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张滴了一滴汗,也就是这才来的少爷敢这么说上校。
车子刚行驶,面瘫上校像是知道了安全了,把眼睛闭了起来。
李锦玉看着李承安,心想这僵尸脸真是爱惜极了面子。这都醉成了这样,还不忘保持酷哥的形象。
车子停了下来,李锦玉下了车十分霸气把李承安往外面弄,这车子空间狭小,上校又是手长脚长,半天无果之后。他十分霸气的对门前的两个警卫员吩咐到:“你,还有你,把这个家伙从车里给我弄出来。”
那两个警卫员愣了许久才反应过来,也不敢立马上前。
李锦玉又催了一边,他们才战战兢兢的开始干事。
指挥别人把李承安扶着进了房间,李锦玉看了看。得,这家伙就这样睡在床上也不行,他没有好到伺候他宽衣解带的份上,但是也没法,总不能让他就这样躺着吧。
这么大个人,怎么都不好处理,等把李承安的军装什么的脱下,自己也就是一身薄汗了。掖好了被子,把门关上。李锦玉再一次感叹,什么时候自己干起了这种老妈子做的事情了。
黑暗中,李承安睁开了眼睛,窗外的清冷月光照了进来屋里。他13岁从军,多年的军队生活,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会留着最后一丝警惕。
李锦玉说的每句话他自然是一直不落的听得清清楚楚,做的动作也异常的清晰。
夜里,李锦玉翻来覆去,莫宪的话压在心里。他总是觉得不踏实,把枪出来了放在手上摩挲,心里默念,陈少霖,莫少霖……
反复几次他又觉得自己有些矫情了,收好了枪闭上眼睛。
第二天,一个上午依旧是打兔子,李锦玉有些厌烦,草丛里上下翻滚的。却没有听停下来,李承安站在旁边看着他。
他就不明白了,这上校大人怎么就一整天都没有事干,难道没有军务吗?他总觉得这上校大人看他的眼神里多了些意味,好像看着更冷了些。
等着李锦玉把八只兔子扔到了李陈安的面前,李承安竟然难得的说了一句:“不错。”
虽然语气冰冷,李锦玉还是觉得受宠若惊。
下午,他又去看了厂房的地址,那块地在远郊,相对也比较的便宜。这服装厂他就把大概的规划做了出来,要让他正二八经的自己管理,他可做不来。他就是所谓的空有理论。其余的事件,有周青。
周青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吩咐的事情,倒是什么都办得妥帖。
这前期的资金,他是一分都不会从军部拿。李锦玉是想明白了,他自己要单干,自己经营,这钱实打实的拽在自己的手里才有安全感。除了一般人穿的便装,他还生产军装,虽然军装利润低,但是他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军人,在战斗的时候,不至于穿着粗制烂造的衣服卖命。
开成衣长,他自然没有这么多钱,钱全部是莫宪给的,不,准确的说,是莫少霖给的。莫宪的原话是:少霖说你最近可能缺钱,他的就是你的。
他也没什么好推迟的,反正他现在缺钱。李锦玉抱着自己的‘未婚妻’的金库心里琢磨着以后大不了双倍的还给莫少霖。反正自己不吃‘软饭’。
清庭覆灭后,各地军阀拥兵自重。特别是在三年前总统孙络清去世后,形势更加动荡,这再推上去的领导人也就只能是维持一个表象的工具了。没什么实权,只是表面上均衡各方罢了。
各地军阀势力在北京暗斗。以直系军阀,奉系军阀,皖系军阀势力最主。
其中皖系军阀因为有英法的支持,几年下来,慢慢的势力扩大。这支持的条件自然是其领导人张恒生单方面和英法签订的优惠的合约和一些许诺。
直系的领导人李启瑞和奉系的莫宪自然是十分反感张恒生的做法,不管怎么内斗,也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不应该由着外国人掺合。英,法,日三国本来就虎视眈眈的,不怀好意。
双方交涉无果,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特别是这几个月了,形势尤为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正在这时候,上海传来了消息。三天前的晚上,英国运输鸦片的轮船,在离码头不到五百米的海域突然自燃,那天真好顺风,火势蔓延极快,顷刻间便是熊熊的大火,连着码头都被火光照的恍如白昼。
船上的鸦片全部烧毁,船上的人无一生还。
船上除了船员之外,还有英国的派来中国的外交大臣,以及几个英国上层社会的显贵。
消息传回英国,国王和内阁大怒,口称这是对英国的国体的侮辱。立刻有内阁大臣提出要天朝赔款,割地,道歉,并且应该把这次放火的元凶查出来,重重的惩治以示效尤。
近两年,英国频频的挑衅,所有人都知道,只怕这是一个寻了很久的借口,天朝明言禁止鸦片的运输和贩卖,特别是在上海查的如此严的一个地方运输那么大数量的鸦片,只怕是不是一般的人所为。
船上的外交大臣和英国上层的显贵怕也只是幌子,天朝是没有权利搜查外交大臣的船,他们便钻了这个空子。
李启瑞冷笑,“英国人倒真的以为中国人都是软柿子,就让他们尝尝阴沟里翻船的滋味,也让他们早些的滚出去。”
李锦玉听到了消息愣了愣,心里便知道莫少霖得手了。那个人怕是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到自己的面前。
“少爷,外面有人要见你。”门外的警卫员递了一句话。
李锦玉走了出去,看见来的人正是莫大帅的副官邵谦。
“李少爷,我有事情要与你商量,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李锦玉心里狐疑,想着难道是莫少霖的事情。不知怎么的心跳漏跳了一拍,有种十分不好的预感。
李锦玉跟着邵谦一直到了大帅府,心里正奇怪。有什么事情如此的隐秘要到了大帅府才能说。
穿过客厅。进了书房,邵谦停了下来,“李少爷,这件事我必须告诉你。少帅的计划出了内奸。少帅如今不知下落,生死未卜。”
29、第二十九章
“出了什么事?”
“具体也不清楚,天津正值多事之秋,大帅已经让上海那边的人着手这件事。少帅的计划出了些意外,情况有些复杂。现在有几路人在找少帅。不过你无需担心,少帅不会有事。”最后一句话,邵谦说的蓦定。
“我自然知道他不会有事。”那个人怎么会有事情,他记得那次在戏院见到他,枪林弹雨中他躲上了他的车。那么多人追他,他都豪发无伤,现在又怎么会有事情。
邵谦愣了愣,他一开始觉得少帅怎么会喜欢李锦玉,虽然是不错,但是总让人觉得那个人过于孱弱。现在看好像也并不是如此。
这个人比他想象的坚强。
李锦玉从莫大帅的府邸出来,径直的去找李启瑞。
进去的时候李启瑞的眉头紧皱,一脸不快之色溢于言表。最近情势复杂,于内,军阀的内战,各方的摩擦不断。于外,英国的挑衅,其他国家虎视眈眈。这样的状况,就算是真的开战也怕是畏首畏尾,内外皆不安。
“外公,我想明天回上海。”李锦玉想了想说。
李启瑞抬起头,“怎么,在天津住的不舒坦?怎就想到回上海了。”
“不是不舒坦,我在上海有些事情。那边生意上的事情也才有了些眉目,外公你也知道我的成衣店在上海也有一家。说起来规模比起这天津的还大些,开张这么久,我这个甩手掌柜也该去看看。时间不会太久,到时候肯定会回天津的。”
“嗯,既然有事情,那就回去吧。我派几个兵陪着你,现在各处动荡,怕也不安全。”李启瑞倒是没有反对。
李锦玉默然,知道自家外公执意如此,带几个人也稍稍的让老人安心。
走的很急,是当天晚上的火车。几个月后,他再次坐上火车。看着窗外的黑成一片的夜色,仿佛和21世纪也没有什么不同,心里竟然生出写悲凉,遥远的时空,自己何日得归。
李贺早半个月前就从天津回到了上海。看到了进来的李锦玉倒是怔了怔,没想到他这个儿子还会回李家。
关键是,还带了五个兵回李家。
这五个大头兵自然是李启瑞给的,说是以一抵十都不为过,个个目露凶光,光看着就让人生畏。
李锦玉自然要回李家,李贺越是不待见他这个儿子,他就越要膈应他。
过了几个月肖荷的肚子已经高高的隆起,她看到了李锦玉也是掩不住的吃惊,脸上当时就有些挂不住。
李锦玉笑了笑主动打招呼,“父亲我回来了,这几位小哥是外公让我带着身边的,就跟着我一起回来了。”
沈木清倒算是平静,只是上次李锦玉劫了她哥哥的新娘,心里一直还隔阂着。
一家人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