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马小知有点尴尬,李安仁就不再提此事,而是说道:“贤侄,你帮永嘉派逼退了玄武杭州分堂,不知那何有年可否邀你加入永嘉派?”

马小知道:“倒是邀请过。”

李安仁着急道:“那你可曾答应?”

马小知:“在下一直以读书做官为志,自然没答应。”

李安仁这才放心:“还好,还好你没答应。”

马小知心中奇怪:难道就你可以入永嘉派,我就不可以?

李安仁看出了马小知心中的不解,笑道:“本朝虽看重棋事,可对棋师颇为看轻。那些先入门派而后考中做官的读书人,朝廷认为他们江湖之气太重,因而极少重用。先考中做官,然后加入门派者,朝廷倒是认为能变通,反而会得到重用。本朝好几位重臣,以前都入过门派。”

哦,原来如此,原来李知府是为自己的前途着想。

李安仁又道:“再说此次玄武永嘉两派相争,背景极深。你可知道那高万峰的后台是谁?”

马小知摇摇头,岳父倒是向自己提起过高万峰的后台,只是他也不知道是谁。

李安仁低声道:“他就是当今皇上的三弟楚王。”

马小知吃了一惊,怪不得以前来自己家的那几个贼是大内侍卫,原来如此啊。他十分不解:“楚王乃是当朝一品,好好地怎么自降身份,和江湖上的人走得这么近?”

李安仁神色凝重:“此事说来话长,不过说到底,是为了争太子之位。”

马小知更加吃惊:“争太子之位?”江湖上的这些事和朝廷有什么关系?

李安仁点了点头:“是啊,争太子之位。那皇宫之中嫔妃甚多,可直到现在,依然没能为皇上生下一个龙子来。当今圣上年事已高,却一直没人能继承大统。朝中重臣人人着急。

十年前,朝中龙图阁大学士王仁规王大人建言,为天下计,不如于当今圣上皇弟们的子嗣中精选一位,过继给圣上,暂列为太子,以防不测。皇上同意了。当时被挑选出来的,是皇上二弟魏王的第二子赵思哲。那二王子赵思哲一向受皇上宠爱,朝中诸人都以为此事定然成了。

当时翰林院已拟好圣旨,眼看着就要颁布天下,谁知途中忽生变卦,不知因了何事,皇上不但将这道圣旨留中不发,而且还将当初建言的十几位大人全罢了官,那领头的王仁规王大人,则被贬去了岭南。

正文 第八章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7)

唉,一场盛事,顿时付之流水。

只是皇上对那魏王十几岁的二王子赵思哲,依然宠信有加,一直让他随伺在侧。

朝中诸位大臣十分不解,只是宫闱之事,一向忌讳莫深,大家自然不敢随便去问。皇上身边的几位重臣虽知其事缘由,却又不对外人说。故而一时议论蜂起。有人就猜测,皇上是不愿大家说他年老,还有人猜测,皇上是忌讳别人说他无能。

这十年来,皇上一直未添龙子,那太子的位置,就一直孤悬。朝中大臣现时都已明白,以皇上如今之体质,是再也生不出太子来了。皇上再忌讳,也得为身后事作安排。如今之计,只有在皇上几位皇弟中选一位王子,过继给皇上,以接大位。

只是皇上会选谁?众人纷纷猜测。

当今皇上共有三位皇弟,二弟魏王,三弟楚王,四弟秦王。三位王爷的子嗣虽多,可最有可能被选中的只有两位,一位是魏王二王子赵思哲,十年以来,皇上依然对他一直宠爱;另一位则是楚王的大王子赵思圣。

两位王子都是人中龙凤,才能出众。众人评价时,都说两人是一时瑜亮,难分高下。

嘿嘿,为了自己儿子能接承大统,魏王和楚王在朝中就开始明争暗斗。”

马小知十分不解:“朝廷争立太子的事,和棋界有什么牵连?”

李安仁道:“贤侄有所不知。朝廷与棋界一向牵涉颇深,各门各派在朝中的关系,可谓盘根错节。只因下棋乃是雅事,朝中官员闲时多以与人斗棋为乐。加之朝廷看重棋事,故而朝中官员很多都入了派。

只要得了某一派的支持,那本派在朝中之官员,虽说不会俯首帖耳,但几分薄面还是会给的,如此则对争太子之位大大有利。故而魏王与楚王对结交棋派,都不遗余力。”

马小知恍然大悟:“原来是结党啊。既是如此,魏王与楚王为何不直接在朝中呼朋引伴,而是转到棋界中来呢?”

李安仁笑了笑:“想当年,太祖皇帝鉴于前代之失,严禁朝中大臣结党营私,魏王与楚王害怕违了祖制,遭人闲话,被对方拿住把柄,因此只得如此。”

马小知觉得好笑:“难道这个样子就不叫结党,这样别人就看不出来了?”

李安仁只好苦笑:“看出来又怎样?只要没违背祖制,别人就不好说什么。”

马小知心中暗笑: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李安仁又道:“争太子之位,自然需要银钞。本朝官员之俸禄,比之普通百姓之家,当然是高出一等,可要靠着俸禄漫天使钱,那是万难。我大宋几代皇帝对此心知肚明,故而对于宠信的大臣,有时会封一个宫观祠禄官。”

马小知疑问道:“宫观祠禄官,这是什么官?”

李安仁解释道:“那道士的所在,有的被称为宫,有的被称为观。某个宫观香火鼎盛,皇上就将宠信之臣,封为此宫观的主使,名为‘提点某宫观使’,自然是挂个虚名,不理实事的。这样那大臣就既能拿朝廷的一份俸禄,又能拿宫观里道士的孝敬。那宫观里道士的孝敬,自然比朝廷的俸禄高出数倍。

有时朝中失意之臣,也能被封此职,只是官职虽相同,但失意之臣的心境和那宠信之臣相比,自然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此例传到本朝,皇上欲让宠信之臣富有,就不再限之于道士的宫观。当今天下棋风兴盛,各门各派靠着棋局,收入颇丰。故而皇上有时也将某个门派封赏给朝臣。

天下各门各派为了交结朝中大臣,自然也是求之不得。有些门派为得朝廷庇护,还不停地托官员向朝廷求情,请皇上将本派赏给心腹之臣。”

马小知奇道:“难道是这些门派有钱没地方花了,非要送给别人?”

李安仁一笑:“当然不是。所谓无利不起早,没有好处,这些人自然不会如此做。只要朝廷封派官员替他们说上几句话,让他们多开几场棋局,那孝敬上去的银子,不但能全部拿回来,而且还能大赚一笔。”

马小知纳闷:“我以前看过玄武派陈千响和永嘉派何有年两人的对决,当时开的棋局,好像和朝中官员无关啊。”

李安仁笑道:“贤侄,你看过的棋局太少了。陈千响和何堂主这种狭路相逢的棋局,虽然也多,只是天下各门派之间互相的对决,大多是由人牵头。那牵头之人,自然是朝中官员。比如明年春天玄武派掌门高万峰与永嘉派刘掌门在秦淮河边金陵夫子庙中的对决,若无朝中贵臣出面,永嘉派怎会应允?”

原来如此。马小知道:“那玄武派是不是皇上封赏给三弟楚王的?”

李安仁摇了摇头:“玄武派是这几年才壮大的,以前根本没什么油水,朝廷当时自然看不上。楚王之所以支持高万峰,乃是因为高万峰以前是楚王的清客。嘿嘿,两人的关系自然更近,只怕玄武派每年一半的收入,是送给楚王的。”

怪不得楚王会那样帮高万峰呢,马小知子又问:“那永嘉派有一百多个堂口,每年收入更丰,不知朝廷将它封赏给了哪位显赫贵臣?”

李安仁一笑:“自然是当今皇上的二弟魏王了。”顿了一下,他才对马小知道:“现在你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了吧?”

到了家后,马小知依然在回想李安仁知府的话。怪不得自己父亲的冤案【奇】会那样草草了结,原来是楚王【书】在暗中作怪,自己父亲挡【网】了楚王的路,自然难逃厄运了。不禁叹息。

看来想要那个南唐宝藏的,不仅是高万峰,还有楚王,如此一来,自己倒安全了,没有楚王的命令,高万峰自然不敢对自己下毒手。只是关系到南唐宝藏的“血昼谱”的事十分机密,自己父亲过世后,只有高万峰知道,不知他有没有起贪心,对楚王隐瞒了此事,从以前来自己家的贼是大内侍卫看,楚王也应该知道。

想到对自己不利的人,居然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马小知心中不寒而冽。云娘在旁边见他脸色阴晴不定,以为他在烦自己和素素的事,于是不停地软语安慰。

下午时分,马小知正要放下烦恼,坐下读书,丹娘、曹杰和王大宝博士带着两位老人进来了。丹娘一进门,就高声喊:“姐姐,你看谁来了?”

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