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前男妻咸鱼翻身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是煅烧,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成功与失败,几乎都取决于它。

决定这一步成功与否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烧陶的燃料,二是陶窑的合理建造。一般来说,烧陶的温度在800至1200度左右,达不到这样的温度的话,只会让粘土更一步的干结坚硬,并不能让它生产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后形成真正的陶器。

在史期时代烧陶的早期,人们烧陶都是直接在平地上堆放柴火,类似于柴草、木料什么的,将捏制成形的陶胚放置在这些燃料上直接堆着烧,最后得到的陶具由于在烧制过程中温度低,火力分散,显得质量差,经不起使用,且成品率更是极低。

后来到了新时器石代,人类已经发展出横穴式陶窑和竖穴式陶窑两种常的用来烧陶的陶窑,这就使得烧陶的成功率和质量大大的提升,出现了量产及可以方泛真正应用于生活之中的陶器。

孙志新打算就制做的窑就是这两种中的一种,或者说两者都建一个来试试。因为他对它们的概念很模糊,很多东西只能真正的试过了才知道。好在这两种陶窑的结构与建造都很简单,指点着塔里木这个大力士来干的话,花不了多少时间。

两种窑相对来说,横穴式窑较典型,无论是横穴式还是坚穴式,都有通用的部份,它们都由火口、火膛、火道、窑室和窑箅组成。最外是火口,用来做为放入燃料的开口;顺着往里是火膛,它是主要的燃烧室;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火焰和热量经火道、窑箅通过,最后到达窑室,陶胚全放在那里等待烧制成陶具。

烧陶时的火焰路线就是火膛火道窑箅窑室。窑室呈圆形,底上有窑箅,箅上有许多火孔,由火膛进入的火焰,经火道和火孔到达窑室。竖穴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上,横穴式则是窑室与火膛横向联结,理论上而言,横穴式的结构要更简单。

不过它们所谓的简单也让孙志新花了好一番工夫来研究,等一切的东西大致在心里有了一谱之后才决定开挖陶土,搓泥制胚,并在等待它们干燥的过程中挖建一个横穴式陶窑。比较复杂点的竖穴窑等塔里木回来再说。

孙志新做事是个爽利的,决定要动手就迅速动手召集人手。族里的妇女们他不打算动,现在她们还在纺制亚麻线,那个工作在工具落后情况下要把采集来的亚麻线纺完得花不少的时间。同时这又是一个单调乏味的枯燥工作,干久了很累人累心又伤眼。

族里的妇女们很勤劳,很努力,很多妇女在知道这个东西是好东西以后,晚上自己的男人和孩子都睡着了时她还在那里借着火堆发出来的微光继续纺制。史前的妇女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竟可以努力到这种程度!孙志新由此心里打心底对她们敬重而爱护,不忍心再给她们增加工作量。他心里知道的,只要他说什么,这些伟大的女人们必定不会犹豫的就会响应,可他实在不忍心。

那么,就剩下那些小鬼和少年们了,他们每天除了必要的拾柴工作以外,还是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玩耍,像奥特曼一样拿着吹箭筒子去树林里打小怪兽回来加餐,不使唤他们使唤谁?再说了,小鬼和少年们全都脚步麻利,虽然不像大人一样可以负重很多,但一人背个五斤十斤的粘土回来不在话下。

那条去采集粘土的路孙志新带着布库野餐时走过,算得好走,也安全,让小鬼少年们结队而去,凭借他们的少年好动性格,来回就将会很快,肯定能很快的取回材料来。另外一帮子少年结伙出去也可以一路玩耍,带着吹箭想猎什么就猎什么,算是工作和玩耍都照顾到了。

想好了就叫布库去召集族里少年们,又想着全是未成年,多半嘴馋好吃,就花大力气弄了许多剌梨汁出来招待这些小家伙。

布库像小黑犬一样的冲出去叫人去了,不到一会儿就呼啦的围上来一群少年人守在孙志新的帐蓬外。一如孙志新最先统计的那样,少年少女小男孩小女孩一共十四个,为首的就是布库、鲁高因和伯纳,九个男的,五个女的。

大家全光溜溜的,特别是少女,身体已经开始发育,胸前都露出了小包包,让孙志新避开眼都不好意思看。他可不想在这帮真正纯洁的小鬼头面前当一个猥琐大叔。

尼玛!以后一定要想办法早点让她们穿上些啥,人家站他面前不会不好意思,但他就是受不了大家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模样。

一共十四名少年和小孩,全都拿亮晶晶的眼瞧他,让孙志新很臭屁的同时也有些汗颜。族里的小孩对他这个毕达阿察阿苏很是崇拜,除了纳鲁以外,他俨然就是最牛叉的第二人,在众小鬼心里的地位是比智者奥瑞克都还要高的。孙同学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良心可是大大的滴好,被这种纯良眼光看着,他都有些心虚。

“咳咳!”假里假气的咳了两声,孙志新道:“叫大家来帮忙做件事,有个东西叫做粘土,一会布库、鲁高因和伯纳会带着大家去认它,再采些回来,有问题吗?”

众人皆摇头,脸上半点没有不甘愿的表情,反倒是一个个的跃跃欲试。毕达拉察阿苏的吩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荣耀,这帮子小家伙就是有这么朴实。

命令毫无阻碍的就传达了下去,并被很好的执行,一伙人在布库三人的带领下转身就要行动。看大家这么给力,孙志新反而不好意思了,叫道:“喂喂喂,等会儿,我这里有好喝的,大家路上带上。”

还是竹筒,最近这玩意儿的应用很广泛。不过一人一支倒没有,只有六支,还得算上布库这仨的。三人和孙志新很亲近,有什么好处总是先得。

其中有个看上去像是十岁左右的小女娃很有趣,抱着布库的竹筒喝了一口,立即豁开缺了牙了的嘴,眼睛弯成两轮弯月,喜道:“甜!真好喝!”

那模样真可爱,就是跟布库一样,也是黑黑瘦瘦的看着像营养不良,小脸才巴掌大小,因此显得一双眼睛越发的大,呈一种翠绿的颜色。孙志新想了想,将自己的竹筒子送给了她,笑问:“你叫什么?”

“我叫芽。”小丫头爱不释手的接过竹筒,半点也不会客气。她早就想要个这个了,可是又要先照顾族里的猎人和其它哥哥们,她一直忍住不敢要,现在才得了一个。

孙志新乐了,她的名字跟康一样,也是单音节。孙志新笑着用双音节去叫她:“芽芽,路上注意安全,等回来叔叔再给你做这个喝。”

“好啊!”芽更开心了,跟着着其它孩子奔远,枯黄的头发胡乱的扎在脑后,随风舞动,让人又怜惜,又让人控制不住的想去疼爱。





79、到底在烧陶还是吃蟹?
   
小鬼们的脚程确实是快,中午过后就返了回来。而这个时候孙志新的横穴式陶窑才做好一小半,他在小河对岸选了个小土坡开挖,先从窑室开始,现在才做好窑室和窑箅,火道啥的全都还来不及弄。

现在柳条筐这个东西已经成了整个部族装备的标配,大人编了小孩也学着编,反正它又不难,顶多成品的质量好坏不一而已,所有的小孩就背着自己编制的柳条筐背粘土回来。

事实的结果也跟孙志新想像的一样,所有孩子携带回来的粘土多少不等,少的大约有五、六斤左右,多的高达二十余斤。

布库很给力,力撑自己的吉玛,一个人就背了十斤回来。十四个孩子背的粘土加到一起有百余斤,够孙志新折腾一阵的了。

现在营地里孙志新的带动下已经在中午的时候会多吃一顿,孙志新本想做顿好饭给这些孩子吃,但一口做十四个人饭,他实在没那本事,只好抱歉的看着都想留在自己帐蓬吃饭的孩子,最后只留下布库、伯纳、鲁高因三人,其它的回自己家去吃。

孩子们其实很失望,因为整个营地都在盛传孙志新的好手艺,比如康家里的那位,在孙志新这里学了过后手艺大涨,别的女人都是羡慕的,回头在自己孩子面前唠叨的时候都给孩子留下一个印象:族长家的饭菜是最好吃的!特别是今天在路上又喝过了孙志新制做的果汁,那甜甜酸酸又很清凉的味道喝得人欲罢不能,还没走到地头就早喝光了,回程时就只好喝清水……因此对孙志新做的饭菜就更加渴望。

可惜孙志新不是千臂观世音,实在是做不出来十四个人食物,只能在整整十一人孩子渴望的眼光中顶锅泪奔。好在史前的小孩懂事,也不缠人,或是换了现代的孩子……他有个同学的侄女就是小魔女,偶尔到孙志新家去如果吃不到她想吃的,那简直是天崩地裂,如同末世来临,谁劝都不管用,必须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