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渠说的没错,给他联系的角色都是龙套,但是再龙套也架不住数量多。林渠虽然脾气比较混蛋,但是能在国内国外都混得不错自然也不是白痴,中国人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长袖善舞的特色他也发挥的相当出色。
虽然有时话说的太直很得罪人,但是也结交了一批很欣赏他的人。
如果只让杜苏在一个美剧的某一集里露面几秒自然没什么意思,不过很多和林渠交好的导演都给他面子让杜苏上了几秒,有些认为杜苏演的不错的之后还会邀请杜苏,给他更多的出镜次数或者更长的上镜时间。
而且在彼此的相互介绍下,很多美国电视剧导演都知道了演技不错态度认真又敬业的杜苏,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角色,也会优先考虑他。
其实去美国打拼的中国人,认真做事愿意付出的人多了去了,但也不是谁都能出头的。
所以不得不说,不只是中国,不论在哪里都是有人好办事,如果没有前人林渠的栽树,杜苏不会能够很好的跟着乘凉。
很多集很多集慢慢的累积起来之后,当杜苏演的多了,美国观众们渐渐知道了这个人,有些人开始关注这个经常出现在各个电视剧里的中国人。
他们发觉,杜苏的气质跟他们想象中的中国人很像。
虽然美国没有这个词,但要是形容他们的对杜苏的印象,那应该就是君子温润如玉,像水一样静静流淌的样子。
杜苏不抢戏不抢镜头,但是在屏幕里就是会让你一眼望过去就能看到他,虽然这和他是中国人有关系,但更多的,是气质的体现。
很多人喜欢上了杜苏,谷歌着他的资料,甚至要求让他演的时间能够再长一点。
导演们当然很乐意。美国的电视剧每周只放一集,这集的收视率不错电视台才会愿意接着播下去,只要保证了收视率,他们的电视剧才能继续拍下去,一环套一环,不论观众是为了什么,如果启用杜苏可以让更多的人愿意观看这集,对他们来说就是好处。而杜苏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露面机会,使更多的人看到他喜欢上了他,这是一种双赢。
时间长了,杜苏在一些剧中有了比较固定的角色,不再只是一集里面的几句话人物,而是可以在电视剧中接连几集出演。
林渠也没有想到杜苏能做到这一步,就像他之前说的,机会是给了你的,但是能抓到的人却不多。
而杜苏,成功的在美国演艺圈中迈出了他的第一步。
在国内的网络上,美剧有着很大的受众群体,很多论坛很多人会专门追着将热门美剧翻译过来给中国的观众看。
当这些人发现近半年最新的美剧中时时刻刻可以见到杜苏的身影时,他们一下子就激动了,优先的把有着杜苏在的美剧翻译了出来,并在发布的时候标出是有杜苏出演的。
杜苏的铁杆粉丝们看到后更是迅速的在内部转告传播着这个好消息。毕竟美国那边太远,他们本以为很长时间都不会有杜苏的消息了,谁想这么快的就看到了杜苏的新戏——
作者有话要说:那啥,昨天没更哈哈……
这两天跑去看《邪恶力量》了,n久没看过电视剧的我,因为别人推荐说里面的兄弟极其的萌,屁颠颠的就跑去看了,看了就完全顾不上写了orz。我是罪人……
呃,胆子小的人还是表看了,这是个恐怖灵异剧。虽然不算太恐怖,不过前两季突然冒出来的尸体啥的还是有咪咪吓人的,我那是又怕又萌第三季起好像就没那么多恐怖镜头了。
今天的先写完了,继续跑去看。已经看到第三季了,这一季的第十一集超级超级萌啊。昨晚看到这集的时候都三四点了,大半夜的我一人在客厅对着电脑笑来笑去的~
第四十八章
国内观众们唯一感到不够满足的就是杜苏的出场时间太少,转帖的时候他们甚至需要提前标明第几分第几秒会有杜苏的出场才能让后面看的人注意到,所以他们强烈希望杜苏出场时间能再多一点,这和美国导演们的要求不谋而合。
虽然中国很少正式引进美剧,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他们还是会很关注那边观众的反应。
最起码如果一部电视剧在中国受到热捧,在美国国内宣传的时候就能打上很受中国人欢迎的标签来吸引更多关注,所以导演们有时也会刻意启用中国元素来讨好市场。
譬如《邪恶力量》第二季某一集中墙上就出现了《还珠格格》的海报,如果那不是故意恶搞的话。
于是在杜苏最近出演的两部美剧中,编剧专门为了杜苏修改剧情,他成为了近几集中仅次于主角的重要配角。
不得不说杜苏在演艺之路上延续着他一贯的好运气,八月底到达美国的他来到这里的时间正是时候。
每年九月正是美国电视剧播放季的开始,由于这段时间美国天气开始变冷,人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呆在房间里观看电视,各个电视剧导演编剧制片人们都在这一阶段使尽浑身解数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为了收视率,也为了艾美奖,这个每年夏天颁发,所有的电视剧人都对它趋之若鹜的电视剧界的“奥斯卡奖”。
天时地利人和杜苏都都拥有了,杜苏也正慢慢的为美中两国人民所熟知,本该借此时机蒸蒸日上,但是同时也有着不太幸运的事,这事儿和美国电视剧界的大环境有关。
因为对于利益分配的不满,谈判又没有获得令他们满意的结果,美国编剧的集体大罢工开始了。很多著名美剧都因此陷入了演员导演道具各项完全就位,却无内容可拍的尴尬境界。
杜苏是标准的网宅,当年看了不少美剧,他当然记得这一年著名的编剧罢工事件,这次的罢工持续到了次年年初,直到获得初步胜利之后,编剧协会才通过投票结束了他们的抗争。
这件事对电视剧行业影响十分巨大,整个播放季的电视剧都处于青黄不接,质量大幅下降的状态,无数的好剧也因此大幅流失了观众,更导致了无数美元的蒸发。
只是一部分人的危机永远是另一部分人的转机。一部分电视剧因此下马,自然也有一部分黑马借此机会成功杀出上位。
听着周围的演员们开始抱怨最近演的东西乱七八糟不知所云,杜苏觉得,这也是他的机会。因为他知道第二年所有获得艾美奖的电视剧的剧情。只是已经成名拍了数季的电视剧就算再无米下锅也不会看上他这个外国人给的剧本,所以在本子上列出无数个名字,列出数据对比然后又划掉之后,杜苏最终决定,写那本获得艾美奖最佳迷你短剧的片子。
的确很短,只有一季,只有七集,但是它却成为了次年艾美奖上的最大赢家。
而且选择这本在时间上也非常合适。现在编剧和制作人们正处于刚开始的艰难谈判中,杜苏可以肯定这个剧原本的作家此时也正在街上游行抗议,那个人动笔是在罢工正式开始后在家闲待的时候,所以此刻,能将它写出来的只有来自二十年后的杜苏。
杜苏庆幸自己记性不错,用了几天在家里将整部剧总的剧情大纲和第一季的剧本写下来并加入少许他自己的加工修改之后,他去找了林渠,希望林渠能够以一个在美国拍片数年的导演身份帮他将剧本修改完善。
毕竟看这部剧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来了,毕竟他不是专业写剧本的。
林渠看完之后很惊讶:“我从不知道你还兼职编剧。”
肯定不能将实话说出来的杜苏腼腆道:“呃,我从小就喜欢自己写点东西,呵呵……”
林渠没有多想,只是延续他一贯的毒舌批判的道:“创意倒是不错,虽然我不是拍这个的,但是能看来还是具有可拍性的。不过兼职就是兼职,要把这真正落实成要拍的本子需要改的太多了,真是,我找个专业的编剧给你润色一下好了。”
“谢谢你。”杜苏很开心,这样子剧本会更加符合美国人的思考方式的。
杜苏早就总结出了经验,林渠说的话,去掉那些乱七八糟的修饰语,捡重点听就好了。
要是像某些人一样,只纠结于林渠恶毒话语,而忽略他刀子嘴掩饰下的热心肠的话,只会把自己气个半死。
“剧本给谁拍都无所谓还是你已经有人选了?”林渠送佛送上西的问着。
“我想找南斯·博斯韦尔。”杜苏说了一个导演的名字。
“唔,南斯的话我倒是可以帮你联系,不过我不确定他现在是否有剧在拍了,所以要等等看。”
“嗯。”杜苏心里很清楚,这个导演现在正处于空窗期,没有在拍任何东西,“你能帮我跟他说我想建议下启用谁来做演员么?”
某件咖啡馆里,大胡子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