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泉之媳妇难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好了注意,苏兰就在脑子里琢磨开来。
  
  冬日里天气冷,可供选择的便是热食一类的。火锅挺好,但是要面店,器具也多。不若麻辣串串,整一个台子,旁边放几张桌椅,一排肉、菜,要吃什么拿什么,一个人、十个人都可以接待……
  
  ***
  
  因着自家的麦种完了,但又去帮陈寡妇种,所以赚钱计划还在苏兰的脑子里,没有实施。
  
  但陈寡妇的地不多,更有除了宋二郎、宋大郎两个年富力强的大男人,陈寡妇还请到了两个同村的妇女来帮忙。
  
  其中之人一苏兰认得,是那个在大青树下,说宋家的家产,本应该用在宋二郎、宋三郎的林家媳妇。
  
  苏兰对她印象颇深。经过帮陈寡妇种麦的三天,和她相处的多了,也对她有一定了解。
  
  说起来林家媳妇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嫁进林家的时候,因为没什么嫁妆,被婆婆看不起,若不是丈夫护着,也是要被打压的一文不值的。后来,婆婆公公去了,她和丈夫感情又好,又有两个儿子,日子过的虽紧凑,但也安乐幸福。
  
  林家媳妇有点闷葫芦的个性,平时话不多,但一出口便都能一下戳中正心。
  
  苏兰挺喜欢她的。不嚼人是非、也不把陈寡妇当成不祥的人看待。
  
  于是,在苏兰的刻意之下。她、陈寡妇、林家媳妇初步的交情就建立了起来。
  
  ***
  
  这样一忙活,时间已经到了十月下旬了。
  
  这天苏兰跟着宋二郎去镇里,这个时节天气已经冷了下来,但街上的行人还是很多。
  
  苏兰拉着宋二郎只说要逛逛,一路下来她实者在考察行情,她以饭馆、小酒楼为主——其实大庆朝已经有火锅的前身,名叫热锅子,不过苏兰没尝过,但只要往那店门前一路过,她鼻子一动,就知道那家店的热锅子好不好。
  
  苏兰和宋二郎来到一家人头攒动的两层小酒楼前。酒楼生意不错,老远就听到人声沸腾。
  
  近了,就有店小二甩着帕子在吆喝揽客。
  
  时值正午,苏兰也饿,加之她也想尝尝味道,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宋二郎见她停在这里,摸了一下口袋,里面银子还够,就拉着苏兰进去了。家境虽困难,但偶尔一次还是使得的……
  
  进了店,落坐。便有小二倒茶,问吃什么。
  
  苏兰说:“天气冷了,你家的锅子不知如何。”
  
  话一完,小二便好一通的夸自己的锅子物美价廉,他道:“我们这个有两种锅子,一种是羊肉锅子、一种是白底的。”
  
  羊肉锅子,苏兰懂。白底就有些不明白了,“什么是白底的?”
  
  “也就是白水加酱料的底,客人可以点肉食、蔬菜烫着吃。”
  
  苏兰点了白底的,又点了一盘肉、并几个蔬菜。
  
  最先拿来的是烧着火的炉子,后才是汤锅。白底的汤锅不白,面上一层的油和辣椒、花椒等物。小二又端来糊椒、盐、香菜三小碟放在一边。
  
  炉火很大,没一会汤底就开了。
  
  苏兰接了宋二郎烫的肉片,她嚼了几口咽下。
  
  火锅的汤底好坏,那是直接决定胜败的关键。这店的汤看着像模像样的,烫了的肉,吃起来味道却不行。
  
  没放八角、豆瓣酱、孜然……最最能提味的牛油也没有。只几口,苏兰就觉得她还是大有口为。
  
  苏兰吃了几口,就停筷不动了。宋二郎奇怪,“怎么了媳妇?”
  
  “不好吃。”苏兰小声的说:“这东西还没我自己做的好呢。”
  
  “你会做?”宋大郎惊讶。
  
  “保证比这个好。”苏兰拉着他的衣角,撒娇道:“二郎,咱们自己买调料回去弄吧,刚好也让三弟和小义尝尝。”
  
  苏兰的手艺,就宋家来说,没人不喜欢,甚至连宋李氏都用肯定的语气,酸溜溜嫉妒的。
  
  当下宋二郎把剩下的东西糊乱吃完了,就拉着苏兰去采办。
  
  店家做的热锅子,全是火锅。而苏兰赚钱计划中的,却是摆在路边,不限人数,只一、二口锅,几个凳子就摆摊的串串香。
  
  冬日里的串串香,最霸道的当然要属红汤底。
  
  其实说是串串,苏兰做的锅底却是火锅的底——不管是火锅或是串串香,这汤底都是越久越香。路边小街的串串,与一桌一锅的火锅,就消费来说,后者要多得多——其实这两者汤底是差不多的,最大要的差别可能就是火锅贵些、汤底油多些、其他更将就些。
  
  为了一下子打出名号,也为了以后。苏兰做的底就是油多料全的火锅底,现在这汤底可以用于街边串着肉、菜卖——称为串串香。等以后有钱了,凭租了店面下来,就这熬煮了的汤底,越发香辣,直接就成了火锅。
  
  火锅分红汤、清汤两种。而红汤,苏兰转悠了肉市一圈,没找到牛油——没有牛油味道的火锅,美味程度那真是少了一个档次。
  
  苏兰无可奈何。在这里,牛是重要的牲口、财产,是耕田的劳力——甚至连朝廷都有规定,不能随意宰杀牛。就算牛老了、耕不动田了,也要上报确认后,方能宰杀。
  
  想买牛肉,真的只能靠运气。
  
  很明显苏兰没有这个运气。
  
  回家的时候宋家牛车上,除了一背篓的猪骨头,就是苏兰走遍了大街小巷,收集齐的调料。
  
  农活告了一段落,现在有了时间,但苏兰并不想,像宋李氏一样大量的购买骨头,熬油与骨头肉赚钱,因为那真的费太多的功夫。
  
  苏兰想要的是更加快速的来钱——离过春节也不过四个月了,这四个月她就要赚到修房子的钱。
  
  宋家现在的四合院,苏兰估摸着也要值七、八十两,她多的不说,至少搬出去后,要盖六间小院子。说起来,以后搬出去,肯定这房子是要卖给宋李氏的,但压价肯定厉害,最后能给个二、三十两,苏兰就谢谢她了。
  
  虽然气馁,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除非是宋李氏主动提出要买他们的房子,不然卖给别家的可能性很低。
  
  到了家宋二郎就开始忙炖骨头,苏兰先煮了简单的饭食给宋三郎、苏义两个,随后才一心投入火锅汤底中。
  
  ***
  
  没有了王牌牛油,苏兰就更加的细心了。
  
  她找了能找到的所有配料:老姜、大蒜、花椒、料酒、胡椒粉、干辣椒、豆瓣酱、醪糟、八角、桂皮、丁香、砂仁等近二十种。
  
  光是这配料,宋二郎就已经目瞪口呆。可苏兰依旧不满意,没有味精——到是可以用鸡汤代替,可是舍不得。最后也就决定用鲜香的骨头油代替。
  
  另麻油——这东西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便离不开的东西,苏兰走了几家店铺,后来找到了青花椒。
  
  苏兰先就动手做了麻油——只将青花椒倒在热好的花生油里,便成了麻油。
  
  接着将就这锅,重新倒油入锅——苏兰倒了花生油和菜油两种,花生油有营养,菜油则香浓。油热后放大量的豆瓣酱,翻炒油变红后,再放其他调料。
  
  炒香后,倒入的高汤也就是骨头汤,烧开以后苏兰才放醪糟、冰糖等配料。
  
  所有的配料,皆以压腥、提味为主——如,醪糟、花椒、老姜、大蒜、八角、丁香都是去腥的好料,除了去腥,它们也更能让汤底鲜香浓厚。
  
  冬日的肉菜,算起来要比夏日更多一些。除常食的猪肉,还有大量的羊被宰杀——而羊肉最是腥膻。
  
  十一月也进入了夜长白短的时节,酉时(约晚上六点)的时候天已经尽黑了。
  
  加了大量豆瓣酱的汤底,红油油的甚是喜人,各种调料的丰富也使得苏兰一打开锅盖,它的香味飘出了很远很远。
  
  ***
  
  离宋家最近的便是李婶子家,此时的李家晚饭已经上了桌,正要举筷呢,一阵一阵浓烈的、从来没有闻过、但香得人抹口水的香味,让在座的人都无心思吃饭了——与香味相比,饭食味同嚼腊。
  
  李婶子打开木栅门,往宋家的方向看了一眼,她吸了好几口香气,还咂了咂嘴,“这宋家是做什么啊?也太香死人了。”
  
  要说最先闻到香的,除了苏兰和宋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