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穿清)皇帝变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的愿望?”朱高煦喃喃着,忽地有些颓然地倾倒在座椅之上。

那个人的意图,那个人的心中所想,似乎从来不是他所能参透的。

他不明白,不明白为何在大明与大清之间朱棣选择了后者;他不明白,不明白为何朱棣甘心为满清所驱使奴役。

他从来,便不明白啊。

忽地,他将目光掷向了朱瞻基,道:“你倒真真是’好圣孙‘呐,从前是朱棣的,如今又是爱新觉罗氏玄烨的,将来还会是谁的?”

话不投机,朱瞻基也不愿再与朱高煦继续谈下去,只是道:“奉劝之辞言尽于此,如若您不希望逼得皇祖父亲自下手对付自己的儿子,便少惹些事端。还有,皇玛法早已开始留意你的行径,你……好自为之。”

其后,又留下了康熙勒令他抄书的命令。

作者有话要说:修

 第二十二章(修)

“已经足够了……是的,足够了。”

“你并不需要……做到这种程度……”

“胤礽,朕才是大清的国君,这些杀戮与罪孽,你不需要一个人背负。”

“朕,才是大清的君主,而你,’永远‘是朕最珍视的儿子,仅此而已。”

……

……

恍惚间,朱棣如置身云端,飘飘渺渺,只觉周遭的一切都不那么真实。

半昏半醒之间,只听得耳边一阵嗡嗡声,犹如成百上千的蜜蜂在齐声鸣叫,闹得他头晕乏力。

朱棣费力地撑开眼皮,一抬头,便见一张放大的面庞在眼前,一身明黄色的着装极具震慑力。

这是谁?朱棣想,翻阅了脑海中所知的历朝历代的皇帝,却没有一个符合面前这人的特征。

却在下一秒,一个少年清洌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容错辨的惊喜:“阿玛,您醒了!”

眼前模糊的景象登时有如实线般固定了下来,朱棣浑浑噩噩的脑海亦在刹那间清明。

他一骨碌自床上坐起,不料却扯到了伤口,着实疼了一阵。

面前皇孙装扮的少年正一手小心翼翼地托着药碗,做足了孝子状,见他醒来,急忙喜滋滋地将药碗放在小几上,上前来扶住朱棣。

“弘皙?”

“是儿子,这一回,儿子让阿玛受累了。”少年忽地想到了什么,语气颇有些难过地低下了头。

朱棣望了望自己的右肩,上面正缠绕着一圈又一圈的绷带。

太过了!朱棣的眉头越蹙越深,极易影响灵活性。

看着看着便动手想拆掉几层,却被少年一把制止,“阿玛,您可千万别,这可是皇玛法亲自为您缠的。”

康熙?

啊,是了,似乎,在他失去意识之前,见到的那张面庞便是那人的。

他在他孤军奋战之时搀扶住了他,然后他对他说,“杀戮与罪孽,我们,一起背负。”

朱棣心中感觉好笑,暗自摇头,难不成他对于自家人所犯下的杀虐之罪,竟要和家族的仇人一起背负和面对?

别开玩笑了!

无论这条道路怎样,会通向何方,这都是他自己所选,与旁人无关!

回想起那一日,也算是他朱棣颇为狼狈的一天。

前往营救弘皙的路途上,由于路线的选择上出现失误,他遇上了大量的反清复明者当朱棣回过神来的时候,发觉自己竟已被一众散发着贪执和狂欲的人所包围。

是失血过多,导致感官下降么?

从前如此这般的情形多不胜数,可每一次,他的身边总会跟着亲密的战友,在他负伤之时,足以交付后方。像如今这般,孤身一人,却还是头一遭。

看样子,是康熙的军队还没到。

朱棣试着动了动剑,却发现右臂已麻木,全然使不上力,便将其换到了左臂。

面对着众人的虎视眈眈,朱棣的神色中凝聚出一股冷峻。

无论如何,他朱棣,不可能栽在这里,也不能栽在这里。面前的这些人,只是些利用大明造势的无耻小人罢了,并不值得他挂怀。

似是上回在朱棣手中吃过亏,那些人都对朱棣颇为忌惮,下手之时也多时以消耗朱棣的体力为主,妄图拖垮朱棣。

车轮战,事实证明,在突围无效的情况下,对付被困在里面的敌人,是很有效的。

朱棣的步伐逐渐被打乱,最后开始虚浮,冷汗自额角缓缓地滑落,混合着刺目的暗红。

朱棣明白,倘若此时示之以弱,自己不然便交代在这里,不然便成为对方的俘虏,而这两项,哪一项都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如今,他只能赌,赌援军能够在他筋疲力尽之前赶到。

这是一向危险的赌注,但战场上却往往需要赌。

而朱棣,他大多时候都是命运之神的青睐者。

“砰!”

随着一声枪响,一人软软地滑到在地,包围的阵型出现了一个缺口。朱棣见此精神一阵,左手持剑,右手自箭筒中取出几只箭羽,竭力掷向了周围数人。

随即一个侧身疾步出了包围圈。

康熙缓缓地放下手中的火统,远远地看着这一幕,眉宇间的神色愈发凝重。

手下的官员们眼见着朱棣虽略显狼狈却冷静自持的反应,各自心中亦是赞叹不已。

一名官员凑近康熙,请示般地问道:“皇上,是否前去营救太子?”

一旁身着皇孙服饰的少年眉宇间亦似是欲言又止。

康熙的视线却未曾分一星半点给他们,他的目光,牢牢地钉在场中那人的身上。

“不,再等等。”他抬手制止了官员的提议。

他想要看看,面前这看似有着源源不断的力量 永远屹立不倒的男人究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他的极限,究竟在哪儿?

可他最终看到的,是一个仿佛屹立不倒的武神。

他的身上,有着康熙曾经见过的勇猛和坚毅,也有着康熙在别的将领身上未曾见过的气度。

康熙默然,心下喂叹,胤礽,什么时候,你已经成长到这种程度了?

或许,他当初所说的马革裹尸,真的不是一句戏言……

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短短八个字中蕴含着的波澜起伏的一生,竟像是专门为这人打造……康熙甩了甩头,心中愈发疑惑:他这种感觉,究竟从何而来?

“到此为止,去将太子给朕营救回来。”

朱棣本不是骄气的人,相反,因他常年征战在外,大伤小伤受了无数,如今这点子伤,他还真没放在心上。

醒来之后的第三天,他便去了乾清宫向康熙请安,顺便为自己谋求一份差事:缉拿反清复明的余党。

按照他的理由,人家已经把主意打到他和他儿子的头上,他没有理由再坐视不理。

一旁的康熙反驳道:“即便如此,你贵为太子,不宜以身涉险。”

朱棣闻言,轻声哼笑,声音爽朗而豪迈,他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说罢他收敛笑意,恳切道:“皇父,当初明皇室迁都北京,是为’天子守国门‘。我大清皇帝,亦是身先士卒,毫无退缩。孤身为太子,为守护大清领土而出击,便是不幸身死,也不枉此生!请皇父恩准!”

他一拜到底,极是郑重。

里面有着康熙所无法拒绝的情愫。

“好!朕就给你五千兵马,你去,将他们肃清!此外,朕再给你一项任务,”康熙顿了顿,声音放缓:“活着回来,完好无损地回来。”

 第二十三章(修)

目标或许大同小异,但手段的不同,决定了最终结局的千差万别。

为改而施恩者,纵然可以博得一时善名,改变一时状况,却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改革制度者,在短期内虽必遭人诟病,但长此以往,时间会证明他的正误。

这天晚上,朱棣梦到了一个绝对不该出现在他梦中的人,自此,他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又有了细微的变动。

——成祖,你可知,你们,全部都会是那人登上皇位的垫脚石?呵呵,你不会知道,不会知道……正如你不知道,一百多年后,这片土地在清廷治理下的满目疮痍。

——骄傲如你,亦不得不屈居于’抄家皇帝‘之下,成祖,你没有赢!

朱棣狐疑地满目四顾,厉声呵道:“朱慈焕,你既已死了,又何苦再纠缠不休?”

——呵呵,我自然是为了看你的丑态。你们的……来自大明者有数人,却唯独我知晓了未来的轨迹。朱棣,你是否,现在后悔杀了我?

朱棣攥紧了拳,坚定地道,“不悔。”

——希望你在看到之后的场景之后,也能说得出来。

黑暗中,虚无缥缈的声音仿佛带上了一丝讥讽与冷峭,为这未知的话语蒙上了迷离的色彩。

很快,面前白光乍现,仿佛进入了一条长长的甬道,其中承载着无数的讯息。

朱棣的瞳孔猛然收缩,眼睛倏然大睁,惊异道:“这是……”

黑暗中,谁的笑声,充满了报复感般的快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