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建陕西省政府,蒋介石却又暗中予以掣肘,致杨虎城想要的要不来,想来的也来不了;而不想要的却不得不要,不想来的也不得不来。
不想要却不得不要、不想来又不得不来的,是湖北人李范一。李范一以学非所用搞不了教育为由不想出任陕西的教育厅长,但却在“覆水难收”的压力下不得不来陕赴任,未几,他果然因政见不同而被迫去职。
想要而要不来、想来又来不了的,是陕西人李仪祉。“陕西乃父母之邦,弟何爱涂山遂忘泾渭。果当局有兴工之决心,聚集可靠之经费,弟亦不再为局长,但畀以工头之职畚锸径施,奋然而归矣”,是李仪祉此前在致朋友的信函中所说的一段话,其拳拳赤子之心,已溢于言表矣。
时李仪祉任导淮工程总工程师兼浙江省建设厅顾问。求贤若渴,在多次电请无果后,杨虎城又面见了蒋介石,但却被其以“先生主持钱塘工程,一时难以分身”为由给拒绝了。
杨虎城并没就此灰心,于是便有了陈致远的沪宁京津之行。
以陕西省府联络主任和水利专员的双重身份,陈致远先到南京拜见了于右任。
“啊!是陈。。。。。。”把陈致远于当成了当年的陈德润,急忙打招呼时于右任这才又发现年龄不对,于是将已到了口边的“先生”二字又咽了回去。
“先生何以知道我姓陈?”陈致远惊讶地问道。
“错了,搞错了,我还以为是陈德润先生。”于右任笑着解释说。“这么说你也姓陈?”先生接着问道。
“先生认识家严?”陈致远没有回答于右任而是反问他道。
“你是陈先生的后人!难怪长得这么像。自那年上海一别,一晃六七年又过去了。听说陈先生又在忙着赈灾,想必身体还好?”于右任感叹后又接着问候道。
“还好还好,只是衰老了许多。”陈致远回答说。一经提醒,他才想起了多年前父亲在上海找于右任印《陕西通志》的事。
旗开得胜首战告捷。听说杨虎城要兴修郑白渠,于右任自是高兴不已,并满碟子满碗地答应从中斡旋。
辗转南下,陈致远又于上海找到了李仪祉。拿着杨虎城恳请函和他伯父李仲特写给他的亲笔信,看着看着李仪祉的手竟不由自主颤抖起来:“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走!咱们回。”陈致远赶忙提醒说:“这就走?要不要把这里的事先交代一下?”李仪祉这才恍然大悟地拍着脑门连声说:“哦,要交代,是得交代一下。我都高兴糊涂了。”陈致远又提醒说:“南京方面还没有点头呢。”李仪祉却说:“不要紧!咱们陕西有句粗话,叫做‘拉屎的总不能教吃屎的给箍住了’,对不对?”接着他又指着书柜对陈致远说:“是这,我马上就去交割。你帮我把这些书籍整理一下,咱们最迟明天走。你不知道,我的心,早已经飞回了陕西。”
书籍大多是水利专著,有的是先生自己所著,有的是外文原著。陈致远唯一能看得懂的,是一套《陕西通志》。
到达南京后,李仪祉与陈致远又找到了于右任。指着陈致远,于右任笑着问李仪祉说:“知道他是谁吗?”并没有听出于右任话里的话,李仪祉顺口回答说:“知道知道,他叫陈致远,是杨将军的联络主任兼水利专员。”于右任笑道:“果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仪祉不解地说:“知道他身兼二职,刚才不是已经说了么?”于右任用手指点着李李仪祉笑着说:“还是陈德润先生的后人。这——没想到吧?”李仪祉这才吃惊地说:“哦——原来是这!”
问及南京方面的态度时,于右任笑着说:“二尺五是假的人人爱戴!蒋先生他也是人,
自然不能例外。我给他戴二尺五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浙江是,陕西也是。今杨虎城在陕西筹资兴修水利,中央岂能沉默,让其民心独得而我等反落骂名么?’他听后虽没点头却也不曾摇头,以我看他已动心,咱这事应当是八九离不开十了。”顿了顿他又对李仪祉说:“宜之兄,劳驾你明天再给他搬个梯子过去。”
第四三章李仪祉山中遇狼 刘
“梯子?他要梯子做啥?”李仪祉大惑不解地问道。于右任跟陈致远两个人都不说话,只是哧哧地笑着,李仪祉却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下驴啊!没听说‘借梯下驴’么?没个梯子,你蒋先生怎么下得了驴?”于右任笑着说。李仪祉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李仪祉单独的面见了蒋介石。在政治上有些独裁,在军事上也不乏霸道的蒋介石,在人伦上却也尊崇孝道。看了李仪祉的家书后,他终于借坡下驴,点了点那颗多是左右摇动、却轻易不肯上下点动的光头。
归心似箭,李仪祉恨不能生出双翅飞回陕西,于右任却笑着对他说:“咱们陕西有句俗话,叫做‘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如今酵子有了,‘巧媳妇’也有了,但‘面’却还差得远。为了把这锅馍蒸大蒸白,静远这个游方和尚,还得云游京津向章元善先生去化缘,以我之见,我两个还不如跟他一同前往。人多了势众么!”陈致远兴奋说:“这样最好!只是有劳二位先生了。”
李仪祉只好克制着自己,与于右任陈致远一起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
章元善,浙江诸暨人。一九一五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曾先后担任过国民政府实业部合作司司长、经济部商业司司长,和国际救济委员会中方驻会常委,眼下是“华洋义赈会”的总干事。
华洋义赈会是一个具有互助合作性质的民间组织,总干事章元善先生,是将这种互助合作制度引由西方引进到中国的第一人。
民国九年,包括陕西在内的华北五省旱情肆虐,已波及三百一十七县殃及人口两千多万。由于北洋政府拨付的四百万救灾款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中外有识之士纷纷慷慨解囊,全国先后成立了九个义赈会,并筹集善款一千七百多万。民众的热情,来自民间的力量,使章元善先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救灾不如防灾,中国必须有一个防灾救灾的常设机构。
翌年的十一月十六日,“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在上海应运而生,简称“华洋义赈会”或者干脆叫做“华义会”。敢去常人不去之地,敢做常人不做之事的章元善先生,理所当然地被公推而担任了总干事,并长驻津门主持日常事务。
一方面,有人在为争权夺利而不惜兴师动众同室操戈;另一方面,有人却慷慨解囊济世活人陌路相助。这边是刀光血影你死我活的厮杀;那边却是雪里送炭嘘寒问暖的救助。习惯了冬天的严酷,却反而接受不了春天的温暖;接受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传统观念,却反而理解不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新生事物。政治上四分五裂各霸称雄,军事上狼烟四起烽火连天,中国已经够乱的了,“华洋义赈会”这个“新生儿”又“乱中添乱”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一时间举国上下舆论大哗,慨然者有之,狐疑者有之,嘉许者有之,非难者亦有之。张季鸾在《大公报》上首开专栏,供知识界学术界展开讨论,全国各大报纸亦不甘落后争先效仿。
为了把好事办好,章元善先生坚持任人唯贤,并主持制定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和《合作社社务成绩考成办法》。并坚持按“章程”此对入会者进行严格的审查,以“办法”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以便随时优胜劣汰决定去留,决定贷与不贷和贷款之多寡。
民国二十年的淮河水患,在又一次向华洋义赈会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继民国九年之后,章元善跟他的华洋义赈会又一次面对和接受了这次挑战,同时也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遇。华洋义赈会以其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对赈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华义会赢了。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也赢得了舆论的口碑。
事实胜于雄辩。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带动下,中国银行、中南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十大银行,在上海联合组建了“中华农业合作银团”,并主动向华洋义赈会靠拢寻求合作。华洋义赈会就此名声大噪蜚声海内外。
章元善救灾,李仪祉治水。虽近在咫尺,俩人却各行其是车行车道马走马路,只“闻其声而未见其人”。
于右任李仪祉陈致远一行三人,首先在津门在《大公报》找到了张季鸾。一声“干爹”后,陈致远立即扑上去搂住了张季鸾。于右任李仪祉也跟着吃了一惊,他们没料到陈致远不仅认识张季鸾,而且还与其沾亲带故。张季鸾更是喜出望外,连忙招呼于右任跟李仪祉说:“呀!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