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嗟挠退荒媳叽虺墒裁囱耍桓挪恢恢辣匦刖】焱细稀

一是去慢了,怕仗都打完了,自己什么也没捞着;二来嘛,这回他又“出轨”了,杨逸会怎么收拾他很难说,意识到错误的苗大将军心里急啊,这不天没亮就开始赶路了;

和这些事情比起来,抓到几只丧家之犬算得了什么?反正苗大将军就是这么想的。

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天上掉馅饼了,还刚好砸他脑门上了。

第五卷 第624章 边塞诗

东京。

章惇坐着马车路过三生楼时,想起这段时间繁忙,许久没喝这里的药膳汤了,便吩咐车子停下,独自迈着方步进楼。

楼里几乎坐满了食客,但章惇往常坐那个靠窗的位置还空着,想来是杨逸那个小妾特意吩咐留下的;章惇不由得在心里暗暗感叹,杨逸这个姓韩的小妾真是好心思,这个坐置一直为他空着,看似浪费,但只要稍稍透露些隐隐约约的消息出去,这就是一种最好的宣传效果。

章惇同走到桌子边,就有侍女上来帮他拉开椅子,用恭敬而甜美的声音询问他要吃些什么,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良家女子到茶楼酒馆里给客人端茶倒水,以换些小钱补贴家用,这种现象在东京各个酒楼都有;但象三生楼这样,所有的店小二都是物色姿颜上等的年轻女子来充当的,还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章惇要了两个小菜,一个汤,然后坐在窗前慢慢品尝。

后边花木掩映的亭榭里,几个士子正在谈诗论文,只听一个蓝袍书生把酒朗吟道: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

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

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蓝袍书生把酒朗吟声落,亭榭之中便传出一阵喝彩之声,另一个穿着紫色儒衫的士子随即起而吟诵道: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

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

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一时之间,亭中又是喝彩连连,直到楼中的侍女上去说了句什么,亭榭中的喝彩声才小了下来,章惇见此不由得暗暗苦笑,这两首诗相传是杨逸的新作,传开的速度前方比战报还快。

据说这回杨逸一口气做了九首边塞诗,不知不觉中,在杨逸的影响下,京中士子做边塞诗已蔚然成风。

便是宜露坊那位名扬天下的花魁娘子苏鸣佩,也不再低吟浅唱,改而唱起了边塞诗,真是令人不得不感慨万端啊。

这些边塞诗,配合着眼下大宋各处如火如荼的战争进程,听着很容易让人热血沸腾,心神俱往;莫小看这些诗歌,一经在民间传开之后,前往边塞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已成为许多书生心中的志愿。

章惇正为此事烦恼呢,他那位大孙子章瑶,这阵子闹着出塞丛军已经不是一两回了。

除了对读书人造成的影响外,这些诗歌在民间传开,便得百姓对原来的“贼配军”的看法有了极大的改观,百姓不再以当兵为耻。

开始实行征兵法那两年,朝廷几乎是用强征的方法,才能征到兵。

现在还没到征兵的日子,许多青壮已经拥到往年的征兵处询问何时征兵了,这几年来,许多名字成了传奇,李一忠、包毅、杨志等等;几年前他们大多还只是小兵,但几年征战下来,都已凭着实打实的战功,升到了指挥使一职,这让许多民间的勇武之士钦慕的同时,纷纷想投军建功立业。

凡此种种,使得武将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对于提高武将地位这一点,章惇至今还有些矛盾;他自己是正宗的文官出身,从心里上说,是不希望看到武将的地位有太大提高的。

唐末五代武人专政,兵变频繁之弊,自大宋开国以来,对此就极为忌惮,极力压低武将地位,以绝其觊觎之心,把扬文抑武作为基本国策。

从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分割禁军统帅权力,到实行“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直至发展到凡将帅出征,要由朝廷授以阵图,训令,将帅只能按图作战的地步。

立国至今,只有两个武将出任过枢密使,一个是曹彬,一个是狄青,就是这两个人也遭到满朝文官的疑忌,象狄青甚至遭到庞籍、欧阳修等人也极力反,狄青因遭忌罢去枢密使郁郁而终。

可以说,压制武将一直以来都是满朝文官的共识,非章惇一人作此想。

但章惇自己也是带兵打过仗的人,深知武将受到压制太甚,对国家同样非常不利,神宗五路伐夏之败,并非宋军战力不及夏军,而是在任用将帅上出了问题;看看当时五路大军主将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一个外戚高遵裕、两个宦官李宪和王中正,只有种谔和刘昌祚是武将,而这两人也是辖于高遵裕和李宪之下。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对武将的压制,也正因为如此,刘昌祚攻破灵州城门了却被叫停,最终导致了五路伐夏失败。

这些教训是沉痛的,章惇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现在大宋正极力开疆拓土,若是再这样压制武将的地位,必定也会出问题。

一边是忌惮武将地位提升会引生唐末五代那样的割据,一边是担心过于压制武将地位而使军事萎缩。这种矛盾在章惇心中一直萦绕不去。

而杨逸现在从方方面面大力宣扬,为提高武人地位的用心不言而喻,而且他做得非常成功,用他赫赫的战功,用一篇篇传扬天下的诗词,潜移默化着大宋百姓的观念。

这些手段就像是细水渗沙,不知不觉中就能打破原来压制武人的壁垒。

章惇佩服他的手段的同时,也暗生警惕,杨逸这么做,会不会最终使得武将与文官平起平坐?会不会让武人再成为尾大不掉的隐患?

几个士子朗吟一两首边塞诗,别人看来只是平常,但作为首相,章惇却想得很多,而且这些也是他必须三思的事情。

既不让武将祸国,又不让军事萎缩,如何才在使两者取得一个平衡呢?章惇一边喝着汤,一边默默地想着,或许自己应该找杨逸好好谈一谈吧。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进来,凑到章惇耳边轻声说道:“相公,西域有急报传回,刘太后请您速速到政事堂议事。”

章惇不动声色地问道:“说是什么事了吗?”

“传话的宦官约略提到说是西州回鹘突然退兵,姚雄却兵败肃州城下,其余的没多说。”

章惇随即起身出门上车,直往尚书省而去,西州回鹘突然退兵,为什么退兵?

西州回鹘退兵了,姚雄竟然还兵败肃州城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章惇心思百转,没有安闲的时候,看看他那斑白的两鬓,就知道这几年他承受了多少的压力。

第五卷 第625章 马踏黄龙府

黄龙府作为辽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原来驻军不少,但百姓不是很多。这座城在后世很有名,因为岳飞曾说过一句话:“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因为这句话,地处偏远的黄龙府为天下皆知。

几年来阻卜大军与辽军反复争夺这座军事重镇,在战火一再的摧残之下,连城墙也崩塌了几十丈长一段,城门也没有了。

城中的百姓逃得所剩无几,杨逸率军入城时,看到处处是断壁残垣,剩下的一些老弱也个个神情麻木,仿佛已经看透了生死,对突然到来的大军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城中之凋敝无以言说,所见之人个个衣衫褴褛,以野菜草根度日,也难怪他们不再畏惧杨逸大军了。

城中有一座高塔,杨逸估计有四十米高左右,显得雄伟而巍峨。塔身为实心砖砌建筑,八角13层,第一层檐下为砖雕斗拱,八面均修有壶门。

塔自下而上逐层收份,塔尖直指蓝天,塔檐层层飞展,檐角风铃琮琮作响,铃声悠扬悦耳。

据说在辽圣宗年间,一个云游和尚来到了辽国,对辽主耶律隆绪说:“主上是真龙天子,德昭天下,但现在诸邦并起,不可不防。昨夜我观天象,辽国将有土龙出世,其位置在黄龙府东北处。”

耶律隆绪一听,大惊失色,忙问:“仙长可有妙策?”

和尚微微一笑,合掌道:“想避其灾难不难,可在那里修建一座塔,镇住龙脉,天下方能太平。”

于是辽主就下了圣旨,在和尚所指的黄龙府东北处修塔一座。可是修到一半时,和尚却又向辽主进言,称土龙已游移到黄龙府,镇龙脉之塔需建在黄龙府城内。

辽主耶律隆绪对和尚所说深信不疑,遂下令废弃已经建了一半的塔,重新在黄龙府内修建了这座“镇龙塔”。

可惜这座塔终究没能镇住完颜阿骨打这条土龙,辽国在他手上摧枯拉朽般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