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刀开明月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后,两人会过帐,走下酒楼,对面那青衣汉子已经不见了。

程明山心中暗想:“敢情只是对自己两人有些怀疑,但并不怀疑得很深,也许另外有人上了酒楼,听了自己问伙计的话,疑念已消,所以回去了。”

当下也就不在心上,两人依着伙计说的话,从大街一路往北行去。(其实他们岂会不认得路?)

那知走了一段路,程明山已经发觉自己两人身后,居然还有人一路跟了下来。

这人身上穿了一件青布衣服,已经不是原先那人,而且只是远远尾随,心中不禁冷笑:“就算你们换了个人,又怎瞒得过我?”

他偏过头去,朝荆一凤低低的道:“他们还是有人跟了下来。”

荆一凤道:“他们怀疑我们什么呢?”

程明山道:“由此可见他们那十几辆镖车之中,一定有着蹊跷,我们今晚落店之后,我非去看看不可。”

荆一凤道:“你去,我自然也要去了。”

程明山笑道:“到时候再说吧!”

荆一凤道:“大哥这话,好像不要我去似的?”

程明山道:“这只是我的猜想,不一定会有什么事,最好自然我一个人了。 ”

“不!”荆一凤道:“你去,我也要去。”

“好,好!”

程明山道:“你要去就去。”

两人边说边走,还故意不时的停步,朝两边指指点点的,好像他们真是初到徐州一般。

他们循着小道,登上九里山,果然没有多久,就有一个身穿青纱夹衫的汉子跟了上来。

这人已不是方才那个穿青布长衫的了。

程明山心中暗道:“又换了一个人!”

他故意极目遐眺,一面回头笑道:“河水萦带,群山纠纷,不见浩浩乎无垠的平沙,这古战场在那里呢?”

他把那古战场文改了几个字,就只见河水萦带,群山纠纷,而不像古战场了。荆一凤笑道:“大哥又在掉文了。”

程明山一手摸着下巴,说道:“我们登九里山,就是看古战场来的,如今看到的只是山河映带,桑田村落而已!”

那青衫汉子闻言笑道:“二位兄台,大概是初来徐州,这九里山还是汉刘邦和楚霸王争锋之地,去今已有千年以上,古人所谓十年沧海,十年桑田,十年之间,尚且有沧海桑田之变,何况在千百年之后,徐州中原重镇,人口日增,二位今日登临,再要找古战场,自然看不到了。”

程明山心中暗暗一怔,忖道:“此人肚中倒还有些学问,看来他不像是双环镖局的人,莫非是九里堡的人?”

一面闻声转过身去,拱拱手道:“兄台说得极是,在下兄弟游学经此,久慕九里山是楚汉争锋之地,故而想来看看古战场的。”

他打量着那人,皮肤白皙,年在四旬左右,除了眼光有些深沉之外,恰似一个文士,接着含笑道:“兄台大概是本地人了,还未请教尊姓大名?”

他们站立之地,正当山顶南首,山麓间广厦覆盖,雄峙徐州的九里堡,历历在目,堡中虽然不时有人走动,但却平静如恒,并没有什么人进出。

那青衫汉子呵呵一笑道:“在下徐莼客,并非徐州人,只是久客徐州罢了。”

他目光一掠荆一凤,说道:“二位大概是贤昆仲了,不知如何称呼?”

“原来是徐兄。”

程明山含笑道:“在下姓成,成功的成,草字一明,他是舍弟一飞。”

“幸会,幸会。”

徐莼客一笑道:“贤昆仲一派斯文,真是珠联壁合,何家大小之山。”

程明山谦虚的道:“徐兄过奖。”

两人从山川景物,谈到诗文时艺,真像是文人雅士,无意相值,倒也颇为投契。

荆一凤也偶而从旁插上几句,但她生性比较好动,在两人站着说话之时,故意装作浏览景色,游目四顾,实则暗暗注意九里堡是否有人出入,和堡中是否有何动静?

后来索性一个人在山石上坐下来,静静的领略山川风光,还伸手摘了一枝野草,在石上轻轻拂着。

时光渐渐溜走,不觉已是群鸟归林,夕阳街山的黄昏时分!

她居高临下,看了一回,九里堡依然和往常一样,看不出有何异样之处?

这就站起身,朝程明山道:“大哥,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吧?”

程明山含笑道:“兄弟游兴已经尽了么?”

“九里山已经来过了。”

荆一凤随手把那支青草往石山间一扔,说道:“晚上我们还要逛黄河底去呢!”

程明山故意笑道:“黄河底只是三教九流杂居之地,有什么好玩的?”

荆一凤道:“没有去过,瞧瞧热闹也好。”

徐莼客含笑道:“令弟说得不错,二位初来徐州,黄河底虽是三教九流杂处,但到一个地方,也可以看看一个地方的风俗。”

三人这就相偕下山,程明山故意一指九里堡,说道:“这一大片屋宇,大概就是九里堡了,在下听说九里堡主,大家都称他菩萨,是一位有名的老英雄,可惜在下兄弟一介书生,无缘拜识!”

徐莼客道:“菩萨为人和蔼,乐善好施,只是最近听说患了头风,不见外客,不然,他也颇喜接交文士。”

三人行至山麓,徐莼客拱拱手道:“今日得遇贤昆仲,真是幸事,蜗居就在前面不远,二位有暇,欢迎光临。”

这不过是客套话。

程明山连忙抱拳道:“在下兄弟有空一定去拜望徐兄。”

徐莼客道:“兄弟那就少陪了。”

大家拱手作别,他就飘然往西而去。

程明山目送他身形去远,就低低的道:“兄弟,这人是不是九里堡的?”

荆一凤道:“我从未见过他,只怕不是。”

接着披披嘴道:“他说住在不远,从这里去,只有几家山家,那有这样的文人?”

程明山道:“你看他是文士么?”

“有些像!”

荆一凤道:“只是他说住在不远,这句话就露了马脚了。”

程明山道:“他确实读过书,对时艺(时艺即考试的八股文)也很熟悉,但他明明不是文士。”

荆一凤偏头问道:“大哥怎么看出来了?”

程明山道:“我们早就防到有人注意,所以走路时故意下步极重,他却没注意这一点,这一路下山,脚下极轻,这不就是说他有一身武功么?”

荆一凤道:“这么说,他可能是双环镖局的人了。”

程明山含笑道:“他们先前怀疑我们,现在大概不会再怀疑了。”

荆一凤笑道:“看来假扮读书相公也不容易呢,如果大哥不懂时艺,给他这一交谈,不是就有了破绽了么?所以咯,大哥是文武全才。”

“兄弟也夸奖我起来了。”

程明山笑道:“那是我小时候,家塾里的老夫子逼着我念的,朝廷以时艺取士,不知扼杀了多少读书人,一生就在揣摩着破题文,老死牖下!”

荆一凤道:“但那也是想做官的一条捷径呀,只要考试连捷,就可以荣宗耀祖,升官发财。”

程明山道:“古人会说,不当良相,当为良医,我觉得还要加上两句。”

荆一凤问道:“加上那两句呢?”

程明山道:“不为良医,当为良侠。”

荆一凤道:“有些人不是认为侠以武犯禁么?”

程明山大笑道:“那是腐儒之论,行侠尚义,劝忠劝孝,为天地伸正义,为社会诛强霸,有些人却把侠字看作了市井小人,好勇斗狠之徒,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哥说得是。”

荆一凤朝他嫣然一笑道:“以后我叫你成大侠好啦!”

程明山也笑道:“那你就是成二侠了。”

晚上,黄河底可比白天还要热闹!

那是除了酒馆、茶楼、灯火通明之外,所有摊上,也都点起了灯,远远望去,真有莴家灯火迎黄昏的景色,徐州城里,几条最热闹的大街上,都比它要逊色得多了。

尤其晚上这个时候,人们都有空了,谁不出来逛逛夜市,所以看去就人头拥挤,到处都是人了。

程明山、荆一凤找到横街上的鸿运楼,吃了一餐丰盛的晚餐,然后手拉手随着人群,略为转了一圈,就转到了卖梨膏糖的张老实摊位前面。

张老实堆着笑道:“二位相公,要卖梨膏糖?”

荆一凤故意走近了些,伸手挑着一块块的糖,问道:“老丈,这怎么买呢?”

张老实陪笑道:“大块的,一共有四小块,是两文钱。”

程明山却以“传音入密”问道:“老前辈,荆前辈可曾来过吗?”

荆一凤挑着里面嵌松子的,核桃的,还有玫瑰夹心的和椒盐的各种两大块。

张老实一面用纸包着,一面也以“传音入密”答道:“老朽从早到晚,都在这里,他还没来过,老朽也正在奇怪,说好了黄昏前到老朽这里来的,也许他有事了,要迟点才会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