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发现自己成了穿越人士的风夜整个人都懵了,心里茫茫然的不明白状况。后来回了神了又因为身体生病还没痊愈,就一直没能侦查现在这个身体所处的时代,等到身体好得七七八八了,风夜就拐着弯地从村人们口中打听事情,因为不好一次问的太多,怕引起人怀疑,加上村子里人不怎么关心国家大事,到了快过去一个月的时候,风夜知道的情况也没多少,而风夜也成为了“烧糊涂了脑子”的孩子,可怜级别再次上升一个等级。
据目前了解,这个村子叫蝶山村,因为背倚一座名叫蝶山的大山而得名。山上多长一种红枫,一到秋天的时候满山的枫叶红彤彤的,风一吹就像万千彩蝶飞舞,漂亮极了。村子也就百来户人家,都是祖祖辈辈在这里定居的人家,高姓、李姓是村子里占人数比较多的大姓,本村的村长就是姓高的。村子离县城走路也就半个多时辰,那就是一个多小时,翻过了山就到了。县城叫梧县,隶属于安州,此处地处南方偏西,盛产各种木材,特别是这里产的梧桐树,更是制琴的上上品,被销往全国各地的。这里属于一个叫商的国家,当今的商王朝皇室却是姓萧的。风夜综合了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王朝也没发现这么个朝代,要说是夏商周的那个商朝么,那国姓不应该是“萧”才对,“萧”是契丹也就是辽朝王室才对嘛。
唉,这不会是传说中的平行时空吧……太郁闷了。可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穿回去呢,虽然说在现代的时候风夜是万分羡慕那些穿越人士在古代能够有车有房,吃有机蔬菜呼吸新鲜空气,还不用担心油价上涨,房子还能前有花园后有菜园的,但是实话说,风夜也就是属于叶公好龙那种,真撂他到古代去他心里是万分的不愿意的。
可是现在怎么办呢?要是真的回不去怎么办呢?每次风夜想到这个可能心里就惊惶沮丧得不得了。可是就现在这个身体,想生活的下去都有点困难,更别提有什么财力物力来找出回去的方法了。
……
一个多月就在风夜的无限纠结中慢慢过去了,直到前天村长家高大娘再次来到风夜家,说是明天就是集日了,问要不要去赶集,风夜这才有点醒过来的感觉。是了,就算是要回去,可眼下不还得先过着日子吗?!民生问题没解决还想谈什么其他。
于是跟高大娘说好了隔天一起去集市之后,风夜就把屋子好好的翻了一遍,整合了一下目前的可用资源。吃穿住行,吃的粮食快没了,米缸原本就只有少量的粳米,一个多月来被风夜煮粥吃了,现下也就剩下不到半斤,原来厨房里的一小堆红薯也被风夜消耗得差不多了,午后的几块菜地倒还有些蔬菜,不过因为一个月无人打理长的蔫蔫的;风夜从屋里的木板床底下还找出了一小袋灰扑扑的不知道是什么种类的面粉,叫风夜惊喜的是从装面粉的陶罐子底下还发现了用布包着的一堆铜钱,数了数居然有878枚。角落里的木箱里有两套打了几个补丁的粗布衣裤,床上一条破旧冷硬的棉被。以上就是从风夜住的这间屋子里所有的东西。
这屋子是泥胚垒起来的,屋顶是茅草,看起来很有些年月了,也不知道下雨会不会漏水。屋子统共就三间,建成品字形排列,中间的一间就是风夜住的那间,旁边两间分别是厨房和杂物储存室。之前没注意,现在翻起来发现储存间里的两口大陶缸里还有东西,一个装满了晒好的谷子,一个里面却是各种布袋子装着的东西,风夜一一打开,有黄豆、荞麦、玉米、糟糠,还有笋干、菜干和几把不知名的干草药。这样一来,粮食问题暂时不用操心了。厨房里油盐快没有了,灯盏里没有灯油,木头做的碗柜,五套竹碗筷,三个缺口的瓷盘子,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想想自己在现代的时候光喝水的杯子大大小小就有五六个,风夜心里就有种回到解放前的无力感。
风夜决定跟高大娘去集市看看,买点生活必需品,先把日子过下去再说。听高大娘的意思,这时代的集市是三天一集,就在山外的县城里,离村也不远,吃了午饭再去也还来得及。因此昨天风夜早早的就做了午饭,去赶集了。
3
3、种菜 。。。
天大亮了之后,风夜慢腾腾的爬起床,先把锅刷了,削了红薯煮上才开始洗漱。
没过多久,红薯汤就煮好了,风夜端着碗站在院门口一边吃一边想今天该干些什么。
篱笆围成的小院外,放眼望去,是整片整片的山岭,在群山环绕间高高低低的点缀着些农田,一条河流在山坳间时隐时现,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房屋三三两两地散布在山坡上、地头间,离着风夜这里稍远的大片屋子就是村中心所在,那里平缓坡地比较大,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在那修房子,那里还有个大大的晒坪,听说是村人们集体修的,风夜病刚好那会儿还去过。而风夜所在的屋子是在山坳的最里边靠近蝶山的一大片山坡上,不知为什么只单独的一户,屋后不远就是一大片夹杂着火红枫树和各种杂树、竹子的山丘林子,再后面才是连绵的蝶山山脉。
现在正是将入冬的深秋时候,山间丝丝缕缕的薄雾把那些深深浅浅黄的红的绿的树映衬的异常漂亮。远近的山坡农田里,一些村人已经在劳作了,秋收后的田野都开始种上了耐寒的粮食和各种蔬菜,一垅一垅的整整齐齐,一眼看去并没有秋天的萧索感,再加上现在的天气晴好还不冷,看去倒有一种懒洋洋的说不出的喜悦满足。
这里的风景真是美呢,如果是在现代八成会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了,看来暂时生活在这里还是不错的。
吃了早饭之后,风夜从杂物间里提出一把铲子来到屋后的菜地,打算把空了和荒了的地都翻了,种上些应时的蔬菜,已经很久没有干过农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做得好呢。
不过这明显不用担心,风夜说什么也是在农村住过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都有,而且估计这个身体原来也是干惯了农活的,操作起来还算趁手。因此,没过多久风夜就整出了一块地来,难看是难看了点,能种东西就行。
除草,翻耕,划块,整垅,按着前世风夜姥姥种地的方法,一点一点的弄。
太阳慢慢升高了,整个天地间都很安静,从山林中传来阵阵的鸟鸣声和空气中飘忽的说话声更衬出这种静来,在满是噪音的现代城市,哪里会有这种安静存在?也许,穿越也不是那么坏的一件事。
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就过去了,风夜看看自己亲手整出的地,满足的叹了口气。该吃饭了。话说这个身体还真是不太中用,太瘦弱了,看来以后要多锻炼多补补。
饭后风夜照例进行午睡,小孩子身体也要注意修养,要不然长不高就得不偿失了。
等风夜醒来,太阳已经落下去半截了,风夜提了铲子又慢腾腾的来到屋后菜园,把今早翻的地再平整了一遍,分成小块小块的,然后把白菜、包菜、萝卜、香菜和花菜种子撒上,施了一层从灶膛里扒出来的草木灰,再从菜地旁边的水洼提水浇了一遍。风夜锤了锤酸疼的胳膊,又把菜地里原来的菜松了土,拔了草,也施上草木灰,再浇一遍水。做完这些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落到山后面去了,天也开始要暗下来。今天的工作只好结束。
风夜把工具提回屋里,又快手快脚的弄了晚饭。洗完澡躺床上的时候,风夜想明天是不是去看看自家田里的情况,看能不能种上点什么,先前高大娘带他去认田地的时候光顾着记哪块是自己的了,也没仔细看看。田不多只有三亩,就在山坡下面一点挨着小溪的地方,都是连在一块的水田。听高大娘讲,村里的人家一般都会有七八亩田,多的有十几亩,李同家原来也是有八亩多的田地的,就是因为李同父母没了,老祖父一人种不了那么多就卖了才这样少的。可是在风夜的心里,这三亩的田也是很多了,他小胳膊小腿的还不知道要怎么对付呢,而且他可不想像村里人一样单纯的靠刨地种粮食来生活。现代人都知道这是没法发家致富的。风夜还想像现代那样过小资日子呢。
胡思乱想着没一会,风夜就睡着了。小孩子的身体累了一天了,夜里睡得特别踏实。
……
第二天一早,风夜吃过了早饭换上草鞋就下坡去看田。
这时候太阳还不大,早上的田埂草尖上都是露珠,没一会鞋子就湿了,寒气直往脚里钻,这里没有防水鞋,要是真的到了冬可就没法出门了。而且貌似风夜能穿的衣服也就现在身上的这身夹袍,剩下的两套都是布单衣来着,鞋子也就一双布鞋一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