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柯以铮介绍道:“右正阳县是个港口城市,位于昌河入海口的西岸,在它对岸就是左正阳县。不过左正阳县那边的地势不太好,所以无法建立大型港口,只有一个小型的渔港,远远不能和右正阳县比。但是因为正阳这里邻近连川府,本地的开放度不高,又缺乏特有的资源,所以右正阳也不是很发达。可惜这个港口啊……”

“嗯……”苏择点点头,开始认真观察下面的城市。

右正阳港是昌河郡之中最好的港口城市,不但地处沿海,又位于内陆河流与海洋的交界口之一,所以来往的商船还是很多。

从山坡上往下瞧,右正阳港沿着海岸线排成一道弯月形的弧线。那道弯弯的海岸线上排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码头,上百只船只停泊在码头上等待着装卸货物,上千个工人在码头上面忙碌着。

在紧靠着码头的地方,到处建着宽敞的仓库和货栈。工人们推着小车,或赶着畜力车出出入入,那些马上要装船的货物就散碎得堆在码头上面。矿石和木材、布匹和谷物,全都堆在拥挤的码头之上。而从那些船只上卸载下来的是有名的骏马和成桶的美酒,以及晃人眼目的精美丝绸、毛毯,和各种玻璃器皿。

但是本地由于缺乏特有的资源和产品,又没有足够的市场,所以大多数商船也仅仅是把这里当成中转站或补给、休整的地方。益州真正的海上交易中心,是在东面百多公里的连川府。

在港口边,有着密集的旅馆。因为这里也是各地商人汇聚的所在,因此旅店自然是这里的一种极为发达的行当。在这里,几乎什么样的旅店都能够找到,从10个铜钱一晚的大通铺,到10个金五株一晚的豪华庭院,这里都有。

现在正是早上,所以在港口旁边的鱼市上,充斥着买卖海鲜的人。这里随处可见堆满了鲜鱼、活虾等各种海产的商铺和小摊。有钱人家的仆人,普通人家的家庭主妇,餐馆的伙计,都围在那里喧闹着讨价还价。

作为厨师,苏择很清楚,这海鲜嘛,自然就要越新鲜越好,早上的海鲜自然最棒。这里的气候比较温暖,如果过了中午,海鲜就有点走味了,这样的话,是卖不到什么好价钱的。有些讲究的老饕们,是认准了早上的海鲜,过了时候的根本不要,这种家伙苏择遇到过不少。

右正阳城作为一座县城,自然也不算太大,而且它的重心几乎集中在港口。所以与那巨大的港口区相比,城市本身倒是显得有些不起眼。

从天上看,这个城市的形状并不规则,有些像只拖鞋,这是地形决定的,没有办法。城市里面有很多的驿站和钱庄以及酒店、饭店之类的服务场所,居民区反倒显得很小。街道很宽敞,但显得很嘈杂。

不过,城里有一个不小的军营,起码驻扎了上千名士兵,看来这个港口也是比较受重视的。

在城墙外面,是一排排碧绿整齐的田野。现在正值四月仲春,田野中的作物绿油油的,长势喜人,成片成片的麦田已经开始结籽,冬小麦随着风的吹拂,左右摆动着,荡起一阵阵涟漪般的麦浪。

“东家您看,县城西北那座小镇,就是您封邑所在的泰康乡……”柯以铮笑着说道。

第029章 来到封邑(下)

右正阳县,泰康乡。

泰康乡是右正阳县附近的乡镇之一。乡、镇同级,只不过前者侧重第一产业,后者侧重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所以通常来说,镇是要比乡有钱些,不过按照大汉的规矩,封下去的通常都是乡,镇是很难分封到的。不过在民间,两者的区别并不严格,大多是乡镇混用,所以这里也被叫做泰康镇。

不过泰康乡还是不错的,至少看起来不算很落魄,让苏择稍微放下心来。

这里不远就是海岸,此地是海洋性气候,终年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由于是新领土,全乡人口不超过三千人,这里人们的主要职业,就是捕鱼、制作木器或者耕种农物、养殖家畜。

由于这里是边境地区,所以乡里也修着城墙和防御工事,看起来类似地球上的坞堡,算是个乡城。城中街道,房屋建筑间也生长着大量树木,终年常绿。因为这里会有台风,所以乡城的建筑大多是低矮的木制房屋。房屋低矮是为了防风,用木制是为了重建和修补方便。

乡城里只有两三栋石造的大房子,靠近地面或是背阳的外壁上都生满了潮湿的绿台,看起来就像挂上了一层绿色的布毯,绒绒的煞是好看。

此时,乡里人都被惊动了,飞艇在现在的大汉虽然并不少见。但这里只是个小小的乡镇,现在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大型飞艇,还是很有震撼力的。

“……东家,另外几艘飞艇通知,下面不好找停泊地点。”飞艇驾驶员转过头说道。这里附近都是田地,要不就是森林,那些巨型飞艇确实很难降落。

这个驾驶员长得五大三粗,一脸横肉,看起来不像驾驶员,倒是更像屠夫多一些。这家伙叫做姚霸陵,表字英年,7级蛮战士,是苏择此次雇佣的护卫之一。因为这厮的飞艇开得最好,所以苏择干脆让他兼职驾驶员。

“让他们先等等,我们先下去,和当地官员办理交接,再让他们帮忙找个停泊地点……”苏择说道。大的停不了,小的还是可以降落下去。

※※※

乡公所里。

苏择的山寨基洛夫,就直接降落到乡城的小广场上。他的侍从长吴奈立即跑去找当地的长官了。

几分钟后,吴奈就带着几个官吏迎了出来。

“下官蒋晨,现任泰康乡乡长,见过苏大夫……”一个圆圆滚滚的家伙,一脸巴结的向苏择唱喏道。

乡长不过是秩百石的芝麻小官,无论按官职还是按爵位,他都远远不如苏择。再加上天上还停着几艘又皇家和奥术联合会标记的大家伙,一看就是和这位苏大夫一起的。

一看这排场,就是傻子也知道,眼前这个大夫的来头极大。至于到底有多大,那就不是自己这样的小官可以想象的了。

在当地官吏的拥簇下,苏择进了乡公所。

这里的乡公所就是那少数的石造大房子之一,几个小吏正在里面忙活,看到苏择进来,都马上站起来行礼问好。

苏择四处看了看,里面的陈设虽然简朴陈旧,但打扫的很干净。各种文件和器材,都摆放的整整齐齐,看起来这里官吏还是比较尽职的。

他不禁略略点头,微笑着说道:“蒋乡长,你也看到了,我们还有几首飞空船在天上,麻烦你找个停泊的地方……”

“苏大夫,这没问题,我马上安排……”圆滚滚的蒋乡长连忙转身吩咐道:“倪三,快带人去,把东边的晒场清理出来,还有北边楼老二家的草场,让他赶快腾出来……”

看他忙完了这头,苏择就说道:“蒋乡长,我的封邑石亭村在什么地方?”

“哦,就在乡城的西南,离这里不到七里路……”蒋乡长连忙回答道,又马上跑到办公桌前,拿了两本卷宗过来。

“您看,这就是石亭村和松坡村的资料。您的封地跨了两个村子……”

苏择拿来一翻,不禁皱起眉头:“怎么才这几个人?”

按卷宗的记录,这个石亭村有64顷多的田地,还有上百顷的森林、丘陵等非耕地。那个松坡村也有52顷土地,森林、丘陵等非耕地七八十顷。但两个村子的人加起来,还不到300人,这还是老老少少全都算起来的总人口。

“蒋乡长,我东家的田地难道都是荒地?还有这两村的人口为何都不属于我东家封邑?”这时,苏择旁边的水易突然说道。

这水易也是新雇佣的三管事之一,他是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士,一看那鱼鳞册就看出问题了。从地图上看,苏择的封邑地跨两村,约有三分之二在石亭村那边,剩下部分就在松坡村。

但在旁边的历年收获记录上,却没有苏择封邑的产出记录。还有就是地图上的农家,居然全部在苏择封邑之外。

“哎,没错啊,的确都是荒地。熟地都是乡民们开垦的,还有那些人家,他们……他们不愿当苏大夫的领民,这个……这个实在不好处理……”蒋乡长眼神有些闪烁,汗水都出来了。他都有些想哭了,要是早知道这个苏大夫的来头这么大,就不该去接那个章家的烫手山芋了。

柯以铮冷笑着说道:“哼,不好处理?《大汉封爵律》第六条,凡立县十年以上的边区,封邑之内的熟田当占五成以上,封邑内民家,当按比例分配受爵者,以为领民……此地立县已经建立二十年了。蒋乡长,《大汉封爵律》第十二条就适合你了。如当地官吏刻意刁难,不遵谕令者,夺职,杖八十,流三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