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投资人生[重生] 作者:捂脸大笑 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魄力,如果真要选择一个从零开始的契机,这人的确是陈远鸣目前能找到的最佳人选。

林学文似乎没被陈远鸣的激将法挫伤,只是哂然一笑,靠在了椅背上,“这样互相‘恭维’也没什么意思不是,陈先生既然来到这里,想来还是愿意相信我这个价值百万的策划,究竟我是在夸夸其谈,还是有真才实学,上手一试不就知道了吗?昨天电话里谈到的那台VCD机,能容我一见吗?”

前世后世陈远鸣经历过的商业谈判也算不少了,但是能这么干脆利落切入主题的也不多。笑了笑,他跟身边的张刚打了个招呼,把VCD样品机插在了办公室里那台康佳电视机上。

这次林学文也站起了身,走到刚安装好的VCD机前认真端详起来,“跟录像机看起来挺像。”他用手指一个个按过上面的按钮,还插上话筒试了试音,当张刚拿出一张VCD碟片时,他的双眼顿时一亮,“跟CD碟一样?成本如何呢?”

“比录像带便宜很多,而且产品的专利权在我们手上。”陈远鸣答道。

“嗯。”似乎很满意这种直切要害的回答,林学文唔了一声,让张刚装上了光盘。

第一张依旧是孟力生自己拍摄的小短片,但是林学文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托着下巴看了半天,并且把遥控器上的快进、暂停、后退键试了一遍。第二张则是卡拉OK碟,这次他倒是饶有兴趣的拿起话筒高歌了一曲,还实验了一下双声道转换。来来回回摆弄了将近半个小时,林学文终于把话筒放在桌上,坐回到陈远鸣面前。

“怎么样?”陈远鸣放下手里的茶杯,表情和声音都严肃了起来,“VCD播放机和碟片的编码方式都在我们手里,目前都是世界唯一。”

“专利权呢?”

“委托美国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 PC公司申请专利,目前碟片压缩方式已经申请到了20个国家的工业产权,VCD机刚刚研制完成,也进入了申请程序。”

“心不小啊。”林学文笑了起来,“不过有一点我必须问清楚,你们对于VCD光盘究竟是个什么想法呢?”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如果说VCD机的营销有什么无法迈过的关卡,VCD光盘的供应渠道就是最大的障碍。就像前世VCD机的兴起源于盗版业的兴盛,没有合适的播放素材,这部机器就是个摆设罢了。但是既然已经申请了VCD光盘的专利权,陈远鸣就不准备放弃这块阵地,这不仅仅涉及VCD行业的良性发展,也是整个中国版权市场重获新生的开端。在前世,被那汹涌的盗版碟狂潮冲垮的,又何止是光盘市场一隅。

“我们不打算介入VCD光盘发售,也没想从VCD光盘的版权上获利。”

两句话如同板上的钉子,干脆利落的划出道道。

林学文眉峰一挑,“不考虑一些捷径吗?如果真选这条路,你们的VCD机可没那么快上市。”

“不怕慢,怕不稳。”

一句比一句强硬,一句比一句更含魄力,再次上下打量了一遍陈远鸣,林学文笑了,“想做民族产业?野心不小嘛。不过现在这套可有点不吃香了,有近道不走非要绕远道,这公司你能做主吗?”

“当然,在营销和企业策划上,我有直接否决权。”

在陈远鸣的眼神示意下,张刚打开了手中的文件包,从里面拿出了一叠资料,中英文皆有,分门别类放在了林学文面前。

这次林学文看的更慢了,几乎用了一个小时才把所有东西确认完毕,直起腰呼出了口,他露出了一个苦笑,“我还以为做中国创意第一人已经挺了不起了,你居然敢花几千万来搞民族产业。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陈远鸣没有作答,只是静静的回望对方。在他的记忆中,这人本该是个极其矛盾的存在,一边气魄极大的宏伟蓝图,另一边则是诸如右脑记忆器、营养健康品之类的低端营销范本。要知道这种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对于中国本身称得上毫无益处,反而从其他层面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让那些跟假药无异的三无产品横行于市,靠着虚假广告大发黑心财。

然而如今见到了真人,很多缠绕在心中的疑问慢慢有了答案。为什么在成名之初他会选择保健品业而非其他?原因很简单,没有什么能比保健品市场更能展现他天才般的营销思维,并且在短时期内获取暴利。

这人拥有足够的天赋和傲气,也有数之不尽的奇思妙想,一手策划那些如今看来可笑无益的案例,不是因为他的目标在这些低端产品上,而是因为这些会让他迅速跻身大众视野内,成为可以信赖的赢家。这些低级的营销策略不过是他走向更高位置的坚实踏脚,一个容易操控的平台罢了。

很简单,又非常现实的答案。然而如果仅是为了拾阶而上,难道没有更好的道路吗?如果把一些更加有益的东西递在他脚下,让他踩稳走高,是否也会对这个国家产生一些奇妙的改变呢?

两人的对视持续了几秒,久到足以让人感到失礼的几秒,林学文笑了。

“值得一试。”

(本章完,码点条字防止爪机抽风啦啦啦啦……)   


、第五十三章

当天委托书就正式签下;预计一周内拿出策划草案;陈远鸣倒是也没闲着,开始逐一处理手头的各项事宜。

首先联系却不是飞燕的两位合伙人;而是远在沈阳的肖云。前段时间虽然出了国;但是跟沈阳方面的联系一直没断过,一方面是因为小灵通产业事关重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肖君毅的伤势。

救命之恩又岂是一个“谢”字可以抹平的;在美国他也想尽办法找过一些复健方面的专家,但是都被肖云婉言谢绝;肖家人的脾气之硬如今陈远鸣算是切身体会到了;在内疚之余难免也有些感慨。所幸沈阳军医院的水准也堪称一流;肖君毅又年轻健康,复健的情况确实不错,短短两个月时间就能恢复日常行动,还跃跃欲试的投入通讯公司的组建。听着肖云那种略带骄傲的夸耀语气,陈远鸣终于也舒了一口气。

后来赴京寻找林学文时,也是肖云出面给安排了住所,还通过军队途径帮忙买了辆崭新的大切诺基,一解燃眉之急。如今情况初定,自然要给地主发个消息回去。

“哦,这么说来那个林百万确实不错?”电话里传来肖云略带调侃的笑声。

百万一词自然是嘲讽林学文策划费用要价之高,在京城圈子里,这事也引起过不小的轰动。

陈远鸣却没有跟着笑出来,“人很傲气,但是水准确实不错,能一眼看出VCD业目前壁垒所在。现在就等正式的企划案出炉了,如果不嫌弃,这次就让我给肖大哥当个试金石吧,如果此人真堪大用,不论对于我今后的产业还是肖大哥你手上的小灵通业务,都将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比你那个‘小灵通’点子更好的策划?”肖云的声音里也有了丝好奇。

如今市话移动机的名称正式改成了“小灵通”,这个要完全归功于陈远鸣的“建议”,跟前世一样,他们联系到了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根据他那本科幻大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为这种便捷的通话器命名。为了感谢叶永烈先生的无偿赠名,他们随后购置五十万套《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十万套《十万个为什么》,一起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为贫困儿童送上一份打开心灵窗口的钥匙。

这一举动带来的社会反响自然非常良好,引来了不少媒体的赞誉。加之两套书都有叶永烈先生的著作权,也算一种变相的版权支付费,更别提对于小灵通的推广宣传,可谓一箭三雕,被肖云戏称为最有价值的“广告费”。

面对肖云的调侃,陈远鸣倒是不敢贪天之功,老老实实作答。“可能要远胜于我。”

在营销策划上,自己有多少斤两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如果这位未来的营销界教父能发挥正常水准,收获的成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听到这句话,那边也陷入了沉默,肖云又哪会不知道陈远鸣的性格,这人不自谦也不谬赞,从来都是有一说一,能得到他这种程度的称赞,自然也该有点斤两才对。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先拭目以待你的产品销售了。”最终,肖云还是决定试试看。在产品销售上,目前小灵通业务还算是独霸一方,根本就不愁卖,因此对于这方面肖云也不甚在意,比起宣传,基站的建设明显更加重要。

“对了,沈阳电信局那边情况如何了?”

陈远鸣自然也明白目前的关键节点所在,通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研究,如今军工厂的技术骨干们已经研制出了小灵通的原型机,只有现在市面最流行的大哥大摩托罗拉3200的13大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