穿着上追求时髦的热衷似乎已是昨日黄花了。
在接待室里,偶遇一位来自纽约的经纪人,对他而言,哈佛基金是重要的一站。纽约的经纪人或许会炫耀他时髦的带条纹的西装、淡蓝色的配着雪白的领子和袖口的衬衣,赫姆斯领带和黑色的古奇鹿皮鞋。经理们在办公室里走动,带着一丝老资格者的愁意。(传统的地道的波士顿人曾穿过新皮鞋、戴过新帽子吗?)我喜欢对盛气凌人的来访者和衣衫略显不整的资金管理者们做比较。。到底谁管理着基金。
我于1988 年第三次走访,此时哈佛管理公司已迁到波士顿市区的联邦储备大厦,离海滨有几个街区。它是超现代型的,尽管还不是波士顿新的典型的“后现代”样式①。
哈佛管理公司还是老样子,或许更确切地说,它落在了时尚的后面。在大楼第十五层通向公司办公室的玻璃门上没有名字。在办公室内,冰凉的灰夹米黄色的墙壁配着铺满整块地板的米黄色的地毯,家俱有些发旧。跟上次来时相比,气氛有了变化,纽约经纪人少了,秘书们的闲谈多了。
哈佛管理公司诞生于乔治·普特南这位坚强不屈、眼睛明亮发蓝的波士顿人手上,1973 年,普特南成为哈佛的财务主管,他主管过一家族公司,后来卖给了马什麦克伦南。他的任务繁多,在一半工作时间内他只拿适度的报酬,哈佛管理公司仅是他作为财务主管的许多工作中的一项。哈佛高层认为需要建立专门管理捐赠基金的机构。普特南最早雇佣沃尔特·卡伯特来负责该公司,这个卡伯特,是前任哈佛财务主管、个头矮小、容易发怒、出口粗俗的保罗·卡伯特的侄儿,曾在普特南管理公司工作了7 年,后成为惠灵顿管理公司的委托人。 ① 就象诸多美国其他城市的街区一样,波士顿传统的沉闷的砖结构建筑已逐渐让位于现代化的玻璃大厦, 但波士顿的市区已越过了这一阶段。后现代派的建筑耸立在城区各处:鲜艳的色彩;奇异的装饰;大量的石质结构。
接着,普特南又聘请了乔治·西格勒,他刚到26 岁,在位于明尼那波里斯的投资者综合服务公司工作。有一天,西格勒给普特南来电话寻找一份工作,普特南邀请他来波士顿,发现他对资金管理方面的新的技术设备很熟悉: 证券出借、期货交易、债券豁免等等。西格勒语速很快,感情丰富,并不时闪现出思想的火花。普特南让他管理交易部及少量冒险性资本。
尽管表面上是传统式的,但哈佛管理公司从一开始就很吸引人。沃尔特·卡伯特和西格勒所进行的一项著名的革新是期权交易部。期权交易与“信托投资的审慎管理人原则”格格不入。这就像是一场赌博游戏,除非你自认为技艺熟练,否则不敢下手。要有成本,还要冒风险,但你不是个熟练的赌徒,与别的选手相比没有较大的优势,虽然你希望如此。运作中的期权交易部就像机场的控制塔,当龙卷风吹坏跑道后,能比预先设计指挥更多的飞机。
也许这个比喻还可以再深一步,整个业务也可能遭受珍珠港那样的由敌人施加的打击。不管怎么样,这是份让人精疲力竭的活,你得时刻保持警觉,进行计算机导向决策,来战胜周围其他聪明的大脑。
起初,期权交易经理宋兵及其助手们只能按哈佛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来买卖期权。后来这种限制不存在了,这些交易者们开始自由地买卖无担保的期权,与哈佛投资组合的股票没有关联。他们可能也交易货币或商品。这是一场没有投资成份的游戏,也是一种可能招致巨大损失的冒险性活动。由于这种行为太迅速了,所以很难通过管理来控制(银行有时可能在货币交易中遭受数亿美元的损失)。西格勒和宋兵现在都离开了。卡伯特说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已变得相当保守了。
哈佛大学通常的财政目的是谋求8%的长期“总报酬”(收入加上资本所得),其中的一半,亦即4%,专门应付大学的日常开支(哈佛的预算每年为8 亿美元,包括3000 名教师及9000 名其他雇员的薪水)。其他的4%, 不再进行分配而是存入银行。此外,哈佛大学还期望能从外部得到相当于2 %的捐赠,这样每年的花费就能相当于它的证券组合的6%。
哈佛管理公司有三个主要“账户”。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校长基金”,它实质上是个巨大的互助基金,控制大学以及各学院收到的捐助。
“中央哈佛”是“校长基金”的组成部分,数目非常小。“校长基金”大都被分为单个的类别,如神学院、福格博物馆、教授职位评定等等。
还有数亿美元不等地存入哈佛控制的250 个账户,如哈佛——燕京学院等一系列慈善性的信托组织(把它们结合到一起固然管理起来要容易些,这个想法也经常考虑过,但这必须要求哈佛管理公司得有信托公司卡特尔,但它没有)。
此外,哈佛不断收到各种各种的捐赠礼物,从伊塔蒂(伯纳德·贝伦森在佛罗伦萨市外的别墅)到一艘轮船、一处农庄,五花八门。这些财产都得由哈佛管理公司来处理,如果条件适合,他们就对它加以发展,如果不适合, 就把它处理掉。仅仅一幢建筑远不是理想的赠品,现在,在哈佛接受你曾祖父在新港的乡间别墅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