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日,他正要到城外的别院去一趟,就叫上古若雅,千方百计地诱惑着:“别院有一个专门骑马射箭的地方,我带你去看看,你一定会喜欢上的。天天闷在屋子里,是个人都发霉了,跟我去学骑马好不好?以后出门就不用坐马车,骑着马肆意奔跑该有多痛快!”
古若雅这几日一直操劳着,也觉得有些累了,正答应着要去换一套才做好的骑装,谁知道就有一个护卫匆匆地闯了进来。
对他们行过礼,急匆匆地说道:“皇上让王爷进宫,听来的太监说,怕是出大事儿了。”
上官玉成脸色微变,这能出什么大事儿呀?
皇后的事儿已经过去了,太子府里才刚烧了大火,太子妃也不翼而飞了,想必他这阵子不敢轻举妄动。
还能有什么大事儿呢?
难道是战事不顺?
他回头歉然地望着古若雅道:“真是不巧,等改日再带你去吧。”
古若雅忙摇头:“你赶紧进宫吧。这事儿等有功夫了再说。”就服侍着他换上了四爪金龙的袍服,戴上了二龙戏珠的二层王冠,目送他出了二门跨上如风,匆匆地去了。
古若雅倚着门也没心思去做丸药了,心里七上八下地,总是有些不安!
九十九章 泰王出征&夫妻罅隙
寝宫里,上官玉成跪在皇帝的榻前,还未来得及行大礼,皇上就有气无力地命他起来了。
太监端来绣墩,他就坐在床头边。
“成儿,边关来急报了。”皇上抬起手指费力地指指榻前几上的急报。
上官玉成拿过来一目十行地看了,半天才放下来。
“你怎么看这事儿?”皇上望着这个三儿子,满眼的希望。
“依儿臣看,当初就不该让四弟和五弟出征!”上官玉成望着父皇那张憔悴疲惫的脸,开诚布公地说道。
“你是在指责父皇吗?”皇帝本来躺着的身子猛地一下坐了起来,由于势头过猛,猛烈咳嗽起来。
上官玉成无所畏惧地望着这张老迈许多的脸,心痛地点头:“父皇,难道不是吗?当初若是让儿臣出征,结果定不会这么惨!”
连四皇子五皇子两个人都被月环国给俘虏了,大秦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皇帝搜心抖肺地咳嗽了几声,上官玉成忙上前要给他拍背,他却挥挥手不让他过去。
这是在生他的气了?
上官玉成无奈地摇头,就知道忠言逆耳。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不说又不行了。
太监端来一杯温热的水,服侍着皇上慢慢地喝了,咳嗽才好了些。
皇上顺了顺气,勉强定了心神,盯着上官玉成道:“父皇何尝不知道你这两个弟弟不成器?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底下的良将强兵都是精挑细选的,他们,怎么就是不会用啊?”
他恨得捶榻大怒,“这两个败家子,要把朕的江山给败掉吗?”
父皇已经这样了,上官玉成知道他内心定然十分难过,忙安慰道:“父皇,让儿臣领兵去把四弟五弟救回来吧?”虽然四弟五弟不成器,可毕竟是父皇的儿子,身为父亲,就算儿子无能没用,可心里还是疼惜的啊。
如今这两个弟弟尚且在月环国不知道遭受什么罪,若不早日解救,父皇这般年纪,怎生受得了?
要凭他的本心,这十万大军在两个弟弟手里全军覆没,他们两个死一万次都不足惜啊。
况且士气受损,月环国若是趁虚而入,大秦更是雪上加霜!
老皇帝叹息了一番,总算是平静下来,拉着上官玉成的手说道:“叫你来就是这个意思。那两个畜生能救则救,救不了就算了。朕的江山也不靠他们!”
上官玉成点头,可心里却知道,他的父皇定是想救自己的儿子的。
他沉吟一会儿才道:“父皇,若是儿臣出征去,宫里的防卫可是重中之重啊。”
等他一走,估计太子和古木时这些人就开始行动了,宫中的防卫虽说自己有不少亲近的人,但也得以防万一啊。
“朕明白。眼下大局为重,月环国这次大胜,怕是要大举入侵,你带兵去,一定要守住边关!”
父子两个说定了又细细地商量了些细务,上官玉成才匆匆地起身,眼瞅着父皇那虚弱的身子,他欲言又止了半天,还是决定说出来:“父皇,儿臣回去让媳妇过来给您调理调理身子可好?您这个样子儿臣就算是在外头也不放心啊?”
皇帝摆摆手,无力地闭上眼睛,“罢了,太医也尽有好的,何必让你媳妇抛头露面的?她一个妇道人家,还是守在家里的好。你也老大不小了,至今没有子嗣,恐怕也和你媳妇成日里往外跑有关啊。”
上官玉成抿了抿唇,没有说下去。
父皇,还是看不起他家王妃外出行医啊?
一个女子本该守在闺阁中,相夫教子才是!偏偏他喜欢的女子却是个与众不同的,可他喜欢归他喜欢,并不能让父皇也喜欢啊。
他惆怅地摇摇头,心里想说太医还不如自家媳妇的话,可父皇这个样子,他不忍心让他气上加气了,只好作罢,告辞出去。
他前脚刚走,太子后脚就急匆匆地进宫了。
他听说了十万大军覆亡的信儿,先是一愣,接着又是一喜。
父皇经此一难,身子怕是更差了吧?
何况四弟五弟两个被月环国的人给虏了去,父皇这把年纪的人定是受不了!
要是老三再领兵出征,这京中可就只有他一个皇子了。
到时候自己再暗中运作,让老三也来个马革裹尸,父皇可就只有他一个儿子了。
那,皇位岂不是稳稳地到手了?
他瞬时想到了这么多,随即就起身到了宫里。他要去探探父皇的口气,到底想出兵还是就此善罢甘休。
但是他的信心满满的,依着父皇那个性,无论如何要报这个大仇的。何况四弟五弟落到人家手里,父皇恐怕也不舍得他们两个的。
来到寝宫里,老皇帝已经睡着了,太子站在门外踌躇再三,还是决定等着了。
一来,显得他关心战事,关心父皇的身子;二来,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这个太子也得拿出点儿意见才是啊。不然,他这个太子岂不是个摆设了?
等到快要天黑的时候,内侍才出来告诉他皇帝已经醒了。
不过得先用点儿东西才能见他。
又等了足足有一炷香的功夫,皇帝方才宣他进去。
一进屋,他就刷地跪在榻前,痛哭流泪地磕头:“父皇,四弟和五弟他们,可如何是好啊?父皇的身子怎么能受得了啊?”
皇帝本来平静下来的心被他这么一搅合,又撕心裂肺地痛起来。
十万大军,两个亲生的骨肉啊!
生生地要了他的命了。
他本来子嗣不多,如今更是一下子去了两个,还不一定能救得回来,他怎能不心急火燎的?
可他是一国之君,九五之尊,偏偏还不能像小户人家的老爷子那样大哭大闹一场,非得隐忍着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让他真是寝食难安啊。
太子大哭着磕头,他也跟着低声呜咽,父子两个哭了一阵子,皇帝才摆手制止:“罢了,起来吧,已经安排你三弟领兵去了。”
什么?这么快就让老三去了?
太子的眼眸一暗,父皇都没叫自己来商议,这是防着他吗?
但他面上一点儿都不显山露水,还带着微笑回道:“父皇,三弟是个带兵的好手,让他去,我大秦定能昭雪前耻!”
“是啊,朕只希望能打败月环,阻止他们内侵!”皇帝才说了几句话,就有些疲惫起来。
太子也只好捡了几句高兴的话说了,就告辞出来了。
出了宫,太子的脸就黑了下来,叫过身边的亲卫,吩咐了几句,那人就急急地走了。
上官玉成去了半天还没回来,古若雅倚在门边就站了半天。
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了,怎么这么晚还不回来?
其实上官玉成从宫里出来,也没功夫回家,径自带着人去了郊外的兵营点兵挑将去了。
这次出征的人马仅有五万,比上次足足地少了一半,若是不挑选精兵良将,还不知道此役能否成功呢?
月环国的新任国君月朗可是个能征善战的人,若不谨慎小心,大秦再败一次,就有亡国之险。
他自然要抓紧了!
晚饭时,上官玉成只打发一个小厮回来说是晚上不回来了。
这等军国大事,他也不能让一个小厮告诉古若雅,古若雅隐隐地也猜到了,并没有多问。
自己萧索无味地吃完饭,坐在那儿就发起呆来。
半天,她才自失地一笑,这才多久啊,自己就这么离不开他了?
哎,女人呀,不能太依赖着男人的,不然,自己都不知道干什么好,迷失方向了。
她努力地让自己振奋起来,而最好的做法就是找事儿做。
这才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