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逸不禁感叹:看来有些人真是能共患难,却不能共荣华啊。

章惇还没有作出表态,因杨逸人还在杭州,刘太后也将弹劾他的奏章暂时先压下。毕竟黄履他们弹劾杨逸只是根据道听途说的传言,并无真凭实据。

虽然,杨逸弄回如此多的银子,凭此一点,大致就能判断那些传言不假。但杨逸是三品大学士,总不能连个辩驳的机会也不给,就治他的罪不是。

刘太后在杨逸“病好”回京之前,压下弹劾他的奏章合情合理,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而得知章惇对此事一直没表态,杨逸笑了!

有些人,有些事,不表态就是最好的表态。

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自去年在杭州试点抛秧之后,李贵夫妇就一直留在杭州打理这边的产业,去年的抛秧效果不错,收成上和插秧并无差别,但因能节省很多劳力,不用杨逸再去推广,许多地主大户就主动采用了这种简便的方法耕作。

这使得更多的劳动力能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短期内,这或许会给一些佃农造成困扰,使得他们变成失业游民。

这一点杨逸不担心,树挪死,人挪活,这些佃农没有土地耕作,一定会向工商业转移。

河西走廓打通,朝廷允许私人向官船场订购海船,进一步拉动了大宋贸易的兴旺,大宋的工商业现在正处于一个强劲的上升阶段,各地的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完全可以将这些失地的佃农吸纳。

而现在,杨逸也想打这些失地百姓的主意。

他吩咐李贵置办了几个小菜,加上一壶女儿红,然后把杭州的大掌柜李南通请来。

李南通只有三十岁,国字脸,腮有虬须,身材魁梧,但却能给人一种内敛随和的感觉。

东京、杭州、兰州是韩碧儿重点经营的三个商业终转站。李南通年纪轻轻便能接何宏海的手,坐到杭州大掌柜的位子上,杨逸倒对他多了几分兴趣。

“南通不必客气,坐吧,今天找你来,只是随便聊聊而已。”

“多谢大人,在大人面前岂有小人的位置?小人站着就是,大人有何吩咐尽管示下。”

“行了,坐吧,你站着,我得仰着头和你说话。”

李南通听他这般说,长揖一礼后这才落坐。杨逸天马行空地问了他些问题,李南通都能对答如流,杨逸不禁暗暗颔首。

鹿儿岛、石见、佐渡岛这三个地方,堀河天皇已经割让给了他。当初签订那份合约时,用的是钓鱼岛岛主的名义,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杨逸就没打算将这份合约拿回大宋公示。

到目前为止,知道这份合约存在的,也只是王勇和陆振两个人。

为了加强对日本的控制,除了利用令子和鸠山由纪在平安京安插人手,杨逸觉得有必要开启石见和鹿儿岛的经营,多布几步棋,这样可以与平安京互相呼应。

“南通,我要你帮我办件事。”

李南通立即起身拱手道:“请大人吩咐。”

杨逸摆摆手,让他从新坐下,接着说道:“从今天开始,你利用家里的商贸渠道,招募那些生活无着的百姓,随船带往日本,日本那边我交待过何宏海他们,他们会加以妥善安置的。”

“这……人,具体要招募多少?”

“没有上限,多多益善,不过为了不引起波澜,此事动作不宜过大,当缓缓而行,记住,此事切忌被地方官府察觉。”

“大人,咱们家现在商铺遍布各地,招募生活无着的百姓,这应该不难,不过……

“放心吧,杭州府和市舶司那边我都会打好招呼的,市舶司会放松对咱们家的商船的检查,但你们切记,别因此偷税漏税,咱们家不图那点钱。否则一旦被市舶司的人发现,到时人家恐怕就不好说话了。”

“大人放心,此事以前夫人就曾吩咐过。这一点小人可以保证,咱们家的商号绝没有逃税行为。”

杨逸笑笑,斟了杯酒递给他道:“那就好,至于内地怎么办,这就看你们的了!”

“是,大人,小人一定不负大人所托。”

吩咐完这事,俩人吃了几口小菜,杨逸这才接着问道:“南洋那边情形如何?”

杨逸态度随和,李南通也渐渐放开了,不再那么拘束,他含笑答道:“大人,去年咱们船都在跑日本,只顺道去了一趟高丽,南洋那边还没走过,不过,江南商会里面倒是有七八艘船去了。”

“哦,都去了些什么地方?”

“交趾、占城、真腊、麻逸、渤泥、三佛齐都去了,带去的主要是瓷器和丝绢等物,带回的有金银、胡椒、珊瑚、犀角、玳瑁、象牙、龙涎香、沉香等等,无论是带去的物品,还是带回的物品,价钱通常都相差至少十倍以上……

李南通侃侃而谈,杨逸倒是学到了不少新鲜知识,至少知道玳瑁是一种海龟壳了,南洋产地的胡椒一钱银子能买十斤,回到大宋要卖二两半银子一斤。其间的利润以百倍计。

龙涎香、象牙这些更不用说,龙涎香是皇室和大富大贵之家才用得起的香料。

象牙用来制作官员上朝用的笏板,除此之外还可以制作印章、雕刻精美的摆件、坠件、香薰炉、球等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这些东西在大宋都是倍受青睐追捧的,而大宋的瓷器丝绸、绢布、漆器、首饰等等,销到这些地方同样是十倍、几十倍的价钱。

可以说,只要顺利,一个来回赚半船金银绝对不算夸张。

杨逸和李南通聊了许多,不知不觉中一壶酒喝完,又加了一壶,杨逸从中意识到一个问题,从海外进口的商品大多是珍珠玛瑙、象牙龙涎香这些奢侈品。

这对大宋而言,到底有没有利?

市场有需要,禁止奢侈品流入是不可能的,但随着海上贸易的日益繁荣,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行。

对这个问题,杨逸了解的不是很多,但在后世,对进口奢侈品征消费税,这几乎是各国通行的税法。

而大宋现在没有这项税法,因此引起了杨逸的思索,他手指又开始轻敲着桌面,仔细思量着。

奢侈品不是普通的商品,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只有那些高收入人群才能消费,对奢侈品征消费税,也就是对富人征税;这应该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朝廷因此增加的收入,再以二次分配的形式,用于对低收入群体减税补助,从而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公平,尽可能防止两极分化。

对高收入者来说,他们不会因为增税后奢侈品价格高而不去购买,恰恰相反,让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正满足了他们的“炫耀性消费”心理。

一件美丽的东西若价格不昂贵,便被会视为不美丽。这种心态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

而高收入者购买得越多,朝廷的收入越大,也就有更多的能力来补助低收入群体,比如,对那些贫困户的孩子免费入学,或是给他们减税,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而且日前大宋的商业税收入太低,这也一直是杨逸思索的问题,他在户部查过一些档案,太宗至道年间,商税400万缗,岁入2224万贯,商税占18%。

真宗景德年间,商税450万缗,岁入4721万匹贯,商税占约9。6%真宗天禧末,商税804万缗,岁入15085万贯,商税占5。3%。

仁宗庆历初年,商税1975万贯岁入15359万匹贯石两商税占约12。8%,仁宗皇佑年间,商税786万缗。岁入12525万贯,商税占6。2%。

也就是说,大宋的商税从未超过财政总收入的20%。这对商贸如此发达的大宋来说,杨逸认为这种税收比例是非常不合理的。

商人非常有钱,但承担的税赋不重,农耕的百姓生活困难,大部分赋税却要由他们来承担。

以前杨逸就曾想过这个问题,但他担心增加商税会让大宋的工商业凝滞,因此一直没提出,而现在针对奢侈品征税,这应该是一项可行的办法。

李南通告退之后,杨逸一个人回到书房,写写划划,把自己脑海中比较模糊零乱的想法加以归类整理,逐步拟出章程……

第四卷 第362章 影响大宋经济的因素

原来杨逸提出统一税赋,计亩征收。这是针对农业税的改革,并未涉及商业税。而杨逸对大宋的商业税也一直没有深入研究过。

为了拟出切实可行的章程,杨逸不厌其烦,找来有关大宋商税的资料,仔细加以研究。

总体而言,大宋的商税非常全面,系统而详细,官府在各州、府、县、镇、渡口、墟市、草市有商品集中交易的地方、和商人通行的地方设置了场务、税务、税场等征税机构,派有专门的税监对市场销售的商品或道路过往的商品进行征税。

凡布帛、什器、香药、宝货、羊彘、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