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穸蓟辜堑茫荒鞘焙蛩笫て醯ぃ痪┏怯腥撕退ǚ绫ㄐ牛坏朗钦啪帕渥杷菹嘀隆�
    王竣还不是因为镇守朔方多年;战功彪炳;由是拜同中书门下三品。至于从前;还有张仁愿、唐休憬、娄师德、王孝杰……无数出将入相的例子在前;张九龄凭什么挡他的路?难道就因为他不是从科场进身;就被这些所谓士大夫排斥在外?
    而张守畦这种隐隐的敌意;杜士仪自然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张守畦在幽州屡立战功;李隆基对其恩宠备至;他也无意因为这几句言语和对方过不去;因此只是微微一笑道:“正如张大帅所说;身经百战年富力强的那些将校;方才是中流砥柱。可正因为如此;年轻而未曾经历战阵的;方才是最好的磨砺人选;因为他们既然年轻;胸怀激昂锐气;其中自有不少愿意拼杀战阵追求殊功;而一旦年岁大了;虽有昔日信安王;如今朔方节度副使李将军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却也有固步自封听不进人言的。”
    说到这里;见张守畦不以为然;而李隆基却微微颔首;他便气定神闲地说道:“当然;我也自有私心。须知我如今尚只三十出头;倘若麾下皆是老将;眼见年少多年之人却高居帅位;岂知不会有人心中抱屈?”
    这话听上去仿佛带着几分自嘲的意味;可王忠嗣却知道;杜士仪在陇右提拔重用了自己和南霁云;在朔方用了仆固怀恩和来稹;可在他们这些比其年轻的之外;如安思顺姚峰郭建;如李俭郭子仪;哪个不比杜士仪年长?而他对杜士仪的话也是认同的;南衙十六卫以及北门禁军当中;身家背景不凡的人多得是;要是把那些年长的挑回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后院起火;至于年轻的可塑性强;纵使是皇亲国戚之后;也未必不能调教出一个样子来
    于是;他不等别人开口就附和道:“杜大帅此言;我也赞同。我正想说;蔚州和云州一带的将校驻守多年;正好轮换一下;如有年轻气盛有出塞从军之愿的;我也求之不得。不说别的;年轻的打磨打磨;说不定日后陛下身边将星云集;我等四十出头就可以退休告老了。”
    见王忠嗣和杜士仪一个鼻孔里出气;张守畦不禁嘿然一笑:“王将军和杜大帅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不过陛下既然开口;我就不挑挑拣拣了;南衙北衙之中;精兵强将不少;我唯陛下所愿就是。”这就是张守畦多年军旅磨练出来的精明之处;却又和杜士仪王忠嗣不同。
    可是;李隆基却对杜士仪、张守畦、王忠嗣彼此不同的风格颇为嘉赏。而杜希望之前在牛仙客面前固然直来直去;在御前就显得有几分谨慎和拘谨了;崔希逸亦然。这是他们多年仕途之中养成的习惯;平日固然中规中矩;可在前头那三人畅所欲言的衬托下;他们不免便显得有些平庸。
    等到李隆基上了坐辇;带着这五位节帅准节帅;来到了大明宫银台门外当年的万骑;现在的羽林卫营地时;就只见那些帽插红缨的军官少说也有百多人齐集面前。
    南衙十六卫有将无兵;就连曾经为贵介子弟起家良选的千牛;如今也渐渐名存实亡;不复禁卫之责。而北门禁军的将领;却多半带着南衙的官职。眼下这众多军官当中;出自北门禁军的居中;左边则是南衙十六卫中挂着郎将甚至校尉的将校;而右边的显然年轻多了;几乎都是不满三十的年轻贵介子弟;面容俊秀身姿英挺的占了大多数。
    “陛下万安”
    随着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李隆基在步辇上微微颔首。此时烈日已经当空;年岁已经不小的他近来又处置了宫中这番变故;早已经有些身心俱疲;即便头上张有伞盖;他也已经力不从心。因此;他轻轻揉了揉太阳穴;就对左右众人道:“这些就是朕预备充实到各大边镇中去的禁卫将校;你们身为节帅;各自挑选吧;朕不于预。只不过;你们要走了人;也得给朕依样画葫芦补充一批人过来。”
    “是;恭送陛下。”
    张守畦领头声若洪钟地说了一句;等到目送天子一行人去远了;他方才转身矜持地说道:“我幽州精兵强将如云;就不和诸位争抢了;各位挑剩下的人都给我就是。”
    杜士仪和王忠嗣不以为意;崔希逸正有些走神地想心事;闻言也没太放在心上;而杜希望在天子面前不声不响;可实则却不是这样的好性子。他对张守畦这态度大为恼怒;似笑非笑地斜睨了张守畦一眼;这才声音响亮地说道:“张大帅战功彪炳无人不知;也怪不得瞧不起南衙和北衙之中这些人你既是不在乎;我们可就不客气了;忠嗣;杜大帅;虽则你们在陛下面前讨了先机;可我说在前头;手快有手慢无;别怪我这年纪大的不让着你们”
    杜希望这会儿和御前的谦恭截然不同;杜士仪不禁瞠目结舌。而王忠嗣见杜希望不等张守畦反击就大步走上前去;他便低声说道:“陇右杜大帅和我曾经有过数面之缘;为人其实是一块爆炭;他说不让就肯定不会让;咱们若真是慢了;可就汤头都喝不上了”
    见王忠嗣也走得飞快;杜士仪不禁为之气结。这算什么;要是他看中的人被那两个抢跑了;他不是白跑了这一趟?尽管心里又好气又好笑;但看到王忠嗣直奔北门禁军那一行人;杜希望则是冲着南衙十六卫那些闲散军官去的;他醒悟到两人恐怕都是有熟悉的人在其中;当即稍稍松一口气;当即来到了那批曾任千牛的贵介子弟前。
    尽管如今的千牛早已不像当初那么金贵;可终究出身不同;即便是他如今身居高位;这些人在他面前也都不见丝毫卑色。
    这却不是人市上挑选奴婢;自然不容他一个个转圈似的挑看;因此他在前头一站;接过一旁亲兵递来的名册之后;便示意按照一排五人上前报名来见。他或是随口问其父祖;或是询其志向;十余人过后;便在名单上勾选了三个人。及至又是五个人站在他面前一一报名拜见时;他陡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目光立刻落在了左首第一个人身上;随即又不动声色地从其他人身上一一扫过
    “朔方正当抵御北狄之要;尤其是三受降城更是常常有敌寇扰边。尔等都是贵介子弟;战阵搏杀刀枪无眼;可曾真的做好了准备?”
    刚刚之所以十余人中只挑中了三个;就是因为不少人从言行举止中就能看出勉强来。所以;此刻杜士仪加重语气这么一问;居中的那人便低声说道:“我乃家中独子;膝下尚未有子嗣;虽有从军之愿;却还有奉养寡母之责。”
    这就是很明显的不愿意去朔方了。说到底;这次的三个地方之中;河东应是最富庶;如今战事最少的。杜士仪知道;如今开元盛世;两京富庶繁华;有的人不甘寂寞;却也有更多的人不愿意丢下这等安逸的生活去戍守边疆。故而;他微微点头并未出口责备;又有三人以各色理由委婉表示了心中不愿。直到只剩下了李光弼时;杜士仪就只见这位高大伟岸的青年拱了拱手道:“若我情愿从军朔方;杜大帅是打算置之于灵州;还是丰胜之地?”
    “若只让你们在灵州安逸之地;谈什么磨砺将才?其他的我虽不能自夸;然则知人善任却是众所皆知的。尔等若从军;自不必担心揠苗助长;无处可施展抱负;只需担心才具不足;勇武不足;军略不够”
    在李光弼面前;杜士仪收起了谦逊;这一番话气势十足。果然;他就只见李光弼犹豫许久;最终深深躬身施礼道:“家父曾得谥号忠烈;我亦不愿辜负家名。杜大帅之名我久仰多时;愿从军效力”
    这可算是到手了先来后到这种事;还是有效果的
    杜士仪一时喜出望外;偏偏面上还得表现得淡然。他只是微微点头道了一声可;在名单上落下一笔;这才继续召见下面的其他人。直到在这三四十名千牛当中挑选了十余人;最终合上名册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却只见崔希逸和张守畦似乎起了些争执。见崔希逸忿然拂袖而去;他不禁愕然。
    张守畦究竟说了些什么;竟能把崔希逸气得连正事都忘了?

第八百八十八章 义儿安禄山
    一百多名上至郎将;下到长上的各级军官;杜士仪王忠嗣和杜希望先各自按照筛选了一遍;把自己要的人给扒拉走了;张守畦方才接手。他仿佛并没有察觉到刚刚自己一席话把崔希逸给气得够呛;现如今人都不知道身在何处;连花名册都不看;只看身材体格挑选了二十个人;留给崔希逸的人可想而知。而做完这些;见杜希望和王忠嗣杜士仪正在一旁谈笑风生;很是热络;他哧笑了一声;这才欣然走上前去。
    “三位兴致这么好;大热天的还在这耗着?”
    李隆基尽管并未提到要他们回去复命;可人都挑完了;总不能不向君王去辞谢一声;就各自散去回家。再说崔希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