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跳动的灯火已经没有了意义,天,已经亮了。。。。。。
一觉醒来午饭已经准备好了,郭德全完全没料到这次偶然的遭遇,竟成就了他跟白若雪的一桩金玉良缘。世上的世事往往就是如此:机关算尽的竟是一无所获,有所获的却完全出乎了意料。
郭德厚和山妹都沉醉在一个美丽的童话中。山妹的心里不觉中萌生出一种隐隐约约的,难以名状的失落感;郭德厚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正在吆车,枣红马一路信马由缰地走着。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一倾,菊儿跟孙兰玉这从梦中惊醒。“到了!就是这家。”郭德全惊喜地说。“老马识途!连枣红马都认下了这门亲戚,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孙兰玉喃喃地说。“你就是德全的大媒了!这既是人意也是天意。”菊儿抹着眼泪对孙兰玉说,眼泪已掩饰不住她的惊喜与兴奋。
第三四章卧牛城致远挂冠 斗
山雨欲来风满楼!
宣化观,渭南城北不远处的一座道观。远眺上有数株苍松翠柏,仍然保留着它历尽沧桑后的几多庄严与几多肃穆;下有一片青砖瓦舍,依然保持着它昔日的古朴和曾经的神秘。及近却不见青衣道长唯有几个布衣斯文;未见善男信女倒有一群顽皮的学童;不闻晨钟暮鼓惟闻朗朗书声。“宣化观”的的匾额虽依然居中高悬,左右两边却各多出了一个牌子,一个写着“宣化初级小学”,另一个写着“乐育高级小学”。
宣化观是宣化四社所有民众的公产,他们借此办起了“宣化初级小学”。也许是由于风水占尽,几个劣绅也将他们所办的“乐育高级小学”,以借用为名迁入其中。谁知刘备借荆州,这一借便是十年。人常说一个槽里拴不下两个好叫驴,鸠占鹊巢后的宣化观里牛咬马踢自是在所难免。由量变引发质变,后来两校之争竟逐渐地蒙上了政治色彩,没有了缭绕的香火却充斥着刺鼻的硝烟,这里已不再是一方净土。
道门不再清净学人也不再斯文,以乐育高小停办为名,劣绅们解聘了所有的共产党员教师,而宣化初小却趁机升格为宣化高小,并将被解聘的教师全部重新录用。阴谋受挫后已恼羞成怒的劣绅们,又利用手中的权力纠集地痞流氓,用“调虎离山”之计捣毁了宣化高小,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盛怒之下,宣化高小的师生们打死打伤了几个劣绅。
“宣化事件”像一把火,久旱不雨的渭华大地被点燃了。
五月一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一年一度的节日,恰巧也是崇凝镇的集日。
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一八八六年的五月一日,美国有二十一万产业工人在芝加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四十二年后的同一天,被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国农民,也一声吼喊向反动势力举起了䦆头和铁锨。
火山在喷发岩浆在奔突,警察局被砸厘金分局被踏,商号被抄土豪劣绅被杀,账本被付之一炬,浮财被一抢而空,恶差被砸成一团肉泥,催粮委员被劈为两半。鱼池十六村的苏维埃政府在府君庙里诞生,丰原十八村的红色政权于老爷庙中问世,在东起少华西至骊山,南至秦岭北至渭水的陕东地区,农民运动的星星之火逐趋燎原之势。
五月七日晚,在朦胧的夜色中,一支部队悄悄地离开了秦岭腹地的三要司,栗色的战马上许权中旅长缓辔而行,寄人篱下的险恶处境,使他不得不时时为部队安全而忧心。
接受改编后不久,冯子明在外界的压力下竟对许权中动了杀机,部队在奉命南下路过蓝田时,旅参谋主任,内奸惠介如又企图发起兵变并趁机谋杀许权中。自古我中有敌敌中有我,如果将惠介如比作三国时的魏延,那么他企图策反的营长杨锡民就是诸葛亮安插在他身边的马岱。铁证如山,在处决了奸细后,许权中又就近投靠了与冯子明素恶的李虎臣驻兵三要司。
三要司是洛南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兔尾巴长的一条街道两边有一家药铺,一家杂货铺跟几家山货店。这里山清水秀却又十分贫瘠,这里封闭却又跟渭华大地、跟省城的红埠街九号以及潼关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月四日一天之内,旅长许权中竟接到两个内容截然相反的命令,一个来自省城的红埠街九号,是陕西省委要他脱离李虎臣将部队带往渭华地区,去配合已经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另一个来自潼关,是他的顶头上司李虎臣要他急赴潼关,率部参加对冯玉祥的作战。作为党员他应当服从省委,作为下属他又应服从李虎臣,何去何从,一向果敢的许权中竟陷入了两难。
自己的身家性命倒在其次,作为一旅之长他必须对部队负责。自打清涧起义失败后,这支队伍便成了党在陕西,乃至在整个西北地区独无仅有的一支武装,在白色恐怖中党又把像唐澍、刘景桂、谢子长、廉益民、高克林和杨晓初等一大批已经暴露的骨干力量,全都集中在这支队伍里。许权中旅长输不起了也不能再输了,这支队伍可是党组织在西北地区留下的一点血本!
时间突然变得吝啬起来,许权中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做出抉择,因传达命令的。。。。。。不,应当说是李虎臣,还在坐等自己的回音呢。
黎明前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彻夜未眠的许旅长心中渐趋成熟,与其南下渭华还没走出大山就被李虎臣吃掉,还不如奉命去潼关先参加军阀混战,然后出其不意趁其不备在酣战中再伺机撤出,并杀他个回马枪掉头向西支援渭华。
如果能从李虎臣的队伍中拉一些人出来,如果能以渭北为根据地,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那里群众基础好回旋余地大,那里进可以攻退可以守,那里不乏给养敌人的力量也相对薄弱。
许权中旅长的设想无疑是成熟的,其决策也是英明的,但这个成熟的设想这个明智的抉择,却显然跟省委的指示格格不入甚至是南辕北辙。许权中的设想军党委能通过么?军党委的成员都是满腔热血的好同志,他们矢志不渝而又热情奔放,但他们却年轻气盛尚缺乏实际斗争的经验,而领导他们的党比他们还要年轻,她只有“八岁”还是虚龄。
军党委会上,多数委员的意见果然跟许权中旅长的大相径庭,出于对旅长的尊重,会议决定采取折中的办法,一面让部队向潼关缓行以拖延时间,一面并飞报省委请求指示。
红埠街九号也是一个不眠之夜。同样年轻的省党委在托派分子的影响下做出了“不去潼关,速到渭华”的决议。
虽说是不依成败论英雄,但成与败毕竟不失为判断军事行动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为了用结果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许权中冒着违抗省委指示的风险力排众议,在分出一个营赶往渭华外,主力还是被他带到了潼关。
在潼关,一个旅的人马竟不翼而飞,侦查敌情返回时部队时,旅长许权中不禁大吃了一惊。拿起压在桌面上的纸条一看,许权中始知部队已被唐澍带往渭华,大约在一年,因与史可轩意见分歧许权中闹意气离开了部队,还在为此追悔莫及的他做梦也没料到在一年后的今天,部队竟又抛弃了他。“报应!”自责了一句后许权中重新翻身上马,十几匹牲口也跟在栗色战马的后头,一路朝西疾驰而去。
在瓜坡镇许权中终于追上了部队,部队虽还是那支部队但已不再叫做许旅,而被改叫做“西北工农革命军”,旅长也不再叫做旅长而被改叫为总司令,总司令更不是许权中而是唐澍。提前派出的那个营也被改称为“陕东赤卫队”,不过大队长还是原来的营长叫李大德。许权中与他所带的十九骑成了“西北工农革命军”的“骑兵小分队”,许旅长也一落千丈成了小分队长。
以刘景桂为军委主席,唐澍为总司令,王吉泰为参谋长的部队已正式宣布起义。许权中就此失去了一旅之长失去了指挥权,却得到了一个被“永远开除党籍”的处分。
虽然先后两次挫败了宋哲元部魏凤楼师与田金凯师的围剿,但“西北工农革命军”和“陕东赤卫队”的处境却越来越险恶。面对严峻的局势,许权中无暇顾及自己所受的委屈,又一次提出了“退守渭北以保存实力”的主张,唐澍、刘景桂等也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地听取并接受了他的意见。可惜许权中的主张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宋哲元已亲自出马集中了三个师的兵力扑了过来,血战中,工农革命军的党委书记吴浩然、政治部主任廉益民和赤卫队副大队长薛自爽先后阵亡,主力也不得不经牛峪再次进山退守到两岔河。在两岔河,年轻而又激越的唐澍又一次违犯了“新败之师,不宜分兵”之大忌,要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