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三味书屋,看到我们的三味书屋从创作,定稿,印刷,排版,装箱,运输,到销售,一条龙服务,我的心情是十分高兴的,这说明我们当初的决策是争取的。同时也表明了,盛大集团进军文化业,是大有可为的!兄弟们,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盛大文学的辉煌巅峰!”
众人热情地鼓掌。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四章 生辰之纲
书接上文。
在经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之后,林星的仕途再起波澜。
正当浙江的发展渐渐沿着林星预想的轨道前进的时候,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打乱了整个浙江的宁静,也扰乱了林星的官场生涯。
事情发生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枯黄的落叶片片泛起,予人一种有大事发生的感觉。
下午之时,从京城来了一位钦差大臣,奉命前来宣读皇帝圣旨。
林星不敢怠慢,连忙率领合署衙僚跪在地上,恭迎圣旨。
圣旨的内容很拗口,钦差大臣的腔调又很古怪,林星听得一知半解,大概的意思还是听懂了,隐约是说:太后向氏即将过大寿,皇帝要大肆操办,着各地的州官采办生辰纲,务必在寿辰日之前,将生辰纲送到京师。
在听圣旨的时候,林星心中五味翻腾,思绪复杂,但并未表露出来。待到圣旨宣读完毕,林星连忙让官员招呼钦差大臣到下榻官邸休息,又命人打点一番,然后召集智囊团关门商议。
林星开门见山道:“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
阿三摊摊手,道:“还能怎么看?照做呗。圣旨都下来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考虑的。不但不能考虑,而且还要快,向太后的寿辰可是不远了。”
薛鹏点了点头,同意阿三的看法,只是心情有些复杂道:“话虽如此,可是要去搜刮民脂民膏的话,势必会引起百姓不满。”
郑铁山不是官场中人,却也深谙官场之道,不以为然道:“百姓满不满是他们的事情,为官者最重要是遵循朝廷的旨意,切不能行差踏错。”
林星对于这个想法,倒是不敢苟同,道:“大哥,你只说对了一半。为官者,上无愧于君王,下无愧于黎民,这才是好官的标准。”
郑铁山笑着道:“能两全其美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只能择其一而舍其二了。”
薛鹏跟了林星之后,也学到了“科学发展观”的几分内涵,此时抓住问题的核心,道:“大人,我们还是不要争论做官的准则了。还是商量一下如何搜集生辰纲吧!”
阿三也觉得这才是当务之急,道:“不错!公子,据我所知,对于皇室过生日搜集生辰纲之事,在本朝并不罕见,可以说百姓也是习以为常,并不会想当然就有什么不满或者反抗。只要我们处理妥当,不要激起民愤,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事。”
薛鹏则直接提到关键的因素,了然道:“处理不是关键,关键是数量。搜刮得少,民众是不会有意见的,搜刮得多了,才有可能激起民愤。”
林星自然而然地问道:“那此次向太后寿辰,打算搜集多少生辰纲?”
薛鹏估算了一下,沉吟道:“此次各州都在采办,光是我们浙江,就需要五万贯,全国汇总的话,我想应该在四十万贯之数。”
林星愕然一惊,失声道:“这么多?”
他并非没有听过“生辰纲”一词,在《水浒传》中就有一段“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当时大名府的梁中书为了给他岳父蔡京祝寿,搜刮了十万贯生辰纲,想不到向太后过了生日,居然搜刮得比大贪官蔡京还多,莫非这向太后也是个贪婪之人?
阿三身为百事通,就着林星的疑问,说出了事情的真相,道:“四十万数目虽多,但却是有这个必要的,公子若是知晓了向太后和皇上的关系,想必就不会如此惊讶了!”
原来,当今皇帝宋哲宗(驾崩后才叫宋哲宗,为方便写作,暂称宋哲宗,史学家不必深究)并非先帝宋神宗的嫡子,只因皇太后向氏无子,也就是说,向太后并不是宋哲宗的生母。但是宋哲宗非常敬爱向太后,却是有原因的。当年宋哲宗登基之时,只有十岁,因为年幼,就由太皇太后(也就是宋哲宗的父亲宋神宗的生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氏出身尊贵,其曾祖是宋初名将高琼,母亲为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姨母是仁宗曹皇后。幼年时,高太后与英宗都住在宫中,曹皇后视她如亲生女儿。后来,仁宗和曹皇后亲自为两人主持婚礼,当时有“天子娶媳,皇后嫁女”之说,这种世家与皇室之间的联姻无疑有助于巩固高氏在宫中的地位。高太后经历了仁、英、神三朝中发生的仁宗立储、英宗濮议风波和神宗熙丰变法等事,政治经验很丰富,她在保证哲宗继承皇位一事上起了重大作用。
宋神宗去世之后,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长达八年之久,期间宋哲宗一直是个影子皇帝。他对高氏的许多做法表示不满,尤其是高氏反对变法,亲司马光而远王安石,更是令宋哲宗对她颇有微词,无奈高氏德高望重,历经三朝,宋哲宗亦不敢有什么动作。
在这段“垂帘太后和影子皇帝”的时间里,并非宋哲宗亲生母亲的向氏一直对他照顾有加,嘘寒问暖,给他支持和鼓励,因此宋哲宗其实早已经将向太后当成是生母一样敬重。
元祐七年(公元1093年),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这才完全掌握朝廷大权,实现了自由政治。此时的宋哲宗并没有忘记落难时期向太后的关怀,因此,此次恰逢向太后大寿,宋哲宗一定要大肆操办,办得越风光越好。
林星听得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皇帝和太后都在太皇太后的阴影下生活了多年,现在媳妇熬成婆,当然要好好庆祝一番。”
阿三笑着道:“公子这句媳妇熬成婆非常贴切,一语中的。所以,我们知道了皇帝的心意,就一定要满足他的心意,不能把事情办砸了!”
林星点点头,道:“对了,不知这生辰纲,包括些什么东西?”
薛鹏此前查过典籍,对生辰纲有些了解,闻言答道:“生辰纲主要包括花石纲,茶纲,盐纲等等,全部打包装箱,一纲一纲的,由官军护卫。”
林星遂不再问,吩咐道:“好!那我们过几天就去采办。”
薛鹏神秘地一笑道:“大人稍安勿躁,此事不需我们动手,我收到消息,过两天,苏杭应奉局的官员就会亲临杭州,负责包办此次生辰纲的采办。”
苏杭应奉局的官员?会是谁呢?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五章 苏杭应奉
书接上文。
苏杭应奉局是一个专门以采集花石纲、巧器纲和茶纲等东西而设立的一个官署,是北宋特有的一个机构。(作者按:据史书记载,苏杭应奉局设立于公元1102年,本书中略有提前,史学家不可深究。)这个机构自成立始,就收到朝廷和百姓的强烈关注。对于朝廷而言,有了苏杭应奉局,就等于汇集了天下珍宝;对于百姓而言,苏杭应奉局则是剥削的搜刮的代名词。
过了两天,苏杭应奉局的官员如期而至,队伍共有四十人之多,大多是精通奇珍异石的花石专家,对于民家的珍宝有着长期的研究,目光犀利到一看就知是宝还是草。
除了这批专家外,队伍中还有七八个护卫的禁军。当然,这些禁军只是保护专家们的安全,等搜刮到生辰纲之后,光靠他们寄个当然不行,届时朝廷将派重兵护送,务必保证生辰纲安全抵达东京汴梁。
此次苏杭应奉局的领头,是个三十岁左右的胖子,肥肥厚厚,油光满脸,挺着个大肚子,走路都像只螃蟹似的,令人大跌眼镜,想不到这种人也能担当如此重要的官署的领头。他的眼睛很小,有时候眯成一条线,然而汇聚的那一抹光芒,却折射出几分洞察天机的智慧,看起来相当滑稽。
林星强忍笑意,将对小胖子的轻视藏于内心,表面恭敬道:“下官林星,率合署衙僚,恭候大人莅临指导。”
其实若论官品,浙江知府比起苏杭应奉局领头还要高上那么几品,但一来为表尊敬,二来此人奉皇命前来,所以林星也不得不卖几分面子给他。
那小胖子见林星这副前倨后恭的样子,还算识相,懒洋洋地点了点头,倨傲道:“林星是吧?嗯!知道了,生辰纲的事情,自有我们的人去操心,你只需派人带路就可以了。”
林星巴不得他这样说,省得自己劳心劳力去采办什么劳什子的生辰纲,有人收拾这个烂摊子,自己求之不得呢,当下忙不迭地答应道:“大人请放心,下官一定全力配合!”
薛鹏在杭州日久,对于接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