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在别的人家,那道长和神婆绝对是要把功劳抢过去的。但是,他们敢跟别人争,却那有胆子跟国舅争。眼看着众人纷纷之夸赞国舅的医术或者仙法,没人提到他们,也只是讪讪的,在国舅的光环之下,他们两的作用,可以说只起到跑江湖玩耍猴子骑羊的娱乐作用了。
那神婆却另有一番心思,瞅着空,走到叶知秋身边,讪讪低声道:“国舅爷,你昨天晚上说,可是真话?”
叶知秋一时不知道她指的什么事情,疑惑地瞧着她。
神婆急忙道:“就是我这肚子,气鼓气胀的,十分难受,你当真有办法治好我这病吗?”
叶知秋笑了道:“你这不是给人家跳神,因公负伤的骄傲吗?治它作什么?”
神婆很是不好意思,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国舅仙法如此了得,自然知道老身这也就是混口饭吃而已。这肚子当真难受,我也是找了好些郎中,这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只是不好,既然国舅知道仙方,能不能给我也看看。老身多谢国舅爷了!”
叶知秋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给你看看。”说罢,问了病症感觉,然后好生诊脉望舌,道:“你这病,我昨天就说了,有办法治,我有一个偏方,可以治你这个病。你去抓几只癞蛤蟆来,我来给你配药!”
“癞蛤蟆?”神婆吓了一跳,“这个我去那里找去。那么恶心的东西。”
“癞蛤蟆能破结、行水,治疗水鼓和胀气都很不错。没有这个东西入药,那我也没有办法,我只会这一个方子。”
叶知秋说的是实话,他个方子,是从他伯父孙奇给他的医书里看来的,孙用和和孙奇父子两的医书,搜集了不少偏方土方。包括刚才给黄家嫂子治病的那个雄鸽麝香方子,都是搜集来的偏方。这个方子,却是伯父孙奇书里的。叶知秋昨晚看见神婆胀气的肚子,就想到了这个偏方。
神婆听叶知秋这么说了,只得答应去想想办法。
其实,癞蛤蟆不是不好找,农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多的是,只是,神婆觉得,用癞蛤蟆入药治自己的肚子胀气,传出去不好听。所以不想用这个方子,本想借口找不到癞蛤蟆,请叶知秋换一个方子,可是他又说只会这一个,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是人家这么说了,也就只能当真的听。
她出到院子里想了半天,到底是肚子胀气难受,让她打消了顾虑,决定还是请叶知秋治,用癞蛤蟆就用,只能如此了。
她把自己的小孙子叫到一边,低声说了让他去抓几只癞蛤蟆装在竹篓里拿来,别让人看见。回头给他五文钱麦芽糖吃。小孙子听说有奖励,高兴得屁颠屁颠得跑出去了。
小家伙办事就是麻利,不一会,就提着一个竹篓回来,递给了奶奶。里面果然装着好几只又大又肥的癞蛤蟆。
神婆摸出五文钱,给了小孙子,提着竹篓,左右看看没有人注意,用衣袖挡着,进了大堂,陪着笑脸把叶知秋请到一边,拿了那竹篓的癞蛤蟆,给叶知秋看了看,道:“国舅爷,癞蛤蟆找到了。”
叶知秋道:“我这里走不开,我教你方子,你回去照做就行了,很简单,不用费什么事情。你记住了,以后再遇到别人有这个病,你也知道这个方子好给人医治。”
神婆忙连声谢过。她也不好意思说担心自己弄不好,还是请国舅爷帮忙弄,很现在,人家国舅爷现在的一门心思都在黄家嫂子这边。倒是那若菊是他的贴身丫鬟,而且人家这里是生死攸关的大病,自己这只是胀气,虽然难受,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分轻重缓急,自然要顾着这一头。
第205章砸场子的屁
第205章砸场子的屁
所以神婆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了。道:“国舅爷请讲!”
叶知秋道:“你从中选一只最大的癞蛤蟆,剖去内脏,去吴郎中那里买一些砂仁来,放在剖开的肚子里,塞满为止,然后用麻绳把癞蛤蟆的肚子缝合,再用黄泥巴把整个癞蛤蟆封固成一张大饼,拿到火炉上烘烤,一直烤酥,黄泥变成红黑之色为止。再把泥巴去掉,将里面的癞蛤蟆和砂仁都用磨子碾成细末,药粉就做好了。吃得时候,用陈皮、木香、莱菔各三钱,熬水吞服这个癞蛤蟆粉。每次三钱左右,每天三次。记住了吗?”
神婆到底上了年纪,哪里一时就能记住。叶知秋又耐心地说了几遍,这才最终记住了。生怕忘了,嘴巴里念叨着,赶紧的往家里走。先去吴郎中那里买了需要的药材,然后拿着回去准备炮制。
其他的都好办,就是这个杀癞蛤蟆,还有往它肚子里砂仁,她想起来就头皮发麻,便让丈夫帮忙。
这老头是个老木匠,眼神不行了,所以再没有出去揽活,儿子也是个木匠,就让儿子出去挣钱,他就呆在家里养老。虽然是木匠,整天跟斧子锯子打交道,却是胆小如鼠,平素里杀只鸡都不敢,更不要说杀那么恶心的癞蛤蟆了。不管神婆怎么说,就是不愿意,躲在屋里就不肯出来。
她儿子到外村给人做木匠活去了,只剩下儿媳,但下地干活去了,地里离村里比较远,虽然天黑了,却还没有回到家。看来,只能等儿媳回来再说了。
这时,神婆的小孙子拿着一块麦芽糖一边吃一边蹦跳着回来了。神婆赶紧蹲下身子,问道道:“你敢不敢把癞蛤蟆杀死,把它的肚子剖开?内脏掏光了?”
小孙子摇摇头,面露恐惧之色。
神婆也觉得,让小孙子干这种事情,当真太残酷了,便摸了摸小孙子的头,道:“没事了,去玩去吧。”
小孙子走了,神婆坐等儿子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嘴里骂着,感觉肚子胀气更加厉害。这生病的人,得到了药便只想早点用,好知道到底有没有效果。神婆就是这样,再也没有耐心等下去,便大着胆子,抓了一只最大的癞蛤蟆,按在地上,手里拿着菜刀,便去剖它的肚子。
她这样生生的给癞蛤蟆来个开膛破肚,自然是不行的,癞蛤蟆吃痛,用力一挣,从她手里挣脱了,爬着就往桌子地下钻。
神婆赶紧扔掉菜刀,跪在地上,伸手去抓,可是癞蛤蟆已经爬进了桌子下面。
这只是这几只中最大的,比其他都要大上好些,要是让它跑了,那就可惜了,因为国舅爷说了,要最大的。于是乎,神婆也跟癞蛤蟆一样在地上趴着,伸手到桌子下面抓掏,折腾得头昏眼花,也没有抓住那只癞蛤蟆。
就在她跪在地上撅着的肥臀伸手在桌子下面抓那只逃走的癞蛤蟆的时候,就听见身后有人咯咯笑,扭头一看,却是自己的儿媳妇,肩膀上还抗着一把锄头,刚刚从地里回来。鼓着个肚子,看见婆婆那样,笑得前仰后合。
神婆这狼狈样子给儿媳看了去,老羞成怒,没好气道:“笑什么笑!媳妇笑话婆婆,是什么道理!当真没有家教!也不知道那黄半仙着了什么魔,怎么教出你这个贱人!”
黄半仙就是这两天和他搭档在黄阁家做法事的那个道长。因为经常给人作法事,在这四里八乡的颇有几分名气,人送外号“黄半仙”。跟神婆两人经常一起给人做法,正好这黄半仙有个女儿,这神婆有个儿子,于是两家就联姻了。也算是强强联合吧。
儿媳一听这话说的损,连带把自己父母都一起骂了。便不干了,呜呜哭了起来。
她一哭,神婆更是心烦,爬起来,吼道:“哭什么哭!我还没死呢!那天你娘死了,够你哭的!”
儿媳哭得是更大声了。
神婆更是恼怒,指着儿媳妇隆起的小腹,骂道:“你还有脸哭?我问你,我儿子有出去干活半年了,你这肚子怎么大起来了?你天天等到天黑才回来,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外面搞什么鬼名堂!别以为谁是傻子!招蜂引蝶的,伤风败俗,等我儿子回来了,看你怎么交代!”
儿媳气得浑身发抖,将肩膀上的锄头往地上一仍,转过身就往门外走。
神婆冲出门,骂得声音更大了:“你走!你这破鞋!你有本事走了就不要回来!”
那儿媳腿脚不利索,走得本来仓促,加上后面神婆这么一骂!心中气苦,更是慌乱,一跤摔在地上。挣扎着爬起来,蒙面哭泣着回娘家去了。
神婆还站在门口,一通臭骂,只骂到天完全黑了下来。这才回了屋子。
她男人已经点亮了油灯。抱着两手,蹲在一跟根矮凳上,瞅着她,嘟哝道:“晚饭咋办?”
他们家,公公眼神不好,看东西模糊一片,基本上没有办法干家务。神婆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干活,所以平素做饭,都是儿媳从地里回来后做,现在,儿媳被骂跑了,这做饭就成了问题。眼看天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