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夫临门 作者:落花浅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李明珠嫌弃张小宝年龄太小,不想跟他洞房,不料张小宝居然把她霸王硬上弓了,让她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因为张小宝的那几个哥哥,个个都护着自家弟弟,对张小宝的暴行视而不见!
这个洞房花烛夜,可谓是□满满。
除了受重伤而不能洞房的张武以外,其余四兄弟都是初尝□、食髓知味,贪得无厌地索要着李明珠的身体,一次又一次。
渐渐地,他们勇猛的战斗力让李明珠吃不消了,只好紧急叫停。
不料,他们完全不理会她的抗议,仍然我行我素,让她欲哭无泪。
做到第七次时,又轮到张有财,此时李明珠再也支撑不住,只好哀哀地求饶。
可是,张有财对她的请求置若罔闻,一边花言巧语地哄着她,一边越发用力地顶撞她的身体。
她无比气愤,对张有财破口大骂,一边骂一边挣扎起来。
然而,她的挣扎偏偏激发出他更猛烈的兽性,让他更加兴奋地进出她。
到最后,她骂累了,瘫软成一滩春水,无力地躺在床上,任由张家几兄弟折腾。
当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时,张家几兄弟才终于放过李明珠,由张文将她紧紧地拥入怀中。
至此,李明珠已经精疲力尽,眨眼间就沉沉睡去。
︶3︶ 《五夫临门》 ︶3︶作者落花浅笑 ︶3︶
洞房花烛夜之后的三天里,李明珠走路都需要扶墙。
到了第四天晌午,她下身的肿痛总算渐渐消退,而她也总算能够正常走路了。
这时,前几天摸到的田螺,已经卖掉一大半,卖得的银钱存放在小木箱里,用来补贴家用。
剩下的一小半田螺,由于早就放在木盆里用水养着,所以泥沙已经吐干净。
于是,张小宝便把田螺一只一只地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开,等到螺盖脱落后,即起锅,将田螺打捞起来。
紧接着,张小宝和李明珠就一人拿一根绣花针,有说有笑地开始挑田螺。
他们俩用针头卷出蜷缩在螺壳里的肉,用手扯去肠子,只余一团黑白相间的螺肉,再将螺肉放进粗瓷大碗里。
待到挑出一大碗螺肉后,就去打水洗螺肉。撒上少许盐,用清水将螺肉反复搓洗,将其上那层滑滑的污垢清洗干净,如此一来,吃螺肉时就不会尝到泥腥味。
洗净螺肉后,就开始炒田螺。
李明珠厨艺一般,炒田螺的差事自然就落在张小宝头上。
但见张小宝先将锅烧热,放少许油,扔进干辣椒、花椒、姜、蒜爆香,然后放入螺肉,洒上盐和葱,快速翻炒一会儿,随后起锅。
当李明珠和张小宝忙活午饭时,张文和张有财就在院中做木匠活,张武则帮着打扫院子,布置饭桌。
最近几天来,由于服用了野人参,所以张武的伤势已经渐渐好转,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也能够做一些轻松的家务事,比如扫地洗碗等。
再过一刻钟,午饭准备就绪,张虎也从田地回来了,一家人便笑呵呵地开始吃午饭。
张文夹了一团螺肉放到李明珠唇边,笑道:“明珠,你尝尝,这是你亲手捡的田螺,又是亲自挑出来的螺肉,忙了这么久,你第一个吃。”
李明珠笑盈盈地吃掉螺肉,连赞好吃,因为那螺肉香气浓郁,滑嫩可口,确实是乡间美味。
螺肉有点辣,张有财就替李明珠盛了碗青菜豆腐汤,吃一团螺肉,再喝一口热腾腾的汤,不仅不辣,反而更显出螺肉的鲜嫩和菜汤的美味来。
见李明珠吃得开心,张家五兄弟都很高兴,争先恐后地替她夹菜,而她也有来有往地给他们夹菜。
一时间,饭桌上的气氛一片其乐融融、温馨美满。
相互夹了一会儿菜后,众人就一边吃饭,一边闲聊,而张虎笑着说起田间拔秧苗的趣事——
昨晚隔壁杨婶睡得太晚,今天早晨就睡眼惺忪,骑在秧马上迷迷糊糊的,眼睛几乎睁不开。
见她半梦半醒的模样,她的夫君就开玩笑道:“要睡到炕里边睡,给我挪点位置。”
杨婶一听,果真转身往旁边挪去,结果在水田里摔了个大马趴!
听了杨婶的糗事,众人全都哈哈大笑,乐不可支。
张文一边吃螺肉,一边笑道:“这田螺真的挺好吃,下午我们再去捡些回来,大部分拿去卖掉,剩下的一点儿就留着自己吃。”
众人一听,齐齐赞成,都认为应该多捡些田螺。
这个下午,张小宝去湖里打渔,半伤残人士张武在家里洗衣服,其余人就前往田地里摸田螺。
正值春日下午,桃花红,梨花白,莺飞燕舞。
河边的柳树青翠欲滴,长长的枝条垂落在清澈河水中,远远望去,好像是正在梳理秀发的窈窕少女。
张有财折下一根手指粗的柳枝,用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车熟路地轻轻拧转,使绿色树皮略略松动,褪出树枝——如此这般,一管柳笛就做成了。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马上还有两更,呵呵呵




、43试验田

张有财将柳笛递给李明珠,李明珠笑开了花,兴奋地接过来,递到嘴边吹响。
柳笛声音的高低由柳管粗细决定,一般来说,粗笛声音较浑厚,细笛声音较尖厉,就如李明珠现在吹出的笛声一样,吱吱作响。
悦耳的柳笛声,在空旷的乡间小路上一路飘荡。
众人迎着清风,拎着麻袋,不久后就来到水田边。
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纵横交错的水田,一望无际的秧苗好似春天的绿毯,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前些日子插下的那些秧苗,已经茁壮成长,不似最初那般柔弱,而是由翠绿渐渐长成墨绿。
灿烂的阳光轻柔洒下,田间的水面波光粼粼,映照着劳作之人的粗布衣衫,映照着木制秧马,好一派闲适惬意的田园风景画。
李明珠立在水田边,怔楞地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本来打算前来捡田螺的她,脑海中闪电般掠过一个念头:稻田养蛙养鱼!
想起稻田养蛙养鱼的法子后,李明珠激动得浑身发抖,连忙把脑海里的相关知识细细地过滤一遍。
穿越前,每逢寒暑假,她都会去乡下的外婆家玩。
有一次,她看到稻田里游曳着一条条红艳艳的鲤鱼,心下好奇,就向外婆询问。
外婆乐呵呵地告诉她,这叫稻田养蛙养鱼,是一种立体生态农业。
蛙能为水稻治虫,蛙粪能养鱼,而鱼粪又是稻田的肥料。利用稻田养蛙养鱼,能够达到稻、蛙、鱼三丰收,是一项低投入、高回报的立体养殖好办法。
如果想用稻田养蛙养鱼,需要用竹子在稻田周围修建1米高的围墙,再设法罩住进排水口,避免蛙和蝌蚪逃跑。
此外,稻田四周,还需挖一条灌水的保护沟,深60厘米,宽100厘米,作为蛙的饲料投喂场所。
至于幼蛙的投放,李明珠有些记不清楚了,貌似是每亩田放养三千只左右,放完后就需要投喂少量食物到保护沟里给幼蛙吃。
最后就是放鱼苗,现在距离插秧已经有一段时间,鱼苗已经咬不动结实的秧苗了,所以直接可以投放。
关于投放的鱼苗种类,李明珠只记得红红的鲤鱼和吃杂草的草鱼,其余的就不记得了。
不过不记得也没关系,只要能记得鲤鱼和草鱼这两种鱼,已经能够用稻田养蛙养鱼。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相信不久后就能小赚一笔!
李明珠前思后想,觉得理论上这稻田养蛙养鱼的法子应该没有差错了,这才拉住张家几兄弟,急急忙忙地要求回家,连田螺也不摸了。
张家几兄弟一听,李明珠又想出了赚钱的好办法,都对此深信不疑,连忙风风火火地赶回家。
回家后,大门一关,李明珠就把自己的想法详细地讲述一遍,小脸上满是掩不住的兴奋。
待到她滔滔不绝地说完,五兄弟都是又惊又喜。
张虎搓着手,满面春风地说:“娘子,你真是太聪明了,那这几天我们就多捡些田螺去卖,把家里的鸡蛋也卖掉,等卖了钱就赶紧买鱼苗。”
这段日子以来,鸡棚里那群毛绒绒的小鸡仔,已经逐渐长大。众人没有把它们卖掉,而是准备养大再卖。
还有,当初卖秧马小赚一笔后,众人曾买回五只母鸡和十只小白兔,是留着下蛋和生小兔的。
现在小鸡小兔都还不能卖,看来看去,也就只有那些鸡蛋可以卖,所以张虎才提议把鸡蛋卖掉。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众人在李明珠的吩咐下,给自己的田地挖了两个深一米的鱼凼,又挖出深50厘米的井字鱼沟,鱼凼和鱼沟相通。
然后,用挖鱼凼得来的土,把田埂加高加宽做得更结实,以防暴雨时垮埂或漫埂逃鱼;又用竹排修筑一圈围墙,防止蛙逃跑。
做完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李明珠担心有人会跟风养殖,影响自家的收入,于是就多了个心眼儿,乘着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和几兄弟一起,偷偷来到水田边消毒——
每亩水田都均匀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