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绍的野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特权一样有些太过于忽视现实了,你可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别人的想法,这可就相当危险了。”

孙绍道“我可没这么说,只是这种东西空洞无用,只是来骗骗低级知识分子的小把戏而已。哪怕是五德终始之说我都不放在眼里,真正的王朝兴衰不过是人事好坏的区别而已,实行的政策符合实际的就可以长久存在,脱离实际的就会灭亡。周公所解的天并非有形的实体,而当是自然而已,联系于社会现实,则是已经存在的各个阶层,社会需要他们的存在才有可能被支撑起来,也需要他们的共同作用来促进其发展。而无论是兴是衰都是力量相对平衡的竞争性结果,任何一个民间力量的极度膨胀都会导致国家的崩坏,借助天的旨意来进行欺骗性的宣传固然可以蛊惑到更多的人不过本身却会使得人民有着存在即是合理的想法,本能性的认同或曰服从任何有着合法性外壳的政权,这就不是民族的福气了。人民也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需要在政府本身没有能力完成自我救赎的时候充当这个外力的角色,否则若是让外人来进行这个过程不知要造成多少阵痛,甚至有亡国灭种之危,也算是尽量的把问题考虑的久远一些,才应该把神权换成人权。之所以能够由我们作为上位这是因为我们有能力给与百姓更好的生活,这是人的意志而非神的命令,而一个政权稳定下来这方面的问题是不会大的。所谓以德配天,就是能安百姓者为人主,把稳定民族作为第一要务,能做得最好的自然就当主宰天下,作为民族的代表为其牟取最大的利益。”

孙绍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而当社会的形势发生大的变化之时就必须及时的调整统治策略,不断的通过吸收社会各阶层的精英来平和民族的内部矛盾,让民族利益彻底成为我华夏人民的支柱和最高准则,这才是建国的目的。至于千秋万代什么的我根本就不追求,世上无有千年的王朝,何也?不过就是长期居于上位把自己的利益当成了民族的利益而已,忘却了自己作为民族的代表同时也是它的一部分,自我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一样是导致了政府这个主体的膨胀化,而我们作为推进民族一体化的主体本身要参与进去那是时代决定了必须这样子用强力来进行干预才可能超越旧时代,这个痼疾在我们这几代不会出现问题,而且会起到正面的作用,但是一直延续下去必然会走向自己垄断的道路上,而走向我们期待的反面,现在是必须向左偏,但是怎么阻止它在过度之后由于遵循旧例而矫枉过正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虽然很多东西我管不到了但也必须让自己的后人少走一些弯路,自己所预料到的限度或许也该给一个相对模糊一点的标准…天命是什么?无非是人民的希望而已,曹孟德为何残暴非常而能得人死力?无非就是顺应了大多数人的愿望罢了,对于我们而言与其求寻求飘渺不定的天道不如好好坐下来把人事做好,能做到怎么样就怎么样,尽力了就可以了。”

周瑜听他讲述了这么一大通,简直就像是好久没跟人倾吐一番的憋屈话全说出来了,也是微微一笑。“子续的梦想非一般的远大,这是彻底改变社会结构,从经济到政治文化上的大翻天式的动作,的确是只有你这种天马行空之人才能想得出来,只是也绝非你一人之力可以完成。所以你最关注的就是教育,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继嗣者来延续你的梦想,而这方面也在顺利的进行着。只是我也有一个问题想要询问,你显然是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阴暗面所以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进行彻底清洗,保证尽可能地让新社会变得相对公平而不至于出现大动荡,只是很多东西只是端倪初现,然而你这一说之下的确运行下会导致很大的风险,所谓知微见大不过如是,也是你的眼光的过人之处。但是撤底推翻了重建就是最好的办法吗?这份聪明未必就不是目论者呢?见识超过常人百步,然后把数十上百年的隐患放在现在一股脑想要解决,急于求成之下带来的新祸患未必就比社会留下的顽疾要少,现在能存在自有其一定和理性,你从基础开始破坏的方法固然是正确的,不过为何一定要急着全部做完呢?”

周瑜继续说“显然这几年培养出来的新社会土壤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之中,在发挥着你所期待的作用,然而社会的变革何其艰难,你若非依靠暴力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在一代人之内完成的(世家的削弱是从北朝开始然后到隋唐的不断弱化,但是最后的灭亡却有些意外,作为传承了近千年的强大存在最后亡于暴民和军阀的武力之下,最后大的家族消失了,分裂成了个各种小型的家族。那种聚族成百数千的家族基本上不再出现了,变成了一般为几十个人,远亲别支而居的中小型家族了,政府用柔化手段消弱了,但是真的消灭却还是暴力干脆,可以说这种对于暴力和非秩序的迷恋是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来就应该静下心里缓图发展,一步一步来走到一个比较有利的局势中去。现在即便是南方你做的事情也都才刚刚起步而已,就算是吸纳了一些商贾之士列席也不可能改变传统士人依然占据了精英阶层的主流的现状,若是等到你一统天下强化了自己近乎绝对的威信,尔后你所培养的人也差不多占据了相当有利的位置,这才是有社会基础之上的变革,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全部压到你自己一个人身上等于你独立支撑的空中楼阁,就算你一个抵得百人千人,又怎么支撑得住呢?”

孙绍感到周瑜到了自己这边之后很少看到这用这么正规的态度跟自己谈话,显然他也是很重视这个问题的,周瑜体内的热血也被孙绍所描绘的蓝图所激发了,因此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应该说这盆冷水浇得也算及时,他孙子续倒是忘记了目论这个问题,的确痼疾发作需要世族力量占据绝对主导而且政府需要软弱无力,而这个条件自己这边是一开始就不满足的,也就是已经克服了致死的可能性,一旦没有这个致命的威胁大家对于改革的热情显然是不足的,那么就得靠自己来不断的进行推动,而也不可能靠君王的独裁意志来进行这种事情,也需要共同的利益体,那么属于自己所培养出的新阶层新士人也就是改革的中坚派别,也是需要一段时间成长的,而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许在一个完全和平的时代里就得是要几代人来完成的,现在的情况比较好但是也的确不是心急的时候。

孙绍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这个政权和他的改革梦想,而几乎没有可以延续的可能(孙绍在这方面的部分共同理解者是诸葛芸,但是他们二人本来就是共生的,或者说诸葛芸对他的个人依附性太强,一旦没有自己她无法发挥作用),那么在这方面一下子因为郁闷全部倾倒出来的孙绍(郁闷的原因在家**,事业上也不是那么顺利,毕竟陆逊给的报告是青徐防线没有松动的痕迹,直接突击正面对于他们的刺激实在是太大,毕竟谯县那个位置对于曹家人而言是必守之地,只要触及必然是陷入死磕的结局。孙绍对于坚固据点更喜欢围困而非强攻,实在是不愿意打这种消耗式的阵地战,因此也就彻底放弃了趁着他们掐架的机会上去攻击一次的想法)的确是感到自己是在发泄了。

“以前我曾在网上作最适合目论者称呼的人票的时候是投了杨广的,这么一说我的某些作为跟他也并非有着本质区别,急着把百年的事情在十年做完,那就是想要强行扭转地球了。那么的确是目论者啊,见百年之利而不见眼前之祸,自己的政权可以说比起刘备还要不稳固,毕竟不可能指望百姓们为你出死力,对于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反扑每一次都必须拿出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来应付,我一个人支撑着的确是非常的疲惫的。”孙绍也是盼望着更多的完全理解他的想法的人长成并且加入自己的阵线之中,周瑜说的其实并没有错,刚才纯属牢骚或者说大体上的设想,真的要具体实施还得多年之后了,而且肯定比其经济上的基础性变革要后一步,在这期间他也得展开统一的战争,争取在他们的黄金年代正式的对全国展开。“多谢您的教诲了,这一次也没有想到居然跟您敞开了心扉交谈,姨父在这段时间内心里积下的郁闷只怕比我更多,若是真的觉得说出来好一些可以找母亲来说说。不得不说您在见识上还是高我一等,一个梦想的实现不能光靠热情,可行的步骤和充实基础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