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殷羽庭开门见山的对薛妃道:“小臣有重要事情要禀报娘娘。”
听他口气凛然,薛妃正色道:“你到底有什么事情要禀报本宫?”
殷羽庭扫了李春秋一眼,对薛妃道:“此乃事关重大,小臣只能禀报给娘娘一人。”
“哦?”薛妃蹙起眉头,坐在旁边的李春秋同样一脸惊诧,薛贵妃问道:“你不是皇儿府上的典鉴么?难道你要禀报的事情连皇儿也不能听?”
殷羽庭面色如冰:“不能!”
薛妃疑惑的望向李春秋。
李春秋也只得苦笑一下,冲他的母妃轻轻点了点头。
薛妃见李春秋如此这般,只好对他说道:“既然如此,皇儿就先回避罢。”说罢唤来宫娥金儿将李春秋引到后殿去了。
有其他宫娥抬上来水晶幕帘,将薛贵妃与殷羽庭隔将开来。
一条条晶亮的珠串婆娑了帘后宫廷贵妇的身影,直到宫门再次彻底关上,薛妃略显冷淡的声音才幽幽传来:“你可以说了。到底有什么重要事情只能禀报给本宫一人?”
殷羽庭听到上位的问话,却并不着急回答,反而是气定神闲的仔细观察了宫殿的四角,确定没有多余的眼线才缓缓开口言道:“小臣,想与娘娘商议成王殿下婚姻大事。”
这一语实在惊人,要知皇子婚姻都是由皇帝指婚。慢说一个是小小的王府下臣,就是母后母妃也没有左右的余地。
薛妃听了这话,先是一惊,继而只当听了笑话,嘴角勾起一丝冷意,鄙夷的道:“你真是口出狂言啊。没想到,皇儿中意的人竟然是你这样不知好歹的黄口小儿。”
殷羽庭道:“娘娘,小臣并没有口出狂言。”他抬起眼来,那浓黑的瞳仁流光溢彩,雪白的脸上却没有一丝表情:“如果娘娘与成王殿下想有一条活路的话,就一定要让成王殿下成婚!”
“如今的局势对成王殿下十分不利,皇帝陛下要立大皇子李长平为太子是箭在弦上。皇后娘娘与郑国公的权势已经直冲云霄。如果再立大皇子为太子,那么这天下,有一半就是郑家的了!”
薛妃一听这话,眉目肃然,隔帘盯住殷羽庭厉声道:“什么?你说天下一半是郑家的?!”
殷羽庭道:“正是如此。”
薛妃冷笑道:“笑话。这天下永远都属于李家王朝属于皇上!郑家再怎么掌握权势,又如何能与李家平分天下!”
那殷羽庭也不急于反驳:“娘娘,您明知。。。”
“放肆。”薛妃低呵一声。
殷羽庭忙不迭的跪下叩首道:“请娘娘息怒。小臣相信,您明知小臣的意思。”
时间仿佛停住,宫殿里静得针落有声。突然水晶幕帘之后传来薛妃清脆的笑声,只听那薛妃止住笑声才道:“皇儿果然没看错人。你叫什么名字?”
殷羽庭暗暗舒了口气,抬起脸来:“小臣名叫殷羽庭。”
那薛妃眼底放光,柔声笑道:“你这个孩子,既有远见又有胆色。不错,皇儿的婚姻也是我思虑之事。只是皇儿一向无心此事,况且大皇子还未成婚,按照长幼有序;总该是兄长先成婚才是。”
“娘娘,”殷羽庭道:“成王殿下一定要先于大皇子殿下成婚才行!”
薛妃听罢一怔,露出惊讶的表情。
只听殷羽庭解释道:“与大皇子殿下有婚约的小姐乃是国舅的长女,他们姑表成婚,亲上加亲。。。”讲到这里,他故意压低声音道:“将来必定是成王殿下登位路上的一块难以撼动的顽石!”
那薛妃听到这里,惊疑的瞪圆了眼睛,亦压低声音问道:“你刚才说的是登位么?”
殷羽庭抬起眼来,那浓墨色的眼珠儿中深不见底:“正是如此。”水晶幕帘光影暗闪,将他眉间的朱砂痣映得发光。
薛妃很快收敛了惊讶的神情,只是狐疑的盯着殷羽庭那张纤尘不染的脸:“这两个字,岂能轻易出口。皇儿只是一个庶出的皇子,登位与他遥不可及。”
殷羽庭心知薛妃说的却也在理。按李春秋的资格与排位,确实与皇位相隔甚远。他静默半晌,一字一句的的回道:“如果成王殿下不能荣登大宝,娘娘,小臣,乃至所有依附成王的人,下场就会像秋风落叶一般凄惨了。”
那薛妃未料他说出这种话来,瞪起了眼睛,问道:“你这是何意?”
殷羽庭淡淡的道:“臣的意思是——娘娘眼前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清霜月影,一旦江山易主,娘娘觉得您还会剩下什么。”
薛妃屏息凝神,一阵冷风吹来,将那水晶幕帘吹得叮当作响。那殷羽庭面如冰雕,越发显得那双眼浓墨一般的黑,赫然是国手的妙笔丹青也难描绘。
“我会向陛下提起皇儿的婚事。也会尽力照你的意思去做,至于能不能成就此事,还要看陛下的决定。”薛妃良久才道。
殷羽庭听罢跪地叩首道:“娘娘圣明。”他起身正要告辞,只听薛妃低声喝道:“且慢!”
殷羽庭吓了一跳,刚抬起头又叩拜下去:“娘娘。”
薛妃道:“殷羽庭,我如何能够信任你呢?”
殷羽庭抬起头,双眸就像黑色的琉璃般暗光闪动。
薛妃复问道:“难保你不会背叛我和皇儿。。。你有什么理由证明你值得我信任?”
殷羽庭垂下眼眸,低声答道:“小臣为成王府幕僚,并不是为了服侍一个三皇子的。”
第32章 第31章 最新更新
出征的日子终于到来。
前日刚过了立冬,气候一下子冷得滴水成冰。
都城楼上,为首的主帅英姿勃发。只见他一身滚金螭龙战袍,头戴天武垂璎冠,脚踏黑牛皮官靴,姣好的面容一改平日的玩世不恭,总含着情谊的桃花眼眸光如鹰隼般锐利。他就是成王李春秋。堂堂的三皇子捧印挂帅,沙场点兵。
主帅身后,站着军师。
只见殷羽庭,茶色长袍及地,腰系丝绦,发束脑后,额前勒着碧霞云纹金抹额,便将那眉心的红痣隐藏了去。远远的一看,也是个身如白杨,玉树临风的男子。
先头部队由成王李春秋的得力部下裴青冈率领,已于一日前启程北去。这边厢大军点罢,都城楼上的将军一展出征的战旗,人声鼎沸,战马拔蹄,大唐的将士浩浩荡荡的向北方行去。
行军三月,星夜兼程。唐朝大军终于抵达高丽边境。
唐朝军师殷羽庭写了篇檄文差使臣送往高丽朝廷。
黄昏将至,北风呼啸。
有人挑起帐帘一角,偷眼窥视远处的金滩戈壁。
不知回来的是一封降表还是一颗带血的人头。
“奴儿,过来喝杯酒罢。”李春秋笑吟吟的朝殷羽庭招了招手,斟满了两杯酒。
殷羽庭远远的斜了那人一眼,红艳的朱砂痣闪了一闪。他脸色明显有些惨淡:“我不想喝酒。”
李春秋哈哈一笑,仰头饮下一杯:“与其站在那里等,倒不如来与我对饮。”
殷羽庭听了,在往将军帐外望了一眼,只好叹了口气转身坐到李春秋身旁。李春秋将酒杯推到他的眼前,殷羽庭拿起来却又放下去。
李春秋酒瘾上来顾不得礼让殷羽庭,见给他的酒他不喝,便顺手拿起来灌进自己肠中。桃花眼里醉意渐染,带着酒香的红唇微微翘起嘴角。
殷羽庭将李春秋手中刚斟满酒的酒杯抢过来一口喝干:“据说高丽国在百年以前曾与女真人有过冲突,许多战败的女真人留在了高丽,以致如今的高丽人中有女真人的血统。可民风不可谓不彪悍。”
李春秋搂住殷羽庭肩膀:“高丽国近年来国力衰弱,政治萎靡,未必敢于我大唐兵戈相见。”
殷羽庭问:“如果高丽国敢出兵呢?”
李春秋勾起殷羽庭尖巧的下颌,不怀好意的望住那张唇红齿白的脸:“就叫他国破家亡。”
殷羽庭补充道:“灰飞烟灭。”
李春秋笑道:“奴儿跟我真是心有灵犀。”
殷羽庭恨恨瞪那人一眼:“谁跟你心有灵犀?”
李春秋立刻在殷羽庭就在额头上亲了一口:“奴儿跟我!”
殷羽庭将他推得老远,没好气的说:“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没个正形!”
李春秋也不再纠缠,继续笑着饮酒。
殷羽庭饮下一杯酒,冷冷的笑了一瞬。
使臣终于回来,带回了高丽国投降的消息。
喜讯立刻传遍唐营,士兵们无不解兵卸甲,洋洋得意。
高丽朝廷无疑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用委曲求全换来国泰民安。
第二日清晨,高丽国主于开京城门前恭迎唐军。唐主帅李春秋于高丽景福宫升殿,高丽国主俯首称臣。
接下来唐军与高丽签订了一份永久和平的盟约,盟约之中高丽永为唐朝属国,年年朝贺,岁岁纳贡。高丽国主降为高丽王,国母降为大妃。
盟约之外,高丽王另向唐主帅李春秋进献了一份厚礼作为换取和平的代价。这也正是李殷所图。作为回礼,李春秋向长安朝廷上奏恳请下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